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升 內容大綱
Louis預測,二月睇樓量將下跌兩成,二手成交量亦會跌穿一千五百宗,比正常三至四千宗水平下跌超過一半。 不過,由於有業主憂慮後市,心急將手頭物業放售而不惜減價甚至蝕讓,吸引到部分買家出動執筍貨;而且一手樓欠缺供應和焦點,部分購買力將回歸二手市場,相信二手跌幅會較一手輕微。 筆者過去一直提醒有意「上車」的年輕人,在超低息環境及政府倚靠賣地收入下,不要相信政府有決心和有能力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 有意留港及置業的年輕人應當趁年尾,樓價由高位回落一成或以上時「上車」,不要貪新忘舊,去和新港人搶購新盤。 樓市升 若喜愛新樓,倒不如等待日後新港人出貨時,樓價升幅有限,甚至跌價時才購入。 類似新界一些假豪宅,以及北角海璇及維港頌,業主持貨數年後沽出,仍要損手離場,到時買家便可以在二手市場執平貨。 謹記小市民始終敵不過發展商和新港人,應當在二手市場,一個比較公平的環境下入市置業。 香港樓市2021在未來4個月,以上屋苑樓價會否繼續上升? 陳海潮指,屋苑樓價會跟隨大市走,近期樓價破頂後(指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交投放緩,市場觀望氣氛濃,因近期股市波動,而且有傳美國會提早加息。
而男性僱員的入息中位數看似和樓價升幅相若,但其實也慢慢被樓價升幅追上,只是沒有女性僱員的入息中位數嚴重。 至於警務人員和醫護近期獲得的加時津貼,則是另一個例外。 由於這筆收入來自突發性的社會事件,很多銀行都不會全數計算,比如大銀行只以底薪20%作為上限計算,用過去6個月OT平均數,並只適用於8按或以下,9成按揭要求固定收入故不獲納入,但也有銀行可全數計算。 樓市升 公務員房屋福利有分新舊制,根據入職日期而定,兩者的要求、發放金額及時期均有所不同,申請人應向所屬部門查詢。
在其後的3年多時間本已大跌過的房價又下跌了超過40%。 也就是說,在近6年的時間裏,香港房價總共下跌了近70%。 回顧當時市況,利息很高,供樓利息超過10厘,供樓負擔重,遇上亞洲金融風暴銀行大收水,物業變成負資產,加上經濟蕭條,裁員減薪情況不斷,供不起樓的一群結果要無耐賣樓,當時確實有不少人因為買樓而損手。 由以上圖表可以清楚看出樓市平均呎價是愈來愈愈接近女性僱員的入息中位數,這代表了女性僱員愈來愈難負擔得起樓價,特別是不想靠其他人,只想靠自己獨力購買一個家的女性來說,增加了不少困難度。 著名江恩理論圖表專家,在某新加坡大行擔任聯席董事,負責帳戶股票委托操盤,股票買賣及財富增值工作等。 樓市升 以筆名「江恩小龍」于經濟日報集團智富雜誌,Presslogic,888LAB,華爾街見聞,看財經,騰訊,雪球,智通港股,陸金所,招商銀行APP,自選股及第一財經等發表分析。 而我們如果根據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的美聯旺舖核心四區一線街售價指數,即是主要統計是根據旺角、尖沙咀、銅鑼灣及中環區內的一線街的平均呎價計算,你會發現一個比較特別的結果。 此指數由2015年333.9見頂,之後反覆回落至2019年初的248點,而今天已經是166.6。
樓市升: 樓市點評.汪敦敬官民共同定建屋目標,發展商轉型薄利多銷
