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日日返工、手停口停,好像賣了條命給工作般。我發夢也想不到,一發現癌症就是第4期,好驚訝。」得知太太的病情後,方生坦言腦海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 最近有一項研究顯示,早期肺癌病人在手術後採用免疫治療作輔助治療,可以有效減低肺癌復發的風險,免卻令肺癌病人面對復發時已經是晚期或要面對死亡的風險。 積極派遣社會保險勞務人士到各地區定點醫院,為他們提供相關工作知識和幫助,現約有120個諮詢點,將會繼續增加。 加拿大於2016年約有20.2萬人患癌,當地設有人權委員會受理就業歧視類投訴,許多巿鎮則用行政條例鼓勵企業聘用癌症康復者工作,給予一定比率和年限的稅收優惠。
另外,癌症病人家屬的心理壓力亦不容忽視,既要擔心病人的病情隨時有所變化,又要長時間照顧病人,失去私人時間,也缺乏休息時間,積聚的壓力隨時導致情緒「爆煲」。 社區惠澤藥房涵蓋不同種類的癌症治療藥物,病人可以查閱社區惠澤藥房網頁,視乎使用的藥物是否受計劃涵養而申請資助。 提供服務:癌症基金會屬下的香港癌症基金會服務中心,現時匯聚了21個癌症病人自助組織,並成立為「癌協之友」,共同發揮「抗癌路上不孤單」的服務宗旨。 提供服務:由同路人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互動資訊網站,搜羅與癌症相關的最新消息、報導及科研報告,並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撰寫文章,設有討論區讓公眾互動交流,歡迎同路人和照顧者互相分享親身經驗、抗病點滴。 提供服務:提供不同形式的資助方案,為有需要的癌症病人提供資助,購買自費處方藥物,病人可持認可單據到惠澤社區藥房領取藥物。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健康解「迷」
抗癌路上,香港癌症基金會一直與患者同行,本會屬下的癌協服務中心匯聚不同專業關顧人士,包括護士、社工、臨牀心理學家、營養師、藝術治療師等等,提供實際、心理、家庭及朋輩等免費癌症支援服務,照顧患者及其家庭全面所需。 (七)為減輕病人家庭的藥費負擔,政府和醫管局在二○一九年推出措施,優化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的經濟審查機制。 優化措施包括修訂藥物資助申請中每年可動用財務資源的計算方法,只計算病人家庭資產淨值的50%,為病人家庭提供資產保障;以及修訂經濟審查中「家庭」的定義,只涵蓋與病人同住並有直接經濟連繫的核心家庭成員。
受癌症影響的人士可透過中心的活動通訊《連繫》,揀選適合自己的課程、工作坊和活動。 今季活動通訊更全面改版,活動主要按癌症階段分類為「新症」、「治療中」、「康復」、「復發 / 紓緩」、適合所有癌症階段參加的「身心靈健康」和因家人患癌而受影響的兒童所設的「彩虹會」活動,以及專門為英語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的「英語活動」。 新版面一次過搜羅中環、北角、黃大仙、葵涌及天水圍五間癌協服務中心所舉辦的全部課程和活動資訊,資料更全面統一。 癌協服務中心每季會提供各類型的復康護理講座及課程、治療小組、身心靈健康等活動,亦設有互助小組,讓同路人發揮朋輩支援力量。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第一部份 —— 醫務社工整體角色
社區夥伴與義工是癌症病人與家人的心靈安慰者、支援者和倡導者,為接受寧養服務的病人和他們的家人提供社區支援,配合醫院服務,內外一體,改善末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質素。 社會福利署提供一系列的諮詢、評估、轉介、輔導及外展服務予有需要的病人及其照顧者,也包括各項經濟援助。 如果癌症病人或照顧者的收入不足或需要特別的開支,可以諮詢醫務社工,經他們轉介向政府或一些非政府機構申請經濟援助。 根據最新公布的《2018年香港癌症統計概覽》1,本港於二零一八年的癌症新增個案達至34,028宗,當中20至60歲的適齡工作人士約佔一半。 康復並重回職場是許多癌患者面對的課題,一方面,他們希望回歸職場,找回生活的重心及滿足經濟需要;另一方面,他們擔心因為體力下降、未能集中精神工作,又不確定自己的身體能否承受職場上的急促節奏與高度壓力。
