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誤以為坐骨神經痛必定由椎間盤突出所致,然而,坐骨神經痛屬於一種病徵,而非病因,如發燒般可由不同病源而起,梨狀肌綜合症便是其之一。 有一些坐骨神經痛患者,在接受腰椎手術後病情仍未改善,詳細檢查後,才發現痛楚仍源自此症。 多數上班族難免都要久坐辦工,每次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建議大家養成時常走動的習慣,並保持正確坐姿。 因為太硬的椅子沒有減壓效果;坐得太低,大腿與小腿沒辦法呈現90度,使得雙腿過度彎曲,臀部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因而容易引發梨狀肌症候群。 此外,有些人習慣將銀包置於臀部口袋,因放置位置靠近梨狀肌,同樣會影響坐姿。
由於梨狀肌主要負責股骨的外旋,在控制股骨扮演了主導的角色,正因為這樣的角色,可能導致了梨狀肌的肥大、痙攣或者過度緊張。 金院長畢業於慶熙大學醫學院,並在慶熙大學東西醫學研究院修畢碩、博士課程,之後透過法國AMICORE中胚層療法課程和英國British Medical ASSO課程,將東、西方的疼痛醫學與治療結合。 目前是江南Seran醫院代表院長和慶熙大學附屬醫院門診醫師,同時也以韓國疼痛醫學會正式會員、韓國中胚層療法學會正式會員的身分活動中。 NBA交易截止日前,出現許多重磅交易,但是芝加哥公牛隊卻無所作為,這讓外界摸不著頭緒,而且陣中還有一名4年8000萬的「球哥」-朗佐・鮑爾(Lonzo Ball),因為膝蓋反覆疼痛,這個賽季還沒有出戰任何一場比賽。 首先坐在椅子上,伸出右腿,腳跟著地腳指指向天,坐直並挺胸收腹,身體向前傾,直至右腿後方有伸展感覺,維持這個動作12-15秒,然後還原。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放鬆心情開心迎接新生命!孕期要注意的10件事
髖關節的穩定性會影響膝關節與腰椎骨盆區的排列,所以髖關節的控制力如果不好,常會導致膝蓋與背部的傷害。 壓迫坐骨神經的肌肉不一定總是梨狀肌,而且梨狀肌的解剖與坐骨神經相關的位置也可能不同,對於某些人來說坐骨神經甚至沒有通過梨狀肌詳見底下【備註】說明。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因此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只要有按壓到相關區域確保周圍肌肉有放鬆到即可。
物理治療師說,梨狀肌症候群是坐出來的毛病,除了愈坐愈痛,更常伴隨臀部肌群無力,改善症狀除了持續放鬆、伸展臀部肌群,強化下肢肌力也不可少,堅持2至4周就能有效改善。 梨狀肌症候群物理治療 王小姐平時喜歡坐在椅子上玩手機,因久坐固定一個姿勢很不舒服,於是習慣翹腳變換姿勢,但是最近發現臀部很深的位置先感到劇烈痙攣,並伴隨灼熱、刺痛、麻的感覺從臀部一直延伸到腳底。 長時間走路,或是上樓梯時,腳沒力、走路像跛腳,經復健科醫師檢查,發現是梨狀肌症候群。 在對症下藥及積極復健後,王小姐的疼痛在短時間內即改善近九成。 重點就是,坐骨神經於經過臀部時,會經過梨狀肌的旁邊;甚至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其坐骨神經會穿過梨狀肌本身。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因此,當梨狀肌變得持續收縮緊繃、發炎腫脹,會壓迫到一旁經過或穿過的坐骨神經,刺激到坐骨神經,引發患者於屁股、髖部附近的疼痛、麻木,這痛也可能會隨著坐骨神經的走向延伸至腿部,我們稱為「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疾病百科
而為什麼梨狀肌發炎引致的屁股痛,又被稱為「假性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因為坐骨神經剛好穿過梨狀肌或經過它的下方,因此當梨狀肌受傷的時候就會刺激坐骨神經,引發一連串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甚至大腿、小腿、足跟痛及腳跟痛。 民眾若自行檢查,發現可能是梨狀肌出問題,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改善方面可從四大方向著手。 首先自然是要盡量提醒自己坐姿端正,並且避免坐太久,通常建議一個小時就應起來動動身體、伸個懶腰,也讓臀部肌肉得以休息。
- 詳細詢問病史、作理學檢查,最後輔以影像學的檢查,通常病因就會水落石出。
- 直腿抬高試驗60度內疼痛顯著為陽性,因為損傷的梨狀肌被拉長緊張,加強了與周圍神經的病理關係。
- 而前面提到的誘因(時間久坐、座椅太硬、愛翹二郎腿、頻繁地使用到髖和臀部的運動)也都適用相同的原理-若是肌肉力量大於日常使用,便可以保護肌肉不被拉傷或是壓迫。
- 年節期間,親友難得相聚,打麻將、玩撲克牌,不僅能試手氣,更是活絡氣氛的好方法!
