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歐德禮娛樂公司被一家英資公司收購過半股權而遭吞併,七十五歲的歐德禮終於退下火線。 歐德禮 1975年12月18日,歐德禮在銅鑼灣一家酒店內跌倒,送往嘉諾撒醫院後搶救無效,延至19日不治,享年七十九歲。
而場內的舖位變成展示與大廈歷史相關物品,包括舊戲票、仿製的戲院座椅、戲院員工制服和電影海報等。 參觀人士需於網上登記成為「Culture for tomorrow」會員,之後在網上填寫問卷,若內容能夠表達對保育或歷史等有興趣,有機會獲得邀請參觀,每日最多有300人入內參觀。 2016年3月23日,國際保育專業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 發出「文物危急警示」,形容皇都戲院是現代的重要建築,而獨特的屋頂結構更是全球獨一無二,要求避免清拆。
歐德禮: 建築特色
因著當初的感動,歐德禮立下宏願要把世界最好的音樂家帶來香港,讓更多香港人見識古典音樂之美。 儘管在1957年璇宮戲院易手至 Hong Kong Enterprise Ltd. 旗下,這無阻他繼續追夢。 他一直堅持邀請巨星來港演出,1963年更將萬國影業擴大股本並改名「歐德禮娛樂有限公司」,讓公司打正旗號發行電影與主辦演出雙線發展。 作為社會名流及扶輪社社員,他不斷借各大演講及致辭場合宣揚聆聽古典音樂的美好,設立音樂相關獎學金,更創辦了一本名為《Showbox》的免費演藝通訊 (後改為收費)。 六十年代推波助瀾成功令政府興建香港大會堂後,為了督促政府繼續興建場地,他甚至參選1969年的市政局選舉,可惜在十人爭五個議席下最終得票第六出局。 儘管在1957年璇宮戲院易手至Hong Kong Enterprise Ltd.旗下,這無阻他繼續追夢。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音樂總監兼指揮,同時擔任多家學校之敲擊導師及樂隊指揮。 自中學起筆耕多年,樂評影評文化評論時裝鐘錶人物專訪一概寫過,作品散見於港台兩地媒體。 1879年,加入港英政府,是香港歷史上第一位入英屬香港籍的外國人。 他是殖民地年代香港政府中文秘書的華人事務專家、「中國通」,編有中英字典、廣東話發音專書,愛好中國風水,曾任洋務參贊,香港最高法院傳譯員,對保良局的成立有貢獻。 自從知道皇都戲院的故事,我一直有個夢想:讓皇都戲院修復成一流音樂廳,重現六十年前古典音樂大師輪流登台的盛況,再續創辦人歐德禮(Harry Odell)一個單純的音樂夢。
歐德禮: The Tuneful 25 Years 二十五載音樂回望
2019年6月,新世界發展以7.37億元向陸海通家族收購皇都戲院大廈戲院及地下26、27及80號鋪位及地下部分地鋪連閣樓、1樓及2樓前座,相當於全數約11.8%業權,陸海通家族1958年以約150萬元購入發展,是次轉手帳面賺約7.35億元,持有約61年,升值約490倍。 2017年4月13日,新世界發展及有關人士以3.035億元向投資者蘇子鈞及有關人士購入皇都戲院大廈閣樓及1樓1至5號室,面積合共約2.1萬方呎,面向渣華道,佔大廈整體業權約一成半。 皇都戲院大廈樓高11層,分南北兩座,共有221個住宅單位,鋪位80個。 雖然大廈在過去數年被大規模收購,但於2015年,大廈進行了舊樓更新工程,涉及1,400多萬元,每戶約需交3-4萬元。 大廈樓齡50多年,但當年建築結構做得很不錯,而維修工作現已完成。 戲院地面的皇都商場內的大多店舖仍保留着昔日的格局,老店包括輝煌洋服、溫莎髮廊、公主眼鏡等,陳設及店舖燈箱懷舊味重,恍如走進時光隧道。
戰爭時他拿起槍枝保衛香港,和平時他傾盡家財讓香港人見識國際級音樂家的技藝。 可是在世時香港人沒有用票房收益報答他,過身後香港人索性遺忘他。 最可悲的是他生前一直關心演出場地不足問題,同樣問題在他死後超過四十年卻是愈演愈烈。 所以,我夢想中活化皇都戲院的最佳方案,是翻新戲院外觀之餘,同時聘請以音樂廳為專長的專業音響工程顧問(如日本的永田音響設計,又或是已收歸Arup旗下的美國Artec),將戲院內部修建成頂級音效的音樂廳,另加設後台、化妝間、鋼琴室等配套設施。
歐德禮: 活化北角皇都戲院 學者望保留其劇院式的特色
