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道理,位於灣仔的銅鑼灣消防局服務對像也是全銅鑼灣。 大量的華僑富豪聚居於大坑一帶使各路商家雲集銅鑼灣東角,銅鑼灣東角開始形成一個購物消費區,最重要的消費者以天后、大坑一帶的富豪,也有來自北角以及灣仔的消費者。 居於西半山以及山頂的人口較少到銅鑼灣消費,他們以到中環為主,南洋富豪在銅鑼灣東角的消費力遠高於其他族群,亦使銅鑼灣東角的購物區遠比以當地居民日常需要的北角以及灣仔興旺。 銅鑼灣亦是新加坡、南洋移民史、歐美閩籍人口移民史的一部份。 此時北角已存在,而且天后一帶的貿易擴展到渣華道,但銅鑼灣的人口更密集。 銅鑼灣、大坑、跑馬地一帶至今一直是香港福建人以及南洋華僑的集中地,小福建社區則在戰後移民潮才伸延到北角,此前維多利亞城各族群亦有,銅鑼灣的人口以福建籍為大多數,尖沙咀以及深水埗區以廣府人和四邑人為多數。
規劃佈局設計將幼兒園和小學大樓以英文字母C的形狀設置在圍繞田徑運動場外的開放空間,以爭取最廣闊的視野和最充裕的陽光。 建築設計有別於傳統的課堂佈局,學生桌面連成一排,老師從正面進行授課。 教室均採納大量自然光,室內方便靈活的家具及設備佈置,鼓勵由技術輔助的教學,並設有供學生和老師共同使用的靈活學習和分享空間。
京華道: 炮台山( : 英皇道, 炮台山地鐵站
自1950年代填海後,新銅鑼灣面積已經很大,加上市區亦慢慢伸展入內陸本來不及市區發達的大坑內陸和加路連山等地。 而大坑和加路連山同被劃為附屬於銅鑼灣的大坑分區。 而和銅鑼灣的關係慢慢淡化,但不少地名上仍沿用銅鑼灣。 勵德邨,南華體育會仍用銅鑼灣名稱為地址亦不算錯誤。 但在這兩建築南面(勵德邨入口)的大坑和掃桿埔地區多數亦不會用銅鑼灣。
- 新界沙田區也有一名爲「銅鑼灣」的地方,名稱源於當地的「銅鑼灣村」,而當地的山丘也因村名而被命名爲「銅鑼灣山」,該村名爲20世紀初港英政府的華民政務司所定,與本文討論的香港島銅鑼灣並無任何關聯。
- 大坑北面和加路連山(或掃桿埔北面)50年代前屬於銅鑼灣,早年位於銅鑼灣(東)現在已拆毀的銅鑼灣警署,銅鑼灣裁判司署和現在還在的銅鑼灣消防局和銅鑼灣社區中心便要負責全銅鑼灣分區的社會工作。
- 主要街道包括英皇道(北角段)、電氣道(北角段)、渣華道(北角段)、七姊妹道(北角段)、百福道(北角段)、炮台山道(北角段)。
- 免責聲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僅為本項目提供資助,除此之外並無參與項目。
- 京華道18號地盤前身為亞洲凍倉,由發展商於2005年以6.2億元購入後,先後曾申請作住宅或辦公室兩種不同用途,最後落實興建成為單幢式甲級寫字樓大廈,並在2016年8月以22.18億元為項目補地價。
龍華檔案館是面向未來,讓市民關注和了解龍華規劃、文化、教育的核心,也是文化、展覽與存檔功能一體的多功能建筑。 京華道 故此,設計提升了多種靈活文化創意展示空間,將教育、展覽持相對開放功能,並設置於同一水平與不同城市界面對接,同時植入密切的文化泛空間,構成一個親民的文化共享平台。 企圖實現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建築思想,“傳統”體現在建築尊重自然山體,採用化整為零的體量組合與跌落等設計思想,而“現代”則體現在延續周邊建築度假休閒風格形成山形屋頂,創造現代充滿童趣的空間關係與建築形式。
京華道: 香港北角馬寶道28號
地下鐵路原建議在銅鑼灣中心地區(東邊)建設一個港鐵站,而不設在新興購物中心東角一帶. 自銅鑼灣商業區更大規模發展後,開始有廣府人遷入,但仍以天后為主,加上天后20年前建了不少300多呎的單位,很多外區人口遷入,所以天后一帶廣府人亦不少,但以福建籍較多,銅鑼灣東角因為唐樓非常多,除了在區內工作的人口,則大多仍為居住多以至數十年的閩籍人口。 很多南洋商家來港也會到銅鑼灣、北角一帶居住,他們不少在銅鑼灣、北角一帶都持有物業。 由銅鑼灣、跑馬地一直到鰂魚涌的華人都是以福建籍為主要多數,亦是香港閩籍華人以及華僑的高度密集區,部份把物業放售後便有其他族群人口遷至,但整體來說,很多家庭都不願放售區內物業,使人口改變輕微。
但銅鑼灣仍以天后較多人口混居,大坑、跑馬地等交通不太方便的地區,較少外區人口遷入,使人口仍以閩籍為壓倒性多數。 銅鑼灣由開埠到胡文虎等富豪定居銅鑼灣半山至今仍是南洋商家的來港的居住地,他們在區內擁有不少物業,親屬亦大多在天后、北角的豪宅以及銅鑼灣半山、北角半山,但現今的銅鑼灣已非常國際化,更倚靠港島高消費族群。 京華道 天后一帶有閩籍人口開設的甜品店,亦有廣府人開設的食店,形成多元文化。 此外,市區的大單位亦有大量的富商聚居,如柏景台、城市花園等,但市區更多唐樓,住在半山區的小單位以及唐樓的人口不是富商。 2013年6月,130名租戶搬走嗮,基座商場俾香港本地百貨商店之一先施百貨接手。 其他競標者包括美國服裝品牌Forever 21。
