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東涌商業地批地價低於市場估值下限的28億元,樓面呎價更比2014年批出的同區酒店地約2,998元還低。 有測量師指出,東涌東為新發展區,範圍內的住宅地尚未推出,商業發展要守一段長時間,相關因素拉長投資回報期,影響發展商出價。 至於在2024/25年度落成的四個項目,除啟德及安達臣道的項目外,屯門恆富路項目原定於2023/24年度落成,最新落成日期延後一年。 根據房委會於今年9月預測,於2020/21年度至2024/25年度的五年間,共有逾9.5萬伙單位落成,約七成為公屋或綠置居。 東涌第42區 擬議的東涌擴展計劃是一項主要的土地供應措施,並已納入2014年、2015年及2016年《施政報告》內。 《明報》,〈可持續大嶼藍圖出爐 東大嶼都會涉填海約1000公頃 休閒康樂設施「縮水」〉〔港聞〕,2017年6月3日。 清初康熙年間實行遷界,東涌居民全部遷往內陸,復界後才陸續返回原地居住。
此外,新擴展區亦預留土地作康樂、教育及社區用途,例如會興建標準運動場及專上學院。 在東涌西,位於石榴埔東北方現時已被渠道化的東涌河段和上游至石門甲道的東涌河段將會活化成為作康樂用途的河畔公園,以優化生態環境及推動親水文化。 當擬議的東涌擴展計劃完成後,東涌的總人口量將會增至約 269,500 人。 1999年,新市鎮第一個私人屋苑東堤灣畔入伙,毗鄰區內首個商業發展項目--東薈城,匯集購物中心、酒店及辦公室大樓。 新市鎮發展象徵着多個巴士總站啟用,包括東涌市中心、東涌地下鐵路及東涌碼頭;東涌發展重心亦由原先馬灣涌慢慢轉移至東涌市中心,東涌舊碼頭總站漸漸由巴士總站的角色中淡出,多條路線陸續遷出該站,更於2010年7月16日起停用且荒廢。 東涌第42區 房委會去年指擬於東涌第46區發展公營房屋,料可提供1,550個單位。 政府今日(24日)宣布根據《收回土地條例》等多條法例,收回該區294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積約4.94公頃,並徵用被一個墳墓所佔用的土地。 教育設施方面,教育局一直密切留意離島區(包括東涌)公營中學及小學學位供求情況,以及學齡人口推算數字,並按實際就學情況及教育政策,不時檢視相關建校計劃。 其中,教育局已啟動在東涌第89區興建一所資助小學及一所資助中學的前期工作,按計劃有關小學及中學分別會於二○二六年及二○二七年落成啟用。 當局會繼續按實際就學情況及教育政策,檢視東涌區的建校計劃,確保有足夠學位,以滿足需求。
康文署回覆指「現時並沒有計劃在荃灣區內加建或重新規劃兒童遊樂設施」。 港鐵小蠔灣車廠用地及東涌第114區及第117區,預計興建近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料最快於2029年落成。 當中,小蠔灣車廠用地將提供逾4000個公屋單位,而東涌新市鎮擴展區則將興建逾5000個公屋單位。
對外道路方面,透過擬建大蠔交匯處連接東涌東及北大嶼山公路,以增加外交通網絡的連接性。 東涌擴展計劃涵蓋現有東涌新市鎮東西兩面範圍,東涌西工地勘測工程已於2017年7月展開,而基礎設施詳細設計亦正進行中。 區內中心位置會預留作「中央綠園」,為提升地面行人設施連貫性,橫跨綠園一段主要道路將會以行車隧道形式建造;另外,道路設計亦會配合地面街道零售商舖及食肆規劃,以營造街道活力。 對外道路方面,透過擬建大蠔交匯處連接東涌東及北大嶼山公路,以增加外交通網絡連接性。 位於石榴埔東北方已被渠道化的東涌河段,以及上游至石門甲道的東涌河段將會活化成為作康樂用途的河畔公園,以提升東涌河的生態價值及推廣親水文化。 東涌第42區 東涌第23區、第42區及第43區將會興建約6,300個房屋單位。 為減低因土地平整而帶來潛在生態影響,當局會在附近種植總面積約11公頃的補償林地。 東涌擴展區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編號S/I-TCE/2,現置於城規會秘書處、位於北角和沙田的規劃署規劃資料查詢處、西貢及離島規劃處、離島民政事務處及東涌鄉事委員會,讓市民於辦公時間內查閱。 另外,東涌近年亦有不少以介紹東涌的歷史文化和大自然生態作為主題的導賞團出現。 港鐵機場鐵路列車由西班牙CAF及德國ADTranz(已由庞巴迪公司收購)製造,於1998年投入服務,通車初期以7卡編組行走,於2003年為配合南昌站啟用增至8卡(增加動力車卡W7XX)。
東涌第42區: 荃灣豬肉檔ak爆紅 真面目曝光「生粉」失望話唔似
