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一名喉癌老翁疑遭紗布「封喉」致死,事故調查委員會2012年3月公佈調查結果,發現院方誤將死者喉部永久性造口,視作即將埋口的臨時造口來護理,用紗布封造口。 調查報告指出,病人從伊利沙伯醫院轉院至九龍醫院時,運送紀錄未有列明喉癌翁頸部呼吸造口屬永久性,此後全部涉事醫護,都當作臨時造口處理。 老翁入院後共有27人經手,其中16人曾處理老翁的造口,包括一名醫生,其餘是護士。 他說,底層紗布未能被膠布黏貼固定,不排除病人大力吸氣時把紗布吸入氣管的可能性,但拒評是否老翁死因。 1929年9月,九龍醫院開始啟用,為九龍區首間公立醫院,當時由新任港督金文泰主持開幕儀式。 1941年至1945年香港淪陷期間,九龍醫院曾作日軍醫院。
因為底層的紗布未能被膠布黏貼固定,所以不排除病人大力吸氣時把紗布吸入氣管的可能性。 2016年6月,護士管理局裁定三名護士在事件中專業失德,各被判停牌一個月。 水療是物理治療的常用方法之一,物理治療師會借助水的浮力和阻力來幫助患者放鬆緊張的肌肉及增加肌肉力量;水療池的暖水溫度也可達到舒緩痛楚的作用。 此外,水池的波浪更可以用作平衡訓練,這獨特的環境對腦神經康復者及長者的防跌極為有效。 慎防詐騙提示:公眾人士請慎防冒充養和醫療集團或其成員包括養和醫院、養和醫健以及各關聯公司名義的通訊 (虛假網站、電郵或語音來電等)。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九龍醫院物理治療預約
病人可運用「吸波仔」工具配合,當對著氣口用力吸氣並摒住呼吸,波仔便會懸在半空。 第二是協調呼吸法,病人在預備動作時吸氣,用力做動作時呼氣,其後保持規律呼吸,有助改善日常生活推拉物件、提舉重物、轉換姿勢等。 第三是排痰,物理治療師會透過拍痰和振動胸壁,協助病人排出痰涎。 至今,九成半病人已康復出院,當中三分之二病人在九龍醫院治療不足一個月便可出院;七成病人出院時的行動能力有明顯進步,三成病人的活動能力已恢復至患病前。
- 坐落瑪嘉烈醫院範圍外的荔景大樓於2001年落成,為病人提供復康及療養住院服務。
- 過往的一切一切已隨(中)風而逝無法挽回,將來要發生的事卻可從今天起由我創造。
- 至今,九成半病人已康復出院,當中三分之二病人在九龍醫院治療不足一個月便可出院;七成病人出院時的行動能力有明顯進步,三成病人的活動能力已恢復至患病前。
- 她稱,多數病人都不會著眼於肺功能指數,而是著重自己能否做到個別動作,譬如上樓梯。
- 醫院於1991年12月加入醫院管理局,於1970年創辦香港佛教醫院,即獲編配一個當日或翌日的預約診癥時間。
相隔一年多後我竟以康復「半邊人」的身份,再次回到這裡探望一位我從不認識的「半邊人」,真是百感交集,別有一番滋味! 原來這次探望的病者是趙小姐的母親,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婦人,左邊身體因中風而癱瘓,精神看來不錯,比想像中好。 我們傾談了大約一個小時,把我的經歷和康復經驗都一一詳細地告訴了她,並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她最大的鼓勵。 臨離開前,我把事前已準備好的一本內有我的文章和自創的「中風康復100式」的小冊子贈送給她,希望我的康復經歷和經驗能給她帶來一點啟示,助她早日康復。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訓練:
新病房嘅設計以透光、柔和色為主,令病房內陽光充足,病人可以感受到天氣變化,而且床與床之間嘅距離加闊,都有助改善病情。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本院義肢及矯形服務按個別病人需要度身訂造義肢與矯形裝置,並採用最先進設計技術及高端組件製造及提升義肢及矯形裝置的效能。 本院電生理檢驗室為全港唯一由電生理診斷醫學專科醫生主理所有個案的同類型檢驗室。 本部醫生獲美國電反應診斷醫學委員會及加拿大臨床電生理學協會證書,按美國神經肌肉及電生理診斷醫學協會指引進行各類檢查。 印尼塔勞群島附近發生6級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暫時沒有傷亡和損毀報告。
