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金茂坪戲院可謂是全港最猛鬼的戲院,於1978年10月19日開幕,傳聞曾發生大火,亦流傳著不少鬧鬼傳聞,成為年輕人的靈探勝地。 為了使版權實踐更具彈性,在絕對控制與完全放棄版權兩個極端之間有更多選擇可能,我們參照維基共享資源及 太子戲院 Flickr 的做法,容許相片拍攝者及擁有者選擇在「版權所有」及 Creative Commons 授權 下提供他們的作品。 Snappy 香港街景相片資料庫是 Collaction 小隊第 7 個社會創新項目,以新技術呈現今昔香港的對比,並推廣群眾外包文化 Crowdsourcing 及 Creative Commons 授權。 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由 Collaction 團隊開發及維護讓任何人無需登記或註冊會員,都可透過瀏覽及提交香港舊/新街景相片。
粵劇更是道德教育的材料,因為它的信息多是正面的,例如老人家看完《琵琶記》後(故事講趙五娘在丈夫上京赴考時,家鄉正逢饑荒,她不惜把長長秀髮賣掉,也要維持一家生計),便會教導年青一輩,如何做人保存「忠孝節義」。 該戲院結業後多次傳出靈異怪事,更被形容為「猛鬼戲院」,成為區內熱門廢墟探索地點之一。 不過鑑於觀塘重建工作,金茂坪戲院閒置近30年後亦進行拆卸重建,變做文藝用途,重建為電影文化中心,預計2024年可啟用。 2017年3月9日,古物諮詢委員會確認皇都戲院為一級歷史建築。 同年12月,文化保育團體「活現香港」提出保育及發展並存方案。 建議將中央通風廊移至僅16米高的戲院上方,既可保留戲院,發展商也可興建一幢高22層高大廈。
太子戲院: 九龍
百老匯院線是現時香港最大的戲院院線,戲院網絡覆蓋香港、九龍及新界。 百老匯院線每間電影院均展示不同設計概念及風格,各具特色。 百老匯戲院配備最先進的數碼播放技術及設備,務求為客人提供極盡完美視覺效果及觀賞環境。 鴻基戲院於1986年開幕,共設兩家迷你戲院:一院及二院各有757個座位。 域多利戲院(Victoria Theatre)(奶路臣街8-8A號/花園街49-69號)1950年12月9日開幕,重建為宏景大廈,商場現為旺角電腦中心。 影藝戲院(Cine-Art House,港灣道30號新鴻基中心地下)1988年7月8日開幕,2006年11月30日結業,現已改建為餐廳,及後於2009年4月1日遷往九龍灣淘大商場重開2018年3月28日再次結業。
-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 《被迫嫁给太子后,太子妃一心和离(苏弈、裴珞珞)》章节内容为知乎文学网友上传,页面为作者糖果泡泡的新书小说进行试读。
- 明園大戲院(Ming Yuen Cinema)/明珠大戲院(Ming Chu Cinema)(鴨脷洲鴨脷洲大街與平瀾街交界)1953年4月25日以『明園大戲院』營業放映粵語喜劇《三喜臨門》,陳庭章獨資經營。
- 本院線旗下管理4個為人熟悉的品牌,包括「百老匯」、「My Cinema」、「PALACE」及「MOViE MOViE」,為客人提供獨特的電影體驗。
- 傳媒亦常稱皇都戲院於1997年結業後改建為商場,但事實是皇都戲院商場早於1959年已開業,並一直營業至今。
2011年,香港最後一間迷你三級戲院——官涌戲院,因業主加租八成,終在三月結束營業。 太子戲院
小時候,大家叫粵劇為「大戲」,外省人稱它為「廣東戲」,上演的地方不叫「劇場」,我們稱它為「戲院」。 晚上,大家說:「去戲院睇大戲囉!」沒有人會說:「去欣賞粵劇!」因為在電影不普遍的年代,大戲是市民的主要娛樂。 太子戲院 大戲除了是娛樂,還有其他功能,它搞活了「地區經濟」,當上演大戲,附近的小食檔和賣東西的攤販,便生意興旺。 此外,粵劇也推動了地區文化,例如天后誕、中秋節等,街坊團體便安排大戲給居民,一家扶老攜幼來看。
