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相信:唯有透過良好的醫病溝通,更加小心地間歇使用類固醇,在享受到它的好處後就適時地停用,如此必能獲致最佳的治療成果。 有些人會另外吃鈣質補充劑,不過從牛奶、乾燥蝦米、小魚乾類的食品中來攝取更好。 不愛喝牛奶的人,可以將小魚乾磨成粉,代替鹽巴使用,這樣一來就能更常補充鈣質。 喝用小魚乾熬煮的高湯並沒有什麼作用,所以一定要吃小魚乾本體才行。 在近期許多研究報告中指出,維他命D 對於成長、預防各種成人疾病、癌症,以及提升免疫力上,都有幫助,是成人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為一種遺傳有密切關係的皮膚疾病,是指因遺傳導致皮膚異常因而病變,會反覆發作且搔癢難當即異常敏感,好發於嬰幼兒時期。
- 一旦副交感神經運作居於上位,血管便會舒張、加速血流,讓體溫升高。
- 也有不少人回答:「一坐上馬桶大腿就開始劇烈發癢,只能一直去抓。」顯然,與壓力釋放有著相當程度的關係。
- 一般孩童尚未進入青春期前,皮脂分泌都不多,除非髒到清水洗不掉,否則並不需要使用沐浴乳、肥皂、洗髮精等各式清潔劑。
- 針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除了積極保濕、使用藥膏、遠離過敏原之外,治療會加上為用藥膏、照光治療以及免疫調節劑1。
- 現代人有所謂「過敏進行曲」(atopic march)的現象, 指的正是有過敏體質的人從2歲左右發病,就像一個進行曲一般,有個固定的進程,通常第一階段是異位性皮膚炎,第二階段就進入到過敏性鼻炎,第三階段則是演變為氣喘。
- 臨床上也常發現這些症狀的發生,常常會有時序性,也就是三種過敏症逐項發作。
不論什麼樣的物質都有可能對某些人引發過敏性接觸皮膚炎。 有“特異性”體質的人會對某種常接觸物質產生免疫性反應。 當皮膚接觸到某些物質,如果引發的是身體細胞性免疫反應者則稱過敏性接觸皮膚炎。 如果所接觸物質是與工作環境有關,則名為職業性接觸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癌: 口服藥物
結果顯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患每天口服1顆「JAK抑制劑」免疫新藥,連續12星期後,有70%的患者達到病灶改善高達75%,顯著優於對照組的27%,更優於最新注射型生物製劑的58%。 此突破性成果,登上今年3月國際知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台大醫院發表最新異位性皮膚炎跨國研究成果,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患每天口服1顆「JAK抑制劑」,病灶緩解高達75%,效果遠優於生物製劑,預計下半年就有機會引進,預估全台近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受惠。 避免壓力源,如考試、親職關係不佳、同儕關係差等,都可能對病人造成壓力而誘使症狀加劇。 長期的發癢及全身性皮膚疹子會造成美觀上的衝擊,在心理上呈現急躁不安,易讓搔癢感增加、症狀加劇。 依據2020年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出版的「異位性皮膚炎本土化診療共識」,醫師可以根據每位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在與病人充分溝通之後,讓醫師有合理的臨床裁量彈性,替病人擬定從單一簡易到多元組合的治療策略。
左下圖是出現在膝蓋後側的異位性皮膚炎,右下圖則是反覆發作引起的嚴重苔蘚化。 在嬰幼兒時期,異位性皮膚炎較常在四肢的伸展處、頭皮、臉上等部位發現。 臉上的病灶通常會最嚴重,往往會整片紅腫,甚至會脫屑或者流出組織液體,這可能跟孩子的手最容易抓到臉有關,其他部位抓不到就通常沒這麼嚴重。
異位性皮膚癌: 謠言終結站》洋蔥可防骨鬆? 醫:要補骨質不如多吃「這些」