醫護人員會通知病人有關的治療藥物費用,如果病人有需要申請關愛基金資助,需要先得到公立醫院的醫生確認適合使用該藥物,其後醫生會轉介病人至醫務社工進行經濟審查。 通過經濟審查後,關愛基金辦事處會就申請及相關證明文件作出批核。 提供服務:在面對癌症的路上,癌症適應支援經理會陪伴患者和家屬走過確診、治療、康復階段,協助他們消化複雜的資訊、應付治療副作用、紓緩情緒困擾、連繫社區資源,並給予一些日常起居小貼士,在不同層面協助他們與癌共存。 收到轉介後,一名個案經理(社工或護士)會跟進並立即進行評估以規劃整體護理,包括透過電話或家居/社區探訪提供情緒輔導及諮詢、營養貼士、轉介社區資源/ 社會福利/醫療援助,實務援助包括營養補充品、康復用品、交通輔助備等。 另外亦在有需要時提供中醫、義乳裝配、飲食營養、物理治療等專業諮詢。 癌症病人資源中心成立於 1995 年,隸屬社區及病人資源中心,一直致力提供癌症資訊、復康資源、心理支援服務,並推動病人互助網絡和社區資源聯繫,讓病人在抗癌過程中,得到詳盡資訊和完善支援。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健康解「迷」疫下配套少難診斷鼻咽癌!港大與國際學者達共識:影像掃描 + 血漿EB病毒DNA,資源短缺下斷症
現在,有藥廠研發出新式免疫治療技術,對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來說絕對是佳音。 然而,新藥物一般價格相當高昂,一般癌症病人未必能負擔得起,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希望政府可以盡快把藥物納入藥物名冊和關愛基金的資助項目範圍,用於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身上,讓更多肺癌病人可以此作為第一線治療方法,減低復發風險。 一個人患上癌症定必會陷入一個徬徨的處境,但同時卻要處理排山倒海的問題,這個時候極需要援助。 社會福利署和醫院管理局均提供醫務社工服務,為病人提供支援渡過這段艱苦的時間。
我們以「家庭為本」為患者及其家人設計了不同的針對性活動,例如夫婦輔導及工作坊,希望促進雙方的溝通和關係,令二人同行更有力量面對癌症。 此外,照顧者的感受往往易被忽略,我們亦備有不同的工作坊,為他們排解壓力及提供照顧患者所需資訊。 香港防癌會——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計劃除了一對一幫助癌症患者、提供各種支援外,亦會「貼地」協助患者家庭,例如陪診、用於前往覆診的「的士券」、心理支援服務等,同時幫助到照顧者。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健康醫思一點通
鼓勵家庭醫生、專科醫生為康復者開具如實的身體健康證明。 醫管局徵求本地和國外專家意見,組成獨立專家小組,審核和挑選研究計劃,就癌痛控制及輔助療法等不同項目進行深入研究。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研究項目於2008年第一季度開始在醫管局轄下腫瘤中心分階段展開,招募研究對象,並與大專院校合作推展研究項目,整個研究項目預計於兩年內完成。 為提高大眾對末期癌症及寧養服務的認識及關注,計劃透過各種宣傳渠道和推廣活動,提高市民對末期癌症的理解,建立積極人生觀,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最後階段。 (二)在本港主要癌症當中,大腸癌、乳癌和鼻咽癌可經病理化驗後確診。
2016年香港大學、中文大學、醫學組織聯會分別做了社區調查研究,結果不約而同地找到30%受訪香港人希望「在家離世」,但是實際個案數字顯示,能夠真正得到這個選擇的港人少之又少。 不少人更會對「在家離世」作出否定,認為這已是不再合法了。 他們誤以為病人一旦在家死去,家人便必須報警處理,而死者遺體亦會遭解剖,不得全屍。 透過我們的免費服務和活動,希望促進癌症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凝聚力量,讓他們一起在抗癌路上活得更好。 若資源上不容許,照顧者未能同時兼顧事業或學業,也最少要知道自己身心狀態,幾時會「頂唔順」而適時透透氣,如趁患者睡覺或者在空閒時間到街上走一圈,即使短短15分鐘也可以鬆弛一下,亦與外界有連接,不會脫節而覺得自己孤立無援。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20至64歲癌症新症佔整體發病數字47%,除表示有年輕化趨勢外,亦顯示不少患者家庭的年輕家人成為「夾心年輕癌患照顧者」,既照顧患者、家中長幼,還要應付自己的生活重擔,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可是卻常被忽略。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服務範圍