全院選用NEC放映系統,以鐳射光學科技,呈現對比鮮明的色彩,細膩清晰的畫面;全院配備杜比7.1環繞音效設備,聲音更立體逼真;務求令觀眾感受到完美極緻的聲畫效果。 除放映主流電影,百老匯院線亦會提供各種藝術電影及國際表演節目。 立即瀏覽本院線官網,緊貼各大猛片情報、參與電影討論或直接購買戲票。 UA iSQUARE (尖沙咀iSQUARE) 2009年12月17日開業,2019年8月25日結業,後改建為英皇戲院(尖沙咀iSQUARE),於2019年12月18日營業。 太子戲院 榮華戲院(柴灣柴灣道)1982年7月15日開幕,底層曾改成傢俬店、遊戲機中心等,現址在2017年重新設立Cinema City戲院。 音響方面,所有影院均使用杜比7.1環繞聲,1、3及7至9號影院更設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除5及6號影院外均設有震動座位。 《被迫嫁给太子后,太子妃一心和离(苏弈、裴珞珞)》章节内容为知乎文学网友上传,页面为作者糖果泡泡的新书小说进行试读。
太子戲院: Timber 香港古樹皮圖鑑
影藝戲院 – 青衣城,設有六間影廳,提供近670個座位。 全院選用鐳射光學放映科技,呈現對比鮮明的色彩,細膩清晰的畫面;二院至六院配備杜比7.1環繞音效設備,聲音更立體逼真;一院更設有杜比ATMOS全景聲音效設備,配合全新4K NEC放映機,務求令觀眾感受到完美極緻的聲畫效果。 明園大戲院(Ming Yuen Cinema)/明珠大戲院(Ming Chu Cinema)(鴨脷洲鴨脷洲大街與平瀾街交界)1953年4月25日以『明園大戲院』營業放映粵語喜劇《三喜臨門》,陳庭章獨資經營。 Bc VIP會員及MOViE MOViE會員積分買一送一優惠、Insight Pass-30分優惠、贈券、貴賓券、美國運通電影禮券不適用於:3D電影、IMAX電影。 但即使配套再好,躲在家中看鹹片肯定暢快得多,一眾迷你戲院終不敵科技,再也無力留住客人。 如今入場光顧的,多為年長者,追求官能刺激的同時,相信更多的是入場懷緬當年勇。 不過,當年再風光,如今亦是風燭殘年,看到一半血壓飆升而被送院的比比皆是,迷你色情戲院走到盡頭已是時間問題。
但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演出,可能是1970年8月隨台灣凱聲綜合藝術團而來的鄧麗君。 早年的璇宮戲院佔地三萬平方尺,座位逾1300個,而皇都戲院座位也逾千,並劃分為前座、中座、超等和特等。 璇宮戲院開幕時曾賣廣告有標語謂「地底車場」、「遠東僅有」、「藝術浮雕」、「高尚名貴」。 多年來國際級音樂會及海外歌舞團如日本松竹歌舞團、台灣藝霞歌舞團等亦在此處表演,當中包括鄧麗君。 1964年香港有79家戲院,座位總數約為83000個。 1993年有119間;1997年,香港戲院跌破100家,剩下89家。 自2006年起,香港戲院的數量基本維持在47家左右,到2013年只餘下45間。
二次大戰後的數十年,粵劇在國內發展停頓,但是它依然在香港發熱:當大戲戲院逐漸消失,它便化身為電影;當大戲電影消失了,它便走入政府的文娛中心。 所以,當2018年尾,西九龍的「戲曲中心」啟用後,香港的粵劇發展,會邁上更高的層次。 易手後的璇宮戲院改名為皇都戲院,於1959年2月8日開業,其後在1960年代主要放映西片和國語片,到1970年代初加入嘉禾院線,直接締造了港產片於1970和1980年代的黃金歲月, 太子戲院 上皇都戲院看電影是很多北角街坊及香港戲迷的集體回憶。 當然香港戲院倒閉除了疫情的原因外,更因租約及線上串流平台等威脅,也許回憶終隨年月逝去,曾經位於旺角的豪華戲院、太子戲院等香本土戲院亦逃不過破舊立新的命運。 以下細數香港最具特色的戲院,希望在香港戲院正式踏入黃昏前,能抓緊時間的尾巴,親身感受八、九十年代輕鬆得到的滿足感或來一場時光穿越之旅。