去年香港股市無無謂謂跌了14%,市民如果有多餘錢都會考慮買股而非買樓,所以,我睇好今年股市而非樓市,我非常有信心恒指會升至28000點。 至於樓市,新樓以及豪宅一定會升,二手民生樓,能夠持平已經算有所交代。 湯博士經常在網上及報章發表文章,網上點擊率超過20億人次,湯博士已經寫了九本著作,包括紅極一時「細價樓爆煲論」。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頒發了「榮譽大學院士」給湯博士,以彰顯其傑出的企業家精神及領袖才能。 本港疫情幾何式升級,除咗政府辣招遏疫,商界同樣出盡奇謀,務求抵禦衝擊。 地產業界中,發展商均就旗下展銷廳及示範單位作特別安排,包括每組參觀人數設上限、增設預約進場機制,及要求入場人士須已接種疫苗等,其中亦有部分暫停開放,甚至有新盤銷售煞停兼接受準買家退飛,情況較以往幾波疫情嚴重。 樓市升 內地繼續出手刺激買樓需求,中國人民銀行及中國銀保監會昨日聯合發通知,把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利率的下限,調整為不低於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0.2厘,目的是降低特定人士的供樓負擔。 以上月公布的5年期LPR利率4.6厘為例,下限調低後,內地「上車」按揭貸款利率最多可低至4.4厘。
此舉本意雖好,惟最後不少找出的僅為零碎、細小的地塊,政府甚至有意向使用率不低的土地下手,本地足球球會傑志當年剛落成的訓練中心就差點慘遭「毒手」。 梁振英不願正視棕地般更重要、實在的土地問題,未敢適度干預市場、甚至挑戰既得利益結構,卻只盲目「搶地」,可見他始終未能打破自由經濟的囹圄。 然而「孫九招」推出後,整個香港樓市已經轉變,經濟再度起飛、樓按超低息、住宅供應短缺等等,造就樓價升多過跌,買物業賺錢變得容易。 雖然如此,但我們也不時聽到蝕讓新聞,為什麼在升市之中仍然可以輸錢呢? 因為歐美兩個世界都已經重啟量化寬鬆,明年雖然實體經濟不會好,但是在量化寬鬆環境下,可能仍有一定的支持。 第三種做法,是趁老人家還在生時,可以用送契形式將單位業權轉給自己,但物業必須已供滿,在沒有任何貸款下才能轉名,而該物業轉名後5年內不能承造任何按揭貸款。 其次,物業亦有可能因前業主有其他財務瓜葛,就算轉名後亦有可能被債主追回。
所以,報章的樓市預測,應該搵各個領域專家,而非樓市專家,是有反效果。 有老友睇到筆者最近在報章評論今年樓市預測,認為我拾人牙慧,在過年前有報章已經訪問50位樓市專家,其中大多數話樓市今年會上升,只有4位話樓市下跌,我遲來的預測其實沒有意思。 東鐵線過海段通車,鐵路網絡更為完善,沿線屋苑租賃交投氣氛再升溫,惟本港樓市升溫卻碰上美聯儲加息縮表,加上地緣政治影響下,「買樓收租」抗通脹仍難言是一個理想出路。 不論磚頭抗通脹效力有多大,沿線屋苑如沙田第一城等已率先成為收租的選擇。 有投資者和地產代理指出,受惠於過海段通車,屯馬線、東鐵線沿線的大型屋苑或單幢樓,租金回報一般有2.5厘至3.5厘水平。 樓市升 投資者不要只追求新屋苑及納米樓,有時樓齡舊物業位置佳和適合戶型,投資回報反而會更加理想。 香港有銀行提供英國樓按揭產品,成數最高可達7成,還款期為30年,利率約3%,並需要通過壓力測試。 香港受疫情蹂躪了兩年,不少市民資產亦被消耗掉,雖然還未至於要賣樓,不過用家人的配額買樓就有困難,就算明年香港開始復甦,但一定要經過兩三年時間才可以復原,本土購買力才會再出現。 疫情下,一手樓市首當其衝,Louis預料二月新樓有機會錄得少於四百宗成交,「挑戰」前年二月嘅三百五十宗最低宗數紀錄。
樓市升: 網上睇樓「疫」市升
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睇好後市,維持全年樓價升13%的預測。 值得留意是,長實將軍澳日出康城SEA TO SKY亦在上周六進行第三輪銷售推285伙,即使事前傳市場收到1.1萬張票,但項目最終只售出100伙,佔當日可售單位僅35%。 樓市升 然而,已訂立平安紙是否就代表孝子可將物業袋袋平安呢?
