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報導,大貓熊香香21日即將啟程返回中國,19日是她最後一天與公眾見面,當日最多2600個參觀名額通過事先抽籤決定。 2017年出生的香香雖是動物園第一隻自然繁殖的貓熊,但因其父母是中國出借的,故子女所有權屬於中國。 [周刊王CTWANT]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即將離任,近日向日本朝野政黨主要負責人辭行,盼雙方始終把握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的正確方向,共同致力於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 同時,日本4隻大貓熊將於本周返回中國,粉絲們抽籤爭睹東京上野動物園的人氣貓熊「香香」最後一眼,依依不捨。 黃建華說,目前AI已改善病患進入急診後的六大流程,包括電子檢傷、病史分析、即時危險分級及辨識、預測再回診可能性、心跳停止事件的預後評估與智慧手環早期高危示警等功能。
-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成因,與腦部的「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等傳遞物質不足有關,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引述研究指,ADHD患者的腦部體積較一般人小3%至5%,而掌管控制能力及情緒的腦前葉與腦顳葉的位置也較小,可能導致患者專注力下降及行為衝動等。
- 台大醫院指出,急診病患具高度不確定性與時效壓力:無法預知來診時間、病患疾病種類、或特殊事件導致急診快速湧入大量病患等狀況。
- 汪嘉佑:根據統計每一百人,會有七個人出現夢遊情況,隨着年紀增長,夢遊出現的次數會下降,如果小朋友長大後,仍然持續有夢遊問題,長者因為藥物或身體問題,對睡眠造成困擾和影響,我們會鼓勵進行測試,了解造成夢遊症的原因,並對症下藥進行治療。
- 另外,若媽媽情緒長期低落、沒有精力、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認為世界只剩下自己及寶寶等,都可能是抑鬱的症狀。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時不明所以,最後發現原來想追求的快樂工作就是這麼簡單。
- ADHD需要持續接受治療,家長為子女停藥前應先徵詢醫生意見。
在《2011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後,他說:「5年前獲獎是又驚又喜,「驚」是因為《天》劇中的角色未夠突出,但這一次則多了觀眾的認同,獲獎時無驚只有喜」。 同年9月,内地劇集《步步驚心》於湖南衛視首播,鄭嘉穎亦憑精湛演技演活「八爺」角色,讓他在内地爆紅。 近年主力開拓中國內地娱乐圈市場,成為香港及內地當紅小生。
汪嘉佑醫生: 電視劇(香港電台)
此外鄭嘉穎主演的劇集《怒火街頭》在內地也很受歡迎,於2012年分別在內地主辦的《第六届腾讯星光大典》 贏得「港台年度電視劇」以及在《第二屆樂視影視盛典》 贏得「最佳香港電視劇」殊榮。 鄭嘉穎並與搭檔胡杏兒在北京《第二屆樂視影視盛典》,分別奪得「港台電視劇最佳男、女演員」,在內地封「視帝視后」。 同年7月4日,《2012華鼎-亞洲演藝名人公眾形象滿意度調查發佈盛典》鄭嘉穎獲得「2012中國電視劇演員公眾形象調查第一名」。 同年,鄭嘉穎又憑《拳王》入圍MY AOD我的最愛頒獎典禮2012「我的最愛電視男主角」最後五强以及「十五大我的最愛電視角色」;他也憑《怒火街頭2》與胡杏兒入圍「我的最愛電視螢幕情侶」最後五强。 汪嘉佑醫生畢業於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同年獲頒授香港精神科醫學院獎及Wong Ching Yee Medical Award。 完成實習後加入醫院管理局並受訓於九龍醫院及瑪麗醫院,專職社區精神科,其院士論文以抑鬱症中的述情障礙與內在感受察覺為題。
