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買樓詳細資料

不過,按證公司(HKMC)對首置定義頗有不同,後者要求賣家須完成賣樓手續,才可恢復首置身份並使用9成按揭,打算用9按買新物業的換樓人士務必注意。 另外,我建議你努力提升股票投資能力,因為你本身有一筆很好的錢可以運用,但你運用得適合與否,可以令你處於很不同的狀態,因此只要努力學習股票知識,要財務自由其實不難。 加按後面對加息周期,支付的利息會增加,息差優勢會減少,另外,以現時的股市情況,不少股票都升了,這時未必是最好的買入時機。 因為借錢投資這策略,其實應「有投資機會才用」。 鍾學良建議,若希望買入物業,要先比較價錢,知道什麼類型的單位應值什麼價錢。

呢篇文章上載至今4日,見到大家都發表左唔少意見。 其實係大家身邊,都有唔少努力實幹既人,我並唔係個別例子,又唔係特別成功,只係普通打工仔一名。 其實每個人可以幫自己選擇唔同既路, 有D人喜歡坐O係度等人救, 有D人就喜愛實事求是, 主動既為自己開創新既路.

80後買樓

金管局表示,收到市民查詢,指一間名為「弘利豐」的公司,使用虛假的金管局文件,聲稱局方對其進行監管行動,因此要求客戶繳付相關款項。 金管局澄清有關聲稱與事實不符,而「弘利豐」並非金管局監管的認可機構、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或核准貨幣經紀。 金管局已經向香港警方舉報事件,提醒市民如果懷疑自己遇到欺詐,應立即聯絡警方以作跟進和調查。 80後買樓 金管局表示,受當局監管的認可機構紀錄冊,以及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紀錄冊,以及核准貨幣經紀一覽表,均可從金管局網站查閱。 我們保留權利不時更改本免責聲明並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更新版本。 閣下必須定期查閱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的資訊,以確保您即時知悉任何有關的改動。

80後買樓: %subheading%

「置業成功與否不只取決於人工高低,有儲蓄概念才是重要的大前提」。 為了令資產增值,他在努力工作之餘,亦用心鑽研投資。 「以前聽信『冧巴』買股票都慘蝕收場,現只會長線持有中行(03988)、工行(01398)及建行(00939)。我不肯定股價可以快速增長,但起碼不用心煩。」此外,他亦有投資外幣,但不會在一日內短炒數次。 Aaron預期當QE2結束後,樓市會有調整藉口,相信樓價在六月底會輕微滑落,希望明年可達成置業目標。 近月他再下一城在旺角及深圳開舖,並在日本開公司聘用自家經紀加快資訊流通,「希望遲些做埋商舖買賣。」他望着眼前的日本鐵路圖雄心壯志地說。 80後買樓 在影視、動漫雜誌店林立的信和中心,有家格格不入的地產舖,門外貼滿以日文撰寫的樓盤紙,介紹一個個位於東京、大阪和福岡的小單位,入場費廿餘萬起,相對「起錶價」過百萬的香港樓,價錢令人心動。 勤奮努力、克勤克儉、先苦後甜……這些是幾乎每個老師同父母都會教既價值觀,係香港其中一項核心價值。 出post想分享自己既買樓經歷,卻想不到這些價值觀,在今天竟然被認為是難能可貴,實在有點悲哀……. 年輕人可以選擇日日自怨自艾, 日日話買唔到樓好慘, 係政府/係上一代既人逼害, 但過多幾年, 會發現好多人已經迎頭趕上, 到時已經為時已晚.

一場金融海嘯,股票、黃金以至債券均難逃跌市命運,但本港樓價卻相對硬淨,在調整後急速反彈。 BMI邦盟匯駿基金管理高級副總裁陳健豪(Aaron)笑稱:「股、樓、匯同步攀升,我從手上股票及外幣中獲利,只是未有將資產沽出套現買樓,錯失了在低位上車的機會。」但他坦言「經一事,長一智」,若日後樓價再大跌,應是入市時機。 陳健豪指,現已做定功課,準備在樓價跌勢展開時買樓自住。 Basil認為,供樓佔收入比重不高於40%才合理。 日本央行近年積極推行量化寬鬆政策,加上2020年東京奧運效應,令冰封廿載的日本樓價回升,東京圈新樓售價創13年新高,外電指港、台、星投資者是主要買家。 80後買樓 二十九歲的黃智朗(Donald)是這家「JP MyHouse」老闆。 大半年前他仍是某大珠寶行的銷售員,年薪三十萬元,對毅進畢業的他算是優厚。 「我好鍾意日本,一年去四至五次,就算借調假期都要旅行。」沒料到一次日本之旅會令他萌生創業念頭。 所以我唔希望用年齡黎區分人, 好似樓主雖然年紀輕, 但係思想成熟(我從來唔相信80後所有人就係成日抱怨). 60、70年代既窮,係指無飯開,就餓死;80年代打後既窮,卻係指買唔起樓,買唔起i phone、電腦。

