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腫瘤科2024詳解!(持續更新)

標靶藥物經常造成症狀有皮炎、腸胃道反應等,由於標靶藥物經常針對上皮細胞設計,中醫腫瘤科醫師會考慮標靶藥物之特性,調配適合的處方,減少皮膚及腸胃黏膜因標靶藥物造成的損傷,並進行修復,因此能減少皮膚炎、手足症候群、吐瀉等副作用。 另外,中醫腫瘤科與中醫皮膚科有配合使用外用製劑,會依據患者的狀況調配個人化的用藥,以針對受損的皮膚輔佐用藥。 臨床實務上,我常常轉介病人給我的中醫同學或是師長,請他們窮盡各種方式一起照顧癌症病患,經過多年的合作經驗下來,發現中醫在「改善化療或是放療的副作用」,的確會有不錯的效果。 中醫腫瘤科 當時我會想,與其做一個「不被西醫相信的中醫師」,不如做一個「相信中醫的西醫師」,希望能夠在未來,在癌症治療中找到中醫的角色,進一步透過科學的方式來驗證中醫的效果,因此選擇了西醫,完成內科及腫瘤內科訓練,成為獨當一面的腫瘤科醫師。 後來進入醫院實習,我發現,醫院有兩類西醫師,一類是排斥中醫,認為中醫不科學,甚至會影響西醫的治療;另一類雖不排斥,但是大部分也沒有很相信中醫,可能只覺得中醫對病人無害,沒有很期待療效,不會主動推薦病人去尋求中醫。

中醫藥中心除設普通科中醫服務外,更設專科中醫診治予癌症病人。 中心同時間提供服務給門診病人及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服中心的住院院友。 由2014年初開始,中心的中醫師更為所有新入住癌症康服中心的院友作免費中醫評估,以進一步加強康復中心的住院服務。

中醫腫瘤科: 腫瘤科中醫推薦保健、治癌湯水

董汝玲教授說,當中的成分無任何的副作用和毒性,包括靈芝、生黃耆和西洋參,均有補氣養陰的作用,如靈芝有抗菌消炎、解熱毒,以及保肝的作用,因此一般的市民亦可服用藥劑,提高身體的抵抗力,但有關的劑量需作調整。 浸淫在陰陽寒熱、脈法正隅的世界裏,他讀中醫至第四年,任教他的陳炳忠教授指他成績佳且對研究有興趣,建議他再修讀西醫。 「第一個想法是好瘋狂,還讀多個西醫!身邊的人都鼓勵我,讀埋西醫發展會更好,始終沒甚麼人是兼具中西醫資格。而且我心繫科研,如同時修讀西醫,路向會更廣闊。」他指近幾十年,國內的卓越名中醫及專家,不少都是中西醫,有西醫底子,甚少是純中醫。 之前那位老太太是先做了一個月的化療,由於身體太虛弱才尋求中醫協助,正是因為服用中藥才使得身體狀況越來越好。

時值今日,癌症仍然是複雜難治性疾病,任何單一的方法,包括所謂秘方、驗方、單方均難以治癒癌症,涵蓋中西醫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仍然是癌症治療的明智選擇。 中藥材經由煎煮的水藥方式,以真空包狀送至病房服用,此項目是自費的。 中藥飲片中有許多抗癌藥物是科學中藥沒有製造出來的,此類癌症特殊用藥的療效更好,為自費項目,但自費的飲片中藥治療劑量調配不受限於健保,因此於用藥的靈活度上會有更佳的發揮。

中醫腫瘤科: 醫院診所分類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硏中心 (以下簡稱本診所) 位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信和樓一樓,前身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 中醫教學診所, 是中醫學院的第一臨床教學基地。 診所於 2001 年成立,由多位教授、專業顧問、講師及資深醫師駐診,並帶領見習、 實習同學為校內外人士提供高質素的專業中醫服務。 本診所的專業中醫服務由香港註冊中醫師提供,醫師均為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曾接受香港醫管局的中西醫學系統培訓,致力提供優質及可靠的中醫醫療服務。 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從1996年起遷至R座,樓高十五層。