- 對於未來展望,Louis同大部分分析員一樣,對今年房地產市場仍有信心,認為樓價將呈現先低後高格局,全年計有力升一成。
-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指出,近日本港爆發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政府隨即收緊防疫措施,窒礙買家外出睇樓慾望,使市場觀望氣氛重現,減慢入市速度,加上兩大新盤於過去周六推售,進一步搶佔客源。
- 您可能需要為您的物業獲得按揭貸款,而且您將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斷還款,這將花費您數十萬元,甚至數百萬元的利息。
- 過去十多年,房屋供應出現十多萬個單位的缺口,輪候公屋由3年增至6年,房屋缺口越來越大。
-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1984年3月以約27.9萬元購入上述物業,持貨超過38年,現帳面賺約737.1萬元,物業期內升值逾26倍。
- 例如近年有些市場公認為極高質素、罕有、萬眾期待的豪宅新盤,包括經常聽人說冇得輸的港島盤、地鐵盤、無敵海景等,都錄得蝕讓個案。
- 一手市場有價有市,本年至今共有23個新盤先後錄得創新高價,踏入第2季的新高頻率更明顯,而且涉及地區、類型廣泛,港九新界、超豪宅及中細價新盤均錄破頂,反映樓市升勢全面,且正在加快。
10大屋苑本月截至昨日,暫僅錄90宗成交,按月同期大幅下挫約46.1%。 期內佔9個買賣報跌,並以將軍澳新都城瀉約88.2%最傷,即使料受惠通車的紅磡黃埔花園及沙田第一城,交投亦分別挫約21.4%及40.9%,同時,該批屋苑也佔約一半出現跌價情況,反映後市仍存隱憂。 「鱷王」達利奧警告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被大規模債務貨幣化等三重因素推高,惟他旗下對沖基金「一哥」橋水繼續增持多隻中資股,其中阿里巴巴(09988)美國預託證券(ADR)持倉上季再增75%,按貨值計為基金第六大持倉。 樓市升 中概股乍見反彈迹象,追蹤中概股表現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周五飆升逾7%,惟專家相信升勢僅屬短線。 如果您以最高預算購買,您可能難以支付每月的按揭還款——尤其是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 而且您可能會發現自己無法完成其他財務優先事項,因為您的大部分錢都用於每月還款。 隨著「八萬五」時期所興建的樓宇陸續落成,市場供應量大幅增加,而與此同時市場的需求卻未同步增加。
他解釋,香港樓市最近迎來不少好消息,例如銀行一個月Hibor創11年新低,而內地及香港最新GDP數據報捷彈升,這就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全球大環境下仍能保持優勢的佐證。 他認為,目前樓價走勢仍然健康,亦相信政府不會在短期內出手壓抑樓市,下半年CCL將有大機會挑戰200點,而明年年中更有機會挑戰210點。 另一邊廂,本月交投明顯上升,不少人認為是「小陽春」。 樓市升 施永青指,本月交投上升,主要因為第4波疫情令市場累積一定購買力,令「小陽春」在農曆新年前提早出現,認為交投量在新年後有機會回落,但情況仍有待觀察。 他續說,最近樓價指數在高位橫行,升幅未算明顯,相信今年中後樓價升幅才會明顯。 雖然出盡招數,但仍有買家和業主取消睇樓預約,避免增加染疫風險,導致交易下跌。
根據《遺囑法》,如死者在世時訂立一份新遺囑,舊的便會自動撤銷,即是說,最後訂立的遺囑才是有效的。 萬一孝子的兄弟姐妹引導年邁父母訂立一份新遺囑,立遺囑者去世後,爭產案就有可能會發生。 基於以下種種原因,雖然樓價短期可能略有回落,但長期樓市不會太差,當樓市經歷完中期調整後,長期會平穩,並處向上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甩名」重做按揭有現金回贈補貼,現時最高補貼額若佔貸款額1.55%。 但緊記「甩名」印花稅需要以簽署臨約日期起計1個月內繳交,否則會被施以罰款。 