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5大優勢2024!內含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絕密資料

這些工程可以減少殘餘污染物流入維港,有助改善避風塘的水質及氣味問題。 於2016年6月11日,為配合觀塘綫延綫的上下行列車行走安排,車站的3/4號月台須互調月台編號(即原3號月台改為4號月台,反之亦然。),詳見#觀塘綫延綫章節。 2010年10月21日早上繁忙時間,因車站附近一條架空電纜發生斷裂意外,導致該站至佐敦站服務完全停頓。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1950年,該避風塘被填平,原址興建維多利亞公園,舊堤則變成了現時的維園道,避風塘則遷至維園道對出至今。 (vi)海事處每天在香港水域清理海面垃圾及向停泊於避風塘的船隻提供免費收集垃圾服務,避免海上垃圾可能產生的氣味。 櫻桃街箱形雨水渠旱季截流器的詳細設計已經完成,有關改善及提升在西九龍現有旱季截流器及在荃灣及西九龍關鍵位置加建旱季截流器的詳細設計將會在本年第二季完成。 政府將會為工程開支作出估算和制訂工程時間表,並會按工務工程計劃程序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 (三)我們正在計劃一系列污水收集系統改善工程,包括在櫻桃街箱形雨水渠口設置旱季截流器以阻截污染物流入新油麻地避風塘,改善及提升在西九龍43個現有旱季截流器的效率及分別在荃灣及西九龍的關鍵位置各加建四個旱季截流器。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筲箕灣避風塘一號梯台

然而在當約下午4時半,由於油麻地站受反修例示威者嚴重破壞,油麻地站關閉。 有關路段在觀塘綫延綫通車後,已成為油麻地站至何文田站行車隧道的一部分。 相比位於車站北面的旺角站,車站一帶的繁華程度較低,附近多以住宅為主,但亦鄰近廣華醫院,以及九龍華仁書院、真光女書院等學校,因此車站一直以來都有著穩定的出入閘人流。 而從2000年代初開始,隨着登打士街陸續出現更多的樓上食肆及潮流商場,進出車站人流並逐漸增多。 當中車站A出口經常出現擠擁情況,傍晚時分港鐵更須實施人流管制,乘客須以緩慢步伐才能離開A出口。

  • 在地鐵修正早期系統通車初期,位於彌敦道的五個車站,除了尖沙咀站外,其餘四站的英文名稱都是以所在街道命名,而當時油麻地站的英文名稱為「Waterloo」,取自該站所在的窩打老道的英文名稱。
  • 然而在當約下午4時半,由於油麻地站受反修例示威者嚴重破壞,油麻地站關閉。
  • 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在二○一五年十二月全面啟用後,維港兩岸的污水已全面截流至昂船洲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 1990年代以前,相當龐大的人口在避風塘以水為家,當中不少是漁民或水上人的後裔。
  • 由於西面的奇力島是香港遊艇會會址所在地,因此避風塘主要供遊艇停泊。
  • 油麻地避風塘是香港最大的一個避風塘,於九龍多次填海工程後,該處稱為新油麻地避風塘(New Yau Ma Tei Typhoon Shelter)。
  • 而上述有關近岸污染研究的研究範圍包括九龍西,在進行研究時我們若發現污染源頭,政府會即時採取措施處理,無須等待完成研究的全面結果。
  • (三)我們正在計劃一系列污水收集系統改善工程,包括在櫻桃街箱形雨水渠口設置旱季截流器以阻截污染物流入新油麻地避風塘,改善及提升在西九龍43個現有旱季截流器的效率及分別在荃灣及西九龍的關鍵位置各加建四個旱季截流器。

漁民的生活和文化,在大眾眼中看似有趣迷人,然而,極度貧困的一面則不為人知。 有見及此,一些宗教團體便創立了「水上學校」,為避風塘的兒童提供教育。 後來,由於船上難以妥善安置抽水馬桶和垃圾收集設施,而人口又漸趨稱密,避風塘惡劣的衛生情況可想而知。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避風塘內的渡輪碼頭/公眾碼頭/登岸設施

