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街8大著數

他指政府僅依賴建築物現況進行評級,擔憂樓宇在日益破舊的情況下,未來或會被降低評級。 欽州街51至53號唐樓興建於1932年,為兩幢相連的樓宇,樓高4層,一梯兩伙,屬典型的下舖上居格局。 樓宇採用新古典風格興建,在每戶的「大騎樓」外牆上,有兩條柱以愛奧尼柱式設計,屋頂上還有一個三角楣飾的設計,具備古希臘和羅馬的建築元素。 樓宇亦採用新古典建築風格,在唐樓中屬較罕見,外牆由多條羅馬式石柱組成,樓宇兩旁沒有窗,後庭部分設有天井,反映昔日深水埗大眾的生活面貌。 ),係香港九龍深水埗嘅一條馬路,由通州街同欽州街西交界開始,去到青山道同九龍道交界。 業主陞域集團早前回覆查詢時則表示,現時正為欽州街建築進行定期維修保養,以確保建築物及途人的安全,強調除此之外,集團對此建築物未有可公布的計劃。

欽州街

最近,《東張西望》報導指,深水埗欽州街的舊唐樓出現傾斜,牆身有裂縫,雖然眼見有鐵架支撐,但仍能明顯見到整幢大廈壓向右邊大廈,令不少街坊都表示擔心。 原來這幢位於欽州街51至53號的唐樓屬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物,樓高四層,下鋪上居,外牆以多條羅馬式石柱組成,是香港少有保存得較完整的戰前唐樓。 屋頂有一個標誌性的三角楣,並刻有「1932」的字樣,相信建築物於1932年興建。 為配合南昌邨1989年9月入伙後新增的交通需求,政府於1988年10月21日刊憲,招標承建橫跨欽州街的行人天橋建築工程和深水埗渡輪碼頭廣場巴士總站擴建工程,加建兩個巴士站和一個行人路上蓋,有關工程同年11月下旬完成。

大廈採用新古典風格興建,每戶的「大騎樓」外牆上,均設有兩條以愛奧尼(Ionic Order)設旳計,屋頂上還有三角楣飾的設計,集古希臘和羅馬的建築元素於一身,是本港少數保存得較為完整的第三代戰前唐樓。 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深水埗欽州街51至53號戰前唐樓,外牆日前搭起棚架,有保育人士擔憂會出現「破壞式修復」,甚至清拆這幢碩果僅存的歷史建築物。 上址業主陞域集團發言人回覆查詢時則表示,有關的欽州街建築現時正進行定期維修保養,以確保建築物及途人的安全。 欽州街 但發言人指,除此之外,集團對此建築物未有可公布的計劃。 全民保育行動發起人袁智仁表示,昨日(7日)曾入唐樓內視察,發現除了露台的通花磚已換成鋁窗,屋頂外圍的矮牆也受到破壞,亦出現了鋼筋外露、生鏽的情況,但內部結構則仍大致完整。 他指,不肯定近日工程是否對樓宇有直接破壞,但唐樓過去曾用作劏房,又曾申請改為酒吧,而在九龍區內的一級歷史建築不多,特色唐樓中只有雷生春和此處,認為十分珍貴。

欽州街: 深水埗 @中原樓市片區

欽州街是深水埗一條主要街道,屹立著很多具代表性的地標,當中包括有近百年歷史的深水埗警署和深水埗最大型的商場西九龍中心,是打卡必到的地方。 香港其他地方也有街道以相同原因,把延伸路段以同一方法命名,例子有尖沙咀「柯士甸道西」、紅磡「暢通道南」、西營盤「干諾道西」、「德輔道西」、「東邊街北」等。 社聯主席陳智思表示,期望南昌街項目能夠啟發及推動更多民商官合作的社會房屋計劃出現,為有住屋需要的基層市民提供另一條出路。 欽州街51和53號分別在2011年和2017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大幢大廈均建於1932年,樓高4層,屬於典型下舖上居結構。

深水埗欽州街51至53號的戰前唐樓早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近日有市民發現該處被圍上棚架,維修工程引起關注。 在第5波疫情下,新的隔離設施及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以「組裝合成」建築法和裝配式建築全速建造。 中建國際的八個社區隔離設施項目提供了超過 欽州街 50,000 個隔離床位。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落馬洲河套地區應急醫院於2022年4月竣工。 同時,兩個「組裝合成」過渡性房屋項目被用作社區隔離設施,提供2,500多個單位。

