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相片不可不看攻略

成像術語內容示例Pan相「Pan」為攝影術語,以移動相機來同步追蹤移動中的物件(通常為車頭),使目標影像在曝光時間下不致偏移。 由於其他景物不與相機和目標影物同步移動,故背景影像較模糊。 由於Pan相時的快門較長,故通常在夜間使用,或配以小光圈、低感光度,甚至減光濾鏡(ND Filter)。 由於巴士是在道路上行走,攝影時容易被經過的行人(「人阻」)或車輛阻擋(「車阻」),故拍攝行駛中巴士所要求的技術遠較拍攝其他交通工具高。 巴士相片 不過正是因為巴士在路上行走,只要在安全情況下,隨處均可拍攝,故地點選擇方面較具彈性。 2000年,中巴斥資3.8億元購入英國倫敦AlbanyHouse,作長線投資。

巴士相片

然而,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之後,中大決定把這款校巴退役。 這個術語是由電視詞語「高清製作」(高解像度製作)演變而成。 有部分巴士迷所用的攝影器材沒有光學防震甚至是用手機拍攝,故拍攝出來的相片都是模糊一片。 無法能夠清晰顯示巴士車身的特徵的相片,包括車牌號碼、車隊編號及路線牌號碼,這些都可以是膠清製作,評價比「炒相」更低。 但由於「膠清」此字比較粗俗,所以此字並不常用(尤其是在討論區)。 低炒鏡頭貼近地面仰攝停止的巴士(通常在總站使用短鏡拍攝);此名稱與下文所述的「炒相」無關。 巴士相片 龍門相指巴士貼近周邊的阻礙物(如路牌、其它車輛等)但剛好沒有阻擋的相片。 金字塔使用短鏡或以低炒方式拍攝,令車身顯得像金字塔一樣,車身角位高高突起,車頭和車身外型非常傾斜。 大頭又名「關頭」,車身佔相片的比例太小,車頭佔太多,與「腸」相反。 爆框車輛所佔的範圍有部分延伸至相片範圍以外,以致相片不能拍攝整架車輛,起因常為遲按快門或焦距過長。

巴士相片: 608 個 巴士司機 照片及圖片檔

約20分鐘後,「滿載而歸」的Johnny亦往搭乘88K「回航」。 不過,新聞上始終不時出現行為較極端的巴士迷,例如深夜潛進車長室偷「乳豬紙(即巴士路線圖)」,又有人偷「水牌(巴士製造商標誌)」。 邱益彰認為,部份人較為極端,希望向他人炫耀,結果不擇手段。 不過他認為,任何圈子都有極端的人存在,「追星都可以好極端,不過交通工具未必係主流,所以覺得特別怪異」。 一切發展並非邱益彰預料之內,邱初時也不知自己原來鍾情的是道路及路牌。 大約4、5歲時,他已喜歡觀看道路,好奇為何分岔路口的影線,箭嘴會是相反方向,又會連同路牌一同繪畫道路,但當時未意識到是其最愛;之後與同學玩模擬駕駛巴士遊戲,又會留意鐵路。 他自認是百分百的交通迷,卻不如其他愛好者般熟悉車輛型號及設備等細節,只對路線有更多認識。 五六十年代,中巴不斷擴展,引進大量巴士,並積極購買土地興建廠房,終於1962年1月上市。 在六十年代初,中巴全盛時期擁有逾千輛巴士,每年盈利達240萬元,每年載客量更超過三億人次。

巴士相片

圖中巴士上的兩個類似「投入輔幣」的標誌,代表著此車屬一人控制巴士。 1972年3月至1974年4月,為數共78部的二手Leyland Titan PD3/4巴士投入服務,巴士代號PD。 1972年8月,第一條貫通港九兩岸的海底隧道正式通車,除了顯示出香港交通進一步改善外,亦標誌著中巴服務邁向新紀元。 1973年12月,首部33尺長的珍寶巴士投入服務,載客量達123人,中巴並為它們配上Jump On a CMB Jumbo 宣傳標語。

松下電器1918年創辦,1953年透過當時的「信興機構」引入香港,信興機構為松下電器在香港的總代理,最經典就是1960年把樂聲牌電飯煲引入香港,更成功改變香港人煮飯的習慣。 交通迷本身已屬小眾,在香港鍾情道路的更為小眾中的小眾。 巴士相片 不過邱益彰說,道路研究社的讀者群比想像中闊,初時以為交通迷為主,但舉行簽書會時,發覺男女老少讀者都有,有工程師對道路設計感興趣;有設計師會關注字體、美學;香港有不少駕駛人士,原來也會留意專頁的資訊。