所以做好居家環境清潔,使用空氣清淨機,控制家中的相對濕度在50-60%左右(太乾反而不好喔),可以有效降低塵蟎、皮屑、黴菌的影響。 以往,皮膚科醫師較不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使用一般的乳液,因為其中常含有羊毛脂、香精、防腐劑或殺菌劑,反而容易造成過敏。 隨著時代的進步,目前有許多專門給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使用的潤滑劑,在國外都經過專業的皮膚科測試,也都證明有很好的療效。
而患者中,有 80% 在 5 歲以前發生,20% 會在 5 歲以後,甚至成人期才發生,而如果是小孩子時期發作,大約有 10%的人在 18 歲以後會好;但還是有 90% 左右的人,會持續跟著患者一輩子。 嚴重反覆發作的孩子,則建議做進一步的『特異性IgE抗體、過敏性皮膚測試(針刺檢查)、貼布試驗』等檢驗,可提早找出過敏原以作為預防。 洋洋是個五歲的小男孩,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從小時候起就三不五時跟媽媽撒嬌說身體癢癢,身上常出現紅疹及抓痕,其中頸項、肘窩、膝窩處的皮膚摸起來更是粗糙。 近來日頭赤炎炎,洋洋玩耍後總流了一身汗,搔癢的情形就會更加惡化,擔心不已的媽媽把洋洋帶來皮膚科看他的癢癢,醫師告訴媽媽,這是”異位性皮膚炎”。 台灣到了夏天,頭頂上大大的太陽總是讓民眾叫苦連天,而對於車主而言,就是考驗汽車隔熱紙的時候,好的隔熱紙阻絕陽光及熱度的能力相當高,能讓駕駛在不必忍受悶熱的車艙,同時還能讓冷氣效率提升,是汽車夏天必備物品之一。 一般在買車時,業務都會贈送隔熱紙,不過通常不會送太好,阻絕陽光及熱度的能力並不顯著,同時隔熱紙的壽命大約 3~5 年,隨著使用時間拉長,隔熱效果也會逐漸衰退,這時就必須進行更換,但市面上隔熱紙種類眾多,要如何挑選真正能阻絕陽光的產品?
異位性皮膚癌: 健康網》芥菜大解密 農委會:根莖葉都能吃
因此只要能慎選適合自己膚質與台灣氣候的保濕劑,正確地使用,相信應該不太會有這些副作用才對。 其實,正確塗抹乳液的方法應該是薄薄塗抹一層即可,不需要擦得很厚;反之,一旦覺得皮膚乾燥,就要立刻補擦。 對於少數極度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現在已經有一些學者認為應該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劑來控制病情,成效良好且無長期使用類固醇的許多副作用,目前較常使用的藥物包括 methotrexate、azathioprine 與 異位性皮膚癌 cyclosporine。 然而生物製劑的出現更為病患帶來一大福音,因為 dupilumab(杜避炎)的療效遠比上述現有標準治療還好,但相對地卻幾乎沒有任何顯著的副作用。 因為最容易造成皮膚癌發生的原因是紫外線的傷害,因此在長期日曬的人們如農夫,工人等,在曝曬部位都是皮膚癌最常見的發生位置,包括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瘤都會發生。 因為在東方人大部份的惡性黑色素瘤都是發生在手部及腳部。
我們家小松弟弟最常使用的為Cerave長效潤澤修護霜、澳洲珂然嬰兒異敏修護霜 & Bioderma貝膚黛瑪-舒益pp修護滋養乳。 要沖澡還是泡澡仍有爭論,多數專家傾向泡澡,但時間不宜超過十分鐘,這樣可以充足潤濕皮膚,卻不至於帶走過多皮脂或傷害角質。 一般孩童尚未進入青春期前,皮脂分泌都不多,除非髒到清水洗不掉,否則並不需要使用沐浴乳、肥皂、洗髮精等各式清潔劑。 如果擦完青黛凝膠或者洗完青黛泡泡露後暫時性的癢痛為正常的藥物作用,但如果持續加重的紅腫癢痛為過敏現象,須立即停用。 但遺憾的是:不到一年就復發,頭皮、額頭、臉、腳皮膚紅腫潮濕搔癢一個多月,於是轉至宣草集中醫診所看診。
異位性皮膚癌: 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
