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巴士紀念館2024詳細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這款巴士具備低地台設計,相比當時半駕駛艙式前置引擎巴士而言,可謂異常前衛。 同年,海底隧道通車,中巴與九巴自此合作營辦多條過海路線,更大量購買新型巴士服務,旗下車隊更全面採用較易維修的纖維車身。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曾經在香港提供專營公共巴士服務,亦是中巴當時的核心業務,但其專營權已於1998年8月31日午夜結束,路線主要由新巴及城巴接辦。 中巴其後於1988年開始計劃大規模淘汰車隊內載客量少於100人的雙層巴士,以減低車隊的平均車齡和增加車隊整體的載客能力,包括LX和XF,以LX行走的路線則大多由LV取代。 加上在1993年及1995年,中巴兩度被削減路線共40多條,在車隊過剩的情況下,中巴更大量淘汰這兩款巴士。 中華巴士紀念館 在1995年內,更有20部阿拉伯五型巴士退役,只在14、47、77仍然能找到LX的蹤影,當時LX只剩20部。

總修中心地下設有54個維修坑,供巴士進行車底檢查和維修,同時亦供運輸署作檢驗之用。 一樓和二樓則用作巴士維修,並備有大型起重機器,以拆卸和安裝巴士部件,乃至更換整副車身、底盤或引擎;而位於二樓的塗噴車間則為巴士噴上車身顏色。 天台除停泊泊巴士外,更可供巴士進行車身漏水測試,以及清洗底盤之用。 屯門總修中心主要為九巴和龍運巴士的車輛進行中修(年驗)和大修,以及負責屯門車廠轄下車輛日常維修工作。 九巴屯門總修中心(KMB Overhaul Centre),簡稱KOC,俗稱82廠,是九巴和龍運巴士旗下主要巴士維修中心,位於屯門區屯門第9區建安街1號,鄰近九巴屯門車廠,耗資逾1億港元建造。

中華巴士紀念館: 巴士業界的創新

2014年,中巴副監理顏傑強接受傳媒訪問時,提及1995至1996年政府與中巴商討延續專營權時,條件之一是顏潔齡不再出任中巴主席。 廉政公署在1980年至1982年間成功偵破轟動一時的「巴士銀」中巴貪污案,數十名車長串同車廠編更與錢箱銀房員工,上下其手偷取巴士錢箱每天收集到的硬幣,金額估計相等於中巴全年盈利。 「水翼船」的外觀與同樣配上Metal Sections車身及伯明翰式車嘴的單層阿拉伯四型(「細雞」)非常相似,但「水翼船」的車身有7呎11吋闊,「細雞」則只有7呎6吋闊。

中華巴士紀念館

該廠為一個露天車廠,設有入油、維修、洗車、停泊設備,主要供行走大埔區和北區的巴士停泊及維修。 車廠入口及出口處都設於舊上水巴士總站通道,而新運路則設有一個後備出口,而所有車輛入廠後都必須先經過洗車機及入油設備,才可駛往車廠的停車場。 部份停泊於上水廠的巴士,車頭儀錶板外貼有一張細小銀色貼紙寫上「上水」二字。 中華巴士紀念館 沙田車廠樓高三層,是首間設有相互連通車坑的九巴車廠,即是工作人員可站直身子,靈活穿梭60條地下相通的車坑,不用躺在工作板上來檢查車底。 其中3條車坑裝置了制動系統測試機、車輪前軸測試機等驗車儀器,協助工程人員精確地查出巴士的毛病,以及替巴士進行每月定期檢查及半年一次的小修程序。 然而始終路線太迂迴,長遠而言,41不適合作為來往香港仔至東區之主力。

中華巴士紀念館: 巴士預約

政府即時將中巴88條巴士線公開招標,另外12條路線直接交由城巴經營,1條原本與九巴聯營的過海隧道路線交由該公司獨自經營,另有24條巴士路線取消。 同年3月31日,新世界第一巴士成功競投到中巴的88條路線,而中巴的專營權亦於1998年8月31日晚上告終。 中華巴士紀念館 中華巴士紀念館 中巴向新巴出售逾710部巴士,並在專利權結束後將業務重心全面投放於地產發展,但仍然維持經營一條非專營巴士路線,來往港運城及北角政府合署之間,直至到2015年7月1日結束營運為止。 除此之外,在新巴接手88條路線後首三年,向中巴租賃其柴灣巴士車廠作新巴日常運作之用。

而當時華富、香港仔,皆被視為偏遠,而黃竹坑工廠區,則為最近上班點。 事實上當年兩線一開辦,已有特別班次,專於工廠開工日行走,針對上班之居民。 然不計特別班次,78僅15分鐘一班,48也不過10分鐘一班。 由於赤柱本身不是旺區,即使隨後十多年間香港仔急速發展,也未變成像中環一樣,7A班次一直很疏落,要一小時才一班車,且維持逾廿年。 其時香港仔已是工廠區一個,而華富村、田灣村、石排灣村等公屋,皆在此時入伙。

