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欖涌9大著數

大欖涌 內容大綱

休息一會後繼續沿山脊上行,斜度略為緩和,不久已漸看到九逕山一帶的山巒起伏,像青山腹地一樣,因水土大量流失而導致部份土地寸草難生的劣地。 經過山脊頂部一平原後,轉入右方的山徑下山,途中的右方可俯瞰大欖涌水塘。 除除下行一段後,在面向電纜塔前﹝約五十米﹞接上右方的小徑下山,地上有些木梯級,進入叢林地帶後繼續下行至水泥路。 退路:如不攀登上山,可在有地圖指示的路口處向右走,沿麥理浩徑走至M183標柱附近的路口,左走往黃泥墩水塘。 於掃管笏小巴總站(如乘巴士K53,需沿掃管笏村路走至小巴總站),沿掃管笏村路的單程路段前走至麥理浩徑的路口。 依路牌右走往黃泥敦水塘方向,沿水泥徑蜿蜒,和緩而上。 途中看到大欖涌水塘的近景,清幽蒼林環抱,碧水粼粼。 及後,於路口依路牌往大棠方向進入右方的泥徑,前走不久即到達左方水婆婆山的登山入口。

  • 雖然其他時段沒有美麗的楓香葉可欣賞,但也可在濃密的楓香樹葉遮蔽下行走於幽靜涼爽的通道上,享受山澗清新的空氣及美景。
  • 大欖涌水塘位於新界以西的大欖涌河谷,1957年建成,需要建設一條跨越大欖涌河谷高150呎的主壩,為當時最宏偉的水壩。
  • 向北眺望,元朗及錦田的全景,盡收眼底;舉目往右,連綿起伏如山海的群峰伸延至大帽山,山巒映翠,景色壯麗。
  • 此郊遊徑稍欠特色,但可配搭大欖涌水塘或元荃古道等路段以增添樂趣。
  • 十仔說畢,前方即見2、3隻正在馬路旁吃草的黑色小羊,可愛極了。
  • 不過,清景台每逢假日都猶如鬧市般人頭湧湧,郊遊興致霎時減半。

走過一段較平坦的山徑後,繞至後方,徐徐上走至分支後直走(右方山徑應可下走至高埔新村)。 再往前走至,走過兩個山坳,再上走至290米山崗的涼亭,便要開始行走一段較貧瘠的山徑。 輕降至分支,右轉再上攀,及後行走迂迴的山徑下走至大欖涌郊遊徑終點的休憩點,即吉慶橋。 再走過一小段大欖林道大棠段,便要往元荃古道方向右轉。 在往後的支路直走(左走可通往大棠),匯合大棠自然教育徑,支路續直走(左走可通往大棠),踏上石砌古道,一直下走至南坑排。 大欖涌水塘位於香港新界的西部,屬大欖郊野公園,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個興建的水塘。 我們沿原路返回黃泥墩水塘,並在路口按照指示朝大棠方向進發。 走約15分鐘,我們看見一幢古色古香、有別於普通3層村屋的房子。 適廬由兩名祖籍梅縣的印尼華商在1936年斥資興建,從門口對聯「楊開晉代,家派梅州」可見一斑;它位於元朗十八鄉楊家村,是來自廣東的客家人聚居地,他們在此務農,主要種植大米、蔬菜與養豬為生。

大欖涌: 郊遊好去處

沿麥理浩徑往右走不久,來到左方往清景台的路口,踏上梯級登上山崗後再前走來到最開揚處。 曲折的岸邊,平靜躺臥的碧水,隨陽光變化、水位起落,形成一幅多變的圖騰。 大欖涌 隨後,沿原路返回麥理浩徑,再往右折返剛才三鑽石的出口。 接上水泥路後,直走至大棠山道的路口,依路牌右走不久到達楓香林。

大欖涌

瀑布灣位於香港島,是香港的一個海灣,在華富邨下車,走15分鐘即可到達。 瀑布灣因興建薄扶林水塘工程而被截了一半水流,現時可算是秘境,有人假日喜歡前來瀑布灣公園休憩、到石灘拍照賞景,及欣賞這條「隱世瀑布」。 大欖涌水塘是戰後興建的第一個水塘,擁十數小島、四條大壩,在雨量最多的春夏, 水溢滿,千島現,景色靚絕。 水塘乃大欖郊野公園内最主要景點,圍繞它的郊遊徑四通八達,接通元朗大棠、屯門小欖,甚至荃灣深井一帶。 千 島 湖 大 欖 郊 野 公 園 位 於 新 界 西 部 , 佔 地 五 千 四 百 一 十 二 公 頃 , 是 全 港 面 積 第 二 大 的 郊 野 公 園 。