- 由於坐骨神經剛好穿過梨狀肌或經過它的下方,當梨狀肌受傷時就有可能會造成神經的壓迫,產生類似坐骨神經痛的傳導痛,因此需經醫師作鑑別診斷,排除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等問題,才能確診。
只要肌力足夠就能保護肌肉不被拉傷瓷壓迫而受傷,除了放鬆伸展梨狀肌,亦要訓練屁股周圍的肌肉群,日常也可以透過「橋式」來伸展強化臀大肌及腰腹的核心肌群。 屁股痛發作猛烈的時候,一般需要採取較保守的治療,不建議進行按摩推拿以免進一步刺激發炎的肌肉及神經(而梨狀肌發炎部位也難以觸及)。 在梨狀肌症候群的發作時期,可口服消炎及止痛的藥物,或肌肉鬆弛劑以抑止疼痛,待情況稍為好轉再接受其他屁股痛治療。 梨狀肌的「主要」功能是協助大腿做往外旋的動作,而梨狀肌具有的「次要」功能,具體取決於腿的位置。 當腿彎曲時,它起到髖關節外展肌的作用—幫助在腳跟撞擊時穩定骨盆,並且在爬樓梯時發揮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次要功能可能比主要功能更重要,但是,無論如何定義,每當我們走路、跑步或爬樓梯時,我們都靠梨狀肌收縮來完成。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舒緩膝蓋疼痛
積極的治療包含增生療法可藉由超音波導引將高濃度葡萄糖、自體血小板,精準的送達梨狀肌、臀肌、鄰近薦髂關節位置,刺激組織良性發炎、幫助周圍軟組織修復與強化骨盆的穩定,改善疼痛。 非侵入性的治療則有體外震波可選擇,可大面積、快速放鬆緊繃的筋膜,搭配徒手治療可迅速恢復。 坐骨神經痛做為症狀表現的病因很多,其中梨狀肌症候群與椎間盤突出因為症狀相似,容易被混淆,需詳細區別兩者的不同才能對症下藥,針對病因做治療。 傳統上,梨狀肌症候群被認為是由於梨狀肌肥大、痙攣或者過度緊張引起的慢性神經性疼痛。
對於麻醉劑/皮質類固醇注射治療無效的持續性梨狀肌痙攣,注射肉毒桿菌毒素(例如肉毒桿菌),一種肌肉削弱劑,可能有效。 身體前傾,臀部彎曲,直到感覺到大腿後部有輕微的拉扯,然後保持這個姿勢。 體檢將包括檢查脊柱、臀部和腿部,以了解哪些部位疼痛以及哪些姿勢或動作會重現症狀。 坐骨神經(圖1)是連接大部分下肢肌肉的主要神經;由於坐骨神經一般會經過梨狀肌下方,這就是梨狀肌問題會誘發坐骨神經痛症狀的原因。 幾乎所有梨狀肌綜合症的治療方法都將重點放在小心地、逐步地拉伸梨狀肌。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屁股痛一定是坐骨神經痛?可能是梨狀肌發炎!即學 3個紓緩梨狀肌動作 + 1個擺脫屁股痛的終極療程!
因此,一旦梨狀肌受到壓迫變得腫脹,便可能進一步壓迫到坐骨神經,而引起疼痛。 歌手陶喆右手食指骨折,術後出現僵硬後遺症,因而控告執刀醫師。 台北國泰醫院資深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認為,類此醫療糾紛案件,關鍵可能是部分醫病疏於術後復健及物理治療,即使手術成功,也可能會留下骨頭僵硬等後遺症。
希望這些舒緩動作可以幫助受到腰酸背痛已久的你,還是要再次提醒,保持良好的生活姿勢、平時靠運動維持身體的肌肉量,是避免疾病找上你的不二法門。 小編稍微算了一下,自己每天平均坐著的時間居然比躺著還要多!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梨狀肌症候群物理治療 坐著上班、坐著吃飯、坐著打電腦、坐著滑手機,一天下來超過八個小時,小心梨狀肌症候群找上你,越坐屁股越痛、腰越來越酸,嚴重的話導致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舒緩「梨狀肌症候群」
由於梨狀肌位於臀部的深處,所以按摩時就要加入工具—一個硬網球。 如果直接將冰敷在皮膚上(而不是冰袋),應限制在 8 到 10 分鐘內,以免被冰灼傷。 梨狀肌症候群舒緩 正躺,將球放在坐骨往上約三到四指幅,或是找到臀部較痠痛的點,壓住後停著30秒,若覺得肌肉較軟化, 兩手放在膝蓋上,將膝蓋輕輕的畫圈,能放鬆到更多範圍。 此外,病人的小腿、腳背或腳底也常伴隨感覺遲鈍的現象,例如大拇指向上或向下活動的力量會減弱,或是沒辦法墊腳尖及以後腳跟著地走路。
以上簡單動作可以有助於舒緩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但若非常不舒服,還是建議去醫院做更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吧! 運動B︰從跑者弓步開始,慢慢抬起上半身,可將雙臂高舉過頭,使肱二頭肌緊貼耳側,臀部稍微靠前感受髖屈肌的伸展,保持姿勢30秒後換邊進行。 運動A︰坐在穩固的椅子上,雙膝成90度,將患側腿盤在另一側大腿上,雙手放鬆放在患側腿上, 然後向前傾至臀部有拉扯感覺,停留30秒,做3至5次。 仰躺在地上,一腿平放於地面,用扣在膝關節上方的雙手慢慢抬起另一條腿,使大腿與地面保持90度角,小腿慢慢伸向空中,直到大腿處有緊繃感。 梨狀肌症候群比較少出現在有規律運動的病人身上,健身教練他們長期做核心與四肢肌群的訓練,加上有計畫性與漸進的訓練,會出現梨狀肌受傷的機率實在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