他以語言為分類準則,把香港華人劃分為3個族群:本地、客家、蜑家(Tanka),並且仔細地加以統計和記錄了各村落的人口組成。 這種流動性,讓香港文化充滿着混雜性,既是混合了中與西,也揉和了昔與今,並不是一種純粹、孤立的文化。 因此,要認識香港文化並不容易,而其中一個切入點,就是從香港多元的族群角度切入。 香港從來都是一個流動的都市,這讓香港文化充滿着混雜性,既混合中西,也揉和古今,因此要認識香港文化並不容易,而其中一個切入點,就是香港多元的族群。 ,1838年2月13日-1908年10月8日),德國人,生於德國的符騰堡,原是符騰堡福音教會的牧師,曾至中國廣東傳播福音,是港英政府時期的「中國通」專家。 愛好中國風水,編著有多本語言學著作,如:中英字典、廣東話發音專書、粵語詞典等。
這位俄羅斯─猶太裔藝術經紀人早着先機,以31.95萬港元買下地段,用一年多時間建構他的文化硬件:璇宮戲院。 為此他不惜耗資200多萬元,以最高標準構建他的藝術殿堂,例如委約1920年代承建半島酒店的建築商,以現代主義手法,塑造既藝術也注重功能的場館。 上文提到屋頂桁架的撐托,目的是讓全院無柱視覺障礙,那是當時的首創,也可能是現在全世界唯一尚存完好的建築。 另外巨型外牆浮雕乃嶺南派畫家梅與天糅合中西文化而創作的《蟬迷董卓》,也是少有60多年任由風吹雨打、飽受風霜的藝術真跡。
歐德禮: 歷史
多年來國際級音樂會及海外歌舞團如日本松竹歌舞團、台灣藝霞歌舞團等亦在此處表演,當中包括鄧麗君。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碩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現職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講師,主要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教育等科目,並為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業餘於「思考香港」、《香港商報》、《文匯報》、《良友之聲》及《線報》等報刊,撰寫歷史文化及文學專欄。 研究興趣為中國古典文學、歷史與文化、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於香港新城電台「謙仔有請・葉博駕到」節目嘉賓主持,以及主持香港電台節目《喜閱香港:客家・客情》、《喜閱香港2: 歐德禮 香港宗教萬花筒》、《香港宗教萬花筒2:華人信仰文化》。 近著有《金庸小說裡的中國歷史》 、《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 、 歐德禮 《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及《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1959年2月8日,易了手的璇宮戲院重開,改名皇都戲院,到1997年2月28日結業,後於2000年改裝為桌球會,而該娛樂場所一直營業至今。 璇宮戲院(即皇都戲院前身)由俄羅斯裔猶太人歐德禮(Harry Odell)創辦,他於1952年引入這種「劇院式戲院」,為當時的演藝人員提供表演平台,應其人脈之廣邀請到外國音樂名家輪流登台,目前戲院內其中1個舖位,就是模仿成他當年的辦公室以示致敬。 讓皇都戲院改建成一流音樂廳,延續他推廣音樂的夢想,就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要不要喚作「歐德禮音樂廳」都不重要,他要的不是我們向他歌功頌德,他要的是讓我們聽到美妙的音樂,讓我們愛上古典音樂。 筆者有幸在香港電台主持四輯特備節目,首輯追溯大師遠在1953年首訪香江,演奏地點正是璇宮戲院。
歐德禮: The Tuneful 25 Years 二十五載音樂回望:「閑情偶拾」 – 玄珠篇