巴士相片: 最後的熱狗

2001年4月14日,顏成坤因腎衰竭病逝,亨年98歲,而他手上的中巴股份部分由3名子女潔齡、傑強和亨利瓜分,分別坐擁9.9%、14.49%和14.99%中巴股份,市值高達16億元。 在分配遺產方面,顏成坤一反潮州人重男輕女的傳統,實際手執中巴決策大權的長女潔齡就成為了「大贏家」。 據悉不少貴重物業均轉到女兒名下,當中包括市值逾3億元的堅尼地道大宅,總身家高達6億元。 巴士相片 由顏氏擁有的灣仔堅尼地道64號大宅,已有七十年歷史,現被政府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物。 (圖片轉載自dchome,由kai_fong拍攝)2002年中旬,中華汽車上市地位面臨衝擊。 禹銘投資向中華汽車提出敵意收購的建議,作價一仙,有指禹銘是覬覦中巴手上的大筆現金。

  • 當香港島成功試行走雙層巴士後,中巴亦開始便大量購置雙層巴士 ,其中Daimlar Fleetline DMS 及 Guy Arab 更是中巴的代表。
  • 禹銘更向小股東保證,一旦收購成功會將中巴手頭現金連資產套現,分還予小股東,更揚言得到多方人士協助,收購定必成功。
  • 在六十年代初,中巴全盛時期擁有逾千輛巴士,每年盈利達240萬元,每年載客量更超過三億人次。
  • 此路線在2000年代班次疏落,在「雞寶套餐」全數退役前以該等車款為主力,服務水平欠佳,加上受到城巴85線及專綫小巴競爭,導致客量一直偏低,最終於2005年1月9日起停辦。
  • 也鳴謝板友Simon提供資訊協助撰寫文章,讓我可以分享到自家改裝模型。

九巴更須經歷「一人駕車一人售票」(One-Condictor-Operation,OCO)的過渡期,直至1983年,一人控制才能全面實行。 踏入七十年代,為了節省成本,精簡運作,一人控制(One-Man-Operated,OMO)的概念誕生,將巴士帶進一個全新的時代。 第一輛雙層巴士Daimler CVG5於1949年4月投入服務。 政府為了讓雙層巴士在路面行駛,特別把主要街道上的樹木修剪及提升店舖招牌至離地4.8米高。 1925年有多間巴士公司成立,包括有長美巴士公司,專門行走元朗至上水間之南興巴士公司,及只在週日接載乘客到海灘之泉興巴士公司。 巴士相片 這是位於銀行中心過海隧巴112線往港島方向站位的巴士站廣告,留意廣告物料貼在行人路上,以收效果。 鄉村車曾為鄉村居民出入各區鄉鎮的重要交通工具,於1950年代開始興起。 隨著2017年11月,有網民發現唯一一條鄉村車路綫萬屋邊鄉村車的唯一用車經已除牌,由於政府己沒有再為鄉村車發牌,意味著鄉村車服務正式進入歷史。

前中華汽車公司交通經理李日新於1977年創辦「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s Limited」,在香港提供公共交通管理顧問服務。 中巴也在1978年引入MCW Metrobus雙層巴士,配置高背座椅,行走中環至赤柱及舂坎角的260及262路線。 1975年九巴購買了一百輛Albion VIKING EVK55CL 豪華巴士,行走多條200系列的巴士線及創辦啟德機場巴士服務。 巴士相片 不過由於大嶼山相當偏僻,平日需求不多,假日則由於有大量市民往來大嶼山郊遊,導致有大量白牌車行走,對九巴1號線造成嚴重競爭,因此九巴1號線出現嚴重虧蝕,該路線於1965年11月1日起停止服務。 1960年代之前的巴士大部份是前置引擎,半駕駛艙(Half-cab)的設計,載客量有限。

在香港經營65載專營巴士業務的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中巴),在1998年最後一次競投路線失敗後,於1998年8月31日後終結了其公共巴士專營權。 於2012年5月8日,最後一班九巴16號線非空調「熱狗」巴士由旺角­柏景灣開出,抵達藍田廣田邨總站後,象徵香港專營巴士正式進入了全空調巴士的時代。 新巴一成立即大張旗鼓,購買大量全新低地台巴士、改革管理制度和員工福利,提供高質素巴士服務,成功使公眾對中巴過去惡劣的印象一掃而空。 巴士相片 新巴和城巴在香港島上正面交鋒,為了鞏固市場地位,不惜大量加開新線和加派車輛搶客,卻換來交通擠塞加劇的後果。 機場/北大嶼山至九龍/香港島專營權由城巴取得,而至新界區專營權則由另一家新經營者──九巴全資附屬的「龍運巴士有限公司」獲得。