樓市升 如果遇上心儀英國樓,心急落訂,父母子女雙方只要私下簽張買賣臨約,「甩名」一方便能夠回復首置身份,然後可以即簽署該層英國樓的臨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疫情緩和後,發展商爭相推盤,加上大型鐵路沿線新盤熱銷下,推高本月成交量。 據本報統計,5月截至昨日一手成交錄約632宗,較上月同期約191宗飆升逾2.3倍。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三波爆發,樓市亦無可避免受到波及。 上周六兩個新盤分別發售165伙及285伙,最終銷售率只得52%及35%。 其中,茶果嶺KOKO HILLS已表明未有新加推計劃,意味放緩賣樓步伐。 至於二手交投雖然相對穩定,但部分人士睇樓量受阻下,各代理行周末十大屋苑成交處於低雙位數水平,顯然整體樓市向好升勢已被剎停。
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閣下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本手機應用程式/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匯港資訊有限公司、Polygon及其資訊供應商努力確保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惟不保證該等資料絕對正確。 亦不對由於任何資料不確或遺漏所引起之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不論是民事侵權行為責任或合約責任或其他)。 「首期貸款」及高成數按揭兩者孰優孰劣,最終視乎自己入息多少、是否足夠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以及「首期貸款」借得多還是按揭保險借得多等因素。 樓市升 若果業主最終選擇「首期貸款」,由於申請時間最長或2個月,謹記要預較多時間,向賣家爭取3個月成交期(一般是60日),便毋須擔心死線逼近壓力。 這類個案需要通過壓力測試,供款額以銀行一按加「首期貸款」的總供款額計算。 由於該筆首期貸款年期短,相應每月供款額大,壓力測試可能因此而難以過關,需另覓擔保人一起申請。 若果業主兩年後想轉按的話,需要向政府取得同意書,但不能加按套現或延長還款期。
但香港過去樓價的歷史中,這種關係並不是必然,就以03-08年的週期來說,息口升樓價仍升,所以不是必然,所以不能以等別解釋。 不過,近幾年樓市的持續上升,其中一個原素是源自低息環境,令買及投資樓的利息成本很少,當加息令這因素消除,這方的力量就減弱,所以的確有點影響。 樓市升 首先是加息因素,這的確是一個令樓跌下跌的因素,因為加息令供樓成本增加,而從投資者的角度,加息亦令借貸成本增加,物業這投資工具的吸引力就會減少,這就會令樓價下跌。
樓市升: 文章
據美聯報告顯示,2003年「非典」期間,樓價曾於兩個月累跌9.3%。 「非典」過後,香港彷彿經歷了一次生死劫,人們開始對經濟從拾希望,樓價經歷了7年的大跌後,開始喘定,之後更重拾升軌,此乃後話,容下回再表。 市民如今的居住慘況,市場運作只是表象原因,探其根本,過去三屆政府才是「功不可沒」。 十年前在任的曾蔭權可謂土地及房屋問題的始作俑者,任內雖然帶本港樓市走出沙士陰霾,打造自由經濟欣欣向榮的虛象,代價卻是大幅減少興建公營房屋,其中一例正是煞停居屋興建,一手摧毀房屋階梯,直至2011年才決定復建。 樓市升 更甚者,曾蔭權疏於造地,任內並不積極發展土地積穀防飢,雖說目前房屋問題並不可全歸咎於無地可用,但曾蔭權的「無為」始終為房屋困境埋下禍根。
在購買力充足的情況下,預計全年二手住宅成交將達約6.77萬宗水平,按年升約4成,創9年新高。 【樓價走勢2021】香港樓市未有受到港股波動拖累,香港樓價繼續升。 美聯集團(1200.HK)主席黃建業睇好後市,維持全年樓價升13%的預測,並料全年二手住宅成交創9年新高。 樓市升 至於美聯物業分行統計周末10大藍籌屋苑,合共錄得15宗買賣成交,按周亦升約36.4%。 而利嘉閣地產十大指標屋苑則錄10宗二手買賣個案,按周沒有升跌。 香港疫情迎來第三波爆發,不少經濟活動再度被冷卻,發展商賣樓進度亦同樣放緩。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成功擺脫爭持,今周創歷史新高,最新報191.34點,按周升0.65%,連升3周共2.38%。 