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利得稅7大伏位

內地買家喜歡成立新的公司去買香港物業,反正都要給30%稅。 不少人以為先以現金付清購買公司(持有的物業)的款項,後再找銀行申請按揭就一定成功。 銀行是接受股東作為聯名借款人或擔保人申請按揭,但是還款是必須用公司戶口。 今時今日,即使香港人持有空殼公司也好難去銀行開公司戶口,銀行也會視作空殼公司持有物業涉及炒賣或高風險類別。 物業利得稅 以公司股份轉讓方式購買物業或涉及複雜法律問題和風險,因此銀行一般不願意提供按揭,雖然也並非絕對,但買家如能準備充足資金就再好不過了。

物業利得稅

但當然按揭年期愈短的業主,只要尚餘貸款額愈多也可將「扣稅額」發揮到盡。 供款年期20年,貸款額起碼要有430萬;年期10年,就要高達439萬。 如來自應課稅物業的收入,已包括在你所得的利潤內評定利得稅,或物業由業主自用作業務用途,則已繳付的物業稅可從已評定的利得稅內扣除。 《稅務條例》第14條規定,任何人士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從而獲得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所有利潤,除由出售資本資產所得的利潤外,均須課繳利得稅。 《稅務條例》第2條訂明行業包括屬生意性質的所有投機活動及項目。

然而,雖然措施成功擊退炒家,但卻同時令自住業主擔心沽貨後再入市時,需要受制於額外印花稅期限,而更不敢輕舉妄動沽貨,大大削弱了市場的流動性。 由於當時政府錯判形勢,認為市場尚有炒風,故在2012年10月進一步加辣,對持有物業時間的要求及稅項進一步上調,「額外印花稅」期限拉長至三年,稅率也同步上升。 另一個重點是利潤是否來自於售賣資本資產,假設某個人在香港經营業務,出售某項資本資產而賺取了3百萬元利潤,這3百萬元利潤並不須要交利得税,這是因為税務條例第14條訂明售賣資本資產所得的利潤不徵收利得税。 答:如物業買家不是香港永久居民,或為公司而非法定人,買住宅便需要付買家印花稅 。 答:只要出售物業的臨約簽署日期,早於新買入物業,就毋須繳付15%稅,只須付首置印花稅。 但要留意,若接手閣下物業的買家突然撻訂,閣下需要即時補交15%印花稅的差價。 要申請物業業權轉讓,必先清楚了解所有有關業權轉讓的條例。

業權註冊制度並不能確定該文件是否準確,亦不能保障物業合法持有者或受抵押者的權益。 如註冊程序在物業轉讓後三十天內完成(按文件上的註冊日期為準),申請人就擁有優先買賣該物業的權利。 物業利得稅 這個制度並不完善,例如要搜尋某天的註冊紀錄,你不會知道該文件的優先處理權是否已經被他人佔據。

物業利得稅: 稅務局今發出2021

聯權或分權擁有物業的租金收作可由任何一位業主申報在物業稅報稅表。 如計算在應課物業稅的收入,亦已包括在納稅人所得的利潤內評定利得稅(例如租金收入從經營業務中獲得),則已繳付的物業稅可從已評定的利得稅內扣除。 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商業的法團 物業利得稅 / 有限公司,可以書面向稅務局局長申請豁免繳付可抵銷利得稅的物業稅。 至於繳付了「額外印花稅」後,又是否代表可不用交「利得稅」呢? 在香港,純粹買樓獲利是不用被政府徵稅的,「利得稅」只是公司業務賺錢所繳交的稅項。

由於發展商推出「高成數按揭」計劃,二按息口往往較市價為高,理應扣稅時可用得更盡。 但根據稅局規定,要「自住」物業才可申請,而「自住」界線就以入伙一刻計起。 因此若發展商出售「遠期樓花」,入伙前利息支出是不能扣減。 如果打算申請「居所貸款扣稅」的業主,謹記在填寫「個入入息稅報表」時,可在第七項位置上,填上單位所需支付的利息開支。 若兩夫妻其中一方不需交稅,在下面7項一欄記住要剔出「是」,將他的利息部份撥歸繳稅一方使用。 物業利得稅 如果您的公司是新成立的,稅務局將在公司成立後 18 個月發出第一份利得稅申報表,以涵蓋您公司運營的前 18 個月。 雖然香港不徵收資本利得稅,但如果出售資產構成貿易性質的交易,則出售資產的收益可能需要繳納利得稅。 例如,如果您是一家經營筆記本電腦的公司,則處置筆記本電腦的收益可能需要繳納利得稅。

倘若業主堅持加息周期才使用「扣稅額」,息口又要上升幾多,第六至十年的「扣稅額」才可跟首五年「扣稅額」看齊呢? 答案是樓按要攀升至2.75厘,亦即較現息口有16%升幅才可以。 物業利得稅 但當然,若業主有換樓打算,樓價愈貴,供款額愈多,理應利息支出也相應提升,都是應否保留日後使用的考慮因素。 物業税是按物業在該課税年度的應評税淨值,以標準税率計算。