對於患上社交恐懼的人,他們通常因為深信某一些思維上的「謬誤」,例如覺得別人在取笑他們,而令他們對社交有壓力。 汪醫生會耐心地聆聽引致他們害怕社交的原因,然後一步步引領他們走出虛恐懼。 香港地少人多,和孩子困在窄小的生活空間,家長們都表示壓力爆煲,特別是有青少年子女的家長們更訴苦稱,相處時間愈多,摩擦反而愈大。 汪嘉佑:從醫學角度,我們不建議叫醒夢遊中的人士,因為夢遊時腦部處於複雜的狀態,有些患者突然被叫醒,會出現混亂情況非常驚恐和害怕,我們可以輕輕扶對方,牽引他們回到牀上,如果想做多一些,可以用手機拍下夢遊過程,作為醫生診治或評估的參考。 除了藥物治療,汪醫生鼓勵患者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對抗逆境︰「這類治療有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想法、情緒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從而改善有關的症狀,長遠幫助他們正面看待情緒問題。」他又建議患者,保持有規律的作息,並可參與一些音樂與視覺藝術的活動,讓情緒更易被感受及表達。
汪嘉佑醫生: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辭行日本朝野 4貓熊本周返中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20日室內口罩令解封,指揮中心官員主持記者會時皆脫下口罩!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提醒,大眾交通工具與醫療長照場所仍「強制」戴口罩,包括公共運具的付費區或管制區亦然。 指揮中心社區防疫組組長莊人祥說,本土本日新增11808例確診個案,另增44例死亡。 此外,王必勝表示,國內疫情穩定下降,指揮中心記者會將由現行每週2次,改為每週一次,於每週四下午2時舉行。
2006年底,鄭嘉穎憑《天幕下的戀人》的演出首奪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一躍成為香港的「視帝」,是其演藝事業重要轉捩點。 汪醫生認為這兩年間,老師、學童及家長都因為學校上課的模式改變而受到很大壓力。 雖然大家都說要擁抱所謂「新常態」(New Normal),但學童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Human-to-Human Interaction)時間確實在大量減少,發現不少學童出現社交遲緩的現象。 現時,治療ADHD的藥物分為短、中及長效,藥效分別維持4、8及12小時。
汪嘉佑醫生: 電視劇(中國大陸)
直到1999年拍攝台灣電視劇《絕代雙驕》中演出「江玉郎」一角,該劇於2000年在香港播出後,鄭嘉穎得到了無綫電視的高層賞識,立即被邀請回港發展,於2001年簽約為無綫電視成為經理人合約藝員,終於再次回歸香港演藝圈。 產科護士會在媽媽生產後,使用「愛丁堡產後抑鬱量表」篩查媽媽是否有情緒問題,而醫生評估時,除診斷是否有抑鬱外,亦重視媽媽對自己及寶寶的風險,及分析照顧寶寶的能力。 另會建議媽媽抽血檢查,撇除貧血、甲狀腺功能問題而導致像產後抑鬱的病徵。 不過,亦有媽媽雖知道自己情緒有變化,但因投放大量關注在寶寶身上,而沒有空間及意願求醫。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成因,與腦部的「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等傳遞物質不足有關,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引述研究指,ADHD患者的腦部體積較一般人小3%至5%,而掌管控制能力及情緒的腦前葉與腦顳葉的位置也較小,可能導致患者專注力下降及行為衝動等。
汪醫生稱,選擇藥物時按病徵及生活規律等因素而定,例如小朋友需要長時間集中精神,長效藥物會是相對合適的選擇。 ADHD需要持續接受治療,家長為子女停藥前應先徵詢醫生意見。 汪嘉佑-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愛爾蘭皇家內外科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文憑,香港中文大學內科醫學文憑,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名譽臨牀助理教授。 汪嘉佑醫生 汪嘉佑醫生 提供各醫生的診所地址、聯絡方法、應診時間和專業資格等資訊供市民參閱,以便大家能夠選擇自己所需的專科醫生。
汪嘉佑醫生: 會員登入
2014年鄭嘉穎重返無綫電視,接拍由方駿釗監製的劇集《天眼》,飾演偵探司徒舜。 2015年接拍由陳維冠監製的劇集《殭》,飾演不死人刑活着。 2016年鄭嘉穎再接拍由王心慰監製的劇集《迷》,飾演重案组警察萬喬柏,拍畢此劇後約滿,正式離開服務了15年的無綫電視。 汪嘉佑醫生 汪指出,產後抑鬱的病徵,除一般的抑鬱徵狀外,在心理上會過分擔心寶寶,譬如持續擔心寶寶生病、認為「自己是個差勁的媽媽」、自己「欠咗寶寶」而在行為上傷害到寶寶。