至於第二期第二階段,初步規劃顯示用地足以增加約300張病床,有關工程會在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下進行。 此外,為應付區內對基層醫療服務的長遠需求,醫院管理局已於北大嶼山醫院第二期發展計劃中預留地方作發展/擴充社區健康中心之用。 政府會與相關土地業權人,以及受影響的住戶和業務經營者保持溝通,妥善處理相關補償及安置事宜。 東涌第46區的公營房屋發展全面落成後,將提供合共約1,550個單位,預計首批公營房屋住戶可於2028年入伙。 為配合機場發展,東涌首期發展的定位為前往香港國際機場工作的人口提供住宅。 整個發展計劃於1994年開始動工,公共屋邨富東邨及裕東苑於1997年落成,而私人屋苑東堤灣畔和東薈城則分別於1999年和2000年落成,東涌地鐵站亦建於其中。 1989年制訂的《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正式決定新機場將在赤鱲角興建,東涌新市鎮的發展亦得到確定。 東涌新市鎮的第1期發展計劃納入《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當中,目標乃成為機場的支援社區。 1992年完成的《北大嶼山發展研究》則為整個東涌新市鎮的規劃及發展訂定大綱,並建議新市鎮的人口容量為26萬人。 荃灣區議會,共有21個議席,當中包括19位民選議員及2位當然議員。
到2020年,港鐵配合政府增加私人住宅供應,在映灣園對面的東涌牽引配電站作上蓋發展,興建3幢樓高47層住宅,合共提供約1,300伙單位,為首個在配電站上蓋發展的項目。 而基座設5個社福設施,包括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分處、殘疾人士社交及康樂中心、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辦事處等。 項目在2021年9月28日截收意向書,合共有35個財團入標。
第3A期發展計劃的填海工程於1999年3月動工,並於2003年4月完成。 這項工程的範圍包括利用公眾填土填造約26公頃土地、建造長約1.5公里的海提、以及延長現有的排水暗渠。 有關的基建工程或需要逐步檢討,以配合第3A期發展的人口增長計劃。 第3A期發展計劃工程完成後,東涌可容納人口將會再增加22,000人。 第1期工程包括地盤平整、挖掘航道、建築道路及渠道(包括連接新市鎮與新機場的第二條海道橋) ,以及興建污水處理設施(包括一個抽水站、污水排水管及處理廠) 。 為使相關部門配合東涌新市鎮擴展人口遷入時間表適時推展相關設施,土木工程拓展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成立了跨部門工作小組,並由該辦事處處長出任主席,定期與相關政策局/部門舉行會議,確保它們充分掌握發展項目的進度,令相關設施得以適時推展。 東涌第42區 (五)因應上文開首表示增加12 700個住宅單位並帶來新增人口,發展局和規劃署近日與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再次檢視相關社區設施的規劃,包括社會福利、教育、醫療、公眾街市及康樂設施等,以確保預留足夠土地予相關設施去滿足現有及新增人口的需要。 過程中我們參考了《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訂明的標準及相關部門的要求。 (一)運房局表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已展開東涌線延線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預計項目可於二○二三年動工,兩個新車站預計於二○二九年竣工。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東涌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及屯馬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查閱詳細時間表。 德士古工業區的範圍,東面及南面至德士古道,北面至沙咀道及荃榮街,西面至聯仁街及馬頭壩街,包括沙咀道後段、楊屋道、德士古道的工廠大廈。 東涌第42區 最早在該區發展的是德士古石油公司,在這區建立了油庫,1950年代周邊地區陸續有工業發展,例如太古汽水廠在這裡設有廠房。
東涌第42區: 擴展東涌新市鎮
