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利大廈9大優勢

加多利大廈 內容大綱

我們保留權利不時更改本免責聲明並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更新版本。 閣下必須定期查閱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的資訊,以確保您即時知悉任何有關的改動。 如閣下於本免責聲明更新後仍繼續使用本網站/應用程式,即代表閣下同意接受更改後的本免責聲明的約束。 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金融市場數據、報價、圖表、統計數據、匯率、新聞、研究、分析、購買或者出售評分、財金教學及其他資訊僅作參考使用,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以核實定價資料或獲取更詳細的市場信息。 AASTOCKS.com Limited不應被視為游說任何訂戶或訪客執行任何交易,閣下須為所有跟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評論和購買或出售評分執行的交易負責。 加多利大廈 住宅物業方面,嘉道理家族於九龍加多利山持有85套洋房及一棟低密度住宅大樓 ─ 聖佐治閣;地段位處靜恬山丘,被古樹綠蔭包圍,卻又舉步即達繁華商業區。 如斯瑰寶於九龍區絕無僅有,紳士名流一直趨之若鶩,更顯尊貴。 原稱「大石鼓」,位於九龍太子道、亞皆老街和窩打老道之間。 這區昔日杳無人煙,自從英王子道(今太子道西)於1924年通車後,開始有商人在九龍塘和何文田興建花園城市,吸引較富裕人士居住。

加多利大廈

中電集團(中電)與信和置業有限公司(信置)於 2017 年宣布攜手發展中電總部重建項目。 為延續其輝煌傳奇,住宅項目於 2019 年正式命名為 ST. GEORGE’S MANSIONS。 本影片內之圖像及資料可能並非於發展項目或其附近範圍拍攝或直接以發展項目為依據製作,並經過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 本影片不得被視為描述或代表發展項目任何部分或其周邊地區或由發展項目任何部分外望之景觀。 加多利大廈 請注意發展項目的周邊環境、建築物、設施或環境可能會不時改變。 單位實用面積由1267至3162平方呎不等,間隔由2房至4房不等,以4房供應最多,戶戶設有衣帽間及露台。 部分特色單位樓底高度達到6.3米,客飯廳面積逾千呎,空間感極強。

『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者。 由於『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隨著發展,加多利山被定位為九龍區最顯赫的豪宅地段,除了嘉道理家族在這裏持有大量洋房物業之外,亦吸引不少富豪名流最居。 最為人熟悉的,相信就是已故天皇巨星張國榮,生前一直定居於此。 還有樂壞天王劉德華、天后陳慧琳、作家張愛玲、導演吳思遠等,都先後居於此或在此地擁有物業。 加多利大廈 單位的實用面積介乎511至2,478平方呎,樓底高度由3.27至3.5米,間隔涵蓋二至四房。 為加強保障客戶及員工,提升會客及睇樓的安全,中原網頁及APP新增「代理疫苗接種徽章」,方便客戶辨別已接種疫苗的前線代理。

加多利大廈: 大廈資料:加多利山

位於何文田太子道西 號(中原樓市片區:何文田)。 加多利大廈的實用面積由1,675呎至1,675呎。 另一觸目豪宅坐落於嘉道理道24A,前身是中華電力總辦事處。

  • 區內亦陸續出現社區設施,如九龍醫院(1925年)、拔萃男書院(1926年)、喇沙書院(1932年)、聖德肋撒堂(1932年)、英皇佐治五世學校(1936年)和瑪利諾修院學校(1937年)等,當時主要為外籍人士而設。
  • 香港也有「縮小版」的包浩斯住宅建築群,地點就在何文田的加多利山(Kadoorie Hill)。
  • 加多利是以洋房大宅為主,而且多數只租不賣,盤源罕有,難得近年同區陸續有新項目面世,因此大受實力客戶追捧。
  • Stern負責打造,其代表作包括曾成為亞洲樓王的Mount Nicholson。
  • 項目一共提供175個單位,主打三房及四房戶型,另有少量兩房及五房提供,實用面積由764至3695平方呎不等。

若有任何爭議瓜葛,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等,『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座落於香港中環心臟地帶的「青銅名廈」聖佐治大廈一直被視為租賃首選,吸引各類優質租客進駐。 租客行業涵蓋金融服務、私人投資、家族財富管理,以至保險、律師事務等,大廈亦同時見證中環歷史與香港經濟發展密不可分的關係。 加多利大廈 加多利山的房屋只租不賣,故一直保持原來的低密度風貌,十年如一日。 靠近拔萃男書院的一方屹立3幢6層高的住宅大廈,有別於其他低矮洋房。 該地段原屬於拔萃男書院,早年該校因財政拮据而將一幅土地售予嘉道理家族。

加多利大廈: 樓盤編號# 2211975物業編號: Mmx444 代理提供

布力架是在港出生的葡籍人士,年輕時曾任職記者,其後經營印刷公司。 1927年他被委任為潔淨局成員,1929年擔任立法局首位葡籍非官守議員,是當時的葡人領袖。 加多利大廈 1930年他被委任為建新營造有限公司主席,主力發展加多利山住宅項目。

