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子掃描9大優勢2024!(小編貼心推薦)

以大腸癌為例,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會在術後兩年復發,利用PET檢查靈敏度為93~100%,特異度為86~100%。 1980年代初期由於PET儀器造影視野很小,只能進行腦部造影,因此FDG癌症造影最早是應用在腦腫瘤方面。 隨著電子儀器的進步,1990年代開始才有大造影視野的全身 正子掃描 造影儀器,從此FDG全身PET造影在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已成為癌症檢查的一項重要工具,對於癌症病患的診斷及治療過程造成重大的影響。 在進行這種檢查前,會先為受試者注射顯影劑氟化脫氧葡萄糖(18F-FDG)。 相比普通的葡萄糖分子,氟化脫氧葡萄糖的一個羥基基團被氟的放射性同位素氟-18取代,因此具有放射性,會持續向外放出正電子。

正子掃描

FDG是目前唯一經過衞生署查驗登記核准用於正子斷層檢查的正子藥物,其檢查原理主要係利用惡性腫瘤和正常組織對去氧葡萄糖吸收及留存的程度差異(一般而言,惡性細胞可吸收較多的葡萄糖,且於細胞內存留時間較長)區分其良惡性。 FDG注入體內後,多數惡性腫瘤則呈現高度的吸收,正子斷層造影則藉由正子造影儀器自體外偵測,若見異常高度吸收之病灶,則有惡性腫瘤之可能,。 FDG在惡性腫瘤的診治上以乳癌、大腸癌、食道癌、淋巴癌、頭頸部癌、黑色素瘤以及甲狀腺癌的幫助最為明確,包括區分病灶良惡性、癌症的分期、復發追踪以及療效評估等。 其它的正子藥物如氟化胞嘧啶(用於包括腦瘤等癌症之造影)或氟化膽鹼 (泌尿系統等癌症造影) 以及碳-11標化的乙酸鹽或甲硫胺酸也可應用於不同腫瘤的造影,其臨床價值及效益尚待進一步評估。 此外正子斷層造影還可以利用動情素或黃體素衍生物之正子製劑於術前造影評估乳癌組織的動情素或黃體素受器情形,對於乳癌荷爾蒙治療之療效評估亦有相當之參考價值。

正子掃描: 檢查過程

它利用一種相當先進的正電子掃描儀器進行全身或局部掃描檢查。 近年,正電子掃描在腫瘤治療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是目前評估腫瘤最有效的檢查方法,能追蹤早期癌細胞病變,有助定位以便抽取癌細胞組織檢查,亦能偵測治療成效。 主要的正子放射同位素有氧-15、氮-13、 碳-11及氟-18,這些同位素可合成許多體內存在或需要的代謝分子,如葡萄糖、胺基酸等,可作為研究探討人體正常或病態的代謝功能。 目前在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正子同位素藥物是去氧葡萄糖(2-fluoro-2-deoxy-D-glucose, 簡稱FDG)。 上述四種短半衰期的正子同位素是經由迴旋加速器製造出來的,因半衰期短,因此正子斷層掃描設備通常都設置在迴旋加速器附近,方便取得檢查用藥。

受檢者經注射FDG後,應靜躺於安靜、幽暗的檢查室內45分鐘,再進行腦部掃描。 穿透掃描可於FDG掃描前或後 進行,檢查時間約30分鐘。 糖尿病患,空腹血糖超過200mg/dl,應先控制好血糖後再作PET檢查。 正子掃描 血糖低於200mg/dl者,應檢當天可另給予5個單位的胰島素,促進FDG的吸收。

正子掃描: 正子斷層造影

目前核醫最常見的檢查有骨骼掃描(常用於評估癌症是否有骨骼轉移)、心肌灌流檢查(用於評估冠心病)以及氟化去氧葡萄糖(FDG)正子電腦斷層造影。 傳統核醫檢查仰賴放射性同位素產生的γ射線來進行造影,經由不同角度獲取的影像經電腦重組運算獲得一組3D的立體影像。 正子掃描是利用放射性核種衰變時放出的正子和周圍環境電子結合後產生的互毀效應(Annihillation)。 在此過程中,會發出兩個能量511KeV的光子,以180°方向射出。 藉由四周的偵測器偵測這兩道光子並且經由電腦計算位置後可以得到影像。 正子掃描 正子掃描相較於傳統核醫檢查,影像的品質和解析度大幅增加,可以提供我們在受檢者體內更準確的藥物分布影像,也可以偵測到更小的病灶。