醫管局的紓緩治療服務包括住院、門診、日間紓緩護理、家居護理、哀傷輔導等。 醫管局一直本着「全人醫治」的宗旨,透過跨專業的紓緩治療團隊,包括醫生、護士、醫務社工、臨床心理學家、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以綜合服務模式為末期病人和家屬提供適切的服務。 根據2015年衛生署或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發放最新資料,惡性腫瘤(即癌症)屬於致死榜首,新症及死亡分別是30,318宗個案14,316宗。 發病人的年齡組合多是40歲以上,這群人是工作人口最有價值的一群,然而因為得病而無奈退下職場,並因面對治療上的經濟壓力,有機會變成無助、沮喪和孤單,產生許多負面情緒。 許多醫生都告訴我們「治病先醫心,人生變得有希望才能戰勝癌魔」,若有同路人能得到機會回歸職埸,重新建立自信和有精神寄託,一方面能補貼生活和治療費用;另一方面寄情工作分散精緒,自覺不是病人,也能增強抗癌戰鬥力。 至於藥物資助方面,醫管局一直運用政府的經常撥款及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的資助,支援符合資格和有需要的病人(包括不常見疾病患者)接受藥物治療。
由於長期病患者需要定時定刻的照料和支援,故照顧者可能因過分投入照顧而弄致身心俱疲。 社會福利署為長期病患者提供一系列社區支援和康復服務。 此外,一些自助組織亦讓有類似問題的長期病患者和照顧者交流經驗和互相支援。 藥物和治療,是癌症病人在抗癌路上的最大開支,以下介紹三個較大型及涵蓋廣泛種類藥物的資助計劃,患上不同癌症的病人都可以受惠。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病人資助購買尚未納入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的特定自費癌症藥物,以得到較顯著的治療癌症效果。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癌症病人資源中心Cancer Patient Resource Centre
癌症病人由於失去了最好治療的機會,家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逝去,無可奈何。 患者也可向社會福祉師諮詢醫療保險、僱傭保險等問題,醫務人員會提供治療內容及健康管理方面的注意事項等,再替他們找尋專業知識程度較高的工作。 癌症治療期間,患者需要照顧者的支援去減輕及適應副作用等問題,以及鼓勵他們去完成整個療程。 完成療程後,除了定期覆診,治療後的護理計劃和復康心得也對康復者有莫大裨益。 在治療的過程中,家人的積極參與每發揮顯著成效,家人的照顧和開解是病者最重要的支援。 和病人一樣,家人同樣承受壓力,適切的社區支援和心理輔導,可以協助家人積極面對,增加照顧病者的信心。
- 醫管局現正就有關機制委託顧問進行檢討,並期望於二○一八年上半年提出改善方案,以優化關愛基金資助的經濟審查準則及降低病人分擔的最高藥費金額。
- 為病人及家屬進行心理社會評估、危機處理評估、制訂福利及離院計畫,以及轉介康復及社區資源以解決病人及/或其家屬的需要。
- 註四:包括由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納入撒瑪利亞基金的新藥物,以及已由撒瑪利亞基金或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涵蓋,但隨後納入另一基金以涵蓋不同適應症的新藥物。
- 和病人一樣,家人同樣承受壓力,適切的社區支援和心理輔導,可以協助家人積極面對,增加照顧病者的信心。
- 建議新手癌友的家庭,可算一下怎麼樣可讓家中負擔減輕些,盤點有哪些私人保險,保險能理賠的金額又有哪些?
