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懶人包

同時,報告表示將透過搬遷一系列上水公共設施,以建設羅湖/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 政府將會就文錦渡管制站與深圳市政府研究在深圳設置「一地兩檢」設施的可能性,並將重新規劃羅湖道和文錦渡路一帶的鄉郊土地用途,建設羅湖/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進行大規模住宅及商業發展。 國家去年三月發布的「十四五」規劃開篇奠定要發展為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提出「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格局,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法學院副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在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分析指出,“北部都會區”規劃以創新科技為發展戰略,是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一次精準對接,也符合國家在“一國兩制”背景下對香港戰略角色的定位與期待。

  • 政府將繼續致力推出不同措施推動創科發展,除第一部分提及的措施外,政府在香港科學園建設的創科旗艦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致力要發展香港成為環球科研合作中心。
  • 香港作為全球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自由貿易港,擁有強大的國際化資源集聚能力,能高效匯集世界優秀科研人才;擁有五所全球百大的大學,基礎科研實力深厚。
  • 他估計香港政府會提供補貼,吸引中小企到新田科技城發展,如提供稅務優惠、資金援助或借貸等服務。
  • (四)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下,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將會整合為新田科技城,連同流浮山將可提供約240公頃與創科相關的土地,和約15萬個創科產業職位。
  • 去年10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本屆任期任發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時提出,要令“再工業化”植根香港,並與深圳乃至大灣區的創科發展相輔相成,使創新科技成為香港新經濟動力。
  • 去年,科技園公司就已啓動設立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的工作,並在深圳園區內的深港聯合辦公室開始運作,積極為進駐分園的創科機構及企業提供一站式落戶服務。

老樓在五月份寫了一篇題為「遲來的新供應 新界北樓價起飛了」,判斷新界北區乃香港最早發展的新界地區,東鐵已啟用,配套得天獨厚,相信樓價會起飛了。 黃定光曾預計購物城每逢假日的入場人次能達逾萬,地區人士亦以為新田購物城的出現或會為這裏帶來衝擊;可是這如意算盤卻打不響,購物城開業三年水靜河飛,「入局」的大小商戶蝕錢離場。 新田在可見未來,將經歷一幕幕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創科園的大計會否像新田購物城一樣,雷聲大雨點少,抑或是偷龍轉鳳成豪宅項目,仍是未知之數。 至於擬建的流浮山「類數碼港」地標式創科設施,會否由數碼港管理,薛稱要先了解業界意見,不會過早決定由哪間公司管埋。 新田購物城曾於2019年傳出結業,但當時商戶並不知情繼續營業,其後黃定光向傳媒指,商場轉型已達收支平衡。 根據城規會資料,今年8月4日有人申請,將新田購物城部分約7,940平方米的地皮,用作露天貨倉存放建築機械及物料,為期3年,城規會尚未審議,但料新田購物城地皮已另有計劃。 新田科技城 新田購物城於2018年開業,當初原看準北區水貨市場,目標在邊境作「水貨城」分流北區旅客壓力,惟冷清場景由開業起從無改善,有部分商戶近日向《香港01》確認,已收到場方通知,新田購物城將在8月內清場。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09/05)在律師樓及遺囑公司工作超過7年的港人律師葉媛瓊(Sarah),去年底與拍檔一同創辦網上遺囑訂立平台NobleWills,利用科技簡化辦理流程,宣稱最快15分鐘即可遞交申請。 元宇宙教會傳福音(MeChurch林以諾牧師/馮挺然)一班本地基督徒在今年2月中成立首間廣東話元宇宙教會,透過AR和VR等科技傳福音。

其次,現時香港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其研究範圍主要是醫學、化學、精密加工技術、光電子技術等,港府可讓它們落戶「新田科技城」。 中國的實驗室大致可分為校級、市級、省或部級、「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最高級的「國家實驗室」,目前大約有250多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布全國,唯獨「國家實驗室」只有5家。 特首建議升格為新界北現代服務業中心的洪水橋╱厦村會擴大範圍至流浮山,可考慮在與深圳前海一灣之隔的地方建立規模媲美數碼港的地標性創科設施。 政府會透過合適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作為夥伴進行相關投資,豐富現有多種資助計劃來發展創科界別和市場,以協助正在迅速發展的創科企業(包括初創)。 林鄭在《施政報告》中又提到,創科不能僅注重科研,同時需重視應用和商業化,政府將推動「再工業化」,令產業鏈更完備及經濟更多元。 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先進製造業中心,以及元朗工業邨的微電子中心,分別於明年中和2023年完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屆政府推動創科發展的力度史無前例,4年間投放超過1300億元,目前香港創科事業生機勃勃,「官產學研」良性互動大幅提升。 她稱,更完整的創科生態系統離不開基建,故《施政報告》提出大規模開拓創科基建。 新一屆立法會建制派雖大獲全勝,縱使未來要取得撥款已不如往日困難重重,但發展鐵路涉及的收地、建設、環境評估等細項仍屬必須,阻力之大依然不容忽視。 按可興建的樓面面積估計,其發展規模相當於十三個半科學園,連同興建中的港深創科園,整個新田科技城的總樓面面積可相當於十六個半科學園。