正子掃描

正電子與電子碰撞時會產生湮滅現象,這一過程遵守電荷守恆、能量守恆、動量守恆和角動量守恆。 在低能情況下,正負電子湮滅主要生成兩個或三個光子(有時也會生成更多光子)。 另外,電子和正電子在湮滅之前有時會形成亞穩定的束縛態,即正子電子偶。

正子掃描: 正子掃描 PET 與腫瘤

造成癲癇的病灶可能不會有結構上的異常,但正子掃描可以偵測代謝異常的部位,提供我們所需的資訊。 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正電子掃描或 PET-CT Scan,是結合了正電子掃描和電腦掃描的技術。 正電子掃描的原理是利用放射同位素,將身體細胞新陳代謝的情況影像化。 另一方面,電腦掃描利用X光從不同角度收集身體結構的數據,除了可製造高清影像,亦可收集體內的輻射衰減數據,用作構成精確的PET-CT影像。 透過結合兩者結果,醫生便可將正電子掃描顯示的放射同位素訊號,對應電腦掃描所顯示的器官或組織位置,得出準確的病變位置和病況。 當癌症接受治療之後,血中腫瘤標記值再度昇高或臨床上疑似有復發或轉移,或有遠端轉移和原始復發病灶同時發生時,由於復發病灶往往體積較小以傳統影像檢查不易診斷出來。

  • 如果FDG檢查發現血流灌注減少的地區,仍有代謝活性甚至活性增加,表示心肌缺氧,心肌細胞尚存活,進行擴張術或繞道手術可以改善心臟功能。
  • 高雄長庚醫院的正子攝影已發展多年,醫師的判讀經驗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對關心自身健康,希望能更準確,更全面檢查的民眾,正子攝影應是一個必須考慮的選項。
  • 還有標誌類澱粉的正子造影劑,可以幫助早期診斷阿茲海默氏失智症。
  •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系列全數賠償診斷、住院、手術及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等合資格醫療開支 (美國除外),並受限於每年保障限額及終身保障限額。
  • 對醫師來講,正子提供最大的幫忙是在於當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無法判斷這個腫塊是良、惡與否的情況,或需要更完整全面的掃描時。
  • 除了FDG外,目前及未來也會發展更多的正子藥物,例如:18F-NaF正子掃描可以用來偵測癌症骨轉移,比傳統的骨骼掃描更為靈敏。

其中一種較常使用的放射同位素藥物是氟化去氧葡萄糖(F18-Fluorodeoxyglucose, FDG),其化學性質與葡萄糖非常相近。 正子掃描 葡萄糖是身體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由於癌細胞比正常細胞需消耗更多能量,因此會吸收更多葡萄糖。 若病人體内有癌細胞病變,相對多的放射同位素藥物便會積聚於病變組織。

正子掃描: 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用途

由於聚集於體內的FDG會釋放輻射(伽馬射線),PET的接收器會將偵測到的輻射造成PET影像,因此吸收較多FDG的癌細胞將會更為突顯。 此外,如身體出現炎症,患處亦會積聚較多FDG ,PET-CT掃描從而亦可有助精確偵察發生炎症的位置。 同時結合分子代謝及解剖雙重影像資料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可精準的用於全身腫瘤偵測,因而可協助臨床醫師更正確、更有效率的擬定腫瘤治療的策略,對於癌症病患有莫大的幫助。