如有, 不如同媽媽坐的士, 因為非緊急服務要等架車有空, 仲要集齊幾個病人一齊轉, 要媽咪呆坐standby…., 但如果你地安排吾到人手咁就冇辦法. 不過,鄒亦指現時本港較缺乏復康科專科醫生,人口老化令復康服務及病床都供不應求,故加建康復大樓前,需評估人手、病床數目,並制訂加快病床流轉的方案。 他透露各公院的內科及骨科復康科醫生已籌組委員會,探討復康科發展路向。 1999年12月,紓緩病房及物理治療區, 內 裡 環 境 究 竟 是 怎 樣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的 ,相信出現環境污染。 本部復康專業團隊關心截肢人士的需要,服務針對每個病人之生理及情緒狀況,透過病人教育及各類先進科技,協助及引導病人順利度過康復過程,盡早恢復正常生活。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九龍醫院 Kowloon Hospital
因 是 禁 區 ,一方面向社區人士宣揚禁毒工作,成為義工服務,三個主要功能部門設於同一大樓內,並於康復大樓繼續提供服務。 九龍醫院正座(又名主座大樓)則於2004年建成及由醫院管理局接管。 香港浸信會醫院的物理治療部由註冊物理治療師團隊主理,提供全面的專業物理治療服務。 物理治療師會利用如聲、光、冷、熱、電、水和手法等物理方法,透過先進的儀器及運動,為住院及門診病人進行治療,幫助他們盡快康復。 位於尖沙咀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務中心 – 物理治療中心,由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主理,提供多元化的物理治療及復康治療服務,包括骨骼肌肉創傷及神經復康治療等。 中心位處商業核心區,交通便利,於市區內提供一個設備齊全,而又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一脈相承的復康中心,讓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病人或其他有復康需要的人士,可獲得適切的復康支援及跟進。
物理治療師會以病人及家庭為中心,提供準確的評估和適切的治療,務求促進病人活動功能,重投健康和活力的生活。 陳華殷又稱,病人出院前,物理治療師會為他會設計一套家居運動,按照其身體狀況調整運動頻率及強度,種類包括頭頸、下肢伸展、肌肉鍛鍊等。 部份病人亦會到醫院物理治療部繼續定期訓練,每一至數周訓練一次。 九龍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陳華殷稱,不少康復者的血含氧量偏低、有積痰、呼吸短淺及肌力下降,三類運動有助康復者改善呼吸。 首先是呼吸運動,病人需善用胸肺擴張呼吸和橫隔膜呼吸,以紓緩氣促、提高呼吸效率。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九龍物理治療 中心 自然療法醫師,電話: 25242018,私家診所或私家醫院皆可)所簽發之物理治療轉介信 中心服務均須預約 已預約之服務使用者敬請依時到達本中心登記處登記 如首次評估及治療,預約時間則於
火警發生在凌晨2時55分,現場是廣東道925至927號一個低層單位,冒出濃煙,消防出動一條喉和一隊煙帽隊到場撲救,約一小時後將火救熄。 醫管局證實,死者是伊利沙伯醫院一名護士,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及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非常哀痛,對死者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九龍中醫院聯網職員緊急事故心理服務中心,將為有需要的職員提供心理支援。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因地盤大範圍面向繁忙的青麟路新大樓刻意縮後,令向街的病房可減少嘈音。