更多網民批評少女很愚蠢,有關行為是犯法,更不應為男友而在公共交通工具或公眾地方露體。 網上瘋傳的2張照片,相信是同一名長髮披肩的少女,只見她穿着超短熱褲,白色上衣下的胸部形狀若隱若現,相信沒有穿着胸圍。 另一張照片則見她把上衣脫掉,上身赤裸露出乳房,疑似淡定看着鏡頭。 從車窗倒影可見,一名穿着白色上衣的男子正拿着手機彎身拍照,相信少女知道正被拍攝。 5月14日起,城巴新巴路線2A、2X、8、8P、25A、40、40M、N8,過海隧道路線905/905A、930/930A、960、P960、978/978A/978B總站由灣仔北遷往會展站。 新財團將原有新巴城巴控股公司「新創建交通 」 更名為「匯達交通 」,推出全新企業識別,並計劃合併新巴城巴兩間公司業務。 在2014年6年,巴士公司引入ADL Enviro500 與 Volvo B9TL 12.8米超長陣雙層巴士,巴士於上下層合共增力加8個座位。 2+2及預留輪椅空間使巴士減去不少載客量,巴士公司不斷尋找解決方法去彌補以應付需求。 時任Stagecoach主席Brian Souter指出,集團可藉收購城巴擴展國際巴士業務,並鞏固集團中港兩地的運輸業務。 而城巴的專利權可令公司更具增長潛力,而城巴在國內的生意,有利Stagecoach在中國進一步發展。

照片引起網民議論紛紛,連台灣網民亦表關注,當地多間媒體均有報道。 自2016年7月1日起,中巴再沒有經營巴士服務,結束其自1924年起在香港巴士業界九十一年的風雲歲月。 由於政府環保條例所限,中巴最後的Marshall車身Dennis Dart及捷聯車身Volvo B6LE需於2015年內退役,中巴隨後亦決定退出該業務。 1997年底,全球首輛雙層低地台巴士Dennis Trident投入服務,低地台巴士成為廿一世紀香港以至全世界巴士的新標準。 巴士相片 九十年代市民意識到傷健平等,在政府推動下,方便殘疾、老弱乘客上落的低地台巴士引進香港。 1996年,首批有輪椅斜板、地台可調高調低的Dennis Dart SLF單層「易搭巴士」成功推出。 香港人口於1970年代持續膨漲,雖然地下鐵路和電氣化火車相繼於一九八○年代初期通車,但新市鎮不斷發展,不斷增長的人口對巴士的需求依舊有增無減。 後至1979年,該公司以城巴Citybus名稱開始非專營巴士服務,營辦香港船塢員工接送車服務。

九巴ATS84(KD2869)曾在2003年時為84M線掛牌車,其車隊編號貼紙一度被巴敗竄改為「ATS84M」,成為當時巴士迷界的熱話,更令一名香港巴士論壇會員改名為「ATS84M」。 每當有巴士路線取消、該線特定車型停用(如全冷)、或某車型退役等重要時刻時,便會舉行告別儀式,這些活動可以由官方舉辦或民間自發。 這些儀式多數會吸引大量巴士迷甚至一般市民,他們會乘坐該路線、車型遊車河到場進行拍攝,以見證歷史時刻。 由於路線來回程均繞經杏花邨,因此車頭會擺放路線方向的車頭紙。 此路線在2000年代班次疏落,在「雞寶套餐」全數退役前以該等車款為主力,服務水平欠佳,加上受到城巴85線及專綫小巴競爭,導致客量一直偏低,最終於2005年1月9日起停辦。 這是由於過海隧巴373線回程曾一度改經西區海底隧道(去程則途經東區海底隧道),而來回程亦途經海富中心站,因此九巴站牌曾出現兩格相同編號但使用不同配色的特有景象。 另外,在巴士迷圈子裡有一項不成文規定,就是避免在拍攝巴士時使用閃光燈,以免妨礙車長駕駛、危及行車安全;而閃光燈亦會使車牌反光得不能辨認,影響相片質素。 近年,越來越多巴士迷為求以較佳角度攝影目標巴士,不惜妄顧人身安全,在危險的情況下拍攝巴士,當中最常見的是在危險的位置(例如行車道上)拍攝巴士。 此等行為對拍攝者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包括其他車輛的司機)都構成危險,屬於不良巴士迷(巴敗)行為。 縱然有不少人都曾批評這些危險行為,但不少巴敗仍然不理勸告,令巴士迷整體形象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