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稅9大伏位

物業稅 內容大綱

英國只有自住的物業毋須繳交資產增值稅,但如果買賣其他物業,包括海外物業,都要繳交資產增值稅,稅率由10%至28%不等。 近日以BNO資格移民英國成為熱話,對於在港有不少物業的人士,要如何處理在港物業亦是一個重要議題。 AC Accounting) 是一間專業會計公司,成立自2013年,服務超過2000間中小企,客戶迅速增長,對開公司、會計報稅等有豐富經驗。 毅思會計提供一站式專業會計報稅服務,客戶業務涵蓋多個行業。 毅思博客作者,亦是《毅思會計》創辦人,是一名資深會計師,並持有「香港信託及公司服務提供者牌照」。 過去由零創辦多間百萬營收公司,熱愛學習和分享,希望將專業知識平民化。 《物業稅計算》是按物業在該課稅年度的《應評稅淨值》,以標準稅率計算。

若你略略搜查過英國物業的價格,便會發現西倫敦的樓價最高,因該區雲集了不少傳統金融行業,同時都有不少行政機關位於西倫敦。 是,法例要求業主必須備存足夠的租務紀錄,該紀錄須保留 7 年,以便物業的評稅值能易於確定。 因此閣下應保留租約以及任何更改租約條款和追討欠租等文件。 近親的定義為夫婦、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異母)、子女。 另外,祖父和孫兒不當作近親,但如父母已離世,則可向稅局申請當近親論。 第三,一般首置人士除了買一、二手私人住宅外,還可以選擇抽新居屋、二手居屋,但當然,資助房屋對「首置」要求更為嚴謹。 物業稅 不過,對於具實力的首置人士來說,9成按揭未必有用,因若果他們選購1,000萬元以上的物業,這類按揭難以大派用場。 新盤陸續推出,未上車的市民如用首次置業條件買樓有何優惠著數? 目前在港買樓涉及多種稅項,若想慳最多稅款,就要以首次置業身份入市。 另外,不少人買樓後再買車位,雖然車位屬非住宅類別,但亦須交從價印花稅,詳情可讀車位按揭+印花稅攻略。

物業稅: Iii 物業稅

另外,如果準買家本身已持有住宅物業,可以將該物業「轉名」予父母、配偶、兄弟姊妹等親屬,那準買家便可以以較低的第二標準稅率繳稅,惟轉名亦需按第二標準稅率付印花稅。 按照首置定義,相關人士不可持有任何本港物業,但其實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 若果本身已經擁有一個物業,但之後再買多一個物業,理應不算是首置人士。 不過,只要在某段時間內賣走原有物業,便符合首次置業資格。 最近有業主在網上論壇求助,透露自己漏報物業稅多年,求助補救辦法,引起網上議論紛紛。 物業稅 根據現時《稅務條例》,逃稅最高刑罰為入獄3年及罰款5萬元,並且要繳付稅額3倍的罰款。 只因「個人入息課稅」會將所有收入合併,按「累進稅」稅階計稅。 「累進稅」最高邊際稅率,比起一般標準稅率為高,因此要視乎收入多少而決定。 除了「基本免稅額」外,因政府還會提供不同「免稅額」及「扣除額度」,最常見就是「供養父母免稅額」,所以即使你的年薪高於289,140元,你都可能未必需要用到「居所貸款利息」扣稅。

  • 如果該物業是向銀行做按揭,在一般的情況下,債務人是公司,而不是股東(個人),但必須注意,在批按揭的時候,銀行很多時都會要求公司股東做擔保人,在這情況下,個人就不能逃避債務的責任了。
  • 豁免差餉與否的一般考慮因素,是基於社會(例如墳場及火葬場)、行政(例如低於訂明應課差餉租值的物業單位)、政治(例如領事館佔用的物業及軍事用地),以及歷史(例如若干新界鄉村式屋宇)等各方面的廣泛考慮。
  • 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商業的法團 / 有限公司,可以書面向稅務局局長申請豁免繳付可抵銷利得稅的物業稅。
  • 與薪俸稅及利得稅的情況類似,每年的租金收入額須待該年度結束之後才能確定 , 因此稅務局會在該課稅年度先徵收暫繳物業稅。
  • 2018/19課稅年度開始,稅務局容許夫婦在個人入息課稅中分開報稅,但要注意,當你選擇分開報稅後,稅局只會幫你的選擇計算分開報稅的最低應繳稅款,而不會主動比較分開計算或共同計算,哪款較為划算。
  • 牛津擁有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牛津大學,牛津大學同時都被稱為世界頂尖的學府之一。
  • 為了更準確地反映物業市場租值的變化,本署每年均會在全面重估中檢視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
  • 此網頁說明怎樣計算物業稅,以及提供計算物業稅及暫繳物業稅的例子。

