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區小學8大優勢

官津小學分佈於校網 11 內,請點擊以下連結查看校網涵蓋地區及學校名冊。 家校合作本校家長除了與學校有良好溝通外,亦非常支持學校活動,如「午膳爸媽」、「伴讀家長」、「課外活動」等,以協助學生的「全人發展」。 本校家長教師會已成立多年,除了舉辦多項親子活動、講座和社區服務活動外,更積極收集及反映家長的意見,例如各班家長代表定期會議,務求促進學校和家長建立緊密的顆伴關係,使家校之溝通與合作達至最佳效果。

中西區小學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紮根黃大仙區內49年,深受黃大仙區家長歡迎。 2015年遷入啟德,轉入34校網,而且歸入傳統名校集中地九龍城區中學校網,畢業生可爭奪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華英中學等12間名英中的學位,相對屬黃大仙中學校網多一倍機會。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本地老牌學校培正由1889年於廣州創校,到1933年先後開辦香港培正中學、小學和幼稚園。 過往培正幼稚園的學生可一條龍直升培正小學,但早前培正宣布從2017年度起幼稚園部畢業生由100%直升減至85%。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香港嘉諾撒學校積極推行多元教育,是14校網的大熱小學之一,為東區提供最多小一學額,更有聯繫英中女校嘉諾撒書院,中小學校舍就在比鄰,女生升學有優勢。 除了升讀聯繫中學外,畢業生亦入讀區內外著名的中學,升中成績亮麗。 希望在踏入選校高峰期前,為正為準備報讀幼稚園,和準備來年小一入學而頭痛的家長們提供協助,為子女揀選適合的學校。 根據教育局公佈的《2020年度小一入學各學校網學童派位結果概覽》,11校網共派發1295個學額,自行分配學位佔了約42%,統一派位則是接近58%。 雖然統一派位學額超過半數,不過從過往數據來看,不少名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都有超收學額的現象,其中的般咸道官立小學每年僅派發60個學額,2021學年就超收13個學額,嚴重蠶食統一派位數額。

中西區小學: 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

該校近年學費加幅頗高,2012年度全年學費為$25,000, 至近年增至$55,000,在7年間加幅超過100%。 11校網的小學排名平均偏高,16間中5間為 TOP 100 小學,學校質素有保證。 另外,10間小學均有天主教或基督教背景,對於有相關宗教信仰家庭的子女,在自行收生階段更易得分。 校網12,範圍分布灣仔、銅鑼灣、跑馬地、大坑及東半山一帶。 男女校熱選梗係兩間軒尼詩道官立小學,而家轉咗全日制,一間留喺原校,一間去咗東院道,同名牌官中皇仁書院及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有聯繫關係。 中西區小學 男校不妨放眼司徒拔道嘅津小番禺會所華仁小學同活道嘅聖若瑟小學,直屬中學盛產狀元及傑出學生。 課外活動本校於每星期上課時間內,為所有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以充實他們的校園生活,並加強他們的自信及溝通技巧。 同時在課餘時間讓專業導師到校教授奧林匹克數學、敲擊樂、舞蹈、籃球、乒乓球、劍擊、手鐘、辯論等多項活動;而同學參與校外各項比賽,亦屢獲佳績。 本校亦十分注重學生的全人發展,校內童軍、公益少年團及交通安全隊組織均培育學生的團隊精神、敢於承擔責任和服務社會的精神。

學校除了教導大家學術知識,亦會要求每位學生學習最少一種樂器。 學校的banding是1A級,沒有懸念,在全港排名都是一直在頭30名,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 (3322+2) 的比率就有88.5%,聯招課程取錄比率就有84.4%,實力雄厚。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本地私立一條龍名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教學模式國際化,設一至十二年級,中學部提供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課程(IGCSE)及國際文憑課程(IB ),有助銜接外國大學,學生成績優異,更出產IB狀元。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九龍塘宣道小學是本地著名私立小學,位處九龍塘蘭開夏道,積極發展兩文三語。 宣道每年學費$48,000至$58,000,雖然收費偏高,但學生成績優異,近兩年最多畢業生入讀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英華書院、聖保羅書院等名校,故深受家長歡迎。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11校網內的資助女校,有直屬中學接軌。 學校推行活動教學,於一至六年級均實施小班教學,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安排教學助理及學科輔導計劃。

