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介紹

然而,這樣的比較會明顯受到這期間的人口和住戶組合的變化影響,特別是由於人口老化而導致低收入或甚至沒有收入的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大幅增加。 因此,按人口平均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能反映扣除住戶人數的人口變化後收入差距的更真實情況。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在二零一一年,所有家庭住戶的有關堅尼系數為0.431,而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則為0.413。

政府統計處發布了2020年版的《香港統計年刊》,收集香港各類型統計數據,助市民全面了解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 相信不少市民都對薪金、工資、就業收入及住戶入息這一類數據感興趣,想知道自己的「搵錢能力」? 根據統計報告,按就業人士年齡及性別分類,35歲至44歲組別中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高,男性為25,000元,女性為20,100元,男女合計為23,000元。 完成審批後,課餘託管中心會向有關兒童的父母/監護人發出申請結果通知書,並按照中心可提供的服務名額,安排為合資格兒童提供課餘託管服務及相關收費減免資助。 其每月家庭入息須不超過全港相關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的100%(註三)。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政府統計處今天(8月25日)出版的《2008年4 – 6月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書》指出,今年次季家庭住戶數目按年升約1.6%,至2,271,900戶。 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顯示,全港最多人月入在2萬至2.4萬元這店範圍,總共有48.6萬人。 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是20,000元。 另外,這份報告更顯示了各年齡組別收入情況、最多人月入範圍等等數據。 根據統計處公布《2020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報告書顯示,本港2020年人口有7,395,900人,相較2019年減少了約2.6萬人。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除堅尼系數外,報告書中亦有編製其他的選定量數,用以分析住戶收入的差距程度。 除了其中一個量數之外,其餘所有量數皆顯示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在一九九六年至二零零六年的十年間的分散度有所增加,雖然程度有異。 該處指,政府一直關注收入差距情況和趨勢,尤其是低收入人士、有需要長者和其他弱勢社群的福祉,扶貧助弱是現屆政府的施政重點,政府會繼續鼓勵和支援有工作能力的人士自力更生,並推出合理和可持續的社會福利政策。 政府統計處公布第二季的勞動市場情況,報告顯示本港失業情況持續惡化,打工仔及家庭月入中位數都有所減少。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對統計的結果並不意外,他指中西區主要以豪宅為主,而觀塘區則較多公屋戶,明顯中西區的收入一定會多過其他區。 不過,他稱數據每年相差不會太遠,所以難有突破性的變化。 歐陽方麗麗說,稅務及社會福利在住戶收入再分配上擔當重要角色,這些措施合共使堅尼系數在2011年減少0.062,減幅比2006年的0.058及2001年的0.055為大。

按實質計算,一九九六年和二零零六年的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大致穩定,分別是17,220元和17,250元。 撇除人口老化導致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增加的影響,集中分析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堅尼系數則為0.482,低於2011年的0.489。 由於人口持續老化,在2001年至2011年期間,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大幅上升48.3%,按所佔百分比計算,由2001年的13.9%增至2011年的17.9%。 若考慮稅務效應,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按除稅後每月住戶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分別是0.515、0.521和0.521。 若結合稅務和社會福利轉移的效應,該三個年份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則分別是0.470、0.475和0.475。 申請可用郵寄方式遞交至觀塘郵政局郵箱62600號(職津處),或投入設於職津處、學資處、勞工處各就業中心及社署各分區福利辦事處的投遞箱。 政府今日(三月二十九日)公布,將由四月一日起調高在職家庭津貼(職津)計劃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詳見附件),適用於二○一九年四月至二○二○年三月的申領月份。 政府今日(三月三十一日)公布,將由二○二○年四月一日起調高在職家庭津貼(職津)計劃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詳見附件)。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77,000,年齡中位數為 41.4歲。 人口普查/中期人口統計結果顯示香港人主要從就業取得收入。 在二零零六年有收入的人士中,78.6%有職業收入,一九九六年相應數字是82.1%。 工作人口的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由一九九六年的9,500元增加5.3%至二零零六年的10,000元。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按實質計算,每月收入中位數由一九九六年的9,348元增加至二零零六年的10,000元。 西貢區的西貢市中心@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46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5,279人。 主要街道包括翠塘路, 康健路, 福民路, 對面海村, 萬年街, 親民街, 西貢道, 西貢海傍廣場, 普通道, 市場街。