大欖涌: 元朗行山路線

發哥不時帶隊行山,藝人米雪、黃德斌、方中信等都是星級隊員之一。 上年藝人胡諾言和陳山聰到這裏跑山就巧遇發哥,更貼合照到社交網站,寫道「上得山多遇發哥」。 路途上除了觀賞侵蝕地貌、花樣植物品種,也不乏驚艷的湖光山色。 雖然登山路段梯級頗多,植樹區亦多碎石,但整體來說輕鬆易走,攝影位良多,合家歡郊遊最好不過。 大欖涌 雖然這道郊遊徑看來甚短,上落差也看似不大,但走起來卻比想像中費力很多;據官方資料顯示,其長度只有5.5公里,卻需行走4小時之多,所以別過分小覷了它。 其難度雖然及不上船灣淡水湖、芝麻灣及黃龍坑等郊遊徑,但即使做不成難度最高的郊遊徑,也可算得上是「最嘈吵」的郊遊徑了。

大欖涌

消防蛙人終在主壩對開17米深的水塘底發現並撈起屍體。 2019年才加設的千島湖清景台,有樓梯及指示牌,而且簡單易走,適合親子、長者或新手,所以假日也比較多人。 在出發行山前,父母需要做好十足準備,因小朋友體力有限,除了因應小朋友設計路線,也要準備好行山所需物品,並且關注小朋友安全問題,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 啟用以來吸引大量登山客,多位藝人都有去打卡,包括劉嘉玲、三嫂戚美珍、模特兒梁諾妍及曾淑雅等等。 大欖涌 通常登上千島湖清景台,都會由大棠起步,冬季去更可以欣賞楓香紅葉。 途中數度需要理清方向,也要彎腰前進,弄得汗流浹背。 這路線於8、90年代十分熱門,但政府眼見風化程度增加,開始於山頭大量種樹,避免大家前往,奇景一度被林蔭淹沒。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這裏是水塘的幾個小壩之一,我們在此處稍事休息,可以近距離欣賞清幽的水塘風景,十分寫意。 2014年1月27日,香港天文台錄得黎克特制1.8級地震,震央位於大欖涌水塘附近,多名市民向天文台報告感到輕微震動。 遊覽完黃泥墩水塘後,繼續沿山徑上山,就會到「神仙轍」了,黃土上有兩道平行的淺溝,看上去像馬車經過的車轍,所以從前的行山人士就為稱之為「神仙轍」了。 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本人概不負責。 受風暴「韋帕」環流影響,近幾天持續天陰及有大雨,是日天氣才略為轉佳,走水泥路或大路就最適合不過。 趁尚餘最後兩三小時的日光,決定欣賞遠足界盛名的「大欖涌千島湖」景觀,那裏位置麥徑十段旁邊,最近漁護署更特意建了座觀景台,方便遊人。 在大棠山道起步行,中間會經過大欖自然教育徑及石橋,這段路初段較平坦,非常易行,看到指示牌之後開始上石級,起初都是舖得完好無缺的石級,行到中途接上沙漠化的泥地。

正值盛夏後期,加上連場大雨剛過,在水量幾乎滿溢情況下,「島」的數量比較多,美中不足的是沒有藍天白雲襯托,視覺上不能欣賞到清澈的塘水,但畫面總較旱季為佳。 要到千島湖清景台,主要有掃管笏村出發及大棠山道出發兩條路線。 記者推介以大棠山道作起點,因為可以先欣賞大棠楓香林的紅葉,再前往千島湖清景台。 下巴士後,沿大棠山路這條大馬路向上行,便會來到一個有多個大欖涌郊野公園指示牌的分岔路口,跟著指示牌旁的石級行至燒烤場。 改道後的麥理浩徑第十段位置雖然較高,但如要下瞰千島湖,則須另覓登山路線。 大欖涌水塘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是香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個興建的水塘。 水塘工程於一九五二年開始,並於一九五七年完竣,水塘儲水量為二千萬立方米。 水塘經由一條橫跨大欖涌谷的主壩,以及三條跨越鄰近較小河谷的副壩所組成。 於掃管笏村下車後,沿左方的水泥路前行,緩緩上行至麥理浩徑郊野地圖指示牌的路口處,向左走上行一小段後,即在第一個右彎處的山脊沿若隱若現的山徑上攀,途中有些絲帶引路。 初段十分陡峭和沙石甚多,需用手扶助攀上,部份路徑較為隱蔽,需小心找路。