加多利大廈

曾任職新聞工作,同時喜好闖蕩旅遊,足跡遍及世界約百國家。 近十多年來回歸本土,探索歷史、建築、宗教和風俗。 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碩士課程,畢業後轉職自由撰稿人,並為多個文教團體擔任顧問、文物課程導師和地區歷史導賞員。

加多利大廈: 物業地圖

而於亞皆老街沿線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來往港九新界多處地方。 僅設3伙,位於6樓A至C室,樓底高度為3.27米,實用面積介乎511至877平方呎,間隔種類與標準戶相同,各配置40至488平方呎平台及21至28平方呎窗台。 加多利大廈 共有48伙,分佈於7樓至25樓A至C室,樓底高度由3.27至3.5米,實用面積為529至960平方呎,間隔分為2房2廳、3房2廳(連套房)及儲物室連廁兩種。

惟本公司非常重視及尊重員工的私隱,「已接種」的前線代理亦可選擇「不顯示」疫苗徽章。 發展商在2016年9月8日舉行了記者會,除了正式宣佈項目名稱外,並透露樓盤之取名來自靠近加多利山,而軒則是「精品」的意思。 方面,項目距離港鐵東鐵線旺角東站約10分鐘步程。 此外在亞皆老街沿線設有多個巴士站,提供多條巴士及專線路線,來往港九新界多個地方。 單位間隔分為開放式至2房,當中以1房戶為主打,佔供應量近5成,有124伙,實用面積由244至267平方呎;其次為開放式佔74伙,實用面積由161至181平方呎;兩房戶共有46伙,實用面積為389或390方呎。 加多利大廈 單位的實用面積介乎161至390平方呎,樓底高度為2.825至3.5米,所有單位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部份單位配置露台、工作平台。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公司於港島南區亦擁有不少優質住宅項目,例如毗鄰深水灣的八套豪華大宅、位於赫蘭道的四套洋房別墅及兩棟低密度住宅大樓。

請注意發展項目周邊環境、建築物、設施或環境可能會不時改變。 全選相片地區物業資料樓層建築(呎)實用(呎)售價(萬)租金(HK$) 沒有資料… 加多利大廈 此訊息已張貼在 九龍住宅, 何文田, 香港住宅項目目錄 及標籤 住宅項目, 單幢式大廈, 已入伙, 現樓 by Richitt.

AASTOCKS.com Limited對於任何包含於、經由、連結、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應用程式有關服務所獲得之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 對於閣下透過本網站/應用程式上之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之任何產品、資訊資料,本公司亦不負品質保證之責任。 資料是由毛城城置業以電話查詢相關之物業管理公司所得之回覆,雖然毛城城置業已盡力確保這個網址上的資料準確無誤,但並不對該等資料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並建議有興趣深入瞭解之人士,務必親自查詢相關之物業管理公司。 加多利大廈 1941年12月,34幢洋房與聖佐治閣13個單位(apartments)相繼入伙。 然而香港隨即被日軍佔領,加多利山的物業亦被佔據。 戰爭結束後輪到英軍入住,1946年才轉為民用,黃埔船塢、怡和管理有限公司、太平洋行、通用電氣公司和中國海關等相繼租住山上物業。 1922年由外商成立的建新營造有限公司,最初主要做土木工程,其後看好九龍的發展潛力。 在艾利嘉道理和何東的注資下,1931年11月以326,000元在公開賣地中投得大石鼓這個荒山,面積約30英畝,興建低密度的花園城市。

繪圖並非代表發展項目實際或外望之景觀,或發展項目任何部分的實際狀況或外觀,僅供參考。 發展項目周邊環境、 建築物、設施或環境可能會不時改變。 賣方亦保留根據有關政府部門批核的最新建築圖則修改發展項目及其任何部分的權利。 可能存在於發展項目外牆之冷氣機、喉管、格柵或其他設施均無顯示。 所有(如有)設計、布局、建築、裝置、用料、裝修物料、設備、家具、藝 術品、燈光、器材、設施、顏色、園藝、園景、 植物、樹木等僅供參考,並不一定會在發展項目或其附近出現。 繪圖並不構成亦不得詮譯為賣方作出任何不論明示或隱含之要約、陳述、承諾或保證。 相片並非於發展項目拍攝或直接以發展項目為依據製作,經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 相片不得被視為描述或代表發展項目任何部分或由發展項目任何部分外望之景觀。