中華巴士紀念館: 香港營運商

其中被運往澳洲服役的前中巴MC9/ML先經由新巴黃竹坑車廠進行車廂翻新,例如將3+2座位改為2+2座位、拆掉扶手吊環、封掉車側及車尾路線牌箱等,並更換為鮮紅色車身,另有部份更改裝為開篷巴士。 一些在澳洲服役的前中巴12米都城巴士(ML)已改配大馬力的康明斯ISC歐盟三型引擎,部分則改配符合更嚴格排放標準的康明斯ISC歐盟四型引擎。 其中被運往澳洲服役的前中巴ML1(車牌號碼CM8935)於2005年被當地一名巴士迷購入並修復,部份零件來自前中巴ML2,最後於2007年1月被修復完成,再次以中巴色彩示人。 中華巴士紀念館 此巴士曾經於2008年4月至5月間在澳洲與新巴尚未投入服務的Enviro500 12米(5504)出席當地一個商業車展,進行測試及作推銷示範。

中華巴士紀念館

隨着永久廠房落成啟用後,沙田區的巴士車務便正式脫離荔枝角車廠管轄範圍,自立門戶。 此時城巴在置富已有37A、37B、37X,三線同時一樣來往中環。 故城巴先在2001年7月3日,把37X改為單程由置富至金鐘,取消回程班次;後又於2003年4月14日,把37B平日早上班次取消,改由37X主力服務此段時間。 按當時資料,37開線時服務時間為每日日間,班次即使繁忙時間,為30分鐘一班;而非繁忙時段,則60分鐘才一班!

中華巴士紀念館: 路線資料

加上忽視車隊老化情況,又拒絕參與「早期八達通」的電子收費系統,行政會議在1998年2月17日正式指令結束中巴的專利巴士經營權。 原先由中巴經營的巴士路線分別由城巴及新成立的新世界第一巴士接收。 而曾經為香港帶來不少巴士營運新猷的中巴,亦部署全面轉型成為房地產發展商。 走過巴士業務的高山低谷,中巴現正轉往「地產發展」這座大山繼續其傳奇的旅程。

  • 傍晚時分是長灘島街道沸騰時光,從1號碼頭到3號碼頭之間,真可以說是夜夜笙歌,各家飯店酒館無不使盡絕招好吸引客人上門。
  • 1977年12月29日,一輛由北角開往華富邨的41號線佳牌阿拉伯五型雙層巴士(車牌號碼AD4566,車隊編號S41),於英皇道轉入炮台山道時,一名被前面的士撞倒的75歲老婦被捲入巴士車底,並被夾甩頭部慘死,無頭屍體被拖行近三公里。
  • 中巴曾經於1973年12月23日,調派一部「長龍」行走過海隧巴102線,並安排兩名售票員在車上售票,相信是第一輛,亦是唯一一輛非一人控制巴士行走過海隧道路線。
  • 2.2.搭乘船隻、浮潛及從事所有水上活動時,請務必穿著救生衣。
  • 1998年中巴專營權結束後,保留柴灣巴士廠天台作中巴總辦事處及停車場,並着手將巴士廠發展成一個大規模商住項目。

直到1975年1月1日中巴重組香港仔巴士線時,黃牌4號線就在當日,改稱40。 經歷雙重打擊後,中巴管理層顏氏家族作風越趨保守,令其他人亦蠢蠢欲動,希望能在港島巴士市場分一杯羹。 1989年中巴勞資雙方就退休金問題談判破裂,勞方發動罷工,繼而令港英政府決定批准城巴開始經營三條非專利屋邨巴士路線。 有心有力的城巴十分進取,積極發展巴士業務,並於1993年獲得政府批出合共28條原來由中巴提供服務的巴士路線專營權。

中華巴士紀念館: 「中華巴士紀念館」正式遷往www.chinamotorbus.com

原擺放於屯門維修中心的109已在2009年中與一批三菱MK117J一同招標售出,其後由巴士迷購入作收藏之用;而擺放於火炭巴士廠的138和139則已運往廢車場拆毀。 大部份都城巴士於退役後均在本港被拆卸,惟有部分被改裝作其他用途(如訓練巴士或貨倉)或運往外地繼續行走,亦有少量由巴士迷購入作私人保留之用。 至於「 」這個車隊編號,於2012年至2018年間被重用,編在港鐵巴士的Enviro400/Euro V雙層空調巴士上。 這批巴士出牌後派往途經荃錦公路的51線,但是後來部份巴士的底盤出現問題,所以於1995年原本將原有機械配置並調換改配吉拿6LXB引擎及Voith DIWA 851波箱,並拆除手動減速器,改為行走一般市區路線。 九巴於1983年9月訂購100輛巴士,其中輛10為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巴士,用以取代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 巴士在投入服務初期,車尾車牌是用小窗包圍,但由於該位置無論日間或夜晚都較難清晰觀察車牌號碼,九巴後期將車尾車牌改為無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