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次放射治療2024詳細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皮膚症狀:放射線照射後的皮膚可能會發紅或出現紅斑,之後會出現色素沉澱及脫屑,有些病人會有皮膚疼痛或搔癢的感覺,甚至出現潰瘍,經過治療或護理後通常會在 2 ~ 4 周內緩解。

“深層 ”X光機,鈷60機及直線加速器治療時因其放射源頭與病人距離都有 10cm 以上,射線經皮膚進入體內,故稱為遠距離放射治療,(又稱體外電療)。 【回本期目錄】 放射腫瘤科 低分次放射治療 李欣樺 主治醫師 (106年11月)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Sereotactic 低分次放射治療 body radiotherapy, SBRT)是一種新興的放射治療技術,臨床上可使用於無法動手術的第一期非小細胞肺癌或者肺、肝臟及脊椎骨轉移等。 隨著乳癌全身性治療的進步,新藥的發明,相較於其他癌症,乳癌變成是治癒率甚高、預後也較好的癌症。

低分次放射治療: 護心保肺~好神刀低分次乳癌放射治療 疫情期間治療乳癌的好選擇

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引進新型「環形放射治療機」,發展「好神刀低分次乳癌放射治療」,至今已30名患者受惠,其中對於心臟、肺臟的保護及治療效果,已發表在2022年第26屆台灣癌症學術年會。 放射治療,顧名思義就是使用游離輻射線(以下簡稱放射線)來治療罹患癌症的病人,藉除掉局部惡性腫瘤的細胞而達到控制癌症的目的,約有三分之二的癌症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療。 詹凱翔說,新冠疫情嚴峻,低分次乳癌放射治療能減少患者進出醫院安心治療。 此外,搭配「乳癌皮膚照護方案」、「疊代式錐狀斷層影像導引放射治療」及「SDX呼吸調控放射治療」等醫療服務,更能將輻射傷害降至更低。 目前「乳癌術後低分次全乳照射放射治療」的適應症,主要是針對早期乳癌或原位癌接受乳房腫瘤局部切除後的輔助治療,並排除淋巴結轉移、遠端轉移、與化療同步進行以及某些少見的病理型態。

低分次放射治療

另一方面,由於前列腺在身體位置並不是固定,會受膀胱尿液容量和直腸糞便儲存量而影響,所以病人每次治療前需要先排尿,再飲下一定分量清水,以確保每次膀胱儲尿量一致。 所以年紀較大的病人,若不能配合這些指示,可能並不適合SBRT。 劑量給予可一次400cGy,造5次(5天)後休息三星期,再治療第二個2000cGy,或是一次300cGy,一星期照四次,照到10次3000cGy總量為止。 照野則多採前後平行,若是病人很胖,前後徑大於22公分時,考慮多照野照射,可減低會陰部的皮膚的反應。 主要由於盆骨骼之侵犯或腰薦神經叢的侵犯所引起;淋巴瘤之後根神經節或週邊神經有廣泛地侵潤時,亦可造成疼痛,其他如癌細胞刺激造成脊椎膜炎,肺癌、鼻咽癌或乳癌轉移至脊椎骨而壓迫脊髓所造成。 咳血,胸痛及圍吸困難的症狀可於開始照射72小時內達到明顯的改善,肺膨脹不全約25%可改善,聲音沙啞 低分次放射治療 則約5%可以被改善,肺癌侵犯到食道會造成吞嚥困難,若沒有形成廔管,則仍可經由放射線獲得改善。

低分次放射治療: 別怕出門〉乳癌不要拖 低分次放療縮短療程

近來還有深受期待的免疫療法,不過現階段免疫治療僅有對17%~20%的肝癌患者有反應,可說還在起步階段,如果有機會找到搭配放射治療下,啟動更多免疫反應的方法,放射療法在肝癌治療上將會佔有更重要的角色。 要提醒的是,面對令人眼花瞭亂的各種放射治療「刀」,不是愈新就愈好,也不是光有「刀」就能發揮效果,治療過程中的配套措施也很重要,所以建議還是要聽從醫師的專業判斷,不必追逐、迷信尖端設備。 放射線治療的方式可分「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與「體內近接放射線治療」兩種,一般常聽到的直線加速器、光子刀、電腦刀等,以及最近相當熱門的質子治療、重粒子治療等,都屬於體外遠隔放射線治療。 還可以執行出一些極不規則的劑量分布,例如像全骨髓照射、全肋膜照射和全腹腔照射,此類治療是無法或很難使用傳統機器執行的。 未被殺死而僅是受傷的正常細胞,如DNA單股斷裂,可以因修復的機轉而恢復。 經實驗證明,整個修復的機轉約需4-6小時,這也就是可施行一日多次治療的理論基礎。

