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南收地詳細資料

雖則絕大部分受影響農業係喺第2期同第3期發展之內,但佢強調任何發展規劃同收地流程一出,附近行業勢必受到嚴重影響,而且撥款亦涉及第2期發展同第3期部分發展嘅詳細設計,所以佢要求當局喺發展事務委員會聽日召開會議時,當面詳細交代點樣安置同搬遷當區受影響嘅農業業戶。 佢話政府相關官員過往多次提到將對復業安置有相關安排,同埋跨部門審視處理禽畜農場搬遷問題,但係元朗南發展嘅文件仍然係冇農業安置搬遷方案,佢批評政府嚴重忽視行業多年來的擔憂同訴求。 在清拆前登記時已於持牌構築物/已登記寮屋從事屬 1982 年寮屋管制登記/牌照普遍涵蓋的業務經營,而且並無住戶就同一構築物同時提出補償及安置申索,可獲發放商鋪、工場、倉庫、船排、學校、教堂及觀魚養殖經營者的特惠津貼。 在房委會及房協現行的「富戶政策」下,在資助租住單位住滿十年的住戶,須每兩年就其是否擁有私人住宅物業及其入息資產資料進行申報,房委會及房協會因應有關申報資料作出相應跟進。 元朗南收地 如居住於房協的租住單位,住戶亦須於住滿五年時申報是否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 房委會/房協若接獲舉報並證實他們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則不論其居住年期,仍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在專用安置屋邨落成前(專用安置屋邨估計將於2024年起陸續落成入伙),房協及房委會將運用轄下租住屋邨的空置單位,為選擇「免經濟狀況審查」安置的合資格住戶提供過渡房屋安排,而當專用安置屋邨臨近入伙時,有關住戶可選擇(而非強制) 調遷至專用安置屋邨。 政府會根據專業估價另加按照適用的屋地分區補償率計算的特惠補償,向業主提出特惠補償建議,作為完全並最終的補償安排(即代替相關適用條例而提出的法定補償申索)。 就新界私人土地和新九龍及港島舊批地段而言,現有制度亦提供了法定補償申索以外的另一個選擇,採用 4 個分區補償級別(甲、乙、丙、丁4個分區)的特惠補償制度處理收地補償事宜,以簡化補償過程。

元朗南收地

當局未來數月會開展元朗南發展的法定規劃程序,完成改劃後會為道路及排污工程刊憲,預計需時至少兩年,之後會向立法會申請工程撥款,獲得撥款後就開始收地,三個豬場將在較後發展階段受到影響。 假如受政府發展清拆影響的已登記/持牌構築物住戶在清拆前登記中記錄在案,但在政府實質進場清拆前,被地段業主(或自稱為業主的人士)着令遷出,地政總署署長會考慮酌情允許這些住戶基於恩恤理由申請特惠補償及安置安排,並視乎每宗個案的情況考慮是否接納申請。 不過,這些住戶必須仍然要符合特惠補償及安置方案下與其他居住在已登記寮屋/持牌構築物住戶相同的資格準則,並須向地政總署署長提出讓後者信納其被着令遷出並不是基於他們可控制的情況及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收取其他方式的補償/安置。 房委會提供「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選項,讓合資格的合法租戶入住房委會轄下的公屋單位。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則提供「免經濟狀況審查」安置選項,讓合資格的合法租戶可毋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獲安置到由房協發展和管理的專用安置屋邨。 選擇「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的受影響合法租戶須符合房委會的全面經濟狀況審查、「不得擁有住宅物業」等相關資格準則。

根據既定的房屋政策,各項資助自置居所計劃(例如:「居者有其屋計劃」、「自置居所貸款計劃」、「置業資助貸款計劃」、「綠表置居計劃」等)的前業主/聯名業主或前借款人及其配偶均不符合資格再次申請各類資助房屋,包括適用於受政府發展清拆計劃影響住戶的安置安排。 計劃接受申請的期限已延長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以容許住戶有更多時間了解登記計劃和進行登記。 居於非住用寮屋的人士如能證明自 2018 年 5 月 10 日(即政府公布加強特惠補償及安置資格當日)或以前,已一直居於該構築物,便可符合計劃的登記資格。 詳情可瀏覽地政總署網頁上為「持牌非住用構築物/已登記非住用寮屋」住戶進行的一次過「寮屋住戶自願登記計劃」簡介」。 符合香港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 公共租住房屋 (公屋) 申請資格的自住業主亦可選擇放棄領取自置居所津貼而申請入住公屋單位。 有關資格準則包括須通過房委會的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符合「不得擁有住宅物業」規定(被收回的住宅物業除外)等。

