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歷史詳解

沙田歷史 內容大綱

好不容易才等到惠玲話語間回一回氣,另一名婆婆鳳姐率先搶閘:「到我未啊?」她要說60年代的芽菜坑,即是現時大圍工廠區旁的明渠。 「嗰時芽菜坑有間酒家,搭晒啲寮仔檔,有人賣豆腐,有人種芽菜。」雖然她帶點鄉音,我聽不懂她解說如何種出靚芽菜,但她種的芽菜,不但會發豆,還發達。 鳳姐:「憑自己努力,無咩嘢做唔到。」她說,有誰想到芽菜旺丁又旺才,讓她能養大五個兒子。 沿著單車徑便會來到大圍,幾百年歷史的大圍圍村「積存圍」,圍村大約於16世紀末建成,到現在為止大約有400多年的歷史。 以大圍村為例,逢天干「丁」年舉行,上一屆太平清醮在2017年,村民恭請侯王宮內的侯王爺,並到車公古廟請車公到醮場供奉,並上演神功戲神人共樂。 沙田歷史 鄭偉根從父親口中了解到,在戰前的打醮主要是做木偶戲,到了戰後經濟發展,村中因收地問題補了丁屋,收入漸佳,打醮費用有了保障,於是聘請戲班來做大戲,一直延續至今。 在過去,村民對打醮期間的齋戒非常嚴謹,甚至打醮期間大圍街市都不賣葷食,後來這一禁忌因外來人口增多而打破。 談及村中的習俗,鄭偉根提及,最為隆重的就是正月二十日的「立圍」慶祝活動。 在「立圍」的前一日,大圍村至今仍延續每年正月十九日「扒天姬」習俗,黃曆六月十六日侯王誕亦是村民的大日子。 根據史書記載,大圍村於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立村,距今已有近450年的歷史,是沙田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圍村。

這條被譽為沙田區歷史最悠久的村落,早在建圍之前,已有人聚居;宋、元、明年間,適逢兵荒馬亂之際,不少人為避戰亂而離開祖籍,部份由廣東省東莞縣沙井或寶安縣等地南逃至該村一帶,從此開荒和定居。 及後,大家有意建立圍村,當時就由廿九戶人家發起,每戶建屋一所,組成「積存圍」,時為明朝萬曆二年(公元 1574 年)。 早在60年代初,由於市區土地供應不足,當時的港督麥理浩決定把部分人口遷徙到沙田,發展首項是將上下禾輋村對開的海岸填平,並於1975年興建沙田首個公屋—瀝源邨。 60年代以前,沙田只有約1.8至2萬人口,今天暴升至63萬,數字驚人。 就《解讀沙田:一個八十後沙田人回顧沙田往事》的具體內容而言,蕭震然表示,書中的概念來自自己對本土文化概念的思考,因此以寫作的方式向歷史的方向進行探討。 他特別透露,自己乃是澳門出生,香港長大,經歷過居住在深水埗和沙田的生活。 因而,對作為一個沙田人的感受其實相當強烈,也對沙田的歷史、文化、風俗、人情味充滿了感情。 現 在 沙 頭 角 已 建 為 一 個 小 市 鎮 。

直到1967年,大圍公立學校落成,由三幢平房及一幢兩層高建築物組成,設有校長室、教員室、課室、音樂室等等。 鄭偉根很欣慰村民的孩子願意承傳這一文化,希望一代傳一代延續下去。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自去年開展的「賽馬會社區文化遺產推廣計劃」,可讓大家深入鄰里社區,重新認識區內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我這一代沙田友—沙田屋邨導賞團」,實地視察70、80年代的理想社區和居所設計,追溯屋邨外貌及休憩娛樂等配套設施的演變,並看看區內的人與情,同時走訪沙田的地標食肆,尋回久違了的人情味。 建於1977年的禾輋邨,是沙田第一款雙塔式大廈(俗稱井字型),屬70至80年代中期的公屋主力,也是香港獨有設計。 沙田歷史 住在其中,最大的優點是通風,夏天可以不開冷氣。 Rainbow當日走到頂樓,可清楚看到對面幾層的居民活動,看來有趣,但住下來卻是另一種感受。 如今,一個又一個具有傳統沙田style的店舖,逐漸消逝了,取而代之的乃是高端上流的消費路線。 這種變化,無論以何種心態和情感去面對,都可以引申出這樣的結論:沙田正在逐漸改變。 但無論持哪一種生活的態度和立場,沙田往昔的點點滴滴的確不能夠被遺忘,也不能夠被磨滅。