談起類固醇的全身副作用,更是令大家聞之色變,也是造成所謂「類固醇恐懼症」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只要能遵照醫師的指示,適當地服用並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造成身體重大危害的機會其實不大,相關的副作用請參見表三。 雖然如此,我們並不是甚麼都不做,傻傻的等到孩子七歲生日或是青春期降臨的那天,期待疾病會被仙女的魔杖一揮,就此消失;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積極保濕,重建皮膚屏障,避免惡化因子。 根據基因的分析,發現同時合併有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他們體內的E型免疫球蛋白總數高、嗜伊紅性白血球(eosinophil)也較高,這些孩子,異位性皮膚炎能自己好的比例,會比較低,大約是34%。 這表示,同時有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他們確實有體質過敏,氣喘隨年齡增長自然緩解的比例,比起單有氣喘,卻沒有皮膚炎的孩子,來的低。 雖然如此,這些有過敏體質的孩子,其中三分之一,氣喘還是會隨年齡增長而自然緩解。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來說,就是「直接壓制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發炎的第二型免疫反應」,而不影響其他型的免疫反應,達到能治療、又能維持免疫力的效果。 「但很快就發現缺點。無論是類固醇還是免疫調節劑,都是『無差別全面壓制所有的免疫反應』,受到壓制的皮膚不發炎了,但身體也失去免疫力。」詹智傑說,所以這些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變得容易感染、得到一些平常不該生的小病,面對流行性疾病的抵抗力也變差,生活品質反而變得不好。 到了中重度,就需要壓制免疫反應、 詹智傑說,既然異位性皮膚炎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當然「壓制」免疫系統就可以治療這個疾病;在臨床上,也常看到使用系統性類固醇治療跟其他種免疫調節劑,效果不錯,病灶也改善很多。
異位性皮膚癌: 健康網》酵素、益生菌差在哪? 營養師大解密
它們的治療方向會依據癌細胞性質而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一定要手術,有些可以使用光化治療,有些需合併放射線治療。 江建平說,患者因劇癢抓破皮膚,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產生失眠、憂鬱等問題。 異位性皮膚癌 且異位性皮膚炎還可能合併過敏性鼻炎、氣喘、腸胃道不適等症狀,讓人相當頭痛。 江建平小時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那時候真的癢得很不舒服,不過我算是比較幸運,長大後就自己好了。」他表示,根據統計小時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過了青少年階段,隨著自體免疫力的增長,有8成患者能不藥而癒。 蔡呈芳醫師則專研皮膚淋巴癌、乾癬及皮膚生理學方面之研究。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病患會出現病灶是因為皮膚癢而搔抓之故,因此治療上最重要的關鍵便是止癢,不癢就不會去抓,不抓皮膚就不會發炎。 然而不可否認的,異位性皮膚炎病患往往不是吃吃抗組織胺藥物就能輕易止癢的,國際上公認真正比較能止癢的抗組織胺藥品往往也都會比較嗜睡,因此比較不建議長期使用。 此外,局部塗抹止癢藥膏也不失為一種迅速止癢的好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病患過度搔抓皮膚、防止病灶惡化,只是這些藥膏多半效果短暫。
異位性皮膚癌: 過敏兒老是皮在癢?補充維他命D預防異位性皮膚炎
自律神經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會分別在人體緊張興奮以及放鬆休息時進入活動模式,但問題同時也出在這裡。 也就是說,兩者只要其中一方運作過度造成失衡,就有可能誘發搔癢。 這名小孩在第一階段的時候,由於小腸菌叢實在過多,治療方式也是類似4R的概念,使用第一個R把所有的菌移除,清除了之後,我們才開始修補他的腸道黏膜,為了避免腸道黏膜處於發炎狀態,輔助補充一些魚油或維生素D抗發炎。 通常會使用滴劑讓小朋友進行服藥,再搭配一些魚油等營養素,方便父母在家餵藥。 為什麼小朋友會在2歲如此早的階段,就罹患了異位性皮膚炎呢?