申請人在獲批短期豁免書後,須依照獲政府接納的農耕/復耕計劃書耕作,否則地政總署會終止該豁免書。 倘申請經確立符合「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資格,房屋署會因應可供編配單位的供應,向合資格的申請者發出配房通知信。 舊批農地的特惠補償額會按照新界新市鎮發展區內農地分區補償率來計算,作為完全並最終解決相關適用條例而提出的法定補償申索。 元朗南收地 除了收地建屋之外,按照文件顯示,沿著公庵路的一條明渠,將會覆蓋作為公庵路、僑興路擴建,由現時兩條單線行車路,變成兩條雙線行車路。 另外,政府亦將會收元朗南範圍外4公頃私人土地,並清理27公頃官地作為配合元朗南發展的道路工程之用。

地政總署一般會於張貼法定收地告示後,以告示形式邀請受影響農戶提出申索。 在收到申索後,地政總署及漁護署會再進行實地視察,漁護署會進行農作物點算及評估。 元朗南收地 至於農用工具和農舍等農場雜項永久改善設施,政府也會在同一時間張貼拆除農場雜項永久改善設施通知書,邀請受影響人士提出申索。

兩個安置選項均須符合「不得擁有住宅物業」(住宅物業的定義見問 10 ) 及「不得正在享有任何形式的資助房屋計劃或相關福利,或曾因享有資助房屋或相關福利而不可享有有關福利」(可酌情處理的特殊情況見問 12 ) 的規定。 元朗南發展計劃涵蓋元朗公路和公庵路,面積達224公頃,其中185公頃為可發展面積。 當局預計,新發展區總人口可超過10萬人,提供約32,850個住宅單位,以及194萬平方呎商業零售地方和120萬平方呎「就業帶」。 計劃暫分為三個階段,首兩個階段房屋土地已獲城規會通過,均用作興建約16,920個公營房屋單位,政府將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於2022年開始收地,首批最快2028年落成入伙。 元朗南收地 政府早在2015年提出發展錦田南計劃,發展範圍包括西鐵錦上路站、八鄉車廠以及周邊14幅用地。 計劃又建議改劃錦田南周邊3幅用地,由「農業」以及「其他指定(鄉郊用途)」,改劃作「住宅(甲類)」,以公私營房屋各半的比例,興建33,701個單位,計劃涉及範圍173萬平方呎,預計可容納92,800名人口。 發展涉及多條非原居民村落,吳家村屬其中一個發展項目範圍,村內受影響居民約700人。

元朗南收地: 元朗南再住多10萬人 區議會憂迫爆

相關法例訂明評定補償的基準和原則、所涉及的程序,以及賦予土地審裁處就補償金額作最終裁決的權力。 為確保適時有序地發展元朗南計劃,政府會參考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的實施模式,考慮採用「加強版的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 根據該模式,政府會收回計劃需要的土地,同時在符合相關準則及條件的情況下,容許處理土地業權人為個別規劃作私人發展的用地所提出的換地申請。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透露,業界亦曾考慮善用農業持續發展基金,聘合資格人士統一繪製適合不同大小農場使用的圖則,惟因各農場地勢各異而未成事。 元朗南收地 他指過往不曾有養豬場成功遷移往新地方,惟政府至今仍未透露將以哪些方案協助受影響的禽畜農場,直斥政府過往在農業發展議題上採迴避態度及不作為,致每次收地均遭遇同類反對聲音,促當局在覓地遷場一事提實際協助,配合農場現代化令本地農業得以持續發展。 作為其中一個主要土地發展項目,元朗南可提供土地應付香港中長期房屋需求。