用資深藝術行政人員陳達文的話來說:璇宮之前的香港是個文化沙漠,連一所演奏廳都沒有,外國演奏家只能在皇仁書院、香港大學禮堂等演出。 10年後,這朵花由香港大會堂接力,香港文化藝術發展歷程從此不一樣。 有見皇都戲院大廈開始被地產商收購,文化企業活現香港撰寫了舊皇都戲院文物價值評估報告,確立這建築獨有的歷史、建築及社會價值。 到了1970年代,香港一度盛行海外歌舞團表演,而皇都戲院也是一個十分受歡迎的表演場地,曾到此表現的包括日本松竹歌舞團及台灣藝霞歌舞團。 但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演出,可能是1970年8月隨台灣凱聲綜合藝術團而來的鄧麗君。
- 過往不少歷史建築物活化後,最後都只剩下光鮮的外殼,失去昔日光芒。
- 【本報訊】過往不少歷史建築物活化後,最後都只剩下光鮮的外殼,失去昔日光芒。
- 6年後(1954年)他居然可以在中英樂團吹圓號,一個19、20歲的男仔,既是校隊最Top的守門員,還是跳水運動員,負責戲劇佈景,而且從1956年開始寫報紙專欄,並在《南華早報》開了一個四格的卡通專欄,將自己喜愛足球和音樂的樣子畫出來。
- 不過,吳仍有信心,提到至今開會的經驗很好,各人都很認真、很專業,大部分時間都是講及文化和內涵,仍未提到成本效益,他亦認為持有業權的新世界發展相當重視此項目。
- 提到早年政府的「積極不干預」,周教授笑言:政府卻是「積極參與」,那時的港督夫人或幕僚都積極參與表演,甚至讓出港督府來做表演場地,可見政府無錢「干預」,卻有興「參與」的鑑賞力和文化素養。
- 而積極宣傳活化的機構「活現香港」就特意聯絡上歐德禮(Harry Odell)的媳婦 Mrs Molly Odell,並安排Molly與家人由海外到香港,並去到張敬軒的家參觀,並互相交流。
而到了「新界南區」和「香港島及九龍」,客家人數比例相對較少。 他在香港成為校監,後是港英政府第8任總督軒尼詩的中文秘書。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1896年3月18日生於開羅,原名Harry Obadofsky,父母為俄羅斯猶太人。 1937年出世的盧景文12歲(1949年)入男拔萃書院時,一個英文字都不會,降兩個班才入到學,而且英文差到甚至被老師摑一巴。
歐德禮: 歐德禮的音樂夢
【本報訊】過往不少歷史建築物活化後,最後都只剩下光鮮的外殼,失去昔日光芒。 過往不少歷史建築物活化後,最後都只剩下光鮮的外殼,失去昔日光芒。 全院三萬方尺富空間感,樓座設有1173個寬闊座位,以及後來加建的400個樓上「超等」座位,以及一個容納120人的試映室。
建議將中央通風廊移至僅16米高的戲院上方,既可保留戲院,發展商也可興建一幢高22層高大廈。 其他設計包括將戲院原有空間改裝為室內運動場,可進行攀石、飛索及滑雪等活動。 當包括1800座音樂廳及300座演奏廳的「音樂中心」從西九文化區的藍圖消失後,香港下一個新音樂廳只有預計2020年落成的東九文化中心(實情是一個「好過無」的1200座多功能演藝廳)。 面對依舊缺乏的音樂表演場地,皇都戲院非常有潛質加入成為香港音樂界的希望。 無論是回復建築物本身功能,還是回應社會現實需要,將皇都戲院翻新成音樂廳,都是最佳選擇。
歐德禮: 香港從來都是一個流動的都市,這讓香港文化充滿着混雜性,既混合中西,也揉和古今,因此要認識香港文化並不容易,而其中一個切入點,就是香港多元的族群。
2020年,新世界發展成功收購北角皇都戲院業權,也以保育為主題,宣佈啟動保育計劃,建構以表演藝術為主的「文化綠洲」,復修、保留和重塑擁有68年歷史的皇都戲院的歷史古蹟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以重現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輝煌日子。 皇都戲院於2017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可以說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大戲院,滿載市民的集體回憶。 談到皇都戲院,大家可能會即時聯想到它的前身、於1952年落成的「璇宮戲院」,這座屹立於英皇道上的地標,已儼然是一座「香港大會堂」、一所重要的文藝平台。 充滿傳奇的創辦人歐德禮 當年如何把大量世界頂尖的古典音樂和西方歌舞表演帶到璇宮? 歐德禮 如何留下小提琴家史頓、歌唱家費明儀、鋼琴家夏理柯的足跡? 如何創造南來香港訪問的「中國民間藝術團」連演三十場的佳績?