項目是首批使用政府土地的過渡性房屋之一,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表示,今日與民建聯深水埗團隊到場視察。 他指,在2018年9月,他向政府提議這個選址,以善用空置的政府土地資源,並一直跟進。 經政府接納,社聯和聖雅各福群會等機構的參與推動,項目明天(19日)竣工,其205個單位下月中可以入伙。 受機場核心計劃西九龍填海工程影響,深水埗碼頭需要於1992年年底前拆卸,使填海工程能於1993年1月在深水埗海旁區施工,油蔴地小輪來往深水埗及中環的渡輪航線1992年6月1日停航。

五年前,由跨界別人士組成的香港服裝發展委員會為鼓勵紡織及製衣業轉型升級,提出將深水埗和長沙灣一帶的成衣製造業整合起來,以打造服裝潮流集散地。 「我們的初衷是把深水埗打造成香港的韓國『東大門』,成為時尚和設計基地。」香港服裝發展委員會成員何國鉦在談到重塑深水埗時說道。 列永同說:「以前附近的製衣廠會將剩餘的製衣布料轉售給『棚仔』,『棚仔』的顧客也大多數是低收入者。」 而如今,這裏被稱作「最後的布市場」。 隨着全球化日益發展,歐洲及日本等國供應商開始在內地設廠售賣布料。 「2000年後香港布料市場縮小,深水埗也隨之減少了一半左右。」列永同回憶道。 (Yen Chow Street),為一深水埗區深水埗的道路,東北起青山道嘉頓麵包公司大樓外,西南訖西邨路南昌邨,即舊深水埗碼頭。 1990年代前,欽州街道盡頭曾設的深水埗碼頭,渡輪航線發展蓬勃,配合陸路交通工具接駁,成為昔日區內的交通要塞。 請按下紅色的檔案瀏覽服務單位的宣傳刊物,收費表或附加資料;更新中、未被提交或不適用的檔案則以灰色顯示。

欽州街68-70號的實用面積由507呎至536呎。 1999年,位於富昌邨斜對面的東京街巴士總站啟用,深水埗碼頭總站正式成為歷史。 其後,舊碼頭公眾車道改建成迴旋處及設置巴士站,該站稱為「深水埗南昌邨」。 地處欽州街與長沙灣道交界的長沙灣政府合署,是一幢21層高的政府多用途大樓,建築署與協興建築於1997年2月17日簽署工程合約。

欽州街: 深水埗欽州街過渡性房屋項目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組合社會房屋計劃」目前共有3個項目,合共提供約400個單位。 「組合社會房屋計劃」是一個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策劃及統籌,在政府支持下,由撥款機構、商業公司、社福機構及社會企業合力推動的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 計劃善用閒置用地及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組合屋,為長期輪候公屋或居住在惡劣環境的基層市民提供可負擔的過渡性社會房屋,以改善基層街坊的生活質素。 在提供過渡性社會房屋的同時,計劃亦注入社會服務以回應基層所需,由非牟利機構或社會企業管理及提供社區網絡和支援服務,協助基層住戶改變貧窮和社會孤立的處境。 欽州街 社聯主席陳智思先生表示「昌新一號」的落成有賴各個合作夥伴不遺餘力的支持與合作。 作為項目之營運機構,聖雅各福群會將推行「雅匯」計劃,未來數年為住戶提供社會服務。 社聯作為社會房屋的協作平台,將持續與不同社會服務機構合作、分享經驗,推動更多社會房屋發展。

  • 大廈採用新古典風格興建,每戶的「大騎樓」外牆上,均設有兩條以愛奧尼(Ionic Order)設旳計,屋頂上還有三角楣飾的設計,集古希臘和羅馬的建築元素於一身,是本港少數保存得較為完整的第三代戰前唐樓。
  • 有見及此,九巴和中巴於5月30日聯合開辦過海隧巴114線,由深水埗經大角咀往返中環,讓受影響乘客可以多一項選擇。
  • 根據政府的規劃,今年下半年將推出以時裝為主題的旅遊活動,未來還將在深水埗推出結合歷史文化和多媒體創意的科技旅遊項目。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8,000,年齡中位數為 46.2歲。 欽州街62-62A號位於深水埗欽州街62-62A號(中原樓市片區:深水埗)。 欽州街62-62A號的實用面積由127呎至597呎。 欽州街62-62A號交通便利,鄰近港鐵深水埗站。 根據有關的分區計劃大綱圖,該地盤並非劃作「住宅」用途地帶。 除非是根據相關的法定圖則准許,或已獲城規會批給規劃許可,否則不得於該地盤進行住宅發展。 城市規劃委員(城規會)於2018年11月26日舉行的會議上同意,如經運輸及房屋局轄下的專責小組統籌,在位於市區及新市鎮地區永久建築物內作為期不超過五年的過渡性房屋,可視為屬分區計劃大綱圖內經常准許的臨時用途,無需規劃許可。 鴨寮街:鴨寮街本來是專門賣二手貨(舊稱「夜冷」)的街道,於1970年代變成電子零件集散地,以出售價廉物美的貨品為主,例如二手電器(如電視機、音響設備)、舊書刊、舊唱片等。 1990年代香港有線電視開播,不少不法商人售賣聲稱可收看有線電視的解碼器一類電子器材。