正常情況下相關金額是由業主及租客每方支付一半,而每份證明書的複製本為 5元,額外繳交。 市民亦可選擇使用本署網頁內提供的「遞交表格電子化」服務提交建議書(表格e-R20A)。 差餉是就房產物業徵收的稅項,是香港其中一種間接稅,所得的收入為政府一般收入的一部分。 不少租樓網民都對措施表示歡迎,認為可以減輕負擔永遠都是好事,「今次終於都有考慮到租屋嘅人啦!」、「係就好了,租金好重皮」。 永久業權即由業主永久享有,業主可以選擇是否與物業一併過賣給你。

一手英國物業的買家只需持有「預留信」,便可向銀行申請按揭;而樓花買家在入伙前6個月,就可申請物業按揭;至於二手英國物業買家則需持有「銷售備忘」,才可申請按揭。 個人(全權)擁有物業的業主應將租金收入申報在其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上 物業稅 ,此報稅表與申報個人之受僱入息或生意利潤一樣。 物業的應評稅淨值以當年的租金收入扣減業主支付的差餉,再減去20%的維修支出免稅額後所計算出的數目。 除此之外,其他費用都不能扣除,但不能追回的租金可獲扣減。

不過曼城租金回報都可觀,除稅前回報率高達4-5%水平,所以不少港人都會在曼徹斯特買入第一間英國物業。 答:會的,如置業後於3年內出售部份業權,便以該部分業權價值計算SSD稅。 舉例,樓價600萬,出售一半業權,SSD便以300萬樓價計算額外印花稅。 簡單例子1:A已有住宅物業,再向B買入另一住宅物業,樓價600萬,印花稅為600萬x15% = $90萬。 根據香港法例中的《印花稅條例》,印花稅是對書面文件徵收的稅項,有關買賣座落於香港的不動產之書面文件亦須被徵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例如文件牽涉於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物業稅 假設樓價800萬元,首置人士只需付3.75%印花稅(見下列表),即約30萬元,但非首置人士需要支付15%印花稅,即約達120萬元。 首次置業有3個好處,首先最大好處是慳稅,這是吸引真正首次置業人士,以及所謂「自製首置」人士入市的主因。 特別是後者,據近期美聯物業研究報告指,內部轉讓「自製首置」再買樓的個案持續增加,今年首季共有1267宗個案,跟去年第四季僅微跌10宗,相差不遠。

物業稅: 英國五大城市

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商業的法團 / 有限公司,可以書面向稅務局局長申請豁免繳付可抵銷利得稅的物業稅。 兩項稅項評稅基準相差無幾,但物業稅不能扣減出租物業的利息支出,但當然稅局會主動幫你計算哪一款較划算。 「」評稅準則,就是以全年租金收入,扣減差餉、不能追回租金後,打個八折後(兩成作為修葺開支扣稅)釐定,政府從中抽取15%。 但大家可能會問,為何政府要先打個八折後,再才從中抽取15%稅項? 背後是因為該兩成折扣額,反映了一些修葺費,所以業主不能再申索扣減其他實際支出,如差餉、樓宇裝修費、收租費、大廈管理費、保險費用及按揭貸款利息等。 業主不用告訴稅局每年實際修葺費用,稅局也不會要求業主提供支出證明。 「Help to Buy」計劃讓英國公民及有簽證合法居留的人士在首次置業時,只要支付5%首期,就可以成功上車。 英國政府會提供15%至40%的房屋貸款,買家首5年不用繳付利息,而餘下貸款額則可由銀行承造按揭。 此計劃僅適用於首置或換樓人士,樓價上限為600,000英鎊。 買樓收租,業主有機會以「物業稅」、或者「個人入息課稅」來評稅,但很多時業主也會苦惱於採用哪一種報稅方式。

物業稅

香港的租金回報率一般都較海外為高,而且單位亦較易租出,所以可以考慮保留物業,以香港的租金收入補貼在海外生活花費。 另一方面亦為自己留條後路,過往有移民人士因不適應外地生活,數年後回流香港,屆時香港樓價可能已上升不少,未必能買回與之前相同質素的物業。 不過,由於英國是全球徵稅,海外租金收入亦須徵稅,因此也有不少人選擇賣樓。 物業稅 如果屬於有限公司填報,租金收入已包括在公司的利潤並須課利得稅,或者物業由該公司佔用或使用來賺取應課稅利潤,可以獲得豁免繳交物業稅。 當然也有一些業主以公司名義持有出租物業,稅務計算上也有不同,最精明的做法可以向專業會計師尋求意見。