除了加建廠房外,又購入加利多山腳一幅土地興建新總部大樓,1940年落成,集合行政和管理業務,標誌着中電發展登上新的台階。 負責設計大樓的建築師為關永康(演活「蘇絲黃」的電影明星關南施的父親),他受僱於Davies, Brooke & Gran建築師事務所,這是他在香港僅存的作品,亦是亞皆老街的著名地標。 Stern負責打造,其代表作包括曾成為亞洲樓王的Mount Nicholson。 屋苑亦設有面積逾15000平方呎的住客會所,另有佔地約7800平方呎的緣化空間。 要數較具歷史的傳統豪宅區,香港有四大代表,分別是山頂、石澳、渣甸山及加多利山,而加多利山是唯一九龍區代表。 方面,樓盤地庫1及2樓設有商舖;於亞皆老街沿線亦有多間民生商店及食肆;而除了於旺角東站附近有大型商場「新世紀廣場」外,離樓盤數分鐘步程之遙的奶路臣街及洗衣街一帶,亦提供豐富的飲食及購物選擇。 方面,項目距離港鐵旺角站及東鐵線旺角東站分別約10至10餘分鐘步程。

區內亦陸續出現社區設施,如九龍醫院(1925年)、拔萃男書院(1926年)、喇沙書院(1932年)、聖德肋撒堂(1932年)、英皇佐治五世學校(1936年)和瑪利諾修院學校(1937年)等,當時主要為外籍人士而設。 以色列的特拉維夫(Tel Aviv)因擁有數以千計的白色樓房而享有「白城」之名,它們大都建於1930年代,屬早期現代建築,又稱包浩斯風格(Bauhaus)。 由於數量多而風格統一,故在2003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香港也有「縮小版」的包浩斯住宅建築群,地點就在何文田的加多利山(Kadoorie Hill)。 本文介紹香港「縮小版」的包浩斯住宅建築群,還有亞皆老街的地標中電大樓及加多利山只租不賣的低密度房屋。 雖然由屋苑到旺角鬧市相當近,但都設有面積達7655平方呎的住客會所,及佔地近19000平方呎的公園花園及園景區,供住戶休息及享樂。 其中於嘉道理道111至133號的KADOORIA,是發展商中信泰富於2017年發售的項目,為單幢式分層住宅,樓高7層合共77伙,每層為4個區域,各自包括3個門牌,單位就是以門牌加樓層作為識別。

另外樓盤網頁已於2016年9月15日下午上載了售樓說明書,並於9月23日公佈首張價單,共涉及68伙單位。 定價由394.4萬至851.6萬元;呎價則由19,354元至24,232元。 方面,樓盤單位或坐西向東(A至F室)或坐東向西(G至K室),主要望附近樓景。 不過高層單位視野會較開揚,部份向西高層單位可遠眺西南九龍部份海景。 僅設2伙,位於頂層30樓A和F室,樓底高度為3.5米,實用面積分別是389及390平方呎,間隔均屬2房2廳,各配置333或337平方呎平台、22平方呎露台及16平方呎工作平台。 加多利大廈 則有4伙,分別位於2樓A、F、J、K室,樓底高度為2.825至3.125米,實用面積介乎190至354平方呎,間隔亦有開放式、1房2廳(連套房)、2房2廳等3種。

發展商信和置業及中電集團保留了歷史建築鐘樓部分,另外再興建3座樓高20層的分層住宅,每層2至3伙,有4部電梯之多。 項目一共提供175個單位,主打三房及四房戶型,另有少量兩房及五房提供,實用面積由764至3695平方呎不等。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2001年中電獲屋宇署批准重建該處物業,但古蹟辦專家於2009年建議將總部大樓評為最高級別的一級歷史建築,令重建計劃受阻,中電為此提出反對。 加多利大廈 發展局其後與中電進行磋商,中電答應只拆卸聖佐治住宅大廈,保留總部大樓,用作設立兩間博物館,以電力和香港社會發展為主題,開放給市民參觀。 當局則允許中電在聖佐治住宅大廈位置重建3幢25層高的大廈,總地積比率由5倍放寬至5.5倍,高度限制由80米放寬至100米,以補償因保育總部大樓而損失的樓面面積。 這是當局利用放寬高度限制和地積比率而進行建築文物保育的其中一個項目。 總部位於香港的嘉道理置業有限公司自創立以來,公司著意恪守嚴格標準,以卓越服務與專業知識,管理旗下眾多優質物業。

這土地容許興建高樓大廈,所以建了與眾不同的聖佐治閣,是山上罕有的分層住宅單位。 不過聖佐治閣正計劃拆卸重建,變成4幢6層高的住宅大廈。 50年代加多利山再度開發,根據1959年底的地租登記冊記錄,共有洋房57座,另外聖佐治閣有35個單位。 這些洋房均以白色為主,設計簡約,沒加裝飾,部分展現流線型美學元素,成為具有包浩斯風格的住宅群,在香港近代建築史上佔一席位,可是沒有被古蹟辦列入評級名單。 本繪圖並非按照比例繪畫,並經電腦修飾處理,純屬畫家之想像。 繪圖經簡化處理,可能未有顯示所有發展項目周邊及周圍環境的道路、建築物及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