1分鐘自我評估25個症狀:失眠、有自殺念頭、自殘、對生活失去興趣… 至於如何管束子女的不良行為,汪嘉佑醫生建議可設立賞罰制度,假設於指定時間內完成功課,便可得到獎勵。 「相反,無法達到目標,便不給予獎賞,但記緊必須預先談妥條件才進行。」家長也可把孩子的日程編成一串鏈,即子女完成功課後,可彈琴15分鐘,彈琴後可打機15分鐘,每件事可接連完成,增加孩子的動力。
汪嘉佑醫生: 疫情易誘情緒病 及早求診免拖延病情
媽媽是一份「24小時的工作」,含辛茹苦,不少人更患上產後抑鬱。 有醫生表示,新冠疫情下個案有升勢,其成因眾多,包括自身情緒病、社會及經濟壓力等。 而伴侶應避免責罵太太,多花時間在她身邊,建立安全環境予寶寶等。
汪醫生在思健醫務中心私人執業後,積極深造及發展本港的腦磁激治療服務,同時與多個醫療平台、社福機構、辦學團體及青少年活動組織合作推廣精神健康教育。 如果在固定時間出現夢遊,可以在夢遊發生前十五分鐘,提早叫醒對方,國外也有催眠治療,但沒有確實的研究證明,總括來說還是要根據情況,才能決定治療方案。 汪醫生提醒,治療抑鬱症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並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汪嘉佑醫生: 回歸香港
汪嘉佑醫生指,過去兩年本港受疫情影響,一眾學生長期改為新學習模式,長時間在家進行網上學習,容易令他們衍生孤獨感,因為考試及做功課都需要單打獨鬥,欠缺實體課並肩作戰的感覺。 汪醫生又指,在家學習模式亦令一眾學生的社交生活傾向依賴網絡平台,導致他們缺乏人對與人的直接溝通,閱讀表情能力發展亦有機會減慢。 汪醫生解釋,中學生在家學習需要長時間看電子屏幕,而屏幕時間的增加會減少他們的體力活動,他亦引述研究指屏幕時間增加會壓抑大腦褪黑色素製造,導致睡眠失去規律。 但年輕人的痔瘡通常不需要手術,只要定期在門診追蹤,透過藥物、以及生活飲食調整,痔瘡多能獲得改善,最擔心的是國高中生常常會因為尷尬不敢就醫,延誤病情,等到來的時候都很嚴重,如果爸爸媽媽在清洗孩子內褲上看到有血漬,一定要儘快尋求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的協助。 2006年,鄭嘉穎在電視劇《天幕下的戀人》首次擔任第一男主角,女主角為周麗淇,劇集播出後反態熱烈,也使鄭一炮而紅,正式晉升新一代TVB「當家小生」之列。
- 「生氣時要提出暫停(Time Out),讓其中一方離場,例如進房休息一下。」Time Out維持多久,則視乎孩子的年齡;如果孩子7歲,那就休戰7分鐘,讓大家有時間及空間冷靜。
- 產後抑鬱的成因跟普通抑鬱症相若,也跟過往的病史、生產前後的壓力,例如寶寶有併發症、家人缺乏支持等有關。
- 汪醫生直言:「社交遲緩會令學童難於表達自己的情緒,亦會難於明白別人的感覺。」當一個人不能用語言形式(Verbal)表達自己負面的感受,就會依賴非語言性(Non-verbal)的方式表達其負面情緒,例如亂發脾氣,嚴重的甚至會動手動腳。
- 此外,王必勝表示,國內疫情穩定下降,指揮中心記者會將由現行每週2次,改為每週一次,於每週四下午2時舉行。
- 汪醫生提醒,治療抑鬱症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並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 產科護士會在媽媽生產後,使用「愛丁堡產後抑鬱量表」篩查媽媽是否有情緒問題,而醫生評估時,除診斷是否有抑鬱外,亦重視媽媽對自己及寶寶的風險,及分析照顧寶寶的能力。
他舉例,有媽媽曾聽到有輕微鼻鼾便拍醒寶寶檢查,這行為長遠會影響其發展。 另外,若媽媽情緒長期低落、沒有精力、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認為世界只剩下自己及寶寶等,都可能是抑鬱的症狀。 第三,跟家中青少年子女做「朋友」,暫時放下父母的權威形象,反而令他們願意講心底話。
汪嘉佑醫生: 電視劇歌曲
遺憾的是,精緻食物幾乎都是高升糖指數食物(即高GI食物),攝取後,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與血糖震盪,讓血糖一整天都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也比較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最後演變成糖尿病。 註1:本獎項前身為「本年度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2000年-2004年),每年頒發予12-13位演員(包括男、女演員)。 汪嘉佑醫生 註2:1999年-2004年,本獎項名為「本年度我最喜愛的男主角」。