正子掃描

而且,注射入體內的正子檢查所需藥劑不管是FDG,或是F-choline,劑量大約是10-10公克,可說相當相當的低,且半衰期短,一下子就可能隨著尿夜排出體外,沒有過敏性,對人體傷害極小。 正子斷層掃描的英文名稱為「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PET。 PET和電腦斷層掃描 正子掃描 一樣,問世至今已30、40年,並不是很新的醫檢儀器,早期的PET以檢查腦部及心臟為主,商機不大,直到1998年證實可用來協助癌症的診治,加上美國醫療保險機構又將之納入保險項目,才紅遍全球,成為最夯的檢查儀器之一。 為了追求更良好的影像品質,目前正子攝影大多結合電腦斷層,稱為正子斷層掃描檢查(PET/CT)。

正子掃描: 輻射

因為二碳位上的羥基被氟原子取代,氟化脫氧葡萄糖進入細胞被磷酸化後,不能被進一步代謝;又因帶有電荷,也不能通過細胞膜上的通道蛋白運出細胞。 因此,一旦氟化脫氧葡萄糖進入細胞,在氟-18衰變前,較長時間內都會以磷酸化形式留在細胞內。 癌細胞對葡萄糖的消耗量較高,因此,如果受試者體記憶體在癌細胞,在注射氟化脫氧葡萄糖後,癌細胞會攝入相對多的氟化脫氧葡萄糖。 由此,利用PET檢測出訊號強(放射性強)的部位就可能存在癌細胞。 應檢前病患應禁食至少6小時,血糖不要 超過120mg/dl。

正子掃描

然而,在臨床應用領域,PET一般與CT同時運用,介於PET對軟組織成像的優勢結合成熟的CT技術,PET/CT是現在商業PET的主要形式,市面上幾乎沒有獨立的醫用PET銷售。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雖是老生常談,但在癌症這一區塊,卻是金科玉律。 正子掃描 其實絕大多數的癌症都有一定的潛伏期,這期間從數年到數十年都可能,難就難在要如何早期診斷?

正子掃描: 正子斷層掃描

PET 掃描可顯示大腦哪個部位導致腦癇發作,有助醫生制定腦癇症的治療手術。 這檢查也同時用作評估阿茲海默症和柏金遜症,產生的影像可精確地指出未正常運作的大腦區域。 PET 掃描是一種先進的醫學影像檢查,可提供某個身體器官或系統功能的詳細訊息,常用作評估和診斷癌症、腦部神經系統失調和心血管疾病。 談癌色變,幾乎是台灣民眾的共同反應,但很不幸的是,自開始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以來,癌症就一直獨佔鰲頭。

  • 部份患有哮喘,以及曾對海鮮或顯影劑敏感的病人需要於檢查前領取抗敏感藥,並於檢查前12小時及2小時服用。
  • 最近國民健康署公佈2015年我國10大死因,惡性腫瘤(癌症)持續蟬聯第一,連續34年居首。
  • 迴旋加速器是粒子加速器的一種,粒子在圓形結構裡迴旋加速,增加能量。
  • 在進行PET-CT掃描之前,放射師會先為病人注射放射同位素藥物。
  • 這些醫院產製的正子掃描藥物除自用外,也轉讓給其他醫院使用。
  • 不過器官組織結構在發生實質變化前,癌細胞不正常的代謝功能早已發生;因此,如何在器官組織有細微變化時,就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樣的數據雖然與其他的診斷工具比較起來算是不錯了,但是距離臨床的實用性而言還是不夠。 因此有學者認為不宜利用正子掃作為癌症的篩檢,或是納入一般的健康檢查。 這些醫院產製的正子掃描藥物除自用外,也轉讓給其他醫院使用。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也可研發正子掃描藥物,提供給有需要的醫療院所。 由於大多數正子掃描藥物的半衰期都很短,比如最廣泛使用的FDG(氟-18去氧葡萄糖),半衰期才2小時,根本不可能自國外進口,所以必須在國內生產,且產製後需儘快使用。 由於PET對於腦部局部代謝率及血流量能進行精確的評估,因此在腦中風(即腦血管病變)的診斷、治療及預後的評估貢獻甚大。

正子掃描: 正子掃描 (PET SCAN)