隨著荃灣新市鎮發展而令荃灣區人口不斷增加,政府為減輕區會資源分配的負擔,重新劃分地方行政區,於1985年4月1日成立葵涌及青衣區議會(1988年4月1日改稱葵青區議會),集中服務葵涌及青衣居民。 荃灣區重新劃界,東面以城門道、和宜合道、昌榮路、青山公路及德士古道為界,南面以汀九海岸線和馬灣海峽為界,西面仍以青龍頭嘉龍村為界,北面仍以大帽山郊野公園近荃錦坳和城門郊野公園近鉛鑛凹為界,馬灣及大嶼山東北部(包括陰澳、竹篙灣)仍歸屬荃灣區。 東涌第42區 荃灣區海域雖然位於新界,其部分海域(汀九橋以東)仍被香港政府定義為維多利亞港範圍,屬香港都會區。
東涌第100區地盤總面積3.61公頃,最高總地積比率6.9倍,擬建5座不超過41層高住宅大樓,提供5100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人口1.6萬人。 社福設施包括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長者鄰舍中心。 政府正在東涌擴展區進行填海工程,提供130公頃土地,當中土木工程拓展署預計2020年將迎東邨對出的東涌第99區及第100區用地交予房屋委員會作公營房屋發展,提供合共9400單位,預計工程2024年落成。 東涌新市鎮第二期發展工程於2001年完成,逸東邨為計劃中約69000名居民提供居所;第3A期發展計劃已於2004年年初完成,東涌北大片新填地可容納21000人。 2005年,區內人口已逾六萬人,東涌新市鎮卻欠缺圖書館、室內體育館、游泳池、社區會堂等基本文康設施。 東涌第42區 鑑於居民對游泳池設施的特殊需求,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6年7月宣布,把原定於2009年施工的計劃提前;造價四億四千萬元、以蜆殼形上蓋作設計主調的東涌游泳池在2011年4月開幕。 裕東苑與富東邨入伙16年後,座落東涌西的北大嶼山醫院於2013年9月24日投入服務,成為區內首所公立醫院;同年9月30日,東涌普通科門診亦遷往新醫院三樓的北大嶼山社區健康中心繼續提供服務。 新市鎮第一期發展肇始於1992年,涉及填平東涌前灘與周邊67公頃土地。 東涌新市鎮地盤平整工程於1994年5月完竣,以開展第十區公共房屋工程,包括富東邨三幢公屋及裕東苑五幢居屋,提供1664個出租單位和2640個居屋單位。 政府於1995年12月15日刊憲,公布在東涌進行道路工程,為香港第九個新市鎮提供必要設施,支援未來發展。
- 他指,居民現時出入市區主要靠一條公路,東涌延線最快於項目建成後近2年才開通。
- 不過荃灣區議會曾經「先行先試」,於2011年自資拜托香港科技大學,為整個荃灣區將來樓宇開展停止風洞測試研討。
- 在1983年發佈的《North Lantau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研究中,北大嶼山沿岸的東涌、大蠔等地已有建設可容納近30萬人口的新市鎮的構想。
- 地政總署今日張貼收回土地公告,收回東涌第42區124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積約31,896.1平方米,以興建公營房屋。
- 2016年起亦有新的酒店(即怡東路的四季喜萊登酒店和東薈城香港銀樾美憬閣精選酒店,前者已於2020年12月落成啟用)和居屋裕雅苑分批動工,東涌東發展區填海工程亦於2018年2月5日動工。
- 兩個車站建議選址分別位於映灣園一期往東約500米處;及逸東(一)邨福逸樓之西南位置。
從房屋署提交予離島區議會的文件可見,位於大嶼山北岸的小蠔灣車廠用地佔地30公頃。 擬議車廠上蓋發展包括公私營住宅及商業項目,發展時間表將按地鐵車廠搬遷安排分四期發展。 東涌第42區 港鐵負責發展第一至三期內的私人住宅項目,當中亦包括商業零售、中小學、幼稚園、公共交通交匯處及部份社福設施。
大堂將設有三個出入口,服務周邊約20,000個公私營單位。 港鐵於2021年3月起展開諮詢工作,同年6月11日刊憲,暫未有通車時間表。 早於1989年10月,當時的香港政府已決定於大嶼山的赤鱲角興建新機場,取代已經飽和,位於九龍城區的啟德機場。 當時港英政府邀請地下鐵路公司,即現在的港鐵公司負責興建大嶼山機場鐵路,以連接新機場至香港市區。 當時的機場鐵路共規劃了10個車站位置,分別是中環香港、西九龍、大角咀、茘景、青衣、陰澳、小濠灣、大濠灣、東涌及赤鱲角。 房委會表示,按現時的發展時間表,待土木工程拓展署完成相關工地平整工程,預計公營房屋工程於2023年分階段展開,並於2027年至2028年分階段落成。 東涌第42區 房委會擬於東涌第 23區一期、第 42 區及第 46 區開展公營房屋發展計劃。 據該會提交予離島區議會的文件顯示,擬建8100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於2027至2028年分階段落成。 重建項目完成後,加上近期由華懋集團發展的如心廣場啟用,形成荃灣區的新地標。 於2024/25年度落成的四個項目,包括於油塘鯉魚門項目,該地皮位於油塘欣榮街,料可有1000伙。
