白田邨重建平面圖9大優勢2024!內含白田邨重建平面圖絕密資料

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倖存的石硤尾村居民在石硤尾徙置區以北一帶重建家園、繼續生活。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1965年起,政府在該處開山拓展土地,石硤尾村寮屋終究在1969年被悉數拆卸,以騰空地方興建白田邨。 他又表示,深水埗區內最早發病的3宗個案,在去年底至今年初出現,暫時在其中1名病人家中,兩個分別在水喉頭及花樽位置檢取的樣本檢測呈陽性,但認為不代表水源有問題。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地積比未盡 配合《施政》 消息人士指出,白田邨本身地積比並未用盡,為配合特首於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公屋密度和地積比以達至增加公屋供應量,遂決定重建,而重建後白田邨單位數目有可觀增幅,地積比亦由大約四點幾升至六點幾。 不過,實際重建後總樓面面積、層數、工程成本等細節仍在研究階段,但各類型單位分配比例則會參考項目落成時地區整體人口分布再作決定。 消息人士指,現時白田邨的土地用途為出租公屋,重建後單位亦會撥作公屋用途。 由於白田邨內多長者居民,房署會成立社區服務隊,紓緩居民搬遷時的焦慮和不安,讓長者即使搬遷後其鄰里網絡亦得以維持,確保重建順利進行。 第1期重建成美如樓及美映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如樓更是罕見地擁有非構件式3睡房(3B)的非標準型公屋大廈。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重建期間的工程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第2期樓宇採用非標準設計,但部份1及2房大型單位重新使用了新和諧一型構件,連同第5期成為最後一批附帶和諧式設計單位的大廈。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相關樓宇除第21-23座外已納入整體重建計劃下重建、而第21-23座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改建的18幢徙置大廈當中,有10幢H型第一型徙置大廈拆除中間廁樓,令兩翼成為獨立的樓宇,涉及徙廈第1、2、14、16至22座,改建後的20座樓宇重新編號由15至18座及25至40座。 另外由新福港承建,以舊長型大廈設計的第42座美山樓、第43座美虹樓及第44座美彩樓,建於原來徙廈第7至10座位置,於1983年落成,用作安置大坑東邨第3至6座及第10至13座重建的住戶。 房委會於2012年宣布分期重建深水埗白田邨較舊的部分,包括第1、2、3、9、10、11、12 和13 座,以及白田商場,並於2017年宣布第9、10、11和13 座的清拆和遷置安排。

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今日確認,當中四個於白田邨重建地盤所採集的泥土樣本對類鼻疽伯克氏菌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 另外,中心早前在深水埗區收集的107個環境樣本和近日再於區內收集的額外10個環境樣本(包括在上述地盤採集的泥土樣本)亦全部對類鼻疽核酸檢測呈陰性反應。 為紀念石硤尾邨歷史,美益樓地下設有展覽廊,內設展板及互動遊戲,介紹石硤尾邨的歷史及屋邨生活的演變,對出亦保留了重建前的紅磚屏風。 美益樓及美賢樓以粉紅色間花為主調,而美笙樓及美盛樓以橙黃色為主調,低層的間色模仿原址第1型徙置大廈,由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承建商為瑞安建業。 第5期重建成4幢公屋,分別為美益樓、美賢樓、美笙樓及美盛樓,於2012年中入伙。 4幢40至41層高Y字型的非標準設計大廈,近2,500個單位。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社區設施

在瑞田樓4樓平台近白雲街出/入口位提供電動升降樓梯車24 小時服務,讓有需要人士在操作員協助下安全上落樓梯。 值得一提的是設於瑞田樓內24小時運作的升降機設施、防火玻璃門及防火木門均符合《建築物條例》及無障礙通道的要求。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一直以來,瑞田樓的居民、三間社福機構及停車場的使用者均會使用這些設施往來「上下邨」。 在瑞田樓4樓平台近白雲街出入口提供電動升降樓梯車24 小時服務,讓有需要人士在操作員協助下安全上落樓梯。