如果懷疑皮膚炎是由食物過敏引起,則需嘗試改變飲食。 而根據國外臨床指引5,正在接受傳統全身性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應避免接種活性減毒疫苗。 此外,黃毓惠醫師也提醒,如病友過往未曾使用過生物製劑治療,建議也許盡量第一次治療當天不要同時施打新冠疫苗。 根據EAACI (歐洲過敏及臨床免疫學會) 現行應對指引6建議:若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感染COVID-19,則建議停止生物製劑療程至少2週,直至康復或SARS-CoV-2病毒的採檢為陰性,並待醫師評估後再持續執行治療療程6。
異位性皮膚癌: 健康網》木耳超強血管清道夫 醫列4大好處:降膽固醇兼減肥
根據統計,在嬰兒時期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其中一半在五歲時疾病就會緩解,百分之八十的孩子,在青春期自己會好。 我會請媽媽幫他準備分裝的保濕劑,帶去學校,癢了就擦,保濕劑光是局部可以提供降溫、保護的功用,通常就能稍微緩解局部的癢,至少讓他能用擦保濕劑這個動作,來取代想抓的衝動。 異位性皮膚癌 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原因,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多方面因素加總在一起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個:基因、環境、免疫。 我偷瞄了安安的媽媽一眼,還好,沒有露出嫌惡的表情(這是類固醇恐懼症的標準反應),看來應該可以繼續我的治療。
【藥物】有些藥物也會添加引發光過敏的成分,例如含鎮痛消炎成分「可多普洛菲(Ketoprofen)」的貼布、抗生素、降血壓血糖藥,或部分抗組織胺藥物,這些都有可能會造成「光敏感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癌 因此,長期使用這類藥物的患者,務必與醫師詳細確認。 而在臨床上,皮膚科也會採用光敏感試驗或光貼布試驗來為病患進行過敏原檢測。 異膚病友協會呼籲,異皮炎如同高血壓與糖尿病,是需要長期穩定用藥的慢性疾病,隨醫學研究進步,近年陸續上市新藥可幫助中重度患者良好控制病況,鼓勵中重度患者積極與皮膚科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計畫。
異位性皮膚癌: 疾病百科
1995 年在門診設立恆溫恆濕室後,皮膚生理學之研究更上層樓。 蔡醫師目前更是乾癬特別門診的主持人,常進行跨國的臨床研究,並主持多項生物製劑的臨床試驗,是國內乾癬的臨床與研究權威。 除此之外,蔡醫師也針對乾癬的免疫與基因異常進行基礎研究。 在發展創新治療方面,蔡醫師也首先引進窄波段 UVB 光療、Excimer light 等新的治療模式,提供國內乾癬與白斑病友更多治療的選擇。
異位性皮膚癌: 避免皮膚刺激物
異位性皮膚炎中醫上俗稱為「四彎風」, 即是因為此一時期的症狀特徵而來。 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也比較容易出現富貴手、毛孔角化粗糙的毛病。 根據目前皮膚醫學界的共識,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可分為以下三線治療原則(見表一),所謂第一線治療原則是指對於一般的患者應首先採用的治療方式,如果第一線治療方式的效果不彰,再採用第二線療法,同理,第三線治療方法則建議留到最後再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治療原則會隨著醫學的進展與新藥物的發明而不斷修正。
異位性皮膚癌: 疫情趨緩口罩用量大減如何保存? 醫師曝務必做好這件事
不可否認的,類固醇藥膏有許多副作用,然而只要在皮膚科醫師的指導下,短暫使用合適的類固醇藥膏,絕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用類固醇藥膏是一種精密的技術,必須考慮到各種類固醇藥膏的強度、基劑的特性、病患的年齡與身體各部位的皮膚厚度;建議您在使用前務必要諮詢皮膚科專科醫師的意見,切勿自行亂塗藥,以免造成嚴重的副作用。 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這三種疾病常常一起出現,因此患有這些疾病的人便是所謂帶有「異位性體質」或俗稱過敏體質的人。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體質造成的疾病,病童會有長期身體搔癢的病史,同時身上也會有許多落屑的皮疹,這些皮疹往往在嬰幼兒期出現在臉上或身體的伸側,到了兒童期則會慢慢轉變成好發於脖子、手彎、腳彎等屈側處的皮疹。 這些小孩也常同時有皮膚乾燥、黑眼圈、耳朵下方龜裂、掌紋增加、毛囊角化、色素沉著等情形,若有上述慢性搔癢病史、典型皮疹再加上有過敏體質家族史與上述其他特徵,很容易便可正確診斷。 有些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僅在四肢屈側出現局部濕疹病灶,有些人則可以全身超過90%以上的皮膚受到波及。