  • 要留意課稅年度的年結是每年三月,如果你開始供款的時間是12月,該課稅年度可扣減的利息開支只有四個月,你應想想是否仍要消耗一年的扣稅額。
  • 康栢信守對社會的承諾,致力成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通過多種形式為社會公益盡力。
  • 倘若業主堅持加息周期才使用「扣稅額」,息口又要上升幾多,第六至十年的「扣稅額」才可跟首五年「扣稅額」看齊呢?
  • 與薪俸稅及利得稅的情況類似,每年的租金收入額須待該年度結束之後才能確定 , 因此稅務局會在該課稅年度先徵收暫繳物業稅。
  • 政府轄下的環境保護署負責執行環保法例,如《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噪音管制條例》、《廢物處置條例》、《水污染管制條例》及《海上傾倒物料條例》。

當局鼓勵納稅人透過「稅務易」電子服務提交報稅表,詳情可按此瀏覽。 稅務局的網站亦上載了以電子方式提交僱主報稅表的指引。 「稅務易」服務容許個别人士用戶選擇使用政府「智方便」數碼服務作登入及簽署電子報稅表(簽署只適用於具有數碼簽署功能的「智方便」帳戶持有人)。 稅務局宣布,發出約22萬張2021至2022年度利得稅報稅表、12萬張物業稅報稅表及30萬張僱主報稅表;為數約248萬張的個別人士報稅表則將於6月1日發出。 物業利得稅 個人名義買賣物業流程會先簽署臨時買賣合約,一經簽署,即具有法律效力,對買家和賣家都有保障。 任何一方違約不買或者不賣的話,都需依該合約條款作出賠償。

另外,祖父和孫兒不當作近親,但如父母已離世,則可向稅局申請當近親論。 簡單例子1:A已有住宅物業,再向B買入另一住宅物業,樓價600萬,印花稅為600萬x15% = $90萬。 要解答讀者應否做十年按揭或廿五先按揭,先要知道讀者現在是需要擴張借貸還是逐步去槓桿。 物業利得稅 如果讀者是四十歲以下,除非已成李生手下猛將,否則借盡去擴張借貸,努力產生被動收入去產生財務自由是必須的。

要留意的是,今次的寬減並不適用於物業稅,但賺取租金收入的個別人士,如符合資格,或可通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而獲得寬減。 物業的應評稅淨值,是將有關收入扣除業主支付的差餉後得出之評稅值,再減去此評稅值的20%作為修葺及支出免稅額後所得出的數目。 物業利得稅 稅務局會按風險管理識別可能涉及炒賣物業的個案,向納稅人發出物業買賣回覆表格,以搜集資料作出初步審研物業買賣是否表面上屬於生意性質的投機活動,亦可能要求納稅人提交進一步資料。

物業利得稅: Iii 物業稅

買樓收租最重要計算開支成本,除了物業稅項,計算按揭利息支出也是重要一環。 如對出租物業按揭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 最近有業主在網上論壇求助,透露自己漏報物業稅多年,求助補救辦法,引起網上議論紛紛。

假如你在2010年11月21日簽署了「臨時買賣合約」,購入一層200萬元住宅物業,之後在2010年12月3日簽定了「正式買賣賣合約」,並在2011年1月15日正式簽署「轉讓契約」收樓。 特別例子3:A 已有住宅物業,B和C聯名擁有住宅物業,A向B買入其半份住宅業權。 假設樓價600萬, A須付印花稅為600萬/2 x15% = $45萬。 特別例子2:A已有住宅物業,B沒有住宅物業,A和B聯名向C買入另一住宅,樓價600萬,同樣要付15%印花稅,即$90萬。 置業前,準業主普遍關心各類買樓支出,其中包括繁複的物業印花稅,本文將深入淺出把各項印花稅相關事宜,逐一拆解。 如想獲得更多有關商用物業租賃的資料,請參閱刊登在我們網站上的「香港租賃法例和實踐(商用物業)」一文。 一般來說,由簽訂臨時買賣合約該日計起,除非合約內另有訂明,物業風險就轉移到買家身上。 因此,買家應該確定在簽訂日期後有足夠的保險保障物業。

物業利得稅: About The Author: 按揭大師

答:買入第二間物業,需要付從價印花稅15%,但如首間物業於其後一年內賣出,可退回與首置稅率差價的15%。 答:若向近親買入第二間住宅物業(即所謂近親轉讓),可免卻15%印花稅,只須用上述的首置稅表,計算印花稅。 答:政府於2020年施政報告中宣佈,由11月26日起,將會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印花稅。 即非住宅物業印花稅,可沿用「首置印花稅」的稅率 (上表),此稅率適用於所有個人或公司購買非住宅物業的交易。 住宅物業買賣協議與不動產轉易契需繳付印花稅,稅率按照物業成交價錢決定。 法例規定,買賣雙方均需繳付印花稅,但一般都由買家同意繳付。 業主的責任和義務通常受公契監管,公契對所有業主都具有約束力,同時,建築物管理條例亦然。 這類建築物的持有權是以不可分割業權份數來表述的,而業主則擁有單位的獨有管理權。 任何獨立法體,不論是個人,企業或其他,本地人或外國人,都可以擁有或租賃香港境內的物業。 在2006年取消遺產稅前,透過離岸公司和信託架構持有物業,私隱度可以很高的同時又能避遺產稅。