沙田市中心設於東鐵綫沙田站一帶,附近建有政府設施、休憩用地、公共交通交匯處及一組大型購物商場。 在1911年,九廣鐵路(英段)建成通車,並於沙田村附近設立一火車站,名為沙田站。 於1937年的一場風災中,大埔潮水上漲至6米以上,潮水由吐露港倒灌進沙田海,使兩岸大片土地遭淹沒,造成嚴重傷亡。 由1950年起,沙田站附近的大塊農地(即現時新城市廣場一帶)被發展為沙田墟,並於1956年正式落成。 可是於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香港,沙田墟和附近的沙田機場再次受到打擊,損毀嚴重。 馬場站在港鐵票務系統屬於「東鐵綫本地路段」;不過由於其只服務馬場,因此大部份優惠都不適用此站。 沙田歷史 )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火炭駿景園下方沙田馬場對面,屬於港鐵東鐵綫的鐵路車站。 于1978年10月7日随沙田馬場正式開幕而启用。 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包括使用非接觸式VISA卡、JCB卡、萬事達卡、銀聯卡、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AlipayHK「易乘碼」及銀聯雲閃付「乘車碼」。 《解讀沙田:一個八十後沙田人回顧沙田往事》中,有不少篇幅乃是講述居住在沙田的新界原居民的文化與生活樣貌。

沙田歷史

除了這大型節日燈飾外,每逢中秋節均會於沙田公園佈置中秋燈飾,並舉辦綵燈會。 於農曆五月初五,沙田體育會會於城門河舉辦沙田龍舟競賽及國際龍舟邀請賽,當中政府部門更會一同參加,吸引市民到兩邊河岸觀看賽事。 除此之外,沙田區還有多個文康體育設施,包括游泳池、足球場、體育館、各類田徑設施和社區會堂。 知名球會傑志體育會亦在此設立訓練基地賽馬會傑志中心。 香港明愛於沙田設有明愛社區書院於文禮路18-24號和明愛社區進修中心於沙田圍崗背街7號聖本篤堂2樓。

沙田歷史: 歷史的舊屋邨

戰 前 , 書 室 為 大 菴 以 至 附 近 村 落 的 主 要 學 校 。 一 九 五 零 年 , 林 村 沙田歷史 公 立 學 校 落 成 , 書 室 關 閉 。 七 零 年 代 , 書 室 曾 被 改 作 幼 稚 園 。

六十多個小村落沿城門河邊邊的淺灘發展,如小瀝源村及沙田村等。 城門河畔是香港最長的人工河道,沿城門河畔前進,就會去到有「雙子橋」或「孖橋」之稱的翠榕橋,橋的一邊可看到整條城門河畔,另一邊就是沙田海的海口,遠眺馬鞍山沿岸一帶的景色。 提到沙田的歷史古蹟,不少人馬上會想到廣為人知的車公古廟。 但原來在古廟的不遠處,也有一處同樣被列入二級歷史建築的古蹟-基督教靈基營。 如果建築也有生命,它的際遇可謂一波三折,卻鮮為人知。 今年,營方希望增加社區聯絡,加開公眾歷史導賞團,讓大眾有更多機會接觸這個隱於市內的歷史建築。 沙田歷史 筆者曾觀摩2021年的「立圍」活動,當天村民會從侯王宮起步,鑼鼓喧天,一路舞獅拜村中不同的伯公壇,拜祭儀式結束後村民會坐在一起聚餐,包括吃瀨粉等傳統美食。 城市的發展難免帶來村落環境的變遷,隨著一個個公共屋邨建成、九廣鐵路增設大圍站、發展商購入土地建成商業住宅,沙田「大圍」給予人的印象早已是屬於城市的一片區域,「積存圍」之名反而鮮有人知。