異位性皮膚癌: 皮膚過敏及免疫科
嬰兒期(從出生到2歲):因嬰兒開始學習爬行,容易因此摩擦關節外側的皮膚。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大多發生在曝曬部位如臉部,手背及前臂,與長期紫外線的傷害有關,因此在長期日曬的人們,如農夫,工人,漁民等,在年紀大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地方是否有不正常的腫塊。 還好它的惡性度較低,幾乎不會轉移,大多以手術切除即可根治。 但由於生長緩慢,往往不痛不癢且沒有症狀,因此常常被人忽視,患者如果太晚就醫,可能腫瘤會長的很大,而造成手術的困難。 朱家瑜表示,實際上,異位性皮膚炎不是單純的皮膚問題,是由遺傳與環境間複雜的交互作用,而觸發週期性的免疫反應失調的慢性疾病,患者易面臨「癢-抓-更癢」的惡性循環。
異位性皮膚癌: 血糖飆高高 醫師有妙招
異位性皮膚炎照護是個長期的抗戰過程,對於患者與照護者都是很大的煎熬,我們家小松弟弟從滿月後不久開始發現異膚,有時候覺得「哇!最近皮膚好好」的時候,天氣突然來個變化,變冷/變熱/潮濕/太乾燥….等等種種原因他的皮膚就又開始泛紅起疹子。 2個月之後,孩子的皮膚狀況開始漸漸獲得改善,媽媽說:「孩子已經可以慢慢睡過夜了,雖然還是有抓癢的情況,但已經不像以前一樣,皮膚整片幾乎紅通通的!」治療之後只剩下一些皮屑,偶爾伴隨著1、2塊紅腫,整體症狀舒緩不少,第2個月後的回診,整體狀況都改善許多。 由於這名孩子的皮膚狀況依舊不太好,因此緊接著進入第二階段的治療,把一些好菌放回去, 修補腸黏膜, 並且補充魚油、 麩醯胺酸(Glutamine)、鋅肌肽(Zinc carnosine)、蘆薈,以及維生素D等。 維生素D是一種萬靈丹,它既可以抗癌,對眼睛的健康也很好,更具有調節免疫系統的作用。 當時案例中的媽媽,還沒有意識到孩子有脹氣的問題,只是聽別人講孩子吃益生菌可以改善一些異位性皮膚炎的狀況,於是就讓孩子吃益生菌,但是狀況反而越來越嚴重。 許多家長會很排斥用藥,但其實醫師常常比你更想把藥停掉。
●DRX愛膚膠源機能『孩童寶寶保濕連身衣』適合0~2歲的寶寶,搭配『濕敷包紮療法』可以更妥善照護異位性皮膚炎。 ●DRX愛膚膠源機能『孩童寶寶保濕袖套、腿套』適合3~6歲的孩童,搭配『濕敷包紮療法』可以更妥善照護異位性皮膚炎。 由於治療不會痛且每次治療的照射時間不長,小朋只要在進入治療艙之前把眼睛與與生殖器官保護起來即可。
異位性皮膚癌: 過敏性接觸皮膚炎
大約是出生後2個月~2歲的這段期間,常見的發病部位為頭皮、前額及雙頰,這些部位會出現紅色皮疹。 另外有少數病患會發生在膝膕窩及皮膚皺摺處,皮膚會出現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如果抓破會形成痂皮。 知道上述這些類固醇的療效與治療原則之後,相信大家最在意的還是類固醇的副作用了,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我們能了解類固醇有什麼副作用,使用起來就更能得心應手。 「我不會隨便就讓病人吃類固醇或打類固醇針,如果病情真的很嚴重有需要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時,我也會先跟你商量」。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屬於過敏體質,被列為接種新冠疫苗前應審慎評估風險的族群4,使得患者與家屬都感到憂心,不清楚到底能不能接種疫苗。 黃毓惠醫師建議,患者有「過敏體質」並不等同「打疫苗會過敏」,基於新冠肺炎對健康的影響重大,還是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施打疫苗。 根據統計,全台約有20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病患,其中1%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使用紫外線光療、口服免疫抑制劑等,治療的療效均有限,且會伴隨不少副作用。 貼膚測試是將一些可疑物質貼在患者正常皮膚部位48小時,觀察貼膚的部位是否會出現紅腫等異常反應?
異位性皮膚癌: 健康保衛站/孩子遠離過敏原 需超前部署
合併光照治療是美上美皮膚科異位性膚炎完整治療裡不可或缺的一塊,因為適當巧妙的合併治療可大大降低使用外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的次數與劑量。 「光」在皮膚科治療裡用途非常廣泛,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雷射美容治療之外,其實「光」還可以用來治療許多種皮膚發炎性疾病,而異位性皮膚炎就是這類疾病中的其中一種。 如果您想要進一步確認身上的皮膚病適不適合照光,建議找皮膚科醫師確定診斷,同時討論實施照光治療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