代表發展商新世界發展的有關人士,在2015年7月已成功與該三大「旗手」大戶達成協議,以逾七億元一口氣購入該廈逾兩成業權,成為啟動收購的關鍵。 皇都戲院的工程師巧妙地把一連串的拱橋桁架並行排列,形成整塊屋面的拋物線型支撐結構,而那個外露於戲院屋頂的桁架設計更被國際保育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 譽為世上獨一無二。 「拱橋式」的桁架支撐戲院屋頂以達至無柱室內空間,並直接吊著放映室,以減低因受外來聲音所引致對戲院的震盪,提升視聽質素 ,成就璇宮的劇院功能。 而香港大學建築保育學部主任李浩然博士直指皇都戲院的屋頂結構根本是橋樑的設計,並將其與新加坡的愛琴橋(1929落成)對照,結論兩者都是屬於鋼筋混凝土建造的「馬氏彩虹拱橋」圓拱。
歐德禮: 保育
由於配合發展需要,該座兩層維多利亞時期建築物1933年拆卸,部分地皮興建滙豐銀行總行(其餘部分則在1947年建成毗鄰的中國銀行總行)。 拆卸時政府應承社會團體將另覓地方興建新大會堂,但因二戰爆發而擱置。 1950年代初民間要求興建大會堂呼聲再起,更成立壓力團體,結果政府同意斥資二千萬元填海興建,1954年以模型徵求意見、1957年動工、1962年完成,即現在位於中環的香港大會堂。 由建築師劉新科及1950年嘅香港測量師學會主席George.W. Grey所設計嘅璇宮,可以容納逾千觀眾,成為來自世界各地古典音樂名家雲集在這東方之珠嘅表演殿堂。 不久電影業發展迅速,1957年璇宮易手兩年後改建為皇都戲院放映電影,甚至連紐約華埠唐人街,也有一間外牆附有壁畫嘅璇宮戲院。
歐德禮: 「保育硬件難 保育歷史精神更難」
消息傳出後,引起市民及保育團體關注,活現香港、長春社以及 Docomomo HK(國際現代建築文獻組織香港分會)發表聯合聲明,促請古物諮詢委員會將舊皇都戲院至少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古物諮詢委員會於4月18日開會討論其歷史評級,古物古蹟辦事處只將舊皇都戲院建議評為三級,即屬最低的級別。 多名委員質疑皇都戲院值得更高評級,古諮會最終決定押後表決。
歐德禮: The Tuneful 25 Years 二十五載音樂回望
儘管未見確實數字,據部份紀錄指皇都戲院座位數目1300,那麼其空間應足夠改裝成為至少1000座的中型音樂廳。 如保留電影放映功能成兩用場地,更可超越新加坡Capitol Theatre(900座)成為亞洲最大單幕電影院。 2001年,香港中央圖書館落成啟用,而圖書館設立的「香港音樂特藏」也已被記在當年的《十大樂聞》中,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圖書館已為不少音樂人好好整理及保存了他們捐贈的珍貴音樂文獻,好讓研究香港音樂歷史的有心人,可以接觸不少前代的第一手音樂資料。
那是他在大中華地區的首次,較1979年歷史性訪華早近四分之一世紀。 藝術發展局前局長陳達文在為《香港音樂的前世今生》書寫的序中稱,30年代港英政府對文化藝術的態度是「積極不干預」,即政府不給錢。 歐德禮 尤其是 年,抗戰開始,出現了很多有組織或無組織的「歌詠運動」,黎小田的父親黎草田就是當時的愛國活躍份子,在中環半山的YMCA(基督教青年會)舉行華人音樂表演及籌款活動。