然而,吳龍飛指在政府的辣招下,短炒物業的成本很重,近期完成的買賣多為證明自己眼光,現時會聚焦買入有收購潛力的舊樓,並一面收租,目標為賺取每年約8厘的回報,「只有4、5厘租金回報的投資則不會考慮」。 投身社會初期,他人工不高,但仍與女友一起努力儲錢,兩人每月合共儲6,000元,○七年用了約15萬元,做九成按揭,買入了北角堡壘街一個117萬元的單位。 不久樓市復甦,他以172萬元沽出該單位,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80後買樓 面對辣招繼續入市,他直言,新招只難為上車客,市場放盤再度減少,銀行更難批出按揭,令上車客更難入市。 事實上,政府每出一招,樓價亦不斷被推高;不過,樓價不可能只升不跌,在經濟環境許可下,美國可能提前加息,而銀行亦可能再收緊按揭,預期至年底樓按息率有機會升至3厘,明年更有機會升至3.5厘;受加息拖累,預測樓價今年有機會跌約10%。

Kathy表示筲箕灣的單位是用來放租,因為她觀察到很多上班族都在港島東區工作,所以附近的租樓需求非常大。 Kathy於是入則申請,將390多呎、兩房一廳的單位,分隔成3個套房出租。 然而2019年尾開始,香港樓市受到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疫情左右夾擊,表現非常疲弱。 Kathy看準時機入市,以低價420萬元買了港島筲箕灣一個近50年樓齡、390多呎的單位,幾個操作便成功將140萬元放入袋,更再次擁有物業在手,成為業主。 早於2016年,Kathy剛完成了一個投資課程後,適逢樓市進行調整,她便把握機會上車,以355萬元購入了荃灣區一個舊樓單位。 中國人置業安居的觀念根深柢固,一眾80後雖然常高呼置業難,不過,仍然有些80後迎難而上,憑自己的能力買樓上車,年輕人或可從中借鑑,同時參考專家教路,盡早實現置業夢。 80後買樓 想買樓的朋友,可以做的只有在未有供樓負擔時,提升儲蓄比率至五成,持之以恆,盡量提高首期,減低貸款比率,地產作為一項商品,會遵從自身的週期運行,除非香港的發展可以永遠欣欣向榮,否則總會有回落的向下週期。 去年網上有一篇文章寫「月薪三萬元的港人」,令很多人產生共鳴,如有三萬月薪,大約可月供$12,000,假設條件不變,就可以買330萬的樓,由於現在新盤或市區樓,閒閒地過萬一呎,這範圍的樓價,主要集中在新市鎮,雖然到市區交通時間較長,但其實總算有個棲身之所。 本網站/應用程式包含的內容和信息乃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乃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搜集,這些分析和信息並未經獨立核實和AASTOCKS.com Limited並不保證他們的準確性、完整性、實時性或者正確性。

80後買樓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物業投資專家Anthony在片中指出,Kathy的單位是典型港島區收租筍盤。 步行5分鐘便可到港鐵站,地點和位置非常方便;附近社區設施配套完善,如筲箕灣東大街,附近食肆林立,能夠滿足不少人的飲食需求。 3年額外印花稅期(SSD) 過後,Kathy趁樓市仍處於高位,便於2019年中以560萬元高價沽出荃灣舊樓單位,賬面賺205萬元,完美示範了「低買高賣」的買樓攻略。 80後買樓 【買樓攻略】80後的Kathy由冇樓變有樓,再靠樓換樓,成功擁有兩套物業放租,坐擁13個租客且每月賺7萬。 每次翻開樓市新聞,都會見到代理總說,買家擔心「遲買仲貴」而入市。 而這30秒,也可能是Brian這輩子最緊張的時刻之一;皆因去年8月,樓價升至最高峰時,Milano仍吸引大批購買力,首輪發售328伙,合共累收逾7,300票,超額認購逾21倍,更即日沽出325伙,遲買,未必會貴,但一定「買唔番」。

香港樓價貴絕全球,據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的全球城市樓價負擔能力報告,香港已經連續12年「坐穩」全球最難負擔的房地產市場榜首,樓價中位數對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高達23.2倍,即是香港人要不吃不喝23.2年才能買得起一個住宅單位。 結果僱主睇到我呢半年不斷進修,覺得我努力、肯學,終於請左我。 我終於做到自己想做既工作,人工亦加左一倍,到約16000蚊,不過之後就減薪,減左千幾蚊,但對於當時既我,好似中左六合彩頭獎咁。 我係80後,都係大學生,仲要係三大其中一間既畢業生。