而窩仔街西面的位置,前石硤尾邨25-34座位置,則為第五期重建工地,為保留窩仔街與白田街交界的大樹,房署會在該邨重建第5期中,只興建4幢「T字形」式樓宇,中間位置會成為中央廣場。 第五期重建計劃樓宇於2012年5月入伙,其中美益樓地下,預留地方作為展覽廳,展示石硤尾邨文物與歷史。 除了石硤尾之外,還在大窩口、大坑東、李鄭屋、黃大仙、秀茂坪等地區興建徙置大廈,時至今日,除石籬邨10、11座及本邨41座外,其他徙置大廈均已完成重建。 白田邨六個非政府機構所簽訂的福利租約將受清拆影響,房屋署已聯絡相關政府部門協助機構遷至其他地方讓其繼續提供服務。 今天逆權老人駐守白田商場,正是白田邨重建下的支線故事。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興建

白田邨受影響住戶如選擇提早遷出,亦可選擇入住預計於二○一八年中入伙的蘇屋邨第二期。 各樓宇目標清拆日期分別為:美東邨美東樓及美寶樓為二○二○年十一月;白田邨第九、第十及第十一座為二○二○年四月,第十三座為二○二一年一月。 隨着今日宣布的清拆行動,房委會給予各清拆項目受影響租戶的通知期將分別為39個月、32個月及41個月。 房委會今日宣布重建的美東邨兩座較舊樓宇,即美東樓及美寶樓,是新的重建項目;而重建白田邨第九、第十、第十一及第十三座,則屬二○一二年宣布分期重建該邨較舊部分的樓宇整項計劃中的最後兩期。 白田邨守𨋢抗爭呈現的並不是和稀泥式報導的「支持者」與「反對者」,而是一個漫長重建計劃背後的地區角力。 今天放棄抗爭原來可以是反抗失敗的反噬,當年地區人士曾用紅字黃布大字報「一員獨搞房署勾結黑箱作業妄顧民生」,包圍白田邨第12座抗議。

  • 房屋署已在2018年4月收回所有商舖,並於2019年2月拆卸。
  •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按《長遠房屋策略》(「長策」)訂下的原則及房委會既定政策,今日(八月三十日)宣布清拆黃大仙美東邨兩座較舊樓宇及深水埗白田邨四座樓宇以進行重建。
  • ),是香港的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白田,舊白田邨樓宇於1969年入伙;於1990年起開始分期局部重建,重建後的樓宇於1993年至2026年分期入伙,整個白田邨重建計劃歷時將長達逾30年。
  • 另外,該處亦將興建福利設施,包括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隊、體弱長者家居照顧服務隊、日間社區康復中心、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分處,或其他合適的福利設施。
  • 房委會今日宣布重建的美東邨兩座較舊樓宇,即美東樓及美寶樓,是新的重建項目;而重建白田邨第九、第十、第十一及第十三座,則屬二○一二年宣布分期重建該邨較舊部分的樓宇整項計劃中的最後兩期。
  • 白田邨受影響住戶如選擇提早遷出,亦可選擇入住預計於二○一八年中入伙的蘇屋邨第二期。

下邨部份1973年開始進行重建,重建工程包括拆卸11幢徙廈重建新樓宇,及改建18幢徙置大廈,並重新編配樓宇座號,以第七型徙置大廈設計的新樓宇於1979至1983年入伙。 現在的第19及20座興建於原本的徙廈第3至6座位置,於1979年7月至9月落成;而第21至24座則建於原來徙廈第11至13座位置,於1979年4月至1982年9月落成。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上述樓宇用作安置大坑東邨第7至9座及同邨徙廈第7至10座重建的住戶。 直至2021年1月26日,房委會才為9-11座居民揀樓的次序進行攪珠,並預計於2月尾起進行揀樓,但揀樓日期最後略為延遲至3月1日才開始。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第7期重建項目主要興建1座13層公屋大樓及平台,提供247個單位,已於2019年3月20日入伙。 第二期位於窩仔街與偉智街之間,前第8-13座位置,建造兩座公屋大廈美薈樓、美亮樓及石硤尾邨綜合服務大樓,由有利建築施工,於2012年5月入伙,為鄰近白田邨1-3及12座重建提供主要安置單位。 1980年代起,政府推行「整體重建計劃」,計劃全面重建徙置大廈及廉租屋大廈。 第1-13、35、36、38座已於1999年10月1日封閉,2000年拆卸,當中鄰近山坡的第35、36及38座,於1999年8月25日發生山泥傾瀉而需使居民盡快遷出,所有受影響租戶也於事發後一星期內獲發新單位,大多居民都獲編配到旺角海富苑。