而業界對新油麻地裝卸區有極大運作需求,佔用率一直維持百分之一百。 由於現時未有合適的臨海替代用地,政府現階段沒有搬遷該裝卸區的計劃。 (四)新油麻地避風塘屬半封閉的水體,自身淨化污染物能力和潮汐漲退沖刷能力低。 同時,沿岸地區發展多年,人煙稠密,其中樓宇及公共污水渠錯駁到雨水渠排水系統和街道路邊的污染物流入雨水渠排水系統等都可能造成汚染。 環保署近岸污染的研究會通過實地監測、研究和分析找出造成近岸污染的具體成因及解決方案。 而上述有關近岸污染研究的研究範圍包括九龍西,在進行研究時我們若發現污染源頭,政府會即時採取措施處理,無須等待完成研究的全面結果。

如有需要,船員應採用接駁船隻往來碇泊在海上的船隻以及公眾碼頭和登岸台階等設施,以安全登岸或登船。 全港現時設有14個避風塘遍佈在香港各區水域,共提供419公頃泊位面積給本地及訪港小型船隻使用,由海事處負責管理。 除載有危險品或超過避風塘所允許總長度的船隻外,避風塘在日當時間會按先到先得的原則開放給所有類別的本地船隻使用。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2019年10月6日,港鐵宣佈重開45個車站,由於太子站、旺角站及油麻地站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開放,故港鐵選擇了重開油麻地站。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避風塘

到底是該女學生大難不死並悄悄離開又無人發現、還是車長及乘客同時出現集體幻覺、還是出現了現今科學未能解釋的現象,一直成謎。 為保障行車安全及班次穩定,港鐵於2016年6月11日起為油麻地站3/4號月台進行月台編號互換。 而由同年8月21日直至觀塘綫延綫啟用前,乘客只能於3號月台乘搭前往調景嶺站沿途各站的列車;而4號月台則改為落客專用,列車於車站4號月台清客後繼續前往何文田站及黃埔站,再折返至油麻地站3號月台起載 。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根據現行法例,除禁止用作碇泊用途的水域外,本地船隻的船東及船長可因應船隻的運作需要及各水域的使用情況,把船隻碇泊在香港水域內,包括避風塘及防波堤外圍安全和合適的海上位置。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而於1979年12月16日,修正早期系統由石硤尾站延長至尖沙咀站,但當時油麻地站仍未啟用,直至同月22日啟用。 啟用時只使用現時上層的月台;後來在荃灣綫通車前的1982年4月26日,地鐵公司率先將修正早期系統分拆為荃灣綫和觀塘綫,以旺角站作轉車站,並啟用油麻地站下層月台,以便乘客熟習。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而當觀塘綫延綫通車後,每天的繁忙時間均有很多乘客使用油麻地站轉車前往觀塘綫各站。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避風塘生活

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在二○一五年十二月全面啟用後,維港兩岸的污水已全面截流至昂船洲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然而,維港沿岸部分地區的水質仍然受到一些殘餘污染物所影響,甚至造成氣味問題。 1989年香港政府公佈《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當中不少計劃需要進行填海,渡船街油麻地避風塘因西九龍填海計劃被填平,海岸線延後至連翔道及海寶路一帶,1995年搬往現址。 油麻地避風塘是香港最大的一個避風塘,於九龍多次填海工程後,該處稱為新油麻地避風塘(New Yau Ma Tei Typhoon Shelter)。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雖然荃灣綫列車廣播只會提及轉乘觀塘綫往黃埔站沿途各站,但仍有不少荃灣綫轉乘前往調景嶺站沿途各站的乘客為避開旺角站的擠迫人潮,會選擇在油麻地站轉乘觀塘綫。 1981年11月10日下午,一列由中環開往觀塘的地鐵列車,駛進油麻地站1號月台時,車長及月台上部份乘客均看見一名身穿校服的十多歲女學生墮軌,車長緊急煞車,但列車仍滑行了一段路並把該女學生捲進車底才停下,同時車長亦感到有物件撞到列車及捲進車底。 地鐵職員、警員、消防員和救護員火速到場檢查並展開營救,但無發現死傷者,連血跡也沒有。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月台