新冠疫情可以算是近年來一項最熱門的社會話題,持續已經超過兩年的疫情,無疑對演藝生態帶來莫大的影響。 近年的《十大樂聞》反映了不少各界對疫情的關注,例如康文署的演藝場館曾三度關閉,大量演藝節目要延期及取消,反映了香港人於疫情期間的音樂生活,已然陷於低谷之中,而演藝行業的傳統運作模式也默默隨著疫情的蔓延而發生潛在的變化,紛紛從舞台轉移到線上,變成網上教學、線上比賽、線上考試、虛擬演出、網上直播音樂會等。 且不論與疫情有沒有直接的關係,令人傷感的,莫過於在疫情期間,我們見證著不少停運、結束的消息,例如有二十年歷史的香港童聲合唱團已於2020年停運,已經出版超過三十個年頭的香港電台《美樂集》在2021年停刊,以及陪伴香港音樂人超過一個世紀的曾福琴行也於2021年宣佈結業。
歐德禮: 香港從來都是一個流動的都市,這讓香港文化充滿着混雜性,既混合中西,也揉和古今,因此要認識香港文化並不容易,而其中一個切入點,就是香港多元的族群。
周教授說,30年代香港音樂百花齊放,還體現在很多學校都有樂團,並有功能籌款活動。 華燈初上,站在皇都對街遙望一切欲語還休,一代璇宮代表一個精緻古典音樂標誌,讓港人可以近距離見識和享受全世界最好音樂。 在面對地產霸權現實下,釘子戶被收購大厦業權,叫整體建築可謂岌岌可危。 其實皇都理應可得到更好回報,慶幸仍有許多港人關注保育,免輝煌建築淪於堆填區中廢土。
歐德禮: 建築特色
坊間流傳着曾三利致富的故事:說他有一天因為要為工人準備食糧,於是以高價800錢在街市購入16罈鹹魚,鹹魚罈非常沉重,人們都笑說他買的鹹魚罈是奸商用石頭墊底,只值100錢。 原來海盜把劫得的財物收藏在鹹魚罈中,卻因政府掃蕩而流入街市,陰差陽錯落在曾三利手上。 著名例子是五華人曾三利(又名貫萬),16歲與兄來港以開石謀生,在茶果嶺一帶當工人,後因技巧出眾而成工頭。
近作《小學生・古詩遊》更榮獲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語文學習類出版獎。 皇都戲院建築上最多人留意,必定是天台的拋物線型桁架,很多人或會以為設計是為美觀或帶來獨特的風格,但原來用拱橋式屋頂以製造無柱室內空間,令整個千人院廳內完全沒有支柱阻擋觀眾看戲,此設計被國際保育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 譽為世上獨一無二。 不過天台「飛拱」暫時都未有開放,活動只提供以霓虹燈製作的模型,讓大家「望梅止渴」。
歐德禮: The Tuneful 25 Years 二十五載音樂回望:「閑情偶拾」 – 玄珠篇
為此,我在不同平台已先後發表了包括一封給鄭志剛的公開信共四篇文章,希望喚起關注。 2017年3月9日,古物諮詢委員會確認皇都戲院為一級歷史建築。 同年12月,文化保育團體「活現香港」提出保育及發展並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