該圍村由石匠曾貫萬於1847年建造,裡面居住的曾氏家族,在17世紀就遷居至香港。 如今,村內各處還保留著當年的花崗岩、青磚和木材。 村落四角均建有碉堡,在20世紀初海盜猖獗的年代,起到了防衛作用。 沙田歷史 村裡至今依然有人居住,遊客們可以參觀遊覽圍村的天井和宗祠。 2009 年3 月,港府在啟德機場舊址推展龐大的「啟德發展計劃」,要建成一個「維港畔富有特色、朝氣蓬勃、優美動人及與民共享的社區」。

  • 戰後崇真會購入該大屋作為樂育神學院的院址,1966年將西貢崇真堂遷入,並開辦樂育幼稚園。
  • 早期區內的村落主要建於沙田海(今城門河)的兩岸,由於昔日城門河上游的河水非常清澈,因而有「瀝源」之稱 (又稱「瀝源堡」或「瀝源洞」)。
  • 今日的香港,地少人多,村屋在香港的住宅類別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例子。
  • 沙田區議會現時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區議會之一,2020年起共有42個議席,當中包括41位民選議員、1位當然議員。
  • 茶粿是客家人的傳統小食,一般體型細小,但過年過節會製作特大茶粿,稱為「圓籠茶粿」。
  • 及 後 新 市 鎮 發 展 時 再 次 採 用 沙 田 這 個 名 字 , 因 而 取 代 了 瀝 源 , 再 次 成 為 這 個 區 域 的 名 稱 。

從這時期 開始,屯門的歷史有了文字記錄可稽,不只是傳 說中的故事。 大詩人劉禹錫( )最早用 詩歌頌揚屯門的風景。 他的樂府詩《踏潮歌》提 到屯門大風大浪的氣象特點,繪聲繪形! 另一位 大文豪韓愈( 沙田歷史 )也同樣用詩歌描寫屯門 的景物,他的《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中有「屯門 雖云高,亦映波濤沒」兩句,傳頌千古! 其實劉、 韓二人未曾到過屯門,他們對屯門浪濤的深刻印 象顯然來自商旅的轉述。

沙田歷史: 沙田 香港

瀝 源 邨 及 禾 輋 邨 分 別 在 一 九 七 五 年 及 一 九 七 七 年 落 成 。 而 由 恆 基 牽 頭 發 展 , 位 於 沙 田 市 地 段 一 號 的 沙 田 第 一 城 亦 在 一 九 七 五 年 開 始 工 程 。 一 九 七 八 年 , 沙 田 穗 禾 苑 更 成 為 居 者 有 其 屋 計 劃 第 一 期 發 售 屋 苑 。 另一方面,為應付香港人口的不斷提升,香港政府於1960年決定開展衛星城市計劃,將沙田規劃成為一個衛星城市,並於1961年定下首份分區發展大綱圖,其後更將原屬大埔理民府管轄的沙田獨立劃出了沙田理民府。 惟直到1973年,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才正式開始,收回多個原居民鄉村及沙田機場的用地,並進行在沙田海及城門河兩岸大規劃填海工程。 1979年沙田墟發生嚴重大火,整個墟市成為廢墟,因此香港政府亦將沙田墟清拆,以配合沙田新市鎮的發展計劃。 沙田歷史 198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擴大原先規劃容納大約360,000人的規模,並將馬鞍山納入沙田新市鎮發展的一部份,使沙田區發展至現時的規模,而沙田區議會亦於1981年4月成立。 本線是天水圍現時唯一一條須途經元朗市中心的全日大欖隧道專利巴士路線,因此對天水圍居民而言走線是比較迂迴,所以無論來回方向都有乘客選擇其他路線並利用大欖隧道轉車站轉乘本線,避開交通十分繁忙的元朗大馬路以節省時間。 當局更引入英國建築師荷畏特的「花園城市」概念,將第一代新市鎮沙田發展成為「Model Town」(模範城市)。 香港科學園坐落於新界大埔區白石角,東南面則屬於沙田區,鄰近香港中文大學,佔地約22公頃。