新田科技城: 新田科技城 對接深圳創科

「香港已經有數碼港,科學園發展科研,未能看見新田科技城的特別之處。」他表示,除非新田科技城能吸引內地大規模科技公司發展業務,否則難以發展其優勢。 為促進大灣區內人才流動,林鄭月娥表示,已向中央提出具體建議,獲悉相關部委將促進便利居港外籍人士進行商務、科研及交流的安排,本年底將進行工作會商,而近日中央及相關地方部門推出支援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的措施,會支持深化各項內地實習及交流計劃。 政府正研究加快河套區的港深創科園建造工程,建議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而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會整合為新田科技城。 新田科技城 署理創新及科技局局長鍾偉强表示,北部都會區提出的新田科技城,連同深圳科創園區,建立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將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建議在河套地區港深創科園內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以「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16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實驗室及8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基礎,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科研工作。

我們正全速推進港深創科園的發展,第一批次共八座樓宇預期將於二○二四年年底起分階段落成。 記者了解到,科技園公司已率先在深圳科創園區承租及管理部分地方作為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讓有興趣開展大灣區業務的機構和企業可先行落戶,把握發展先機。 在港深兩地政府的促成下,科技園公司與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就此已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去年,科技園公司就已啓動設立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的工作,並在深圳園區內的深港聯合辦公室開始運作,積極為進駐分園的創科機構及企業提供一站式落戶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新田科技城不再僅限於建立重點創科研究合作基地和科創企業,而將建設成為科創人才工作及生活的綜合社區,帶來大量的創科職位,從而積累創新資本和氛圍。 為了使兩地人員往來更加便利,特區政府也將充分利用落馬洲、新皇崗口岸及福鄰小口岸的客貨運交通,安排“一地兩檢”。 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正研究加快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科园建造工程,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科创合作区)的“一区两园”工作进度良好。 林郑月娥说,在《发展策略》下,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地方,将会整合为“新田科技城”,当中与创科相关的土地估计约有240公顷。 新田科技城联同深圳科创园区组成占地约540公顷的深港科创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新田科技城的功能會與深圳科創園區重疊。

新田科技城的目標是成為匯聚創科人才工作及生活的綜合社區,為本港創科發展提供更好配套,並吸引海內外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進駐,開拓新的產業,構建更大的創科發展平台。 新田科技城亦可支援初創企業發展,為本港青年人創業提供便利營商環境、發展空間及就業機會。 香港作為全球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自由貿易港,擁有強大的國際化資源集聚能力,能高效匯集世界優秀科研人才;擁有五所全球百大的大學,基礎科研實力深厚。

新田科技城: 洪水橋建商務區 新田打造港「硅谷」

连同占地面积约87公顷的港深创科园,整个科技城共约240公顷,总楼面积约等于16.5个香港科学园。 政府消息人士指,目前暂未知新田科技城的具体运作,希望能和港深创科园产生协同效应,扩大经济规模。 消息人士还表示,与大湾区合作,香港不是只做科研,深圳亦不只是做生产,而是需要看市场情况,利用好各方优势,方能互补共赢。 另外,特區政府將會支持香港理工大學研究把其用作提供自資專上教育的紅磡灣校舍,進行學術和研究發展。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特區政府一直鼓勵科研,之前理大就提出想將自資專上教育的校舍改為本部科研用途,由於理大當年申請該土地用途為自資學院校舍,故現時若想改用途,學校需要向地政署申請,並且地政署會向教育局核實情況。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港深創科園第一期將會在2024年底落成,共建設八座大樓,首期投入使用後估計會有約5000人在園區工作;若整個創科園建成,將會有約五萬人在此工作。 新田科技城 生產力促進局總裁畢堅文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有外國科研機構看中香港有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和低稅率,至少有一所世界級科技研究所表示有意進駐「落戶」,有信心陸續有更多同級數機構聯絡,他們放眼內地市場為主,盼能利用香港作「跳板」進入大灣區以至全國。 《發展策略》提出善用落馬洲管制站遷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後騰出的土地和毗鄰的部分魚塘和鄉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內原有用地規劃,將增加合共約150公頃土地作創科用途,以構建新田科技城。 作為等級最高、數量最少、投資最大的實驗室,「國家實驗室」代表了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最高科技水平。 一旦設立了「國家實驗室」,香港便要以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並且要產生具有原始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研成果。