中醫腫瘤科

飲片中藥的價格依據各中藥材時價而定,並非一固定價,本院藥材的煎煮費為一帖60元,依照醫師調配的處方約每日200至500元不等,詳細費用請與您的中醫師討論。 化療的副作用包含:骨髓抑制、腸胃道副作用、疲倦、皮膚炎反應等等。 中醫治療以補養氣血,提升元氣的方式,降低骨髓抑制的程度,避免因化療後骨髓抑制嚴重而引發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中醫藉調養提升消化道功能,降低因化療後細胞受損的腸黏膜損傷,可以盡早修復腸黏膜的損傷,並減輕因術後噁心、嘔吐、便祕、腹瀉、食慾不振的情況發生。

中醫腫瘤科: 癌症(腫瘤科)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建議,如果要使用輔助與替代醫療,病人應該要和原醫療團隊討論,因為 CAM 的療效在科學上未知,且有可能會影響到現有的治療,甚至是造成傷害。 【 痛症科 】 中醫利用中藥內服外敷、針灸、拔罐、推拿等方法,內外兼治,針對治療肌肉骨骼損傷或退化性關節疾病。 【 心腦血管科 】 中醫指出心腦血管疾病主要是氣滯血阻所致,通過穴位針灸、推拿及中藥治療,可加強氣血運行,改善心腦血管問題,有效針對心臟病、冠心病、血管老化、心律不正、心絞痛、腦梗塞等腦血管疾病。 第二期由於癌細胞從腸黏膜入侵至腸的肌肉層,或需做化療,中醫推薦腫瘤患者可煲黃精人參雙升湯飲用,尤其適用於化療後紅白血球指數下降的病人。 在眾多大腸癌末期患者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89歲的婆婆。 婆婆兩年前發現腹瀉,大便有血及黏液,跟家人說不舒服,於是去做檢查,其後確診是腸癌第四期,有轉移狀況,立即接受手術切腸,要長期帶糞袋。

抗癌之路對病人和照顧者而言都帶來情緒上、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消耗。 在港怡醫院,我們的腫瘤科醫生會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紓緩治療。 廣華醫院病人在留院期間,可因應個人意願,及在主診西醫同意下安排轉介中西醫結合住院病人服務。 中醫腫瘤科 所有中西醫結合住院病人服務必須預約,詳情請向主診醫生查詢。 但近來研究發現,電療化療後腫瘤消失,亦應接受1年免疫治療,可減低復發,延長壽命。

中醫腫瘤科: 查詢及預約電話: 2517 6623

蘇子謙專科選了臨床腫瘤科,中醫較少分專科,視乎跟隨哪位中醫老師。 習中醫途上,他有幸遇上3位恩師,一位教他針灸的老師,一位本身也是中西醫的余秋良醫生,一位是上文提及的陳炳忠教授。 中醫、西醫,由病理基礎至治療方向,似是南轅北轍,兩者走在不同道路上。 蘇子謙醫生,由註冊中醫師至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擁有雙重身份,在香港確是少數。 除醫療服務外,本院亦十分重視健康推廣,特安排註冊中醫師在全港各區主講不同主題的中醫健康教育講座,並以優質中藥材搭配出多款切合不同時令的保健湯包和花草茶,旨在提高大眾對預防保健和養生的意識,鼓勵市民及早調理身體,防患未然。

中醫腫瘤科

而中醫對本病治療則保守治療為主,多種方法聯合運用,可以縮短病程,減少復發,保全乳房,此乃上策。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歐美國家,把中醫歸類在「輔助與替代醫療(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簡稱 CAM)」,主要是指在標準西醫治療之外的輔助藥物或處置,如中草藥,按摩推拿,針灸等,都算是這類醫療。 中醫腫瘤科 這些治療對病患的身心靈可能會有幫忙,然而目前並無科學性驗證,能夠和目前的抗癌治療整合。 歐美民眾其實也和台灣民眾一樣,對於這樣的治療期待很高,也很相信其效果,因此有蠻多的病患同時會去尋求這些輔助與替代醫療。

中醫腫瘤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重點:

中心除普通科門診外,亦設有中醫專家門診服務及其他多元化服務(詳見服務範疇),以滿足服務使用者的需要。 中醫腫瘤科 乳癌自1994年起已成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症,長期以來不分年齡地「攻擊」女士,最年輕患者甚至不足25歲。 中醫腫瘤專科醫師張琛受訪時分析,中醫治療癌症強調「扶助正氣」,增強病人機體,儲備好體力對抗癌症。

【 胃腸肝臟科 】 中醫認為胃主消化,脾主吸收,脾胃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 而肝主疏泄,有著暢通全身氣、血、津液的作用,協助平衡協調身體各臟腑組織,亦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重要因素。 肝臟一旦出現問題,便有機會影響脾胃功能,即可能出現食慾不振、嘔吐、腹脹、腹瀉等徵狀。

中醫腫瘤科: 臨床腫瘤科醫生 111 位

化療中心位於B座地下,為需要接受抗腫瘤藥物的病人提供舒適環境及適切合時的治療。 中心提供11張病床,包括8張先進活動躺椅及3張病床,每日可以為22名病人提供抗腫瘤藥物服務。 中醫腫瘤科 中醫腫瘤科 中醫腫瘤科 中心的設備以病人為本,全部躺椅均可靈活調校,讓病人選擇以安坐或平卧姿勢接受化療。

  • 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6項,出版專著12部,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10餘部包括《腫瘤病診療全書》《中西醫結合腫瘤診療大全》《戰勝腫瘤—中醫調理與食療》等。
  • 他遇上一個87歲病人,滿身腫瘤,連原發位置也無法找到,白血球、血小板極低,人卻是很精神,無痛無異樣,生活上如常自理,患病都是無意中發現。
  • 及時而恰當的中醫藥治療,能夠大幅度減輕西醫治療的副作用和後遺症的。
  • 化療中心位於B座地下,為需要接受抗腫瘤藥物的病人提供舒適環境及適切合時的治療。

醫學生時期,我常想,癌症是世界上最困難的疾病,中醫能做什麼? 如要接受癌症治療,就要終止懷孕;但如果產下孩子才開始治療,又要面對癌細胞擴散的風險,這位媽媽面對了人生的最大交叉點。 最終,勇敢的媽媽決定要保住孩子,張琛便推薦了治療腫瘤的中醫處方中藥及安胎中藥給她,她表示,中醫推薦給腫瘤患者的抗癌藥不一定含毒性,如百花蛇舌草,藥性溫和,對其胎兒無害,既可保住胎兒,又能提升媽媽的抗癌力。 去看註冊中醫師張琛的患者,不乏一些被西醫判定只剩下幾個月命的癌症末期病人,當中有眉頭深鎖的中年孕婦、有被家人推著輪椅進來的白髮婆婆,也有拿著太太檢查報告結果,一邊說一邊痛哭的丈夫。 至於第五和第六類患者,他們想治療西醫療法後的後遺症,和預防癌症的復發或轉移,這兩方面中醫藥都有辦法的,除了一些無可挽救的後遺症之外。

中醫腫瘤科: 乳癌患者拒西醫治療 中醫推薦腫瘤病人「帶瘤生存」延壽命

化療一個療程結束後,她的媳婦要她不要再做化療,因為老太太做化療的副作用讓她身體受不了。 ER/PR激素體陽性最多占60-70%,是發展最緩慢、治療率高的一型。 HER2陽性占20%,此類型癌細胞生長快,也易轉移,新型標靶藥都是為此型開發。 而三陰性乳癌最少,占10%,但也最麻煩,癌細胞生長最快、最易轉移,內分泌治療和新型標靶藥對它幾乎無效,上述個案便屬這型,在T醫學中心治療皆無效,故轉為尋求中草藥治療。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中醫整體抗癌的原則與思路──中醫三調三攻整體抗癌模式。 實施中醫整體治療前,需要西醫診斷,以明確癌症病理類型,發生部位範圍(分期),以評估患者整體功能狀態。 在西醫癌症治療結束以後,仍需定期接受檢查追蹤,在此期間,接受中藥調整體質,維持適當的免疫力,對於預防癌症復發及控制腫瘤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建議癌症追蹤期間持續服用中藥,以維持身體良好的抗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