  • 元朗南屬於已完成規劃的3個新界北新發展區之一,位於唐人新村及大棠地區的185公頃土地,將會發展提供3.29萬個住宅單位供應,當中首批4300伙的公營房屋更屬於政府已訂立的十年長策建屋供應的一部份。
  • 此時,比鄰山邊河道亦會有一幅中低密度的私人住宅用地,轉作較高密度的資助房屋用途,地積比率原本2倍多上調至約4倍,致導整體單位供應增加。
  • 在房委會及房協現行的「富戶政策」下,在資助租住單位住滿十年的住戶,須每兩年就其是否擁有私人住宅物業及其入息資產資料進行申報,房委會及房協會因應有關申報資料作出相應跟進。
  • 至於棕地營運者的特惠津貼最短營運年期,由現時凍結登記日起計不少於七年,縮短為不少於兩年,並取消可獲計算津貼額的露天場地面積上限。
  • 政府會根據專業估價另加按照適用的屋地分區補償率計算的特惠補償,向業主提出特惠補償建議,作為完全並最終的補償安排(即代替相關適用條例而提出的法定補償申索)。
  • 刊憲當日,地政總署職員到其中一條受影響的吳家村進行人口凍結登記,不過吳家村村民強烈反對錦田南收地發展規劃,其中一名村代表更批評,政府在刊憲前完全沒有與居民作任何諮詢,認為強行收地做法不妥。

2013年4月16日,香港政府展開在元朗南發展房屋的可行性研究;待發展完成,它會成為元朗新市鎮的延伸部分。 有關地段位於元朗南及元朗公路、公庵路與大欖郊野公園之間,涉及約200公頃土地,當中93公頃是露天貯物場、工場和倉庫,47公頃為屬荒地,土地價值偏低;目前當中85%屬於私人土地,有約2,400名居民。 發展局強調暫時不考慮以發展香港新市鎮模式在上述的地方進行大規模的收地行動,另外亦不排除公私營合作的可能性。 (星島日報報道)本報本周日報道,元朗南新發展區範圍內的三個本地豬場,政府明言不會保留,當局仍未同豬場負責人商討搬遷及賠償安排。

元朗南收地: 政府錦田南收地建公屋

有關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及優化在元朗南棕地上發展房屋和其他用途的潛力,輔以基礎設施及社區設施,並改善現有環境。 元朗錦田南公營房屋發展第1號用地、第4a號用地(部分)(又稱第4a-1號用地)和第6號用地全面落成後,將提供合共約8,100個房屋單位,預計首批公營房屋住戶可於2026年至2027年入伙。 上述土地將於公告張貼後三個月,即今年6月5日歸還政府所有,政府亦會繼續與相關土地業權人、受影響住戶及業務經營者保持緊密溝通,妥善處理他們的補償及安置事宜。 發展局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交撥款申請,作為元朗南之收地及發展用途,項目分3期進行,涉約73.7億元。 元朗南收地 高佬賢睇完呢個發展計劃就眼火爆,事關文件冇農業安置搬遷方案,於是急急去信發展事務委員會主席謝偉銓,鬧爆政府一直冇聽業界嘅訴求。 經營58年、由1963年成立,歷經3代人的家族企業合豐鐵工廠,自城市渠務規劃以來,工廠便一直為本地提供港製作的生鐵井蓋。 如合資格住戶選擇購買專用安置屋邨的出售單位並申領經折算的核准特惠津貼,有關款項將於相關買賣落實後發放。 房協正就專用安置屋邨上述各項事宜擬定細節,並將於專用安置屋邨落成前,適時向合資格住戶提供有關安排的各項資料。 當受影響住戶到房協辦理安置申請的手續時,會獲安排填寫一份「專用安置屋邨選擇意向書」。