整個校園分為兩座校舍組成,分別為山道88號校舍彼得樓,及山道70號校舍磯法樓 ,提供豐富全面的教學設備,包括:音樂室、電腦室、視藝室、多媒體學習室、英語室、學生活動中心及校園電視台等。 師資方面,聖彼得小學的教師共有74人,師生比例約1:2.06,超過7成教師擁有10年以上的教學經驗,全部教師都有學士或以上的學歷。 以下介紹統一派位乙部的校網涵蓋地區和該校網的小學名單,以供參考。 雖然「世襲生」佔去不少學額,令其他無兄姊的學生受影響,但教育局表示,現行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經過廣泛諮詢,整體來說,已力求平衡家長、學校及辦學團體等的關注。 中西區小學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申請人若有「兄/姊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讀/就職」,學校必須取錄,有關設計旨在方便父母照顧子女,減輕他們的負擔。 局方稱,整體而言,本年度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世襲生」只佔總申請兒童數目的22.2%,與上年度的21.3%相若。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沙田區兩間呂明才小學——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及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下稱沙呂),均是區內大熱學校,其聯繫英中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同樣是區內數一數二的名校。

中西區小學: 九龍城區小學

不少家長指女兒在聖士堤反的初小階段,甚為輕鬆,至小三課業就會愈趨加重。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大坑的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為男女校,出名重視培養學生品德,而且推行「普教中」多年,成效顯著。 雖然直屬中學為女校,但男生的升中成績一向不俗,多數是港島區名校,如皇仁書院、聖保羅書院及金文泰中學等;中學部保留 25% 的學位給聯繫小學,升學有一定保證。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港島南區的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是傳統名校中少數的男女校,亦有位於中西區的一條龍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 學生的學術成績佳之餘,在音樂及藝術方面表現尤其突出。 該校有不少高官名人子女就讀,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長女也曾就讀,加上每年學費高達$63,000,故有「貴族學校」之稱,在全港小學排名中排名中十分高。 中西區小學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灣仔區12校網有三所資助女校,包括瑪利曼小學,是該區不少女生家長的第一志願。 瑪利曼於1927年創校,是傳統的英文小學, 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學校每年提供約120個小一學額,與瑪利曼中學為直屬關係,有85%畢業生可以升讀中學部,不少城中名媛及名人二代都是該校學生,故在全港小學排名中排名中十分高。 高主教書院作為香港一間海拔最高及最多層數的中學,建築上已先聲奪人。

  •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沙田區有兩所直資一條龍學校, 培僑書院 是其中一所,中小學位於同一校園,在大圍山上自成一國。
  •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灣仔區的男校番禺會所華仁小學於2018年遷往北角百福道新校舍, 並轉為全日制小學,由12校網改為東區14校網。
  •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九龍城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已有逾60年歷史,該校與直屬中學喇沙書院教學理念一致,雖非一條龍學校,但85%學生升讀喇沙書院,比率依然高。
  • 中環、上環、西營盤都是本港重要的商業區,歷史悠久且人流量多,因此孕育出多間傳統名校,比如嘉諾撒聖心學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等都是港區百大小學之一,備受追捧。
  • Paul Boys’ (直資)、St. Paul Co-edu(呢間不用多講啦!)高主教(私立)、呂明才小學、聖安多尼。。。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女校嘉諾撒聖瑪利學校有一條龍中學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免卻升中選校之苦,令該校成為31校網的熱門小學。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是一所資助一條龍英文中學,5屆中學文憑試(DSE)共誕生4名女狀元,入到嘉諾撒聖瑪利學校的女生意味着可升讀這所著名的狀元女校,對升中非常有利。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1860年創校的拔萃女小學被譽為女校中的神校,其一條龍直資中學拔萃女書院名人校友輩出。 女拔學生在學術和音體藝方面均表現出眾,每年於學界比賽囊括多個獎項,而且出名重視閱讀,學生的語文水平高。 學校設四班小一,提供約140個學額,每年吸引約3,000人報名,競爭相當激烈。 中西區小學 中西區兩所聖心分別為資助及私立小學,兩校同位於堅道,不過分屬兩個獨立校舍。 嘉諾撒聖心學校一至三年級為下午班,四至六年級則為全日制上課,以逐步適應全日制中學生活。 其直屬中學為嘉諾撒聖心書院,該校預留85%學額予兩所聖心的畢業生,升讀機會大。 11校網內幾間小學均設有相關的聯繫或直屬中學,例如區內兩間傳統名校嘉諾撒聖心學校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均設直屬中學,確保85%學位會預留給直屬小學,而聯繫中學則會預留25%學位。