活現香港其後多次撰文,批評古蹟辦建議評級背離專業、常理及民情,做事黑箱封閉。 尤其是在4月18日古諮會會議中,古蹟辦代表指戲院「裏面改動比較大」,但當被委員質疑及追問下,卻坦承其實當時並不充分掌握戲院內部的改動情況,只是「靠估」。 後來活現香港邀請保育專家翻查戲院過往改動申請記錄,並親赴現場考察,證實戲院內部結構完整,「裏面改動比較大」根本是一派胡言,並指古蹟辦不如直接改名為「估即辦」- 「估一估即辦事處」(Assumptions Making Office, AMO)。 此外,活現香港多番去信古蹟辦執行秘書蕭麗娟女士,要求檢視專家評審小組評分,或與專家小組見面溝通,或讓更多專家參與是次評級,但只是得到最典型「好官我自為之」的官僚回應,全部被拒。 傳媒常稱皇都戲院的屋頂結構為「飛拱」(flying buttress),但正確說法應是拋物線型桁架, 簡單也可形容為「拱橋式」支架設計, 重點是它把戲院的屋頂由上支撐起來。 然而,「飛拱」一般是指把牆壁托起來的支架結構,此設計多見於古老教堂,如巴黎聖母院和香港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戲院地面的皇都商場內的大多店舖仍保留着昔日的格局,老店包括輝煌洋服、溫莎髮廊、公主眼鏡等,陳設及店舖燈箱懷舊味重,恍如走進時光隧道。
1988年香港實行電影三級制,不少大型戲院例如:大華戲院,開始專攻三級片市場,以吸引客人。 同年,香港電影票房突破十三億港幣,當中42%來自三級片。 政府的初衷固不在此,但無心插柳,的確讓電影業起死回生。 提一提,三級片不全是色情片,血腥暴力同樣歸納其中,但最能吸引客人購票入場的……你懂的。 另外,香港電台《早辰.早晨》節目(2016年5月30日至6月1日)訪問了古蹟辦評審專家小組兩名成員,揭示他們的歷史觀超錯,價值觀駭人,也跟社會大眾的想法嚴重脫節。 2017年4月13日,新世界發展及有關人士以3.035億元向投資者蘇子鈞及有關人士購入皇都戲院大廈閣樓及1樓1至5號室,面積合共約2.1萬方呎,面向渣華道,佔大廈整體業權約一成半。 由於地盤面積龐大,位置佳,大廈多年前已被發展商的財團已蜂擁而至,惟該廈「釘子戶」眾多,不願出售手持物業,財團亦難於收購足夠的業權份數,以符合強拍要求。 知名大戶包括老牌陸海通家族成員、實力商鋪投資者楊渭生,北角知名炒家姚加環等等。
強拍之大廈位於北角英皇道271至291號,由住宅、商用及皇都戲院部分組成,地盤面積約36200平方呎:作住宅重建的地積比達10倍,可建樓面面積約36.2萬方呎;若作商廈發展,地積比則高見15倍,可建樓面面積達52.5萬方呎,新世界發展已併購項目逾九成業權。 同年10月8日,新世界發展以底價47.76億元投得北角皇都戲院大廈,是香港歷來最高成交價強拍個案。 新世界表示會盡力復修及保留皇都戲院,並活化為藝術文化表演場所,將戲院天台的「飛拱」的桁架建築作休憩空間,讓公眾人士觀賞及「打卡」。 寶華戲院 位於大埔墟寶鄉街東亞銀行與中國銀行位置,現已為實惠家居廣場大埔墟分店。 在六七十年代,寶華是新界區規模最大的「龍頭戲院」,全院裝設冷氣及使用軟座,擁有多達一千三百個座位。 1980年代後期,大埔的銀星戲院、鴻基戲院、星輝戲院相斷開業後,寶華戲院經營走向下坡,於1990年代改為發售全日通戲票以吸引觀眾。 UA沙田 位於新城市廣場,為第一間UA開設的戲院,共有6間影廳,1997年戲院翻新,擴充地庫至10間影廳。 到2006年11月因戲院大樓重建,只保留地庫4間影廳,到2008年縮減至2間影院共453個座位,唯受商場新戲院大樓以招標決定新戲院大樓經營者,於2018年6月6日結業。 2021年4月,新世界發展在皇都戲院進行保育前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尋找你我他的皇都」展覽,將商場範圍重新佈置。 當中包括入口處變成復古的售票處,職員會向參觀人士派發仿製戲票和預訂戲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