元朗南收地

同時,公私營房屋比例亦會由原本60%比40%,輕微改變成61%比39%,公營房屋比例略為增加。 近公庵路地 作首階段發展 政府亦公布,該元朗南發展區將分為4個階段發展,由北面向南面展開,首階段會以發展北面鄰近公庵路的公共房屋用地,最早首批居民將於2027年入伙。 隨後第2階段,則會發展公庵路一帶的其餘發展用地,以及唐人新村的就業帶,為多層樓宇與露天貯物場。 至於第3階段則為公庵路南面用作住宅發展的樂活生活區,最後第4階段則是唐人新村的住宅發展部分。 元朗南收地 元朗南建議發展大綱圖預計,稍後將會提交城規會諮詢,隨後修訂作為正式的法定規劃大綱圖。 政府計劃明年將就工程進行詳細設計,建造工程則會在2021及22年分階段展開。 為重置及處理區內逾百公頃棕地作業,政府將會在唐人新村一帶劃出合共11.1公頃土地作為露天貯物及工場用地,與舊方案相若,當中位於唐人新村共9.7公頃劃作貯物及工場用途,將會以地積比率約3.9倍興建多層工業大廈容納棕地作業。

元朗南收地: 清拆前登記

文件指出,待元朗南發展於二○三八年或之前完成後,該區將提供約三萬二千九百個住宅單位,以容納新增人口約九萬八千七百人,並創造約一萬三千七百個就業職位,發展局正進行增加發展規模檢討,以探討進一步增加總發展面積及可提供的房屋單位數目的可行性。 元朗南發展位處元朗公路、公庵路及大欖郊野公園之間,主要涵蓋唐人新村及大棠地區,佔地約224公頃,當中185公頃擬議作新發展的用地,其餘39公頃主要涵蓋將會保留的現有住宅群或道路。 元朗南收地 元朗南第一期的建造工程申請撥款約72.4億元,而第二及第三期的詳細設計申請撥款約1.27億元。 除此之外,財團就新田鄰近練板村的一幅用地,即米埔鷺烏林以北,向城規會申建29幢住宅,提供4176伙。

選擇「免經濟狀況審查」安置的受影響合法租戶須在緊接清拆前登記日期前在有關物業居住滿最少7年,並符合「不得擁有住宅物業」等相關規定。 發展局稱,受政府清拆計畫影響的豬場,可領取特惠津貼作為金錢援助。 至於安置問題,發展局表示受影響豬場可考慮搬遷,地點必須位於禽畜廢物管制區,並符合有關規定,如受影響豬場在市場上找到適合的私人土地,政府可就規劃或地政程序方面提供意見及適切協助,但當局未有提及會否主動替豬場覓地,以及相關賠償問題。 有關修訂是因應「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及工程研究—勘查研究」(「勘查研究」)制定的「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而作出,以推展第一和第二階段的元朗南發展計劃。 為按照「勘查研究」的建議,保留現有住宅社區,位於田寮村附近的兩塊土地將由「未決定用途」地帶改劃為「住宅(丁類)」地帶。 為了重置受政府計劃影響的村屋,位於山下附近的兩塊分別劃為「未決定用途」和「住宅(丁類)」的土地將改劃為「鄉村式發展(1)」地帶。

該研究已進行三個階段社區參與,在制訂「建議發展大綱圖」時已充分考慮公眾的意見。 此外,搬遷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往岩洞工程討論多年,計劃終有新進展。 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預計將於2027年下半年騰出該用地,以作房屋用途,預計工程所需費用為23.342億元。 載有修訂項目的唐人新村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YL—TYST/13現置於(i)城規會秘書處;(ii)位於北角和沙田的規劃署規劃資料查詢處;(iii)屯門及元朗西規劃處;(iv)元朗民政事務處;(v)屏山鄉鄉事委員會;及(vi)十八鄉鄉事委員會,讓市民於辦公時間內查閱。 為容納未能遷入傳統式分層工廠大廈的棕地作業,三塊位於元朗公路南面劃為「工業(丁類)」、「住宅(乙類)1」、「政府、機構或社區」和「綠化地帶」的土地,將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貯物及工場」地帶;位於天水圍西交匯處南面的一塊土地由「綠化地帶」改劃為「露天貯物」地帶。 位於唐人新村路南面、西面和北面、柏巒北面和西面,以及天水圍西交匯處南面的狹長土地,將由「住宅(乙類)1」、「綠化地帶」、「工業(丁類)」和「政府、機構或社區」改劃為「休憩用地」地帶。 據本報統計,自公布「北都」發展大計至今約7個月,僅元朗區已有最少8宗改劃用途申請,合共新增約2.37萬個住宅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