如上文提及,政府於過去數年在現時的藥物監管制度下推出多項措施加快藥物註冊程序,務求新藥物能盡快獲註冊以供有需要的病人使用。 註一:第90個百分值輪候時間是指個案經病理化驗後確診為癌症的日期,與病人首次接受治療日期之間的日數,九成個案的輪候時間短於所示數值。 本會在去年年末曾比較各間院舍的服務範圍和收費等,備有詳細資料,歡迎大家參考【530期《選擇》月刊:細選寧養服務 助晚期病人渡餘生】。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四、 癌症病人資源中心
政府和醫管局一直緊密合作,以商討、制訂及審視不常見疾病的政策支援,並保持與相關的病人組織溝通,以期持續檢討及優化相關的機制及配套。 政府認為現時未有需要在支援不常見疾病的各個現有機制之上另行加設政策委員會。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病人需於療程開始前兩個星期,或由醫護人員轉介起30日內,遞交已填妥的申請表及所需文件。
計劃由專業團隊領導,強調以人為本的全人照顧,積極推動社區外展服務,以能力導向為基礎,協助癌症家庭積極地面對癌症,改善生活。 有需要人士可聯絡公立醫院的醫務社工或向社署查詢詳情。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提供多元化的癌症病人支援服務,其中之一就是社區惠澤藥房的藥物資助計劃,可以幫助紓緩病人及家屬的經濟壓力,計劃內容包括病人可以自費購買特定週期內的藥物後,透過申請社區惠澤藥房的資助計劃,免費領取餘下療程的藥物。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藥物資訊
雖然家人的支持對癌症病人來說非常重要,但亦要衡量家人的接受能力,如果弊大於利,選擇暫時隱藏病情也未必是壞事。 (二)及(三)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作為由公帑支持的公營醫療服務主要提供者,重視為所有病人提供適切的治療,同時確保公共資源運用恰當,以保障市民健康和病人利益。 患者Alice在2017年確診2A期非小細胞肺癌,當時她進行手術和化療作為治療方法,但不幸在2019年癌症復發,復發後,患者對需要再一次面對治療而感到恐懼,情緒低落,幸能使用標靶藥控制病情,現時情況相當理相,病情沒有惡化。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癌症支援
我們的專業團隊為癌患者提供由確診、治療、以至康復各階段的支援。 全程由同一社工或護士跟進,因應患者及其照顧者的需要而進行家訪、電話輔導或醫院外展探訪,並調配不同的社區資源和作出轉介,為患者提供個人化的全方位支援,服務持續由兩個月至九個月不等。 不同支援機構所提供的服務也有其目標對象,病人和家屬可以根據計劃要求,向機構或相關部門提交申請。 大部分藥物和經濟援助計劃都需要經公立醫院的醫生轉介,再通過經濟審查才能成功申請,病人必需如實申報資產,如有需要可向相關職員或社工查詢。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註冊中醫師楊明霞
如果家庭成員能在危機中彼此坦然分享個人內在的惶恐、不安、焦灼,甚至憤怒,或各種矛盾的感受,而不刻意壓抑、隱藏,互相鼓勵,便是妥善發揮家庭功能,通常處理危機的能力也就越強。 癌症病人家屬支援 條件是住院不能工作的第四天起才給付,金額是生病前六個月投保薪資的50%,最長給付六個月。 有過病倒經驗的許先生建議家中的其他成員在假日、或有空的時間要來替換一下,好讓主要照顧者能出去運動、或喝杯咖啡,就算短短的半小時、1小時都好,讓主要照顧者暫時抽離這情境。 基本梳洗步驟當然要做好,但還有其他事情照顧者可能會忽略。 無論是為爸爸剃鬚還是為媽媽化妝,這些看似多餘的動作都能使足不出戶的他們更精神,提高他們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