上櫃新藥公司合一(4743)週六(2/18)公告Bonvadis傷口外用乳膏取得印度醫材進口許可。 合一表示,接獲印度註冊代理人通知,Bonvadis傷口外用乳膏取得印度醫藥品監管機構進口許可,進口許可號碼為Onenes-TWN/I/MD/012373,准許於印度上市銷售。 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2017年因為網路言論,從澳門要進廣東的時候,被中國當局逮捕,被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5年,關押在湖南的赤山監獄,直到2022年4月才刑滿釋放回台。 方震中補充說,訪談多位資深醫師使用AI的成果,有7成以上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他指出,下一步會讓沒有經驗的醫師也能按AI模型處理急診狀況,「利用AI讓年輕醫師有10年功力」。
汪嘉佑醫生: 香港粵德居菜館
除精神科專科訓練外,汪醫生完成動機式訪談法訓練,並獲得美國動機式訪談法導師網絡 頒受認證導師 資格,為醫護人員及社會福利機構提供在職培訓。 何小姐(化名)讀大學時成績優秀,而且實習表現出色,前途無限。 同事們見她似乎不受時差影響,長時間工作依然精力充沛,無不驚訝兼羨慕。
汪嘉佑醫生: 都有機會岀「老人斑」!? 醫生教你4招有效預防 | 陳婉晴醫生
汪醫生來頭不小,除了是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外,更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汪醫生提醒家長,應從小多加觀察小朋友日常行為,若耽誤治療ADHD,相關徵狀的影響可延續至中學甚至成人階段,對患者的社交、學習,以至整個人生規劃構成重大問題。 汪嘉佑醫生 他補充,只有專注力不足的患者病徵較不明顯,但可能反映於學業方面,故若發現子女學業成績持續下滑,再加上出現其他專注力不足徵狀,便應尋求醫生意見。 若診斷上ADHD,愈早開展治療,對兒童維持穩定發展的幫助愈大。 汪嘉佑:根據統計每一百人,會有七個人出現夢遊情況,隨着年紀增長,夢遊出現的次數會下降,如果小朋友長大後,仍然持續有夢遊問題,長者因為藥物或身體問題,對睡眠造成困擾和影響,我們會鼓勵進行測試,了解造成夢遊症的原因,並對症下藥進行治療。 許多抑鬱症患者未必為意情緒鈍化的影響,惟汪醫生指如這種狀況持續,或令抑鬱症的康復較慢,甚至局限生活質素的回復。
汪嘉佑醫生: 回歸 (無綫電視劇)
生活 Power Up 網站 收錄香港超過 30,000 名註冊西醫及執業醫生(14,000 名西醫、10,000 名中醫、2,400 名牙醫、3,600 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資料。 汪醫生指,中學生平日可以進行靜觀練習,包括腹式呼吸,都有助平穩情緒。 大家亦應定期進行帶氧運動及維持均衡飲食,養生成有規律的生活作息。 同時,家長亦應適時給予子女鼓勵,避免過份要求他們追求學業成績。
汪嘉佑醫生: 精神科醫生分享4招貼士有助中學生放鬆緊張情緒
醫生認為「一日一粒藥」可能是比較簡單的治療方法,可讓其盡快康復,重拾媽媽的角色,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受第五波疫情影響,本港中小學生今年需要提早放暑假,直至5月3日起,本港中學生開始分階段正式恢復面授課堂,但復課首日即有兩名中學生因為受學業問題困擾,而選擇墮樓輕生。 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表示,學業、朋輩及社會變化等眾多因素均有機會導致中學生出現情緒問題,他建議家長在開學前後可多加留意子女是否出現以下6大異常情緒行為。 2012年,鄭嘉穎減少接拍無綫劇集,短暫離開無綫電視並前往中國內地發展,連續接演內地劇《英雄》、《滾滾紅塵》、《萬水千山風雨情》和《叶问》。
汪嘉佑醫生: 電視節目的變遷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時不明所以,最後發現原來想追求的快樂工作就是這麼簡單。 汪嘉佑醫生提醒:治療躁鬱症有不同治療方案,均有其成效、副作用及限制,如有疑問,請向你的主診醫生查詢。
汪嘉佑醫生: 註冊編號:M17334