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兩間康復科病房及部份專職醫療服務已遷往該大樓運作。 戴麟趾夫人康復院于二零零零年一月十七日與九龍醫院合并,并于康復大樓繼續提供服務。 本院另計劃于本年七月于該大樓開設另一病房,共六十八張病床,主要提供復康服務予聯合醫院病人。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香港眼科醫院
1963年伊利沙伯醫院落成啟用,成為九龍區的主要公立醫院,九龍醫院遂改作肺病專科和療養院式醫院。 特別為訓練中風肢體康復而開發的嶄新療法,融合三種康復方法使中風病人重拾手部功能。 由腦部想像活動,從而產生相應的實際手部活動及感覺訊息,刺激神經可塑性改善自主活動控制。 物理治療是利用運動治療、手法治療和電療等,讓服務使用者恢復身體機能正常運作,改善活動能力,重投正常生活。
中心本着專業復康團隊的知識,為病人制定適切的復康療程,從而提高患者自我照顧能力,重新適應日常生活。 2011年11月,一名患有喉癌的年老男病人,懷疑遭紗布密封呼吸造口導致窒息死亡。 事故調查委員會於2012年3月公佈調查結果,發現九龍醫院的人員誤將死者喉部的永久性造口,視作即將埋口的臨時造口來護理,用紗布密封造口等待傷口埋口,但確實死因則有待死因庭審理。 調查報告指病人從伊利沙伯醫院轉院到九龍醫院時,運送紀錄未有列明這名男病人患有喉癌,頸部的呼吸造口屬永久性的,但九龍醫院的全部涉事醫護人員,都將永久造口當作臨時造口處理。 九龍醫院接收病人後共有27名醫護人員處理,其中16人曾處理病人的造口,除一名名醫生外,其餘都是護士。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調查委員會主席余協祖解釋,九龍醫院的醫護人員以為病人的造口是不再使用的臨時造口,每日都用消毒敷料為造口消毒和用紗布覆蓋等待傷口癒合,護士曾用膠布貼住紗布的四邊,甚至用兩層紗布封住造口。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精神科
本院轄下的賽馬會九龍康復中心為門診病人提供全面的康復服務,每年求診人次達十萬,是九龍區最大型的康復門診中心。 此外,本院還設置了病人資源中心、康復運動場、玩具圖書館及復康花園,為病人提供多樣化的康復活動。 為切合社區需要,本院開辦了社區服務,其中包括九龍醫院社康護理、由康復科設立的社區老人評估服務;及由精神科成立的精神科社區服務組及老人精神科外展服務組等。 設于本院的九龍醫院護理學校(普通科)提供專業訓練予登記護士學生。
擴建荔景大樓除了可為日後重建瑪嘉烈醫院時提供部分調遷安排外,還旨在加強荔景大樓的日間醫護服務,以減少不必要的住院治療,並確保大樓設施符合現代化醫療環境的感染控制措施和服務水平。 ,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KH)是香港的公營醫院,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亞皆老街147號A,為九龍區首間由香港政府設立的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為九龍中聯網醫院之一,主要提供服務予九龍區病人。 醫學進步令人均壽命延長,但同時令病人對復康服務的需求大增。 服務簡介 夏利萊博士伉儷綜合復康中心 (原名葵涌綜合復康中心),以綜合服務模式,亦係首間提供胸肺康復計劃,譚俊榮視察九澳康復醫院設施。 九澳康復醫院共有160張床位,長者綜合服務中心,遠離毒禍。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香港鄧肇堅醫院
Keeogo 是一副外骨骼人工智能機械腳,是電動輔助步行的設備。 它利用設備內置的組合導航感應器,偵測使用者啟動的動作,並提供動力,以減輕人體的負擔。 它不單可輔助步行訓練,亦可在日常活動和功能性活動中提供動能協助。 是一副既適合用作訓練以提升能力,同時亦可在家居使用以輔助日常活動的嶄新復康設備。 外牆設計以和諧的方式將醫院三個不同區域合併,這三個區域有不同個性:例如,玻璃幕牆,用於診症室和辦公室樓層,而比較細少的窗戶便用於病房外牆,目的除環保外,還當窗戶為畫框把窗外風景框起欣賞。 利用聚焦性的高能量聲波,刺激患處軟組織的血管生長,加速血液循環及喚醒細胞的自我修復功能,並能同時達到即時的止痛效果,為現今物理治療最先進的治療方法。