本處已擬備一份避風塘圖則(見附圖),並在圖則上以灰色顯示通航區,以便公眾人士查閱。 由於西面的奇力島是香港遊艇會會址所在地,因此避風塘主要供遊艇停泊。 在1970年代,在銅鑼灣避風塘內有不少提供飲食及娛樂的船艇,提供具特色的避風塘美食,例如避風塘炒蟹。 遠洋船舶需要安裝符合國際要求的污水處理裝置,領有有效的國際防污水證書,才可以在香港水域內排放經過妥善處理的生活污水,海事處亦會派政府驗船師抽查個別訪港遠洋輪船,以確認輪船的處理污水設備正常運作,因此遠洋船舶的排放不應產生臭味問題。 (二)避風塘的主要功能是確保香港水域內有足夠的合適地方,供在本港水域內的本地及小型訪港船隻,在颱風襲港期間或惡劣天氣情況下停泊。 避風塘用途沒有相應的大腸桿菌水質指標,不過環保署每兩個月從避風塘抽取海水樣本,以監察情況。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即使在同一個避風塘內,不同類別的船隻也會根據其習慣和運作模式而集中在避風塘內的某一個區域停泊。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為興建中環及灣仔繞道及沙中綫過海段,當局曾在2010年代在銅鑼灣避風塘內分階段進行臨時填海,至今隧道均已完成,而臨時填海區亦已還原。 銅鑼灣避風塘內,有一艘紅色的三角天后廟船,是香港唯一的浮在海上的天后廟漁船,時有廟祝守廟,信眾以漁民為主,遊人可於避風塘碼頭乘舢舨往來,該船的編號「40426S」。 過去二十年,我們逐步推展淨化海港計劃以收集和處理在維港一帶包括九龍、荃灣及港島大部分地區所產生的污水。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筲箕灣避風塘十號梯台

大批市民於早上繁忙時間滯留站內,直至當日早上10時許才回復正常。 另外,港鐵亦於窩打老道西行慢線近禮基大廈安裝一部連接大堂至地面的乘客升降機。 受影響道路將於2013年7月8日起封閉部份行車線及行人路,整項工程於2016年下半年完成,升降機並於同年12月29日啟用。 油麻地站連接大堂及月台的原有升降機屬舊式油壓型號,港鐵已於2015年8月17日開始停用該升降機,以更換成較新型號,並於2016年4月23日重投服務。 前地鐵公司在2000年代初發現油麻地站大堂和月台多處的牆身紙皮石被發現出現多道裂縫,相信是車站呈現老化的現象,於是其在2003年開始為車站進行翻新工程,並於2005年10月完工。 相關工程將月台上原有的紅、白、藍代表法國國旗上三色的紙皮石被完全移走並統一更換為淺灰色。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关于2020年代一系列被稱為「港人避風港計劃」的國際社會對香港人之移民政策援助,请见「國際社會對香港人居留援助措施」。 2019年9月6日反修例風波示威,晚上11時許,一批反修例示威者破壞油麻地站設施,如打破出入口的玻璃窗、用竹枝敲打燈箱、打碎售票機熒光幕和噴上黑漆、出入口港鐵標誌被拆下,亦有出入口升降機被雜物堵塞及縱火。 2002年12月,前地鐵公司建議把觀塘綫從油麻地站向東延伸至黃埔,並於2008年3月經行政會議獲批對觀塘綫延綫進行進一步規劃及設計,並於2011年開始動工興建。 在地鐵修正早期系統通車初期,位於彌敦道的五個車站,除了尖沙咀站外,其餘四站的英文名稱都是以所在街道命名,而當時油麻地站的英文名稱為「Waterloo」,取自該站所在的窩打老道的英文名稱。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車站藝術