80後買樓: 樓市新手 成功上車再變身包租妹 擁13租客 月賺7萬元 3招教你月月有租收

並在員工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由員工自行安裝軟件進行辦公。 而對於員工就餐休息等個人時間,不屬於工作時間,不做抽查。 對於該回應,不少網民並不買帳,直指「隔5分鐘拍一次,是在考駕照嗎?」,「公司可以每5分鐘給一次工資吗?」 80後買樓 據報道,尚德機構於2021年凈收入25.08億元,按年比扭虧為盈,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 保險公司既經理除左sell單,請人拓寬「下線」係重要工作之一。
  • 他表示,「銀行按揭是薪金的一半,按照現時息率,一萬人工最多可借二十多萬」,所以薪金月入一萬又想買私樓,基本上是難以實現。
  • 樓換樓的方式不外乎「先賣後買」或「先買後賣」。
  • 然而,上車故事,也未必每次都要祭出「血淚史」。

以往,就算如意算盤打不響也不要緊,可以利用舊樓向銀行借短期貸款,用作新樓的首期,但現在這種方法行不通,因為銀行再不能夠提供類似短期貸款。 此外,剛買入的樓宇屬於第二個物業,買家是很難申請到足額按揭,但又不能放售新樓,因為要付SSD。 因此,我認為現在「自買後賣」換樓的人,當買入新樓之後就要立刻出售現在持有單位,如果新樓還未入伙,可以要求售後租回作為賣樓條件之一,雖然有可能賺少一點,但這是一個安全方法。 90 後陳小姐是售貨員,月入 $9,000,每月將 3 成收入存入銀行儲蓄。 她表示,自己的人生目標是置業,「小時候家人說,長大後第一個人生目標應是置業」。 她沒有信心在 30 歲「上車」,但會繼續以儲蓄形式儲「首期」直至 30 歲時,再作打算。

80後買樓: 每月回顧

Kathy解釋,低過市價的租金能增加租客續約的意欲,減少空窗期出現,確保持續、穩定的租金收入,更能省卻空窗期出現時需支付的額外費用如清潔費、裝修費等。 目前他每月供款約1.8萬元,連同管理費及食飯等,約一半收入花費於單位上;另一半是家用、保險,以及車錢等。 香港樓價升幅癲過人工加幅,「死慳死抵」搵夠首期,然之後呢? 然而,上車故事,也未必每次都要祭出「血淚史」。 用戶在沒有AASTOCKS.com Limited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佈、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作商業用途。

不過睇住人地學歷同我差唔多,人工高我咁多,真係覺得好唔抵。 「當時以個人及家人名義買入3至4間樓,第1間做九成半按揭,第2間做八成半按揭,第3間七成,第4間五成,只有1間自住,其餘出租,因其時銀行計及供款能力時,亦會計及租金收入的八成,故買樓做按揭不難。」吳龍飛稱。 樓市風高浪急,但亦有八十後投資者「彈起」,僅年過三十的吳龍飛,至今已炒賣逾20物業,儘管早前「雙倍印花稅」令市場轉靜,亦至少三度入市,趁機以低市價掃北角及鰂魚涌舊樓單位,大部分單位租金回報6至7厘,同時亦可博收購,他亦預期今年樓價將會下跌約10%。 80後買樓 經濟學家關焯照提醒,投資海外物業始終是隔山買牛,買家應留意以下四點:一是匯價風險,過去三年日圓跌幅近三成,料跌勢持續,即便租金回報達八厘,只要日圓跌一成已抵銷利潤;其次是政策風險,房屋供應加減也可響樓價;第三是天災考量。

一家住公屋,一家五口只有老豆萬多元收入,所以屋企都好想我大學畢業,可以改善家庭環境。 但好不幸,畢業時正值03年沙士,當時大學畢業生既起薪點大概係6000至7000蚊。 同年我老豆又退休,兩老都需要我份家用,真係屋漏更兼逢夜雨。 本身從事股票交易員的黃小姐,自言自己性格不適合長線投資股票,因為對於市場消息敏感令持股最長只是3個月。 她指因性格問題,認為自己投資不動產這類需時出售的資產才較適合,即令自己不被市場影響較好,加上買樓既可代替債券收息、同時賺升值。 80後買樓 單位近日收樓,亦意味Brian的供樓歲月全面開展,但他「看得開」,認為置業這個決定,沒有轟烈的犧牲,只不過是每個人生命中的選擇,皆因他想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 今次上車故事主人翁、「80後」的Brian,與太太過住平淡生活,一年只去一次旅行,儲錢4年多後,去年8月成功首次置業,用30秒「扑槌」買入元朗PARK YOHO Milano(Milano、峻巒第2C期)一個實用面積405呎的1房半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