以往每年類鼻疽菌個案零散,相信區內的類鼻疽菌爆發已持續9個月,調查顯示當區的食水並無問題,但為審慎起見,呼籲有免疫問題、慢性病等的人士使用經過沸騰的食水待放涼後來擦牙洗澡等,只要開水一段時間後才用水,感染機會就很低,不用過份擔心。 中心今日下午聯同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的專家及政府部門代表到有關地盤調查。 綜合流行病學和環境調查,中心不排除個案感染可能與附近環境內的類鼻疽病菌有關。 在瑞田樓4 樓平台及地下有關位置鋪設觸覺引路徑,為視障人士提供合適的指示,同時亦會加強相關地點的照明。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清拆民生集中地 變地方角力

為興建連接兩期的地下通道,當局於2020年起將白雲街部份行車綫封閉,而該段白雲街及T形路口只維持單綫行車,三邊設有交通燈控制交通。 其後落成的第7、8及14至17座分別於1971年8月至1972年7月落成,這批大廈主要用來接收受到石硤尾徙置區重建影響的居民,稱為白田政府新邨。 啟鑽商場設有多間商舖及一個整體出租街巿,適合經營各種行業如中式酒樓、快餐店、餐廳、超級巿場、便利店、醫務診所及其他零售行業等。 其中第一期的商場發展項目包括27個商舖及一個整體出租街巿,可提供出租面積接近4,200平方米,預計於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中分兩階段落成啟用。 1996年10月港英政府下最後的一個雙十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於學生時代用菲林傻瓜機拍攝的石硤尾邨美荷樓,大廈的兩翼之間掛上了樓高數層的青天白日旗。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石硤尾工廠大廈是山寨廠 (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本土家庭式輕工業)集中地,現已改建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這些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2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 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4、25及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二型徙置大廈。 據了解,由於未來人口增長存在不穩定性,教育局一直對釋放各區空置校舍空間持謹慎態度。 而白田邨第13座現址及毗連的前白田天主教小學空置校舍,原預留作興建小學用途,局方一直與相關部門商討,以訂定合適的工程範圍。 經詳細考慮該擬用地有關使用及發展限制、工程技術可行性、深水埗區預計學齡人口等因素後,當局已決定擱置有關建校計畫。 根據《石硤尾分區計畫大綱草圖編號S/K4/30》,該用地現時被劃為「住宅(甲類)」,最高地積比率不得超過9倍(包括住用及非住用部分),而住用部分的地積比率不得超過7.5倍,建築物高度限制為主水平基準上120米。

白田邨重建平面圖: 公共交通

整個啟鑽苑分別由第一期的公共屋邨(公屋)項目及第二期的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項目組成。 第一期有兩座公共屋邨住宅樓宇,提供約1,000個出租公屋單位,預計於2021年下半年落成;而第二期則有三座綠置居住宅樓宇,約有2,100個出售單位,預計於2023年落成。 此期重建項目,興建2座33層公屋大樓及平台,提供1,056個單位,預計可容納約3,310人居住。 二樓亦設有行人天橋連接第2期,方便屋邨居民和顧客通往第6期的新街市及石硤尾健康院,改善連繫屋邨上蓋設施。 2013年2月,因應9、10、11及13座居民強烈要求加快重新興建工程及原邨安置,房屋署將會提早兩年清拆12座,並且將其連同公共運輸交匯處一併發展,騰空的土地可以供予興建兩幢大廈,於2018年至2019年提供約1,050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