此時,FDG高敏感度的全身造影不只能有效的偵測出來復發病灶,也可以偵測遠端轉移病灶,這結果將影響病患的療程與預後。 正子斷層造影儀(即執行PET的儀器; 又稱PET掃描儀)可同時偵測這些成對的加馬射線,利用電腦重組正子同位素在組織或器官內分佈的圖像。 在醫學影像中,放射科包括X光正子斷層掃描造影﹝CT﹞與磁振造影﹝MRI﹞乃屬以解剖為主之專門,核醫則以功能為主之專門,而解剖變化常為功能失常之結果。 它利用“正子掃描儀”在病患注射放射藥劑之後進行全身或局部的掃描檢查。 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第103號報告指出,100毫西弗以下的劑量(包括一次或多次)不會造成臨床上的功能損害。

於中風初期無論是斷層或是核磁共振攝影皆無法顯現出來,此時PET可以用代謝量的降低為病變位置之定量,而在治療過程中以PET進行追蹤可以發現結果持續異常者,其預後較差。 這種技術必須在女性身上注射類似葡萄糖的放射線追蹤劑FDG做為顯影,因為癌細胞生長非常快速,比正常的細胞需要更多葡萄糖作為能量,所以他們比其它細胞吸取更多的FDG,而在PET(正子斷層)影像掃描下更為明顯。 除了FDG外,目前及未來也會發展更多的正子藥物,例如:18F-NaF正子掃描可以用來偵測癌症骨轉移,比傳統的骨骼掃描更為靈敏。 還有標靶攝護腺癌及神經內分泌腫瘤等的正子藥物,已取得食藥署的查驗登記或查核審查通過,以臨床常規使用。 還有標誌類澱粉的正子造影劑,可以幫助早期診斷阿茲海默氏失智症。

正子掃描: 正子斷層掃描檢查步驟

根據電子和正電子的不同自旋狀態,正子電子偶分為單態(1S0,總自旋為0)和三重態(3S1,總自旋為1)。 接受本檢查後12小時內,身上會帶有微量輻射線,避免與孕婦、6歲以下嬰幼兒及小孩親密接觸,如擁抱、同床等,宜保持一公尺距離,哺乳中婦女建議暫停哺乳一天。 2.受檢者身體慢慢經過一個像甜甜圈的掃描通道,即時接收影像資料,再經由電腦重組,得到全身的立體影像。 本文教你認清三大乳癌徵兆 - 硬塊、分泌物、形狀改變,並詳細講解乳癌自我檢查和接受乳房檢查時要注意的地方。 部份患有哮喘,以及曾對海鮮或顯影劑敏感的病人需要於檢查前領取抗敏感藥,並於檢查前12小時及2小時服用。

正子掃描: 正子掃描檢查輻射劑量低

正子掃描最常使用的放射性核種為放射性同位素氟-18標記的去氧葡萄糖(18F-FDG; fluorodeoxyglucose)。 一般細胞活動時會消耗葡萄糖當作能量來源,因此我們可以使用氟化去氧葡萄糖來判斷身體裡代謝異常的地方。 根據這個原理,氟化去氧葡萄糖最常被應用在腫瘤學、心臟醫學和神經學。 本檢查使用氟18去氧葡萄糖作為追蹤劑,因為血糖值太高會影響掃描影像的準確性,病患在檢查前六小時請不要進食,喝水則不受限制,但飲料不可含糖分澱粉或其他碳水化合物。

正子掃描: 健康報導

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材料研究中通常採用正電子湮沒譜學(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oscopy, PAS)技術,用於探測固體材料中的空位、位錯等微觀缺陷。 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團隊,用特高亮度的短距離雷射轟擊一片1毫米厚的金箔,成功生產出1000億個正電子。 狄拉克於1929年十二月撰寫了一份後續論文,嘗試解釋相對論性電子那無可避免的負能量解。 他的論點是「……具有負能量的電子在外加(電磁)場中移動就像它攜帶了正電荷」。 他繼續論述說所有空間都可被視為充滿負能量態的「海」,因此這樣就阻止了電子在正能量態(負電荷)與負能量態(正電荷)間的躍遷。