京華道: 香港北角木星街9號
東區的北角@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6,019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06,822人。 主要街道包括英皇道(北角段)、電氣道(北角段)、渣華道(北角段)、七姊妹道(北角段)、百福道(北角段)、炮台山道(北角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城市花園,百福花園,健威花園,和富中心,丹拿花園。
新的屋頂層,創造一個空中跑道,讓市民在高密度的基隆市區,有更多活動和舒展。 京華道 新形態的立體化公共空間,提供市民不同的角度與高度,與港區都市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建築設計概念源於傳統摺紙藝術,以朝向各異的折面巧妙組合成一曲線起伏的長立面。 沿用相同的設計方法於室內,創造出三個室內設計分區以提供方向感。 每個商業及餐飲亭閣各具特色,採用不同的分層外立面設計解決方案,使遊客每步都能感受周圍景觀變化不斷。 每個亭閣都展現別具一格的形象;然而透過採用相似色調的建築材料組合及一致的細節處理做法,融合分散的元素以統一整個區域的設計風格。
京華道: 香港北角電器道169號
項目屬港島區全新兼享全海景,料吸引中資機構注視。 偌大的基地範圍內,設計師善用馬祖獨特的花崗岩地形,以既有坑道作為新的空間核心,藉由大量圓弧造型的動線與量體設計,將散布其中的坑道,串接成具體的動線連結。 建築師以大自然共生共榮的謙卑態度,將一個大型紡織及製衣的生產基地融合在中國廣西桂林地區的優美大自然環境之中,藉此探索未來建築設計與大自然融合的道路。
- 美術樓遵循校園總體規劃的“新徽派藝術聚落”主題,採用“風車型”合院格局,通過對院落的封閉與開放、院落的二次尺度、建築材質與屋頂的探討,營造出張弛有致的空間序列,並與校園周邊環境互動,以一種當代的視角呈現藝術院校的特質和徽派地域建築的特徵。
- 展示空間、大廳、櫃台、休息區、解說區、放映室等個別口袋空間,形成了「是個別也是整體」的流動連續性空間。
- 東區的北角@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6,019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06,822人。
- 銅鑼灣的消費區早期以南洋閩籍華人為主,後來又加入鄰近的北角以及灣仔區人口消費,再後來更發展成港島以至世界最主要的消費區,不少居於山頂的富商也到銅鑼灣消費(此前以到中環為主)。
後來高層辦公室輾轉加入庫務署、婚姻註冊處等政府部門。 京華道 裁判署大樓南側設有一個露天停車場,位於柏景台第1座現址,司署東面與英皇道之間則設有無比(即美孚)油站。 於1982年3月拆卸,原址現在變成港鐵港島綫的天后站出口及2座39及51層的柏景台。
京華道: 京華道18號
另一方面,因為銅鑼灣東角的稱呼,銅鑼灣東角周邊也有「東區」的別稱,現時仍保留的痕跡包括禮頓道的電訊盈科電訊大廈及怡和街的華人銀行東區大廈等。 而現時銅鑼灣站的位置,地鐵站建成前則經常被稱為東角,指銅鑼灣東角,意思為維多利亞城之東的一個海角。 東角的位置大約是現時維多利亞公園與波斯富街之間的地區,即東角道附近。 近年銅鑼灣東部,因為較西部寧靜,而有一系列社區設施,往返銅鑼灣西面步行只須5分鐘,發展商建了不少酒店,都是以銅鑼灣命名,如香港銅鑼灣海景酒店,銅鑼灣皇悅酒店,銅鑼灣維景酒店等. 此區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由於建住宅的地理位置優越,早在20年前已經過度開發了,拆卸樓宇有了高度限制,而成本過高,近20年建成的高樓大廈住宅只有海景軒,其餘都是酒店和辦公大樓.
炮台山位於香港島的銅鑼灣以東、北角以西,由英皇道、電氣道及炮台山道三條主要道路貫穿。 如以港鐵站與站之間的中線為界,或商戶於地址上使用「炮台山」作為通俗地名為準,炮台山南起銅鑼灣街市;東至北角道、北景街;西至哥頓道;山上南部於天后廟道與寶馬山接壤。 對於炮台山的範圍大概是英皇道由歌頓道至北角道的一段,甚或包括北角西南邊及銅鑼灣東面北部地區。 總開發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的上海LCM置匯旭輝廣場,其中13萬方平方米的商業面積坐擁地上4層及地下一層,另外四棟辦公塔樓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