是,法例要求業主必須備存足夠的租務紀錄,該紀錄須保留 7 年,以便物業的評稅值能易於確定。 因此閣下應保留租約以及任何更改租約條款和追討欠租等文件。 【九龍】成交量又上升31.8% 精明投資者在哪區尋寶? 過去一周(6月8日至6月14日)全港35個大型屋成交較前一周(6月1日至6月7日)上升約31.8%,已連升兩星期,可見最近買家們入市信心大增… 今天不僅有500萬+港幣的超低價房,更有精心裝修、無敵海景的地鐵上蓋房,當然還有高淨值人士、投資愛好者最愛的超大露臺豪宅,趕快跟著代理去看房… 物業利得稅 過去幾天,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說,確實有點呼吸困難。 美股星期一跌到熔斷、星期二穀底反彈,沒有系好安全帶的股民們,心臟不好受。 一般而言,第一期是當年11月而第二期是翌年4月。 這是因為就暫繳税而言,你在當年10月底應可收到7個月(即4月至10月)的租金,而到翌年3月底應收到全年的租金。

由於香港新財政年度已經開始,香港稅務局(“IRD”)現已向納稅人發出2020/21課稅年度的利得稅報稅表和雇主報稅表。 您可以參考我們發布的“2021香港報稅季”一文,了解一些實用的報稅信息和建議,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您的納稅額。 但如果你在2012年11月20日沽出物業,你仍跌入「2010年11月20日-2012年10月26日」中「超過12個月-不超過24個月」的範圍內,故需按照成交價徵收5%的稅項。 反觀如果買家選擇遲一天才售出物業,即在2012年11月21日才售出物業,他剛好超出了「24個月內」範圍,也就不用繳交額外印花稅。 支付銀行的利息一般都可獲扣除,但非銀行的利息則不能減免。 個人持有物業在大幅升值後才被銀主清盤,物業升值部分是無需任何“資產增值稅”的。 如果你擁有一間公司,而公司持有物業,當你被入稟破產時或把物業賣給個人時,你可能需要面對超高利得稅。 公司的利得稅不是以你的買入價計算,而是用公司最初買這物業時的樓價計算。 例如當年這公司買入物業時是$200萬,假設你買入價是$1500萬,先時升值到2000萬。 當破產令執行償還債務時或你賣給個人時,這部分會產生公司利得稅,以現價-第一口買入價計算,即是1800萬計算。

如你因出租本港的物業而收取租金, 就須要履行業主的稅務責任申報物業稅。 如你是有限公司持有該物業,你須就有關的利潤,填報利得稅報稅表。 全權擁有物業的業主應將租金收入申報在他/她的個別人士報稅表。

因此,對於外國公司在香港的分支機構,它們與公司一樣需要徵稅。 個人獨資企業E和個人獨資企業F也是相互關聯的實體,因為它們是由陳女士經營的。 合夥企業C及個人獨資企業D為關連實體,因為陳先生對其擁有控制權。 物業利得稅 即公司的第一筆200萬港元應評稅利潤的稅率為8.25%,不再採用16.5%的稅率,而其非法團業務稅率為7.5%,取代15%的稅率。

物業利得稅: 業主繳交的管理費,能不能扣稅?

只要符合下列任何一個情況,你可在不遲於税款到期前的28日;或暫繳税通知書發出日期後14天內(以較後者為準),以書面申請暫緩繳交暫繳物業税。 由 2010 年 2 月 12 日起,如業主立案法團或任何人士,為其本人或代他人就任何公用地方的使用權收取租金,該收取租金者會被視為有關公用地方的業主,須申報收入和繳稅。 同時繼續寬減目前適用於政府處所合資格租戶、地政總署轄下合資格短期租約及豁免書的百分之75租金和費用,為期六個月至9月底,另於同時期中,應政府要求以致需要關閉處所的租戶,在關閉期間可繼續獲得全額租金寬免。 物業稅、房地產稅、不動產稅是政府向地產物業徵收的一種財產稅,通常向物業的業主或租戶等使用者徵收。 負責徵收物業稅的政府機構可能會對物業進行估值,並以物業價值的一個百分比作為應繳的物業稅額。 世界各國徵收物業稅的方式及稅率各有不同,比如德國目前會根據一個歷史上的平局數據和地方政府的乘數來收取物業稅。 香港不徵收銷售稅、增值稅、預扣稅、資本利得稅、遺產稅或股息稅。 此外,從已繳納香港稅款的利潤中支付的股息在股東手中無需納稅。 香港實行屬地稅制,對來自或源自香港的利潤徵稅,這意味著只有來自香港的利潤才需繳納利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