雖然陳守仁沒有聯繫中學接軌,但由於學校重視多元智能發展,在學術及體藝方面都培育出不少人才,因此學生的升中前景一向不俗,歷年都有不少畢業生,被男女拔、聖保羅男女及德望等傳統名校取錄。 (圖片來源:學校網站)聖羅撒學校位於九龍城區,屬於34 校網,是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於一九四八年創辦,為一政府津貼小學(女子),培養學生具創意與獨立思考能力,注重學生品德及學業知識。 中西區小學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油尖旺區的名女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除了與同區的嘉諾撒聖瑪利學校結龍外,另一所一條龍小學為位於紅磡的天神嘉諾撒學校。 天神嘉諾撒小一只設三班,行小班教學,提供100個小一學額。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中一自行收生學額極少,有志讓女兒入讀的家長可從其結龍小學入手。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中西區的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創校超過150年,以中文教學,學生升中派位成績優異。 每年約有9成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中學,逾六成升讀直屬中學嘉諾撒聖心書院,另有不少學生入讀拔萃女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協恩中學、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英華女學校等著名女校,故在全港小學排名中排名中十分高。 般咸道官立小學是一所官立男女小學,校舍為中西區文物徑及孫中山史蹟徑景點。 學校秉承「敬業樂群」校訓,致力啟發學生潛能,提升自學能力,為終身學習奠下穩固基礎。

課室設有多媒體教學器材及裝設適當的教學軟硬件配套,以支援資訊科技教學。 英華女學校是一所資助Band1A女校,學校著重全人發展,學術以外還著重學生的品德。 校方致力培養同學品格、情操,建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和責任感。 教學上,學校著重平衡發展,重視語言能力,中一中二提倡小班教學;中二、中三設英語演講會提拔同學;同時開辦英國文學科, 讀詩詞、經典戲劇等以鞏固學生的語言力。 請注意:我們也是父母,深知派位資料很重要,故此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確保資料正確;但因香港學校眾多,若發現錯漏,懇請通知,請見諒。 2017學年小一派位進入俗稱「大抽獎」的統一派位階段,不少家長均會悉心為子女部署。 中西區家長要留意,子女可能會被派到薄扶林、香港仔或鴨脷洲返學,因今年中西區學額不足,向南區校網(18網)借75個學額,佔中西區校網(11網)統一派位學額10%,換言之區內 一成升小一學童,新學年或不能原區升學。 葛量洪醫院 – 成人心肺疾病治療的第三層轉介中心,為病患者提供全面的內科治療,亦有提供紓緩醫學及急症老人科服務,同時設有護士學校,培訓登記護士。 瑪麗醫院 – 大型地區性急症醫院,亦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教學醫院,提供第三層和第四層的先進科技服務,如肝臟、心肺及骨髓移植。 中西區為香港的中心商業區之一,故設有大量的商場,以供遊人購物。

它是香港補助學校議會其中一間資助的傳統名校之一,光纖之父高錕,亦是聖若瑟書院的學生! 聖若瑟英文書院的著名校友就有方力申、林海峰、林曉峰。 1851年創校的聖保羅書院,由香港聖公會建立,以基督教福音精神為基礎作教育,聖保羅書院是香港歷史上最悠久在本地開校、並現存的英文學校。 中西區小學 學校設有小學及中學部,都是直資男校,主要用英語進行現代通才教育,有著自己一套特別教育方針,當時已經和殖民政府有分歧,卻仍堅持下去。 學校的banding是1A級,名列前茅,在同區中學一直是頭四名。

中西區小學: 中西區中學7 英皇書院

之後根據1842年簽署的《南京條約》,清帝國割讓香港島,大英帝國於今日的中環及上環一帶建立維多利亞城,而四環九約中的其中三環及六約,均在今中西區範圍之內。 至於官立小學,11校網有兩所:一為般咸道官立小學,排名第9,一為李陞小學,排名第8,兩所小學都有25%小六小六 Band 1,Band 2 畢業生升上英皇書院,庇理羅士等英中及金文泰等中文中學。 沙田91網爭崩頭之大熱學校,位於沙田第一城,年年超收情況嚴重,與浸信會教育學院有聯繫。 中西區小學 推行活動教學、生本教學、協作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資優教育、拔尖教學、小組輔導教學和功輔班,提升同學成績和改善學習態度。 拔萃小學雖然已和男拔脫勾,不過在41校網內,仍然是熱門之一,是以活動教學和專題研習為主導的基督教男女校。 原屬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下午校的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下稱軒銅),在2015學年轉為全日制,並由灣仔譚臣道遷至銅鑼灣東院道,翻新聖瑪利亞堂中學的舊校舍。