黃定光回覆《香港01》時確認清場消息,指數月前已交還地皮予業權人,聽聞業主將與政府商討在該處附近一大幅地皮建屋,當初借地是「做善事」,是次離場不會感不滿。 新田購物城的facebook專頁未見公布結業消息,按其今年農曆新年的帖文,新田購物城內有18間食肆及商戶,有部分商店的專頁在8月起亦公布結業或搬店消息。 新田科技城 品牌科企籌8580萬攻Web3營銷本港品牌營銷科企Gusto Collective,獲得種子輪融資1100萬美元(約8580萬港元)。 公司稱新資金將用於拓展亞洲市場,開發Web3及其他提供經常性收入的產品與服務。

「我哋要做啲擅長嘅野,最緊要有規模,可以create impact(創造影響力)」。 古洞北新發展區亦將擴大,增加馬草壟一帶的農地與坡地,大幅增加發展容量,為創科企業提供便捷的社區服務及生活支援,而古洞北新發展區東部已規劃作商貿及科技園的用地,則會轉移至新田科技城。 新田科技城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與深圳前海合作區只有一灣之隔,未來港深西部鐵路等交通基建的落實,將推動及深化兩地的概算經濟合作發展,所產生的協同效應,將有利於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創造更多新經濟職位的潛力。

在新田/落馬洲地區,包括港深創科園周邊地方,增加約150公頃創科用地,將整合發展成為新田科技城。 連同佔地面積約87公頃的港深創科園,整個科技城共約240公頃,總樓面積約等於16.5個香港科學園。 政府消息人士指,目前暫未知新田科技城的具體運作,希望能和港深創科園產生協同效應,擴大經濟規模。 新田科技城 消息人士還表示,與大灣區合作,香港不是只做科研,深圳亦不只是做生產,而是需要看市場情況,利用好各方優勢,方能互補共贏。

元宇宙開啟未來教育 (黃岳永)元宇宙之風席捲全球,教育作為元宇宙初始階段主要應用範疇,自然備受關注。 終身學習是我的人生哲學,而且元宇宙教育正好「開正我嗰瓣」,無論是它的科技應用、潛力、影響、隱患和可能性,都將會是熱門議題。 恒地透露,高爾夫‧御苑全盤累售423伙,佔可發售單位462伙92%,共套現逾54億元。 翻查資料,恒地在同區內先後有多幅農地進行補價,興建私人住宅,速度更勝其他發展商,及早收購地皮坐享漁人之利。 新田科技城 早前便以招標型式售出頂層特色戶,成交單位為3座28樓A室,4房間隔連泳池,單位實用面積1,607平方呎,連平台159平方呎及天台1,145平方呎,成交價逾4,139萬元,成交呎價25,757元。 此刻的新田猶是平靜,老村民坐在家門前的藤椅上悠然自得,遠眺一街之隔那納悶得很的新田購物城,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快將見證此靜土的風雲變色。

新田科技城

政府冀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以擴建科學園,加上沙田污水處理廠的原址,合共提供88公頃新土地供擴建工程之用。 政府亦有意在大埔白石角興建車站,將以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現時用地作為建造基礎,以解決區內交通擠塞問題,並有助科學園發展。 科技園公司亦會成立「大灣區創科快線」,全方位培育初創企業,加強兩地創科合作。 現時正在興建、位於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佔地87公頃,其規劃的總樓面面積已大約等於3個香港科學園,可是與深圳河對岸面積超過300公頃的「深圳科創園區」比較,仍然相形見絀。