高盛資產管理上市股票投資總監科克(Katie Koch)表示,如果繼續按照最主流的資產配置方式,即60%股票、40%債券,10年內回報率的確會退步,應對通脹的方法應該是增加股票的投資比重。 新鐵路通車對沿線物業市場都會起刺激作用,但第5波疫情後,樓市仍未完全恢復,有測量師指,新基建落成啟用,料只能令區內樓價止跌,難言有很大推動作用。 其修改了居屋定價方法,改以市民負擔能力計算,與市價「脫勾」,雖說居屋價格依然有可調空間,總算是德政。 然而,一如以往,其政府執行能力成疑,例如土地大辯論報告出爐前,已率先宣布「明日大嶼」計劃,希望於大嶼山東部填海造地近1,700公頃,被廣泛批評借諮詢「過橋」,遭公眾廣泛質疑。 再者,能更快解決土地供應的的選項如收回棕地、新界農地等,她未見積極考慮,予人避難取易之觀感。 林鄭月娥主打民生議題上台,曾教社會有所期許,如社會倡議多時的過渡性房屋,前任梁振英均對之嗤之以鼻,但林鄭甫上台就准許有關項目,作風的確教人耳目一新。 多國政府已推出抑制樓價的措施,包括加拿大丶南韓丶中國丶紐西蘭與愛爾蘭等。
但香港樓市今年仍然有上升空間,原因在於疫苗預料會更普及,令疫情好轉,經濟活動恢復,再者全球貨幣政策寬鬆,貨幣貶值速度加快,對資產價值有利。 對於未來展望,Louis同大部分分析員一樣,對今年房地產市場仍有信心,認為樓價將呈現先低後高格局,全年計有力升一成。 佢相信近期跌勢係短期「情緒化」反應,畢竟今年一月新預售樓花申請涉及超過七千伙,創二十年新高,待疫情緩和後,一手新盤將再度出擊,佢期望屆時樓市交投否極泰來。 若內地救市措施持續,以及真正落實通關,相信本地樓市將重獲公司客和內地客青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完成5年一次對特別提款權(SDR)的定值審查,現有SDR籃子貨幣構成維持不變,人民幣保持第三位,惟權重增加1.36個百分點至12.28%,並將於今年8月1日生效。 樓市升 人民銀行則指,將會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程序,並完善數據披露。 統計數據顯示,該年全年在政府土地註冊處登記的樓宇物業買賣合約,累計11萬宗,涉及金額約3,400億元,分別比1997年大幅下跌約4成半及6成。 登記的金額跌幅遠超過登記宗數的跌幅,顯示了1998年樓價嚴重下挫。 該年,香港大型私人屋邨售價平均再下跌約35%至40%不等,比1997年第二季高峰期平均下跌約50%,已回落到1995年低潮時的水平。
二手樓價破頂,新盤售價升幅更驚人,港鐵(00066)黃竹坑站上蓋物業,平均呎價高達33,000元,市場估計當中至少三成買家屬住滿7年的新來港內地人(新港人)。 隨着20萬名「雙非嬰」長大,有評論指日後新港人的置業需求勢必有增無減。 在投資者眼中,整個定位已經不同,資產價值當然大不同,投資者比較環球資產價值,當地的發展潛力,以及投資回報等,在澳門的個案中,可看出當地樓價與市民的購買力不一定成必然關係。 樓市升 美國經濟雖然已復蘇向上,但整體未能言向好,加息態度審慎,美國處加又死唔加又死的情況,所以當局一定是不斷評估經濟,慢慢加。 所以,加息的步伐與力度必然不快,雖然超低息環境結束,但低息環境仍會有一段時間,單計算這方面的因素,樓市下跌有限。
市場續現逾千萬元住宅銀主盤,大坑龍華花園一個低層連車位單位,開價2,280萬元拍賣,呎價約23,361元。 購買旨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物業可能會給您帶來過高的負擔,以及過大而無法輕鬆執拾的空間。 房間的規模可能意味著您不會感到舒適,而且佈局實際上可能不適合您的家庭。 您不想做出錯誤的選擇,並最終進入您不想留在或負擔不起的物業中。 為了減少發生這種情況的機會,請注意這三個跡象,表明您正在購買可能最終會後悔的物業。 香港樓市近日再次升溫,樓市指數隨時準備破頂,在大家心急上車入市前,要好好留意這3個買錯樓的紅旗信號。 留意比價必須用香港之實用呎價同大陸比,因大陸賣樓係100%實用率,不時更有120%實用率。 係香港既你同我即時變哂青蛙,見到120%實用率同老李之66下實用率相比,彷彿當火星人去到水星咁,完全唔很明。 原因係大陸你間400呎樓,你係收樓時係搵到400個(1 X 1呎)地磚的,冇花假,冇呃呎。 友人同我閒談時提及,佢朋友買樓時搵人度呎收樓,發覺只度上398個地磚,但佢就比左400呎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