大欖涌郊遊徑的路程雖然甚短,但途中幾段上落,頗為費勁,沿途三兩處地點可見植林地中的沖溝裂谷。 此郊遊徑稍欠特色,但可配搭大欖涌水塘或元荃古道等路段以增添樂趣。 續行大棠山道,走到分岔路口就向右轉往「大欖林道 – 伯公坳段」方向,途中會看到通道兩旁有小城牆,城牆下就是「伯公廟」,有興趣的山友可以行山路下去看看。 大欖涌水塘的千島湖翠玉生輝,碧水相襯,足可媲美國外名勝。 如此美景須配合炎夏的好天氣,故遊者需忍耐在酷熱下行走較茂密的山徑。

郊遊徑的初段就在大欖隧道出口附近,公路上極多車輛駛過,轟隆隆地甚是吵耳,也影響郊遊的興致,於是加快步伐,循徑繞至山後。 沿徑北上,走過時而茂密,時而模糊的山徑,視野漸見開揚,右望亦可初窺千島湖景致。 及後路後的山坡較貧瘠,位置更高,可橫視整個大欖涌水塘。 由於水塘附近的土壤貧脊及經常受山火影響,為了鞏固水塘集水區的建築結構,故此於一九五二年開始了植林工作,在水塘附近培植了很多不同品種的植物。 水塘西岸的路段是昔日麥理浩徑的第十段,筆者走過數次,比較熟識路況;水塘東岸的路段在地圖上起落看似不大,其實也須先上升一段,繼而下降至塘畔。 現時連接汀九和八鄉的隧道稱為「大欖隧道」,但和此地相距極遠,兩者並無直接關係。 命名為「大欖隧道」的原因只是因為隧道穿越大欖郊野公園,大欖隧道並不能通往此地。 在這裡可看到下圖這條不甚起眼的吉慶橋,連同附近的永吉橋,這兩條橋是多年前元朗居民往來荃灣的必經之路。 從山上俯瞰大欖涌水塘千島湖,碧綠湖水上有多個小島山丘,翠綠色的小島有泥黃色的圍邊,突顯了輸廓,景觀壯麗又動人,美得有點不真實。

根據古蹟辦資料,適廬屬傳統客家圍龍屋,為雙堂雙橫的典型橫堂屋設計,以祠堂為整座民居的中心,附近還有用來養豬、放農具的附屬建築物。 交通:(於大棠出發)於朗屏站乘港鐵接駁巴士K66號,於大棠山路下車或於元朗乘九巴68R(特別線);(於屯門出發)於屯門站乘 43號小巴,於掃管笏站下車。 【千島湖行山路線】一文睇清香港千島湖行山路線、交通、打卡位詳情! 新界大欖涌水塘有「小千島湖」之稱,景色壯闊,而且新手都可以輕鬆登頂,即看下文看清千島湖新手行山路線、交通、打卡位詳情。 到大欖涌水塘可以元朗大棠作起點,於朗屏港鐵乘接駁巴士K66,往大棠荔枝園,經郊野公園6號燒烤場上山;或者元朗紅棉圍乘紅色小巴往黃泥墩村,步行10分鍾往楊家村上山。 路線: 荃威花園、石龍拱、田夫仔、大欖涌水塘、南坑排村。 大欖涌 長度: 約 15 公里 需時: 約 5 小時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搭乘 30, 30M, 30X 巴士到荃威花園總站,沿荃景圍至港安醫院附近。 黧 蒴 大 欖 郊 野 公 園 範 圍 昔 日 幾 乎 寸 草 不 生 , 被 雨 水 侵 蝕 以 致 光 禿 禿 的 山 頭 及 深 溝 , 隨 處 可 見 。 隨 着 大 欖 涌 水 塘 的 興 建 , 植 林 工 作 也 於 一 九 五 二 年 展 開 , 以 保 護 水 塘 集 水 區 免 受 侵 蝕 以 致 水 土 流 失 。 此 外 , 甲 龍 林 徑 及 甲 龍 古 道 , 由 荃 錦 坳 至 石 崗 , 途 中 可 以 觀 賞 多 樣 的 林 木 。

一直攀升至約210米高的井坑山,才有較闊落的樹陰位歇息。 可幸的是即使當日過百人參與,但各山友均互助守禮,大家排隊般緩緩上山。 大欖涌水塘除了收集雨水外,也是收集從中國大陸購入的東江水的水庫之一。 另一方面,於昔日樂安排海水化淡廠運作期間,大欖涌水塘亦是收集蒸餾後的淡水的地方。 大欖涌水塘壩為全香港首個擁有水力發電之水庫,電力供應濾水廠。 2014年1月18日,一名青年因為受不住學業壓力,拒絕返回英國繼續學業,失蹤六日之後,有懲教署職員在大欖涌水塘水壩發現其背囊及波鞋,遂通知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