2011年9月16日 政府慶祝荃灣新市鎮成立50週年,在藍巴勒海峽舉行了歷時20分鐘50秒的煙火匯演。 1982年,地鐵(今港鐵)荃灣綫於5月10日正式投入服務,並取代觀塘綫直通尖沙咀站及中環站而成為主線。 1977年,政府宣佈在新界成立不同地區的諮詢委員會,在荃灣設立「荃灣地區諮詢委員會」,鞏固了日後成立「荃灣區議會」的基礎。 1906年,政府開始成立「理民府」制度來管治新界,把新界分成南北兩約,荃灣以北之地歸「北約」,荃灣則屬「南約」,所在地設在香港島。 1898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一帶納入英國殖民地,今天的荃灣區便脫離新安縣轄地,成為香港的範圍。 英國租借「新界」後,把新界分成「八約」管治,當時荃灣區屬於「九龍約」。
荃灣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第六屆荃灣區議會有19名民選議員及2位當然議員,現任荃灣區議會主席是陳琬琛先生,副主席是邱錦平先生。 東涌第42區 荃灣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荃灣區的事務,共有21名議員,現屆荃灣區議會無陣營佔據主導權,現任8名議員當中4名為民主派議員,4名為建制派議員。
乘客如乘搭超過一程車,多數情況下都只需付出車費最高的一程車資,其前後的各一程車都被視為接駁用途(需符合如車費上限及時間的限制),不另收費。 東涌綫是全香港首條全綫安裝月台幕門的鐵路綫,東涌綫的香港、九龍、奧運、荔景、青衣及東涌站也是首批安裝月台幕門的車站。 柴灣角工業區的範圍,東面至大涌道,西面至荃灣西約的麗城花園,北面至青山公路近愉景新城,南面至海盛路海旁,包括青山公路(荃灣段)中段及沙咀道前段的工廠大廈。 20世紀初,在美環街附近的水坑(即曹公潭),已經有磨香粉和染布行業駐足。 大鴻輝(荃灣)中心(前身英皇娛樂廣場) – 區內首個銀座式商場,位於沙咀道與眾安街交界。
社福設施方面,我們會以多元途徑,例如在公營房屋發展預留空間(註二)、於出售合適的住宅及商業用地時要求發展商提供有關處所,以及由政府自行發展綜合福利大樓等,以提供足夠空間予不同種類的社福設施,當中包括安老、家庭及兒童福利、青少年及康復服務。 在泊車位供應方面,運房局表示目前的政策,是優先考慮及配合商用車輛的泊車需求,並在整體發展容許的情況下同時提供適量的私家車泊車位,但不鼓勵慣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轉用私家車,以免加劇路面交通的負荷。 政府會因應東涌區內需求提供泊車位,包括按「一地多用」原則在東涌第107區綜合大樓和第99區公營房屋發展項目內興建公眾停車場,分別提供約50個和約80個公眾泊車位。 東涌第42區 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在東涌第42區(滿東邨以南)收回124幅私人土地,合共涉34.3萬平方呎,將會用來興建公營房屋,提供多達6,100個單位,包括由神秘財團所持有的多個地段。 地政總署昨公布,根據《收回土地條例》,在東涌第42區收回124幅私人土地,共涉34.3萬平方呎,會用於興建公營房屋,提供6,100個單位,公告張貼後3個月,即4月29日須歸還政府所有。 機場鐵路工程是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之一,為香港國際機場及後勤區(即北大嶼山新市鎮)興建連接九龍西及香港島的快速鐵路。
2013年5月21日,東涌擴展研究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展開,發展局發佈了步發展大綱圖。 初步規劃兩個發展方案,俱分別於東涌東部、東涌灣填海120公頃及14公頃,增設東涌東及東涌西兩個地鐵站。 預料首期工程最快於2023年落成,整體公私營房屋的比例為6比4,連同已有發展,屆時整個東涌的預計人口將上升至27萬人。 東涌第42區 此方案可以提供約33,000個住宅單位,居住人口約9.5萬。 而東涌西發展區除了在東涌灣作填海,亦會在東涌谷進行發展,整體發展密度會較東涌東為低,務求在發展和保育兩方面爭取平衡。 東涌西的發展將可提供1.5萬個住宅單位,容納4.3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