當人體全身接受500厘葛雷的暴露後,一百人當中會有五十人在三十天內死亡,但500厘葛雷僅讓人體體溫升高攝氏千分之一度,所以並非熱量使人致死。 放射線對人體主要是作用於細胞染色體,它可直接或間接的引起DNA的化學變化,在直接力面,乃是放射線撞擊DNA分子而引起DNA股斷裂,這種直接命中的機會很少發生,大部份都是間接影響所致。 由於細胞中百分之七十是水,放射線與水作用後,可產生具強氧化性質的游離根,此游離根可輕易地將DNA分子的氫抽取出來,而造成DNA股斷裂。 放射線所造成的DNA股斷裂有單股,雙股兩種,單股斷裂通常可修復,雙股斷裂則經常造成細胞死亡。 1922年Regaud和Coutard用X射線成功治癒了一例喉癌,並提出連續分次放射治療方法。

低分次放射治療: 健康生活

中文摘要攝護腺癌的放射治療療程約42至45次不等,大多的患者在剛過療程的一半,開始出現腸道、泌尿道等副作用,又或是療程將近3個月的時間,導致患者可能會自行休息甚至中斷治療。 本研究是採用低分次放射治療方法,使用體積弧形強度調控放射治療(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之半弧(Partial-arc)及全弧(Full-arc)射束技術來評估在腫瘤區域及鄰近危及器官劑量分布的比較。 本回溯性研究收集10位已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的攝護腺癌病患,利用同一組影像,由放射腫瘤專科醫師所圈選之相同靶區及危及器官輪廓,使用VAMT的治療技術,以兩組不同的射束旋轉角度重新設計新的治療計畫。

但傳統電療有一個明顯壞處,就是讓癌細胞有時間「唞啖氣」,癌細胞亦會進行修補(repair),甚至若電療療程拉長,癌細胞可能持續分化而再增多(repopulation),減低電療根治的機會。 另一個明顯弊端,就是傳統電療需時長,不利於病人每天來往醫院。 電療的正式名稱是放射治療,是化療、手術、標靶藥外,現代醫學最常見的治療癌症方式。 電療的原理是將高能量放射線射向腫瘤,破壞癌細胞的染色體(DNA),今細胞無法正常分裂甚至淍亡。 雖然放射線同樣會影響正常細胞,但正常細胞具有自我修復能力,而癌細胞則缺乏這種能力。 研究發現,採用低分次放射性治療的療效和傳統放射治療基本上是一樣。

低分次放射治療: 健康雲

在台灣近年來的死亡率常與肝癌分佔前二位,大部份的肺癌皆因局部過大或已轉移而無法開刀,能開刀者只有30%,而其中一半才是手術中可切除者,因此,將近七成以上的肺癌病人都需接受放射治療。 2、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利用電腦的人工智慧作逆向治療計劃的運算,並調控每個照射角度光子束的強度,因其順形度高,可治療形狀複雜又不規則的腫瘤,不單增加腫瘤的控制,亦大大減少正常組織的傷害。 無論螺旋刀、電腦刀、光子刀,以至於未來的質子刀,這些都只是執行SBRT技術的工具之一,但是有這些技術但不代表所有的工具都適合每個人。

低分次放射治療是一個方便快捷而且有效的治療方法,無論在北美洲或歐洲,已成為低風險和中風險前列腺癌的治療標準。 低分次放射治療 絕大部份仍由食道癌引起,少數則由肺癌或轉移到縱隔腔淋巴結的癌症引起。 食道癌預後極差,不到30%的病人活到5年,在台灣地區,發生率亦有上升趨勢。 低分次放射治療 放射線治療的目的可分為根除性及緩和性(或譯為姑息性,palliative)兩種,根除性的目標指向病人痊癒,緩和性的目標則在於增加病人生活品質。

低分次放射治療: 讓精子「暫停游泳」!男性口服避孕藥就快來了 副作用小

由於一般直線加速對於單次高劑量長時間的治療(放射手術治療),若無很好的病患固定則可能會引起較大的誤差,因此就發展出放射手術治療專用的伽瑪刀。 該設備配合腦部手術立體定位的頭架來達到最佳的固定效果,並固定200多顆的鈷60射源在類似頭盔半球體內,讓每一射束方向都聚焦至至一點上,治療時將病灶移到中心點,便可在短時間給予相當高的劑量。 良好的病患固定系統加上固定角度的聚焦射源,提供腦部腫瘤最精準的治療。 然而腫瘤形狀若為不規則形,則需要利用多個中心點來組成治療所需形狀,因此容易導致造成腫瘤內劑量分布較不均勻。

低分次放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