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本港2021年第3季就業人士(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20,000元(男女合計),比2021年第2季的19,600元上升了400元。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為最高薪職業,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的數字為23,000元。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工作時數方面,主要行業合計共45小時(男女合計),當中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工時最長,每周工時為48小時。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另外,由四月一日起,職津處將負責處理現時由勞工處審批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個人交津)申請。 勞工處已發信予現時的個人交津受助人,說明有關安排的細節。 就四月一日起個人交津申請詳情,請致電上述職津處24小時熱線、使用上述的櫃位諮詢服務或瀏覽個人交津計劃的網頁()。 雖然如此,圖表亦見到入息中位數最高的10個地區,教育程度(學位課程)明顯較排後位的區域高。 雖然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低,工作時數卻是最長的行業,數據顯示,該行業男性每周工作時數長達50小時,女性則為45小時,男女合計為48小時。 社署會定時抽查受惠個案以核實符合資格兒童領取收費減免資助的資格,受惠兒童若在獲收費減免資助期內不再符合資格(例如家庭經濟狀況有變),有關收費減免資助將會在該兒童不再符合資格當月的下一個月份開始停止。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若兒童在試驗計劃完結前重新符合受惠資格,可向認可服務機構轄下的課餘託管中心重新提出申請。 課餘託管服務旨在為一些因工作、尋找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在課後時間照顧子女的家長提供照顧服務。 這服務是由非政府機構以「自負盈虧」及「收費模式」營辦,為就讀小學(包括已被確診或懷疑有特殊教育需要而正輪候醫療評估的兒童)的香港居民提供支援性質的服務。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統計資料

當中最多住戶月入為2萬元或以上,佔37.6%,不過有11.1%的住戶月入只有6000元以下。 統計處今天(6月18日)發表的《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顯示,2011年職業收入為收入的主要來源,佔家庭住戶收入的85.7%,與2006年情況相若。 工作人口每月收入中位數由10,000元增至12,000元,上升20%。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以從事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的男士工作時數最長,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8小時。 香港政府統計處近日公布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當中有列出每周工時中位蚊。 而且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的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8小時,是主要行業中最長。 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結果,數據顯示香港2021年第4季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8,000元。

另外,在家庭入息方面,所有住户中有23.7萬家庭每月入息為20,000元至24,999元,亦是全港最多家庭的入息水平。 報告中更提到,在不計算外籍傭工下,全港月入超過10萬元有逾10萬人。 行業研究顯示,科技人才轉職時預期可獲10-15%年薪增長,而其他行業則保持平穩。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各行各業的企業亦進一步進行數碼化轉型,重點為擴展電子商務、支援在家工作,以及推行2020年期間暫停的項目及計劃。 數據顯示,近70%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計劃尋找新工作,而僱主則多偏向聘請擁有小眾技能、軟技能及策略思維的人才。

  • 黃大仙區的古舊村落經歷清朝的遷海令、日佔時期拓展啟德機場及戰後的市區重建計劃,包括元嶺村、沙浦村、坪石村、坪頂村、沙地園村等已消失無存。
  • 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收入計算,2011年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的堅尼系數是0.43,低於2006年的0.436,亦顯著低於所有家庭住戶的0.475。
  • 根據分析結果,現時尚沒有一致的結論,清楚顯示香港出現「M型社會」的現象。
  • 就居所租住權而言,49.8%的家庭住戶為自置居所住戶 (即擁有所住屋宇單位業權的家庭住戶),而46.5%為全租戶。
  • 黃大仙原名「竹園」,因為在區內有一座赤松黃大仙祠,香火鼎盛、善信眾多,於1969年政府設立市區民政處而命名黃大仙。

18區中以中西區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最多,入息中位數達4.15萬元;而最少的則為觀塘,月入中位數相距2.04萬元。 由4月1日起,如住戶達到工時要求,入息及資產亦符合有關限額,可以申領基本津貼(全額每月800元)、中額津貼(全額每月1,000元)或高額津貼(全額每月1,200元)。 每名合資格兒童還可以獲發兒童津貼(全額每名兒童每月1,000元)。 視乎住戶入息,津貼以全額、四分三額或半額發放;單親父母的工時要求較低。 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收入計算,2011年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的堅尼系數是0.43,低於2006年的0.436,亦顯著低於所有家庭住戶的0.475。 平均住戶人數由2001年的3.1人跌至2006年的3人,並進一步降至2011年的2.9人。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在扣除人口變化的影響後,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相應的堅尼系數較低,在2011年為0.413。 若把政府在2011年所提供的一次性紓緩措施的影響計算在內,堅尼系數會進一步跌至0.399。 由四月一日起,如住戶達到工時要求,入息及資產亦符合有關限額,可以申領基本津貼(全額每月800元)、中額津貼(全額每月1,000元)或高額津貼(全額每月1,200元)。 職津計劃將於四月一日實施改善措施,包括容許一人住戶申請、放寬入息限額、容許住戶成員合併計算工時、增設一層工時要求讓合資格住戶領取較高的津貼、調高津貼金額,以及增設一層四分三額津貼。