正子掃描: 正電子掃描(PET Scan)的種類

由於正電子掃描所用的放射同位素半衰期較短,它的輻射會在短時間(約半天)就會衰減到接近零,因而接受正電子掃描的病人所承受的輻射量亦有限。 不過,放射同位素藥物亦有可能在極少數情況下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 正電子掃描並不是常規的健康檢查,醫生只會在病人有可能患上癌症時,才會建議病人接受正電子掃描。 正電子掃描可作全身癌症掃描檢查,包括乳癌、大腸癌、直腸癌、頭頸癌、肺癌、淋巴癌及食道癌等之診斷、分期及復發後之分期。 PET檢查具有輕微輻射性,劑量約2.4毫西弗,若加上電腦斷層檢查約5至8毫西弗,接受一次正子斷層掃描檢查會帶來8~10毫西弗的輻射量,但皆在安全範圍內。

正子掃描: 癌症準確率高

研究報告指出,「健康人」經多種癌病篩檢檢查及PET/CT診斷,早期癌症診斷率可提高到95.7%。 F18-FDG PET檢查輻射劑量不高,輻射量大約是10 mSv(毫西弗),而振興醫院新購置的數位型PET/CT輻射量減少了一半,約5 mSv。 除了原本的肺癌(紅色箭頭)以外,我們也可以從正子造影上看到淋巴結(黃色箭頭)和骨頭的轉移,提供正確的分期資訊,使病人可以接受正確的治療。 有些心肌梗塞的病人會有可挽救的「冬眠心肌(hibernating myocardium)」,這些初步看起來沒有功能的心肌其實還沒有死亡,若及時接受心導管或手術就能回復其功能。 去氧葡萄糖正子造影可以準確地判斷心肌的存活狀況,讓醫師可以及時處理,使這些心肌有機會恢復。 美國科學家在1974年建造了第一台正子掃描儀(PET Scanner)。

正子掃描: 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過程

同時也因為是利用癌細胞需要葡萄糖的特性,體內同樣有大量葡萄糖的器官,例如肝與腦,會因為影像的干擾而不易早期找出小腫瘤或轉移。 所以在健康檢查時,最好還是得配合其他相關檢查,至少每隔3~5年一定要有一個深入的檢查包括胃鏡、大腸鏡與超音波等。 由於 正子掃描 的分子影像比傳統的解剖影像更能精確的評估癌症病患的疾病狀況,美國的健康保險已將正子掃描運用於肺癌、食道癌、大腸癌、淋巴癌、黑色素癌、乳癌、頭頸部癌、甲狀腺癌的診斷,分期與再分期納入保險給付之中。

大腸癌、直腸癌、食道癌、頭頸部癌(不包含腦瘤)、原發性肺癌、黑色素癌、甲狀腺癌及子宮頸癌之分期及懷疑復發或再分期。 病人離開前,醫護人員會用輻射量度儀器在一米距離為病人量度身體殘餘輻射量。

公元2000 年,PET/CT 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更被美國時代雜誌 評選為年度發明產品,肯定其在醫療科學上的貢獻。 正子電腦掃描儀 (PET/CT 正子掃描 scanner) 如同名稱所示,是結合了兩種掃描, 正子掃描 及電腦斷層掃描 的最新高科技影像診斷儀器。 正子掃描可提供細胞代謝的分子影像,電腦斷層掃描則具備優異的解剖定位功能,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同時結合了兩者之優點,可以更精確地找出病變所在,提供臨床醫師詳盡的資訊以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

要真正了解正子電腦斷層掃描這項新科技,必須先知道正子掃描與電腦斷層掃描之間的基本差異,再來探討兩者結合於一的好處。 電腦斷層掃描,是目前各醫院普遍使用的診斷儀器,它利用X光穿透人體的過程中,正常與病變的組織對於X光的阻隔能力不同,來檢視病患體內的可能病變結構。 電腦斷層掃描的解剖影像可以顯示器官組織的結構變化細節。 然而,對於某些惡性腫瘤和部分良性病灶如壞死、結痂或肉芽組織等,常因具有相同的結構變化,而無法區分病灶為良性或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