另外,英國物業買家要留意在香港銷售英國物業的地產經紀是不接受規管,他們並未持有任何牌照。 所以買家在選擇代理商時,需先搜集好資料,查閱清楚代理商的背景及聲譽等。 買入英國物業的費用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買入英國物業前及買入英國物業後的日常開支。 買入英國物業前有6大費用,包括印花稅、 物業稅 律師費、測量費、安排費、中介費及樓盤代理費。 而買入英國物業後的日常開支有5大費用,包括地租及維護費、市政稅、個人所得稅、物業管理費及樓宇保險。 不論選擇定息按揭或浮息按揭,買家同樣可選擇「還息不還本」。

即使你沒有租金收入,你也須填寫報税表第 1 及第 2 部分,並在第 4 部分的頂部,在「沒有」旁邊的空格內填上「」號。 由於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是否有利是取決於很多因素,你們可參考税務局網頁中的 税款計算機 以計算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你們所需繳交的税款。 不過,若你們選擇了個人入息課税,税務局會為你們將個人入息課税和分類評税的應繳税款總額作出比較。 如果選擇個人入息課税對你們並非有利,税務局會以分類評税方式分別向你們發出薪俸税和物業税繳納税款通知書,並在評税主任附註內加以註釋。 物業稅 但在其他情況下,例如出售物業、因增加一位業主或任何業主去世而令業權改變等,你都應在第 3 部分填寫變更日期。 ,業主所具有的與建築物公用部分有關的權力和職責,須由業主立案法團行使及執行;因此,業主立案法團須代表大廈所有業主填交物業税報税表 BIR58,你須在報税表的第 1 部分填寫業主立案法團的名稱及其他資料。 一般而言,《税務條例》第 2 條界定法團收取租金為經營業務,租金收入須課繳利得税。

由1992年1月31日開始,住宅物業買賣協議須按與不動產轉易契相同的稅率繳付印花稅。 在買賣協議按上述規定加蓋印花後,有關的物業轉易契只須繳付定額印花稅$100。 請注意,在任何年度收回曾經因不能追討而得到扣減的「不能追回的租金」,均須在收回年度報税表的第 4.2 部分,將收回款項填報為該年度的租金收入。 例如,你的物業在截至 3 月 31 日止的 12 個月內出租了 8 個月零 4 日,你應填寫在 4.1 部分的「整月」數目是「9 」,而不是「8 」。 你應在報税表的第 4 部分頂部,在「有」旁邊的空格內填上「」號,然後填報租金詳情。 如果單一物業單位包括一層樓宇和一個車位,物業部分作出租用途,你可在報税表的第 4 部分的頂部,在「有」旁邊的空格內填上「」號,並將樓宇租金收入填報在第 4.2 部分。 要計算「物業稅」,就要按物業在該課稅年度(物業課稅年度為每年的4月1日至翌年的3月31日)的「應評税淨值」,再以標準税率計算。 如你的個案符合局長指明的準則,而你又選擇經互聯網提交報税表,則可自動獲延期兩星期。 有關電子報税表詳情,請參閱 電子方式提交物業税報税表(B.I.R. 表格第 57 號)。 業主不用擔心申報個人入息課稅,反而要納更多的稅,因稅局會用對納稅人較有利的方式評稅,並向納稅人發出轉換評稅方法的通知書。

物業稅: 豁免差餉

房屋稅在台灣屬於地方稅,由地方政府課徵,房屋稅是對房屋所有人在持有期間所課徵的財產稅,課稅範圍包括房屋及附屬於該房屋並增加其使用價值之建築物。 在中国大陆,物業稅是一種新生事物,它跟現行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土地增值稅以及土地出讓金等都各有異,也有同。 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而英國貴為國際金融中心,不少外資企業都在此扎根,樓房需求因而上升。 若有移民英國的打算,或想投資英國物業,就千萬不要錯過這篇文章啦! 接下來,我們將一一為你介紹買賣英國物業的流程、申請英國物業按揭的程序,以及買賣英國物業所涉及的費用。 答:如物業買家不是香港永久居民,或為公司而非法定人,買住宅便需要付買家印花稅 物業稅 。 答:只要出售物業的臨約簽署日期,早於新買入物業,就毋須繳付15%稅,只須付首置印花稅。 但要留意,若接手閣下物業的買家突然撻訂,閣下需要即時補交15%印花稅的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