從當日的早上頭班車起,黃埔站取代了油麻地站成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 位於L2層的上層月台為荃灣綫月台;而L3層的下層月台則為觀塘綫月台。 油麻地站大堂及月台均有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乘客可透過任何配備Wi-Fi功能的電子器材接駁互聯網。 海事處處長已根據《商船(本地船隻)(避風塘)規例》(第 548E 章)第 3 (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1 )條,在各避風塘內劃出通航區。

  • )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油麻地彌敦道與窩打老道交界,屬於港鐵觀塘綫與荃灣綫的鐵路轉乘站,於1979年12月22日啟用。
  • 由於現時未有合適的臨海替代用地,政府現階段沒有搬遷該裝卸區的計劃。
  • 至1985年5月31日英文名稱改為油麻地的英文拼音「Yau Ma Tei」。
  • 到底是該女學生大難不死並悄悄離開又無人發現、還是車長及乘客同時出現集體幻覺、還是出現了現今科學未能解釋的現象,一直成謎。
  • 即使在同一個避風塘內,不同類別的船隻也會根據其習慣和運作模式而集中在避風塘內的某一個區域停泊。

另外,避風塘也用於停泊遊艇(例如銅鑼灣避風塘)或供船艦上下貨。 2000年8月24日上午11時左右,患有中度智障與自閉症、不能與他人溝通的15歲男童庾文翰,與其母在油麻地站觀塘綫月台登車時,庾突然跳出車廂並逃離母親,其母隨即向警方報告庾失蹤。 同日下午1時29分左右,庾被發現在羅湖邊境管制站,由於庾不能與他人溝通,身上並未有身份證明文件,入境事務處職員誤以為庾是非法入境內地兒童,將庾遞解出境往深圳,其後一直下落不明。 隨着觀塘綫延綫的啟用,車站於2016年10月23日凌晨約1時04分開出最後一班往調景嶺的列車,油麻地站正式結束作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的歷史。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月台配色及車站英文舊稱

而《香港01》記者於事故期間更發現有警方的反恐特勤隊成員於油麻地站巡邏及戒備。 港鐵經初步調查後,將岀軌意外形容為「轉向架偏離路軌」,而路軌旁設備亦有損毀。 同月16日,港鐵車務總監李家潤才首次承認事發時有約150名乘客沿路軌撤離時看到有列車在身旁駛過;而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亦批評事件極為嚴重,形容無傷亡是「幸運」。 油麻地站的承建商為金建利組合公司(包括金門(香港)有限公司、基亞集團及麗萊有限公司)。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碼頭啟用

但實際上早年避風塘的居民,其實也有不少是付不起陸上房屋租金,而到艇上寮屋居住的,當中不少是1949年後為逃避共產政權來港的外省難民,香港電台劇集獅子山下曾有單元探討。 當中最著名的是筲箕灣愛秩序避風塘艇戶,實際上其是筲箕灣山六村的延伸在1976年春節發生大火,居民大多安置到柴灣興華邨。 另一個著名艇戶聚居地為舊油麻地避風塘,此地艇戶多為陽江縣人士。

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銅鑼灣避風塘

1990年代以前,相當龐大的人口在避風塘以水為家,當中不少是漁民或水上人的後裔。 從多方面來看,水上文化是發展成熟的,譬如,有獨特的婚嫁儀式、飲食習慣、唱調和口音。 中式餐館的著名菜式「避風塘炒蟹」,就是源自香港避風塘的水上食肆。

香港的漁業式微,大多數漁民已上岸生活,而避風塘文化亦隨之迅速消失。 避風塘的作用至今未變,即使在不久的將來,避風塘也是香港不可缺少的。 同時,因為艇上居住環境惡劣,香港房屋協會分別興建了香港仔漁光村、西貢區對面海邨和翠塘花園來專門安置上岸漁民,而房屋署也為漁民興建不少公共房屋,屬下的大元邨、太和邨也安置不少三門仔漁民,而柴灣漁灣邨、屯門三聖邨、青衣島長青邨也是為漁民因填海必需上岸而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