林大輝中學及賽馬會體藝中學等學校都位於沙田區。 此外沙田亦是全港最多英文中學(有關概念已成為歷史名詞,詳見英文中學條目)的區域。 原先於德福花園及城大校園設校的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2019年易名香港伍倫貢學院),亦將於2023年遷入柏傲莊預留樓層,成為沙田區第五所大專院校。 香港中文大學在馬料水的校舍於1969至1973年落成,包括新亞書院、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而當時九廣鐵路(英段)(今港鐵東鐵綫)的馬料水站也配合改稱大學站。

2007年2月11日:因應9號幹線象鼻山路介乎愉景新城至荃錦交匯處一段正式通車,本線改經青山公路-荃灣段(近荃景圍天橋的一段)及象鼻山路延伸,不再經荃灣路、荃青交匯處、德士古道及德士古道北,走線變得直接,以縮短行車時間。 不歡而散後,奶奶沒有再做乳鴿生意,就在舊墟開了德記,把廣州傳統的雲吞麵帶入沙田。 奶奶用大地魚煲湯,必以新鮮豬肉混蝦做餡,雲吞用蛋皮「許冠傑,好多名人成日都嚟。」惠玲憶說。 獅子山隧道通車,九龍人入沙田,然後沙田有馬場,馬迷入場前也先吃碗麵。 沙田歷史 「明星在雍雅山房拍完戲,慳慳哋都會過來吃麵,豪嘅時候就會去楓林酒家。」「唔好睇少一個檔仔,賺錢賺到笑。」從惠玲話語中,能感受一生自豪源於此。 惠玲的奶奶從廣洲來到沙田買了一間石屋,開了一個茶檔,招呼附近村民。 村民把養大了的雞、雞蛋、菜賣給惠玲奶奶,換錢買米。 有天,一位火炭禾寮坑村婦賣白鴿,奶奶把老鴿用來燉、中鴿以豉油王來煮、乳鴿來燒,味道出奇地鮮,這道菜令茶檔客似雲來。 於是,有人專養鴿賣給奶奶,後有外人加入擴充生意,卻不歡而散。

沙田歷史: 港鐵

居民主要務農,以種植稻米為主,亦有種植蔬菜及其他農產品,多為自用,只有少部分剩餘可供出售;也飼養少量禽畜。 沙田位處海邊,不少村民在海上打魚捕蝦,岸邊摸蜆、挖蠔及撈帶子等。 約是鄉約,沙田有四、五十條村落,而村落與村落之間成立防衛聯盟。 鄉村之間不時為爭奪水源、土地而出現衝突,甚至械鬥。 故此鄰近的鄉村之間便組成不同的約(如火炭約、田心約、大圍約等),鄉約之間會組成聯防,村民亦會締結婚盟,並各有自己的守護神和祭祀活動。 沙田歷史 這些鄉約每隔十年便會舉行醮期,祈求平安,促進團結合作。 在宋朝時,香木在沙螺灣和沙田被大量種植作為經濟樹。 瀝源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城門河清澈的河水,當地早於明朝或更前已經有人定居。

沙田歷史: 沙田古跡

遷海令曾使窰場一度荒廢,復界後,客籍馬氏族人由廣東長樂縣南遷至大埔,並於1674年向文氏購入窰場, 恢復瓷器生產。 至清朝中期和晚期更具規模,曾有「海濱瓷都」之稱。 二十世紀初,由於無法與廣東的廉價陶瓷競爭而漸漸式微,最後在1932 年停產。 由於大埔山嶺和斜坡土質適合種植香樹,因此區內曾有種香業,主要運到江浙出售。 康熙年間頒佈遷海令,迫使沿海居民內遷,令香樹無人照料,加上一些亡命之徒將老香樹斬刈殆盡,使到種香業一蹶不振。