- 第二是協調呼吸法,病人在預備動作時吸氣,用力做動作時呼氣,其後保持規律呼吸,有助改善日常生活推拉物件、提舉重物、轉換姿勢等。
- 事故調查委員會於2012年3月公佈調查結果,發現九龍醫院的人員誤將死者喉部的永久性造口,視作即將埋口的臨時造口來護理,用紗布密封造口等待傷口埋口,但確實死因則有待死因庭審理。
- 因為底層的紗布未能被膠布黏貼固定,所以不排除病人大力吸氣時把紗布吸入氣管的可能性。
- 【本報訊】亞洲國際博覽館新冠暫託中心,在昨日上午10時許,有職員在點算藥物數量時,發現與紀錄不符,經進一步核算後,數量依然有出入。
-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現時已差不多完全康復了,日常生活也全面回復到未中風前一樣。
- 本部復康專業團隊關心截肢人士的需要,服務針對每個病人之生理及情緒狀況,透過病人教育及各類先進科技,協助及引導病人順利度過康復過程,盡早恢復正常生活。
研究亦發現,病人對治療及復康服務之選擇,乃康復治療成敗的關鍵。 有見及此,本院提供一系列護理及復康服務,照顧中風病人的需要。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膝蓋會感到酸痛無力,經診斷後如情況嚴重,可以選擇輪候置換人工關節手術。 醫管局2020年起推出計劃,為輪候置換人工關節手術的病人提供物理治療,紓緩膝蓋惡化情況,部分輕症患者經物理治療後,毋須做手術。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
她於8月下旬轉到九龍醫院接受康復治療,物理治療師每天為她拍痰,又帶著她走路、訓練肌肉等,身體狀況有好轉,在9月底正式出院。 1999年12月,兩間康復科病房的126張病床及部份專職醫療服務遷往九龍醫院康復大樓運作。 戴麟趾夫人復康院於2000年1月17日與九龍醫院合併,並於康復大樓繼續提供服務。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他解釋,中風病人留院期間仍有可能復發,若情況嚴重,仍可短時間由康復大樓送回急症醫院,以便施援。 醫院於1991年12月加入醫院管理局,於1970年創辦香港佛教醫院,即獲編配一個當日或翌日的預約診癥時間。 醫學研究顯示,及早在跨專科團隊協助下接受專業復康治療,可有效改善病人生理及認知狀況,重拾自我照顧能力,改善生活質素。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日間醫護及復康大樓懷明樓
本院跨專科團隊會根據每一位病人的特殊需要,提供綜合、緊密的醫療、護理及復康計劃,旨在促進病人康復及恢復活動能力。 本院復康科專科醫生為本港首位獲頒美國人體醫學及復康醫學委員會脊髓創傷科文憑的醫生。 根據立法會財委會通過的撥款申請,首兩階段工程料涉及約6億元,第3階段則未評估。 九龍西醫院聯網總行政經理(規劃及發展)曾子充醫生指,現有荔景大樓淨作業面積約8,500平方米,新大樓約2.4萬平方米;預計擴建後,新、舊大樓的淨作業面積會較現時多3.8倍。 新醫院大樓將集中做住院服務,擴展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及放射診斷服務,亦會設立快速測試化驗室。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香港佛教醫院
當病人的情況漸轉佳,訓練可加入肌力鍛鍊和帶氧運動,如踏單車等,以提升體能。 本港抗疫逾一年,至今累計確診個案破萬宗,當中不乏病情嚴重的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康復後活動能力仍較弱。 伊利沙伯醫院及聯合醫院轉介了40多名康復者到九龍醫院,接受康復治療。 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Bowtie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 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運動創傷治療及處理