筆者建議,「新田科技城」在注重「學─研─產─商─居」的一體化發展,首要實現職住平衡! 以「新田科技城」的「職」為首要考慮,「住」就是為了讓中小企負責人、科技人才和各範疇的職員可安心在「新田科技城」專心投入科技事業發展。 特首相信可為北部都會區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盡量把「無地域限制、帶動就業機會」的政府設施及寫字樓遷往北部都會區。 跨境陸路交通方面,粵港兩地政府正推進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額計劃,待疫情受控及免檢疫通關後,可讓合資格香港私家車經大橋往來兩地,而毋須事先取得常規配額,兩地政府亦同意稍後可延伸至另一陸路口岸。 新報人 新報人創刊於1970年,因應傳媒業變革及科技進步,發展成多媒體資訊平台,並持續更新新聞資訊。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中大13初創獲700萬攻大灣區香港中文大學13支初創團隊,去年參與「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資助的中大MAKE a DASH計劃,合共取得近700萬港元資助,當中5間初創已獲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營業執照。 作者簡介:劉兆昌為資深地產傳媒人,自1988年起投身地產傳媒採訪工作,見證香港樓市大時代三十年變化,曾任多間傳媒機構地產版主管,為香港傳媒界第一代地產版從業員,並曾於2010年出版首本買樓入門書。

當局旗艦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已成功招攬28所由世界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與本地大學合作的研發實驗室。 政府會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加上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騰出現址,共提供88公頃新土地,又建議新增土地可主要用作創科發展,強化東部走廊地區以創科為主要經濟功能。 大學校長會相信,通過這些新舉措,教資會資助大學將能夠在培養人才和開展研究方面更上層樓,支持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大灣區建設,為國家和世界的進步貢獻力量。 近年的鐵路工程項目進度以及營運質素,公眾有目共睹,政府是時候評估港鐵有否足夠資源和人才,而發展北都區的多條鐵路,當局大可考慮引入外地或內地鐵路營辦商,以確保新發展區能從速上馬。 林漢威解釋,由於不同的創科企業,需要的廠房設計亦不同,例如製造疫苗的企業等,需要的廠房空間較大,同時亦需實驗室等,需要的設備較先進,與一般廠房的需求不同。 他建議,政府可以就相關用地的發展權批予合適的科研機構,讓相關機構負責設計及興建,「度身訂造」一個全新的廠房。 主權移交後,多屆政府都曾探討發展新田,但觀乎過去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除了落馬洲皇巴站帶來的人流外,新田依舊一片寂靜。 2013年民建聯向局方獻計,抛出興建購物城的提議,欲分流內地遊客並為該處提供就業機會,議員黃定光張羅一番後,覓到一幅於青山公路新田段的私人地皮,連同毗鄰小部份政府土地,興建佔地四十二萬平方呎,設有逾二百鋪位的新田購物城。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早前在立法會表示,「新田科技城」可容納15萬個創科職位。

為此,特首提出善用落馬洲管制站和比鄰部分魚塘及鄉郊土地,獲得額外150公頃土地,再與「港深創科園」整合發展為「新田科技城」。 早前施政報告發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發展香港北部地區成為創科發展中心,當中新田購物城將改建成「新田科技城」。 創新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在電台節目上指,利用新田科技城與深圳創科園合共 540 公頃土地,發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早在二O一九年,規劃署已進行一項「新田 / 落馬洲發展樞紐」可行性研究,預留約五十七公頃土地作創科用途,配合創新及科技局推動的港深創科園。 然而,民間研究機構卻曾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發現地產商早已在附近一帶「插旗」,手握多幅地皮。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認為,香港具備國際一流的高校和基礎研究能力水平,知識產權制度、科研管理規則標準與國際接軌,國際高端科研資源集聚等,國際金融中心為科創企業上市、PE/VC等機構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新田科技城: 相關推薦

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正研究加快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建造工程,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港科創合作區)的「一區兩園」工作進度良好。 林鄭月娥說,在《發展策略》下,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將會整合為「」,當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約有240公頃。 新田科技城聯同深圳科創園區組成佔地約540公頃的深港科創合作區,可集港深兩地優勢匯聚海內外人才,勢必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據悉,新田科技城佔地240公頃,是創科人才工作及生活的綜合社區,共可提供作創科用途的總樓面面積,相當於16.5個香港科學園。 在《發展策略》下,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將會整合為「新田科技城」。 國家《十四五規劃網要》奠定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施政報告》更把大批用地撥在科研用途。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到,當局更有意把新田科技城打造成香港的矽谷,未來將可容納十四萬八千個創科產業職位,成為一個讓創科人才能夠匯聚工作及生活的綜合社區。 特首參選人李家超近日也表明,希望延續現屆政府好的政策,例如北部都會區,亦會盡量加快興建房屋的步伐,讓市民不必再等待,意味即使政府即將換屆,「北都」概念也有望持續落實。 另建議將正在興建、位於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聯同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土地料佔240公頃,又擬在港深創科園內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科研工作,回應「國家所需」。