在結合政府所採取的措施和住戶人數的效應後,有關人口平均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住戶收入堅尼系數在一九九六年和二零零六年維持在0.427的水平。 一九九六年、二零零一年和二零零六年按原本每月住戶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分別是0.518、0.525和0.533,反映期間的住戶收入差距有所擴大。 若考慮稅務的效應,一九九六年、二零零一年和二零零六年按除稅後每月住戶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分別調低至0.508、0.515和0.521。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若把稅務和社會福利轉移的效應結合起來,一九九六年、二零零一年和二零零六年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分別進一步調低至0.466、0.470和0.475。 這反映透過稅收以提供社會福利,可將較高一端至較低一端的收入重新分布,有助使收入差距收窄。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申請資格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2,490,年齡中位數為 45.5歲。 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8,044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0,289人。 主要街道包括廣播道,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筆架山道 (九龍塘段), 浸會大學道, 喇沙利道, 嘉林邊道, 范信達道, 衙前圍道 (九龍塘段), 馬可尼道。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畢架山一號、碧華花園、龍翔苑、碧麗閣、星輝豪庭等。

而根據2019年第2季至2020年第2季趨勢,女性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雖然有升有跌,但作比男性少,形勢未有改變。 此外,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則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低,當中男性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女性為13,000元。 工作收入: 薪酬、雙薪/假期工資、工作津貼、花紅/奬金/佣金/小帳/約滿酬金、提供服務的收入及經商利潤等。 季內男性就業人士的每月收入中位數,維持12,000元水平,與去年同期及今年首季相同;女性每月收入中位數8,500元,與今年首季相同。 黃大仙區有超過85%居民都是住於公營房屋,包括公共屋邨、租者置其屋屋苑、居者有其屋屋邨、私人參建居屋、房協居屋、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屋苑、或由政府興建的自置樓宇。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1981年政府推行《地方行政白皮書》,將全港劃分為18個行政區,每區設地區管理委員會及區議會。 黃大仙區議會於1981年5月6日成立,首屆區議會議員由政府委任,下設12分區,人口約58萬。 )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部,面積為926公頃,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 報告亦顯示各年齡組別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當中顯示15至24歲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只有13,000,是所有年齡組別收入最低。 若對比2020年第4季,居住在資助自置居所房屋幅2020年第4季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由25,000元升至2021年第4季27,900元,當中在升幅較公屋更多。

服務內容包括功課輔導、家長指導和教育、技能學習和社交活動等。 統計處公布以住戶每月入息劃分的家庭住戶數目,當中近20萬住戶月薪超過10萬,而住戶收入中位數為26,200元。 若以夫婦均達月入中位數19,600元的家庭住戶為例,二人月入共39,200,家庭月入約為全港首38.9%高。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根據《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顯示,在2021年第4季,11.39%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為80,000元及以上,較第3季多0.6%。 另一方面,16.1%的家庭住戶的每月入息少於8,000元,與第3季相同。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工作人口收入中位數增近三成

試驗計劃於2017年10月開展至2020年9月底,並由社會福利署(下稱「社署」)負責推行。 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按年升3.4%,至18,000元,但較首季跌2.7%;季內個人每月收入中位數10,500元,按年升幅5%,但較首季的11,000元,減少4.5%。 今年次季本港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按年升3.4%,至18,000元,但較首季跌2.7%;個人每月收入中位數按年升5%,至10,500元。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明雅苑 近期成交 資料來源:中原集團

有40%的專業人士預計2021年加薪,62%經理及57%董事及高層主管有望於2021年獲得獎金。 同時,收入中位數隨著組別的年齡上升,直至在35至44歲組別達到最高後,45至54歲、55至59歲、60歲或以上組別的收入中位數逐級下降。 此外,這些家庭住戶當中,53.3%住在私人永久性房屋,而30.7%則住在公營租住房屋。 15.3%住在資助自置居所房屋,0.7%住在臨時房屋。 報告指出,大部分劏房於樓齡50年或以上的樓宇,而大部分於沒有業主組織或物業管理公司的樓宇;有約35%單位被分為4至6間劏房。 有興趣成為計劃學員的人士可瀏覽基金網頁的各區計劃,搜尋現正進行學員招募的計劃,然後與屬意的營辦機構或學校聯絡及查詢申請手續。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失業率方面,報告顯示本港2020年第2季失業率為6.2%,較第一季上升2%,是自2004年第四季的6.3%以來最高。 報告顯示,本港2020年第2季的勞動人口為386.1萬,較第一季的388.2萬少2.1萬,跌幅約0.5%;較去年同期的397.4萬少11.3萬,跌幅約2.8%。 另外,本港2020年第2季的失業人口為24萬,較第一季的16.2萬增加7.8萬;較去年同期的11.4萬增加12.6萬。

【星島日報報道】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3日)表示,正調查一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

若集中於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的收入變化,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由2006年的20,000元增至24,500元。 因此,更為有意義的分析是集中於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的收入變化。 其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由二零零六年的20,000元顯著增加22.5%,至二零一一年的24,500元。 若以十等分組別作分析,所有十等分組別的住戶收入中位數均錄得雙位數字的增長,而大多數十等分組別在扣除通脹的因素後,其實質的中位數都有明顯升幅。 按實質計算,第一個和第二個十等分組別同時期亦分別上升3.0%和8.9%,而第三個十等分組別則輕微下跌1.4%。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時數較短的兼職工人某程度上會影響每月職業收入的分布,尤其是對低收入組別而言。