戰後村民紛紛離開故里尋找生計,最終剩下一個荒島,直至近年有村民重回島上進行各項活化工作。 北潭涌上窰村是一條荒廢已久的客家村,當年黃姓村民從事燒灰及磚瓦業,戰後西方建築技術興起,傳統的燒灰業日漸式微,最後全部村民遷出。 沙田歷史 1981年上窰村及鄰近的灰窰被列為法定古蹟,當局修復後改為民俗文物館。

沙田的歷史變遷,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是香港的歷史變遷。 一個八十後的沙田人的鏡頭錄語,既有對傳統文化和習俗的眷戀,也有對發展與保育的深度思考。 據了解,《解讀沙田:一個八十後沙田人回顧沙田往事》的工作團隊中,有香港人,也有作為「港漂」的內地人。 蕭震然對記者說,正是雙方共同的努力,才令到這展現香港在地文化樣貌的書得以出版,因而對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他都充滿了感激之情。 該處因為長期對外交通依賴來往大埔滘的渡輪服務而劃入大埔區,至今一直不變。 惟現在渡輪服務已經停辦,令到馬鞍山成為十四鄉最接近的新市鎮,居民一切日常生活所需都依賴馬鞍山新市鎮。 沙田歷史 有趣的是,鄰近馬鞍山新市鎮的十四鄉,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屬大埔區西貢北範圍;基於來往兩地交通便捷,一般市民普遍視為沙田區馬鞍山延伸部分。 在推廣和教育方面,本館出版季度博物館通訊、製作教學資源冊及工作紙,同時也舉辦有關文化、歷史及藝術的講座、學校節目、親子/兒童活動、劇院節目和導賞服務等,鼓勵不同社群參與博物館活動。 參與旅行社全權負責向旅行團合資格參加者提供所有產品、服務、諮詢和建議。

沙田歷史: 沙田總覽

整條8號幹線於2009年通車,從沙田至香港國際機場的路程縮短至35分鐘,但8號幹線長沙灣出口的連接支路設計並不方便及需繞經西九龍公路,因此現時前往西九龍的巴士大部分仍繼續使用獅子山隧道。 及後因香港中文大學、沙田馬場建成及沙田新市鎮的迅速發展,加設大學站、馬場站、火炭站及大圍站,以紓緩沙田站的壓力。 時至今日,沙田區有着最多港鐵東鐵綫車站,總共有5個,馬鞍山綫落成後,沙田成為全港最多重型鐵路車站的地方,共15個車站。 另一方面,1982年沙田至九龍一段的九廣鐵路(英段)被電氣化,現時東鐵綫車廠設於火炭站旁。 2000年3月12日:本線開辦,初時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沙田站,只有8輛巴士行走,班次20-30分一班。 而為使市民對新路線有更深印象,九巴特意推出一連串宣傳活動,包括在當時的掛牌車,即富豪超級奧林比安車身貼上樹葉形狀的車身廣告、在天水圍沿途巴士站上蓋及站牌上懸掛「去沙田 269D」的廣告,以及向天水圍居民派發小冊子和電腦光碟。 英國接管新界後,港府先後興建連接新界的道路(大埔公路),同時發展巴士和小巴等交通配套, 令大埔交通日趨發達。 戰後區內交通擴展不少,如在六十年代引進終站為元朗及大美督的九巴路線, 亦興建連接沙田及大埔泰亨村的吐露港公路。 一 九 六 七 年 , 獅 子 山 隧 道 落 成 加 速 了 沙 田 的 發 展 。 一 九 八 二 年 , 沙 田 至 九 龍 一 段 的 九 廣 鐵 路 更 電 氣 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