薛又稱,《施政報告》提出新增250公頃創科用地,當中新田科技城,還有馬料水填海,預料需要10至15年將建議落實,至於87公頃的河套區創科園預計最先在2024年起陸續落成使用。 政府會多方位推動5G發展,包括推出更多5G頻譜於本月底拍賣,在速度、容量和覆蓋等方面滿足各種5G服務需要。 當局會通過「鼓勵及早使用5G技術資助計劃」,資助更多行業採納5G創新應用,包括遙距醫療、遙距維修支援、實時工地安全監測等,提升效率和生產力。 新田科技城 政府會透過合適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作為伙伴進行相關投資,豐富現有多種資助計劃來發展創科界別和市場,以協助正在迅速發展的創科企業(包括初創)。 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元朗工業邨的微電子中心將分別於明年中和2023年完工。 業界對這兩項設施反應理想,反映不少企業認同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可在香港落戶。

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副主席、廣東省政協委員林至穎認為,新田科技城和過去香港本地的所有科技城、數碼港項目有一個根本的不同,這個項目是香港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實現“十四五”規劃的項目。 有了中央政策的配套,以及“十四五”規劃綱要定出的明確目標——國家的創新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香港要對接國家的科技發展戰略和重大科技任務。 另外,特区政府将会支持香港理工大学研究把其用作提供自资专上教育的红磡湾校舍,进行学术和研究发展。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特区政府一直鼓励科研,之前理大就提出想将自资专上教育的校舍改为本部科研用途,由于理大当年申请该土地用途为自资学院校舍,故现时若想改用途,学校需要向地政署申请,并且地政署会向教育局核实情况。 为巩固香港基础研究的领导地位,林郑月娥表示,已接纳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建议,将为两所学校提供土地作为科研用途。 其中,将为港大在薄扶林预留四公顷现属“绿化地带”的土地兴建深科技研发大楼,并支持中大在中大医院附近2.5公顷主要为“政府、机构或社区”的土地设立研究设施和扩充中大医院,并同时改善现有东铁大学站的公共运输交汇处和泊车设施。 數碼港是香港回歸後,由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是一個推動香港數碼科技發展的前瞻性、創見項目,現在很多全球性的互聯網企業在當時都還在初創期,有的甚至未出現。 《施政報告》的經濟篇章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題,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區的政策,提升香港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八個中心的國際競爭力。 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提到,在創造大量可發展用地方面,要在北部都會區改造大量現有棕地,並要在維港以外水域填海,認為兩者要一同推行,才有足夠發展用地。

港府又提出,可考慮在與深圳前海一灣之隔地方,建立規模媲美數碼港的地標性創科設施。 至於河套地區方面,港府指正研究加快港深創科園建造工程,長遠而言,在《發展策略》下,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將會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約有240公頃。 新田科技城聯同深圳科創園區組成佔地約540公頃的深港科創合作區,施政報告形容,「勢必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將會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約有240公頃。 【本報訊】港府上月推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推動創科發展,包括在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整合為新田科技城,加上其他措施中的用地,合共提供約250公頃的額外用地作創科發展。 生產力促進局總裁畢堅文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局方會在人才、基金和研發等方面配合,以先進技術協助本港再工業化,支援本港企業在內地提升科技應用,增加生產力和競爭力,港府會加快發展河套區和新田科技城,讓先進製造工廠落戶,有助本港發展成國際科技創科中心。 政府擬在香港北部打造媲美維港都會區的北部都會區,重點發展創科,其中涉及整合區內用地,增加約150公頃創科用途土地,構建新田科技城。 港府正與深圳合作發展深港科創合作區,林鄭解釋,原本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佔地僅87公頃,未來將整合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獲得額外150公頃土地,與港深創科園整合發展為新田科技城,有望打造香港矽谷。 協會認為,隨著土地增加,希望政府制定政策吸引晶片生產領域的專才及企業來港進行研發。 現時中國的晶片設計技術已屬全球頂尖,但在生產技術領域卻與國際前沿科技仍有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