)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西北部,於1980年代末由中區和西區的北部合併而成,為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地區。 其中中環和上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而西環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 中環區內以商業大廈為主,人口較少,而中半山及山頂是香港其中一個富豪聚居地。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中西區人口約為235,953人,亦是香港十八區中收入最高的地區以及全港最高學歷的地區,46.5%人口持專上教育學位課程。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沙田區有兩所直資一條龍學校, 培僑書院 是其中一所,中小學位於同一校園,在大圍山上自成一國。

中西區小學: 中西區中學3 聖保羅男女中學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32校網的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簡稱大天海帆)稱得上是油尖旺區的大熱。 除了品德教育做得好,學業成績亦有目共睹,升中派位最多學生獲派聖芳濟書院、真光女書院,也有入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華仁書院(九龍)等名校。 課程照顧學習差異,多元教育兼顧資優訓練,發展戲劇教育加強學習趣味,而且家校合作愉快,有利小朋友全面發展。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九龍城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已有逾60年歷史,該校與直屬中學喇沙書院教學理念一致,雖非一條龍學校,但85%學生升讀喇沙書院,比率依然高。 中西區小學 在傳統教學法外,學校計劃在課程加入探究式學習、STEM教育,加強學生在數理、科學上的能力。 男女校愈來愈受家長歡迎,如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該校有75% 畢業生升讀英中。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中西區11校網傳統名校雲集,包括聖公會聖彼得小學。

每年九月是幼稚園升小學選校開學季,事前當然要了解一下香港各區校網最 Top 小學排名。 千居根據小學在學術 、體育 、音樂、師資、校舍方面的評分,整理全港 Top 100 小學排名,其所屬校網和學費,涵蓋官立、津貼、直資、私立小學,供各位家長作參考之用。 屯門區70及71校網雖然並非名校網,但區內34所官津小學中,有14所有聯繫中學,不少是順德聯誼總會及保良局屬下的優質中小學。 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是區內的熱門學校,有同屬會兩所聯繫英中,升中前景優越。 學校着重兩文三語,中、英文科採用校本課程,二至六年級實行普教中。 1981年創校,是沙田區內唯一的官立小學,推行成長課,發展關愛文化;鼓勵學生參加各科活動及擔當服務生以提升歸屬感。 有兩間聯繫中學支援,分別是沙田官立中學,及梁文燕紀念中學。 (圖片來源:學校網站)聖公會仁立小學位於葵青區,屬於65 校網,2021年升中派位成績理想,有94.3%獲派首三志願。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創校逾80年,向來是家長心儀的名校之一,每年收約3,500份小一申請表,爭奪140個小一學額,相等於25人爭一學額。

中西區小學: 聖安多尼學校 St Anthony’s School   資助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英華小學屬直資男校,加上有一條龍中學英華書院接軌,受歡迎程度不下於神校男拔。 每年提供160個小一學額,2021年度吸引5,154人報名,平均約32人爭一位,學費全年$18,000。 別以為英華男生強項只在數理及科學,其實他們在朗誦、音樂、運動等表現同樣出色,大大小小的學界賽事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有92年歷史的聖嘉勒小學,其一直培育謙遜有禮而優越的女學生﹕明星葉麗儀﹔前律政司司長、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前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徐潔儀﹔探險家李樂詩博士的兩位千金,都是最佳例子。 中西區小學 每年升中派位成績相當理想,有80%聖嘉勒小學小六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中學。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灣仔區的男校番禺會所華仁小學於2018年遷往北角百福道新校舍, 並轉為全日制小學,由12校網改為東區14校網。 華仁小學有直屬英中香港華仁書院,遷至14校網後直屬關係不變。 不過據知香港華仁書院有意於今年轉為直資,並逐步與華仁小學「脫龍」。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傳統名女校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創校於1864年,屬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學校,亦有直屬中學聖保祿學校。

沙呂每年約有40名畢業生升讀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其餘則派往區內名校如聖公會曾肇添中學、沙田崇真中學、沙田官立中學等,也有跨區派至喇沙、女拔、協恩、德望、英華等,升中派位有保證。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2020年升中派位成績理想,有85.9%獲派首三志願、72.5%獲派首志願,包括華仁書院(九龍)及真光女 書院,亦有跨區入讀皇仁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庇利羅士女子中學等名校。 中西區小學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陳守仁有兩成非華裔學生,故特別重視英語發展,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來自約20個國家的學生,與本地學生一同上課,自然營造良好的英語語境。 又鼓勵學生發展第三語言,須修讀日文、法文或西班牙,除了增強外語能力學 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