黃金商場目前主要售賣數碼產品周邊配件及電腦書籍,高登商場則仍以售賣電腦硬件為主,福華街,欽州街、福榮街、桂林街所在的街區內曾有四家電腦商場;而鄰近的西九龍中心亦一度有多家大型電腦連鎖店開業,但都已經結束營業。 2002年區內舉辦首屆香港電腦節,每年約10月至翌年2月舉行大型電腦業戶外展覽活動,每次活動吸引超過十萬人人次計算參觀者進場。 2002年至2010年,香港電腦商會和深水埗區議會合辦。 欽州街 2010年後由香港電腦商會主辦,惟2011年後則未有舉行。 而區內電腦商場針對每年8月的香港電腦通訊節,往往於會期相近日子舉行腦場電腦節,以免生意有所影響。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最後,雖然會議通過了「撤回清拆棚仔期限」、「重新審理17 位被拒絕承認身份的布販」等動議 ,可是事務委員會的議案只作為給食環署的建議,並無任何約束力… 另外,會議當天,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應會議主席邀約,答應親身前來棚仔。 後來,陳肇始答應會於2017年2月14日前來棚仔,但後來小販被告之她當天不能出現。

欽州街: 香港新建社區隔離設施

他又指,項目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約一年時間便落成,希望當局透過今次計劃,累積經驗,應用到其他過渡性項目中,協助更多有需要的巿民。 西九龍填海工程完成後,欽州街被延長,稱為「欽州街西」(Yen Chow Street West),從欽州街區別出來,東北起西邨路,西南訖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中段連接連翔道,亦於此條目一併敍述。 基於欽州街的行人流量將會大幅增加,政府於1996年11月8日刊憲,公布興建新的行人天橋連接基隆街與西九龍中心一樓。 2005年,食環署向布販稱地政署要收回土地,另作發展,要小販於2006年底全部搬走。 並聲會安排受影響的60餘檔布販安置,遷進通州街臨時街市,與肉檔為鄰。 2006年8月,布販派代表到北河街政府大樓遞交請願信,拒絕搬遷,並與食環署有關人員開會,一直未能達成協議。 2006年9月,在布販的搬遷問題仍未獲解決之際,近30名食環署職員昨晨抵達棚仔,搬走空置舖位內的布疋。 2006年10月,一隊食環署人員進入棚仔,查封攤檔。 其間,兩名食環署人員在檔口前放置兩個鐵馬,鄰檔小販指鐵馬阻礙通道,為免拌倒老人和小孩,要求食環署人員把鐵馬移開。 有食環人員態度惡劣,在移開鐡馬其間,打翻一個熱水壺,滾水灼傷姓霍男小販的左手前臂和左腳。

雖然有檢查報告指唐樓仍處於安全操作狀態,但外牆柱頭已滿佈裂痕,附近也有不少斜向的大裂縫,建議再作一個詳細的勘查。 北段:始於欽州街/西邨路交界,經過掉頭往欽州街北行未命名路、深旺道路口,南至連翔道南行綫近西九龍一號污水泵房。 北河街市政大廈所在的「北河四街」一帶(北河街、基隆街、桂林街及大南街)附近,近年就出現夜墟、天光墟的地攤,基層市民把不少殘舊衣物及雜貨擺賣,滿足基層街坊所需之餘,同時賺取微薄收入,亦成為區內的南亞裔聚集的地點。 欽州街 唯2015年起,食環處疑「趕盡殺絕」,曾勒令該處嚴禁擺賣十天,未知否跟當區區議會施壓有關。 福華街、福榮街、北河街及桂林街一帶食肆林立,當中較有特色的食品包括咖央多士、豬潤麵、牛柏葉麵、蝦籽撈麵、削搖麵、車仔麵、糖水及豆腐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