瑪嘉烈醫院於1975年成立,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九龍西聯網的大型急症醫院,為葵青區和九龍西聯網其他地區的病人提供服務。 瑪嘉烈醫院設有全面的急症、專科及日間護理服務,包括24小時急症室服務。 坐落瑪嘉烈醫院範圍外的荔景大樓於2001年落成,為病人提供復康及療養住院服務。 病人資源中心病人資源中心服務時間為星期一至五的上午9時正至下午5時正,提供病人互助小組、資訊服務、病人/社區健康教育計劃、圖書館服務、康樂及社交活動及統籌義工服務。
這處設有落客區,還有行人天橋接駁至屯門醫院主診大樓,方便訪客及病人往來。 為方便醫護人員在院內工作流程,盡量把有關連的工種放於同層。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因此在設計上注入中空大堂位置,然後在每層加上特定顏色,令每層一目了然。
在信的末段我寫下了這幾句:「如閣下及病者認為有需要,本人十分樂意到「九龍醫院」探望病者,與病者及閣下分享一下我的康復經驗,給病者一點鼓勵。 」2007年10月30日趙小姐給我回覆了電郵,並相約在2007年11月3日(星期六)下午六時到「九龍醫院」探望病者。 當天下午五時下班後便乘車往「九龍醫院」康復大樓3B病房探望病者,這裡正是我當年在「九龍醫院」留醫時所住過的病房(3A)的隔鄰。
病人出院前,物理治療師會為他們設計一套家居運動,按照其身體狀況調整運動頻率及強度。 屯門醫院康復科顧問醫生鄒兆麟形容,康復大樓有助不同專科就病例溝通及商討療程,是公院以有限資源提供最多服務的「有效工具」。 治療形式包括改善身體機能、肌肉力量、靈活度及耐力的生理復康服務,或處方紓緩痛楚、失眠及抑鬱的非成癮藥物。 此外亦提供職業治療及工作復康,透過不同活動提升肌肉力量及耐力。 臨床心理評估、輔導及生理回饋訓練對若干病人或有幫助,以減低肌肉張力及神經警覺度,控制痛楚。 必要時本部亦會轉介個別人士接受神經阻斷術或脊髓刺激治療等特殊介入療法。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服務時間
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五天後,被轉送到「九龍醫院」做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 因「九龍醫院」是一所復康醫院,病房的空間比較寬敞,環境也較舒適,故心情也較前開朗平靜得多。 這裡的病友大多數都是病情比較穩定及正在康復中的,並沒有像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期間,差不多每天都有病友不幸去世的恐怖情景。 在這裡可以有較佳的心情和較多的時間,好好思考一下應以怎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巨變後的日子。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醫院共有17座院舍,分別於1925年至1965年年間建成。 九龍醫院的胸肺內科是九龍區最大型胸肺專科中心之一,亦是香港首間提供胸肺康復計劃的醫院。 另外,九龍醫院亦為伊利沙伯醫院及基督教聯合醫院的病人提供延續護理服務。 訪石鼓洲康復院後感 一 月 六 日 應 香 港 戒 毒 會 石 鼓 洲 康 復 院 院 長 之邀 ,親身了解參與買位計劃的私營殘疾人士院舍的運作。 張建宗得悉該院屬高度照顧的殘疾人士院舍,兩間康復科病房的126張病床及部份專職醫療服務遷往九龍醫院康復大樓運作。 戴麟趾夫人復康院於2000年1月17日與九龍醫院合併, 造 訪 被 人 們 稱 為 戒 毒 所 的 石 鼓 洲 禁 區 。
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物理治療: 九龍醫院旺角
本部跨專科團隊致力集中恢復病人生理功能,紓緩痛楚及殘障,以及提升工作、學業與其他活動之表現。 建築面積超過54,000平方米,比起舊大樓多出約20,000平方米,可以增加20張復康病床及一共100間不同的專科診症室、3間日間手術室,提高醫院整體服務量及服務能力。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