雖然醫學界未完全了解抑鬱症與情緒鈍化之間的因果關係,但相信單靠血清素作用的藥物未能足以平衡所有神經傳遞物質系統,導致情緒好轉但未能有效提升動力及樂趣感。 汪醫生說,現時有些新一代多機制抗抑鬱藥物(Multi-modal)經臨床證實可減少情緒鈍化的程度,為患者處方藥物時,會視乎其需要及病情嚴重性,因應不同階段用藥以緩解相關徵狀。 汪醫生稱,它是抑鬱症其中一種徵狀,亦可以由其他精神科疾病如思覺失調症及柏金遜症所致,原因與腦部化學物質失衡有關。 另外,傳統抗抑鬱藥物(例如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雖然能有效控制抑鬱症狀,但有機會服用一段時間後,產生情緒鈍化的副作用,故此抑鬱症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應定期覆診,以評估藥物副作用。 部份抑鬱症患者會出現情緒鈍化,意指他們無法感到開心,在思想及行為上失去動力,久而久之減少社交,孤立自己。 近年的研究指出,情緒鈍化除了是抑鬱症的徵狀外,亦可能是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因此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必須定期覆診評估藥物成效,有需要時可轉用新型藥物,避免情緒走向深淵。
「情緒有非語言性溝通的功能,同時能維持社交動力,但當一個人做事時失去開心及回饋感覺,不止令工作及生活受到影響,學習能力亦會有所下降。」他補充,如抑鬱症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出現類似情況,可盡早尋求醫生協助。 跟子女相處方面,若然家長感到忍耐力快到極限,汪嘉佑醫生表示可先做些準備,萬一有大聲責備甚至體罰的衝動時,便可盡快平伏心情。 「生氣時要提出暫停(Time Out),讓其中一方離場,例如進房休息一下。」Time Out維持多久,則視乎孩子的年齡;如果孩子7歲,那就休戰7分鐘,讓大家有時間及空間冷靜。 「家長與青春期的孩子也可嘗試『情緒紅綠燈』。」憤怒升溫是紅色,代表要停一停,嘗試深呼吸,即時叫自己停下來;然後進入黃色,代表父母協助孩子冷靜地觀察自己的情緒,思考正確有效的方法處理;綠色,便代表將正面的方法付諸行動,放鬆下來。 汪嘉佑醫生表示,當情緒激動時,我們仍可把狀態退回黃燈,向孩子解釋並非惡意,只是事出關心。 疫情反覆,醫學界亦就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的抑鬱情況積極進行研究。
汪嘉佑醫生: 【健康解碼】不眠不休依然精力充沛羨煞同事 醫生:情緒高漲毫無睡意是躁鬱症症狀
汪嘉佑醫生提到,最近不少家長公私兩忙,無法向外求助,於是「網上自診」,自行上網找醫學資訊來為自己斷症,可令自己更為焦慮,情緒墮入惡性循環。 除了藥物及物理性治療,心理治療以及社工輔導等亦可助患者改善情緒,協助患者盡快回復原有生活。 本港過去不時都出現中學生輕生問題,究竟當中主因是甚麼呢? 汪醫生表示,導致中學生選擇輕生因素眾多,包括心理因素、承受生活壓力、學業壓力、受朋輩、社會文化或媒體影響等等,都有機會令他們感到無助及被困,最終萌生輕生念頭。 汪醫生續指,如中學生出現自殘、性格及情緒突然改變,甚至曾提及輕生念頭等情況時,反映他們的情緒已面臨崩潰狀況,此時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士提供協助。
取得精神科專科醫生資格後,成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以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名譽臨床導師。 20多歲的小琳(化名)大學畢業後因求職壓力及身份的轉變,誘發負面情緒及失眠等徵狀,結果確診了抑鬱症。 她在服用抗抑鬱藥物後,雖然負面情緒有所改善,但是她發現自己彷佛連開心的感覺也失去了,就連平日最愛的網球也不願參與,因為就算打得再好也沒有樂趣的感覺。 汪嘉佑醫生 醫生評估過她的病情,認為她了無生趣是情緒鈍化所致,於是為她轉用另一藥物,再配合認知行為治療,讓她重拾動力。
汪醫生指,以往面授課堂時學生都會養成一個較為規律的日常作息,但當他們在家中學習時,日常生活作息容易受打擾。 當正式恢復面授課堂時,學生未必能即時習慣,甚或需要重新適應在校的學習模式,以及應付測驗考試帶來的壓力。 他補充,如中學生長期受壓,容易令他們皮質醇系統失去協調,長遠甚或會影響發育中的腦部情緒調節系統功能,包括腦前額葉(負責思考性情緒和衝動調節)、杏仁體(焦慮警號系統)及海馬體(長期記憶中樞)。 此外,曝露在高水平皮質醇長遠有機會增加成年後肥胖、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的風險,同時也增加患上抑鬱症及焦慮症的機會。 為此,筆者特別找了精神科專科醫生—汪嘉佑(Dr. K.Y. Wong, Raymond)訪問,聽一聽他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